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龙虎门》影评:真功夫!

发布时间:2022-12-03 14:31:10

       一九九○年,徐克的《笑傲江湖》公映。影片一改张彻、胡金铨时代经典武侠的硬桥硬马路线,更多的引入了动作美学和特技效果。电影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至今仍被奉为经典。
两年之后,徐克的力作《新龙门客栈》更是将“新武侠”的灵动飘逸发挥的淋漓尽致。就此,充满现代电影视觉特点的“新武侠”诞生并走向壮大。
此后十年的功夫片中,不乏凌波微步、御空而行的大侠形象。
到了二○○一年,徐克另一部“图变”的作品《蜀山传》问世,当年徐克对《蜀山》寄予厚望。希望能成为其作品的又一个转折点,并扬言《蜀山》要连拍3部,拍成中国人的《星战》。可惜这部奇幻大作却由于对于宏大叙事的整体失控惨遭败北。排除掉特效,《蜀山》的动作仍带有“新武侠”的许多痕迹。
实际上,在《蜀山》败北时,新武侠已经露出颓势。虽然转年的《英雄》仍是走“新武侠”的路线,但也只是“新武侠”最后的辉煌了。
十年轮回之后,对于“会飞的大侠”观众们多少有些审美疲劳了。于是,二○○五年,《杀破狼》再次将“真功夫”放到了电影的宣传之中。
《杀破狼》获得了广泛的认同,《龙虎门》也应运而生。“真功夫”也是《龙虎门》的看点之一。
从整体上说,《龙虎门》确实够“打”,打的也足够漂亮。港片节奏快的特点相当明显。电影并没以一场打斗开场,而是营造氛围,调动观众预期。
在随后酒楼和餐馆的两场戏中,电影以罗刹令为线索,引爆了两场精彩的打斗,让人十分过瘾。电影至此大约半小时,主要人物悉数登场,正邪对立分明,是经典的好莱坞法则。
尤其是在餐馆的一场戏里,镜头的运用很有些特点,开始交待环境的连续穿墙和几个长镜是个看点。随后在翻江蛟逃跑一场垂直俯拍和群殴部分,镜头模仿漫画页的特点分割画面也做得很有特色。看得出来,叶伟信相当的用心。
另外,比较有特点的还有两场,分别是王小龙精神和肉体的重生。一场是在一片原野之中,人物背后打光呈现出的轮廓光晕强调了圣洁感,还有孩子所代表的纯真,王小龙精神重生了。肉体重生一场被设置在水中,给人母体的暗示,也比较有特点。
看字幕时注意到电影的造型又是张叔平,呵呵。近年来他可是相当的走红。几位主要人物的造型做得颇得原作风采,尤其男演员一头飘逸的长发,动起来飘逸有形的很。
当然,电影也有一些不足,比如女主角的设置,就有些无足轻重。除去最后的救人一场外,出场与否似乎根本不影响剧情。这倒是和董洁在演艺界的现状有些类似。
另外,几位主人公的刻画几乎是全部欠奉。除了男一号王小龙,对于其心理还有些描述外,王小虎,石黑龙基本上除了会打以外,观众对他们有啥想法,一无所知。当然,这个问题是漫画电影的通病,由于漫画作品本身的特点,主要人物大都是正邪分明,形象模式化严重,在电影改编中,应该多下些功夫来塑造才好。殊不知,这几年好莱坞的超级英雄电影都在走“英雄亦凡人”的心路线索,《龙虎门》对于人物塑造的淡薄,显示出了香港电影的一些问题。
这又要引出另一个问题,就是电影中反派的塑造,往往,一部漫画电影中,最吃戏份的是反一号。因为漫画英雄的形象大多是高大全,所以反角的塑造直接影响了整部电影的厚度。很可惜,《龙虎门》中的反一号火云邪神,除了打人和挨打外,连脸都没露出来让大家看一看。本以为最后要揭开面具露出真面目,没想到最后被瓦砾埋了后,居然挖坑逃跑了。
其实,在我看来,最大的问题出现在终场的“正邪大对决”中。开场无人垫场,两位主角连小喽罗都没打,直接就面对大魔头了。观众的预期没有充满就直接释放,绝对让人感到缺了点什么。随后的打斗虽然拳拳到肉,虎虎生威。但总让人觉得和前面开场的打斗无甚区别,打的特点不够鲜明。两人的绝招效果也只是尚可,震撼力稍差。等到王小龙同志一出场,火云邪神就毫无招架之力,被一直暴打致死。痛快倒是挺痛快,不过少了一波三折,显得这胜利有点太轻松了。不能说不爽,只能说不够爽吧。
十年轮回,又见“真功夫”三字,但要说十年内没有功夫片能超越本片,恐怕不是香港电影的幸事。
另外说两句和电影无关的话题。其实,《龙虎门》漫画原名《小流氓》,哈哈。后来黄玉郎生意做大,成立玉皇朝公司,才嫌《小流氓》这个名字不雅,该成了《龙虎门》。不过,改成《龙虎门》后,大部分的漫画都是枪手捉刀,黄玉郎腐败了。后来入狱又东山再起就是后话了。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