《蝴蝶君》影评:禁忌之恋
《蝴蝶君》影评:禁忌之恋
王炎在他的《美国往事——好莱坞镜像与历史记忆》里花了很多篇幅,阐述了好莱坞作为美国最大的文化价值观输出体,怎样反映了美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尤其在冷战期间如何把冷战的背景勾勒出来。那个时期如今最出名的作品就是《满洲候选人》了。而对于冷战的后续影响,自然也没有随着冷战的结束而结束,即使是今天,人们依然会津津乐道其中的各种隐秘和故事。在娱乐上,007系列是一个杰出的代表。但是我想说的这部《蝴蝶君》则比较特殊,它改编自真实事件,以当时的中法为背景,将那个本来就诡异的故事变得更加凄恻哀凉。
法国是战后西方秉持独立自主的国家,始终没有过多的卷入东西方的意识形态对垒,因此也是最早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但是这并不代表两者之间就是亲密无间的。
20世纪60年代,法国驻北京大使馆工作人员雷耐在观看歌剧《蝴蝶夫人》时结识了歌剧的主演,伶人宋丽玲。很快,宋丽玲优雅的举止,高贵的谈吐和身上那种东方的神秘就深深吸引了雷耐,两人迅速坠入了爱河。之后,在雷耐即将离开中国的时候,文革也爆发了,宋丽玲告诉雷耐自己有了他的孩子,怀着万种不舍,雷耐还是回到了巴黎,但是两人的异地恋却并未终止,而是断断续续持续了很久。后来,雷耐因此过的越来越不如意,心中只挂念着遥远中国的“蝴蝶”。一日,他突然发现,日思梦想的蝴蝶居然出现在了自己家门口。宋丽玲居然逃到法国来和自己相聚,雷耐大喜过望。
但是,让雷耐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宋丽玲居然是一个中国的间谍,而且是一个男人,这么多年一直利用自己窃取法国的情报。最终,宋丽玲被法国情报部门抓获了,而雷耐也因为帮助中国间谍而获刑。难以接受事实真相的雷耐最终绝望的在监狱里以《蝴蝶夫人》的歌剧自刎。而中国间谍则被遣送回了国。
故事原本是法国驻中国大使馆会计师雷纳德爱上了中国的京剧伶人时佩瑜,两人如同电影里所发生的情节那样相恋,但是最终伯纳德没有自杀成功,而时佩瑜一直住在法国。两人终究变成了陌生人,但是心里的伤口不曾愈合。在时佩瑜死后,伯纳德已经冷淡和疲惫的对此不屑一顾了。但是他对于曾经的那段爱情,却念念不忘,他说:“我相信它,它是一个美丽的故事。”这个美丽的故事被美裔华人剧作家黄哲伦知晓,结合了《蝴蝶夫人》的歌剧,改编成了百老汇的经典歌舞剧《蝴蝶君》,此后又被大卫柯南伯格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成了今天所见的这个诡异而凄婉的故事。
《蝴蝶夫人》是普契尼的著名歌剧,故事是美国的一名水员在日本和一个日本女性相爱最终结婚,但是一次水手远行,却从此消失的无影无踪,而日本女人一直苦苦等待,最终却发现自己的丈夫已经和另外的白人女性成家立业。万念俱灰之下,她用水手留下的剑自刎了。整个电影,《蝴蝶夫人》和《蝴蝶君》形成了一个戏中戏的嵌套结构。
遥远的东方和西方:意识形态的差异
虽然法国奉行独立自主,但是在当时冷战大环境下,东西方的意识形态的鸿沟却是无比宽广的。首先,作为北京大使馆的工作人员,雷耐却不了解中国的京剧里女性角色往往是由男人串演的。而雷耐在邂逅宋丽玲的时候,两人的谈话中,我们发现雷耐对于这个遥远的东方国度几乎一无所知,完全依赖自己白人的文化来揣摩和体验世界,而宋丽玲的魅力,就在于她能够很好的游刃于不同文化之间,既知道法国人的心思,也知道中国人的情感。对于《蝴蝶夫人》,雷耐说这部歌剧十分优美,但是宋丽玲却尖锐的指出了这不过是自以为高大的白人男性对柔弱的东方女性的一种优越感,如果歌剧里的角色对调,一个白人女性被一个矮小的日本男人抛弃,那么白人观众只会觉得这很恶心。《蝴蝶夫人》就是一出利用了白人的自以为是和对神秘东方的向往而意淫出来的歌剧。而雷耐之所以这么多年一直蒙在鼓里,没有识破宋丽玲的男人身份,就在于他以为两人平时的“交合”是东方式的,而东方的神秘就在于不脱衣服,在于有一种奇妙的性爱方式。
即使跳出故事之外,从电影的美术上来看,依然可以看到拍摄电影的90年代,西方对于中国的印象依然是朦胧而落后的。他们印象中的文革,我们看起来同样是那么的遥远和飘渺。那些古老的大宅院,神秘矮小的中国居民,穿着传统服饰的佣人以及革命风暴下清一色中山装的办事人员。不同时期的中国典型象征融合在了一起,这就是西方对中国的笼统印象。
东西方之间的差异,是显著的。
所以,电影中的中方要利用这一点,让宋丽玲继续男扮女装去勾引雷耐,从而知道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动态和情报。即使雷耐回国之后,离开了大使馆,依然让宋丽玲鼓动他去送报纸,从而接触机密文件。
同性情结的悲挽。
电影中另外让人觉得难以想象的就是一个西方男人爱上了另外一个假扮女人的东方男人。真实的历史里,伯纳德本身就是一个双性恋,他有过许多男人,但是却一直渴望一个女人,而时佩瑜则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点。电影为了加深这种悲剧氛围,当真相揭露的时候,雷耐只是难以相信而痛苦不已。身体上,他难以再爱眼前第一次裸露的男人了。但是心中,他却一直难以忘怀那只蝴蝶。这不仅仅是同性恋那么简单,这是一种很矛盾的情感,对同性的排斥和对蝴蝶的爱撕裂了雷耐的内心。
真正悲剧的只有雷耐而已。
电影的结局是如此耐人寻味,再次进入了戏中戏里,进入了《蝴蝶夫人》的悲剧氛围。只不过,这一次不是一个东方女子为了白人男子而死,而是一个白人男子为了一个东方“女子”而死。如同蝴蝶的翅膀一样,眼花缭乱,真真假假,是是非非,都因为那一抹刺眼的鲜血而终止了,只有镜头前的观众是难以释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