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驱魔者》影评:如何平衡主流白人与崛起中的少数族群间的文化裂

发布时间:2022-10-12 22:16:55

  
对于影迷而言,看《驱魔者》(Priest,2011)这种小成本电影的最大乐趣,在于从如今的案例中寻找古老的类型母题和其指涉的经典文本。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去思考“类型”这个依托于电影工业和大众消费文化的指标是如何地一次又一次地浴火重生,并在美国多元文化主义发展的土壤中经过巧妙包装,由此来平衡主流白人与崛起中的少数族群间的文化裂隙。
影片通过两条线索展开叙事。明线讲述了一名歇业已久的驱魔教士(保罗•贝塔尼饰演)的兄嫂遭到吸血鬼攻击,侄女被掠走,于是他需要重装上阵拯救危难。这个情节的设计让人很容易联想到约翰•福特的经典影片《搜索者》(1956),尤其《驱魔者》还具有十分明显的仿西部片的地景视觉特征。当年的《搜索者》是一部关于国家和族群关系的现代寓言,白人与印第安人构成矛盾冲突上的二元对立。主人公(约翰•韦恩)虽然拯救了侄女,却由于种族主义偏见而被亲人疏远,最后成为孤独的游侠。这是历史和文明进程对他的必然宣判。
正如韦恩所担心的,他的侄女有可能被融入印第安人的社群抑或遭到野蛮族群的性侵犯(有意味的是,90年的《与狼共舞》恰恰是从相反的方向重思这一问题),《驱魔者》里驱魔教士的侄女亦有可能被同化为吸血鬼。从驱魔教士的使命出发,他将不惜杀死她以捍卫人类的荣誉感。如果这种不幸发生,保罗•贝塔尼无疑就成了现代版的约翰•韦恩。因此,电影人必须对过往的经典叙事做必要的修正。
我们看到,影片在主导的拯救线索之外,实际上还隐藏着一个隐性的线索:即驱魔者打破心魔、寻回男性英雄能力的过程。他在过去的行动中,曾经因为力不能逮而目睹同伴(卡尔•厄本)被吸血鬼掠走并同化。而这位被同化的同伴(仍然具备人的外观和特性,并混合了吸血鬼的特质)成为贝塔尼最大的威胁。同时,为避免观众将吸血鬼指认为对少数族群的丑化(而影响票房),贝塔尼的助手由一位真正的美越混血演员MaggieQ来饰演。这种调和的方式实际上在《搜索者》里也有过尝试(韦恩的助手是具有印第安人血统的),但在《驱魔者》中少数族群的重要性被进一步强化,MaggieQ在影片最高潮的激战中以非凡的勇气和牺牲精神拯救了贝塔尼,保卫了恐怖笼罩着的城市。
但正如很多文化研究学者所指出的,美国流行文化中对少数族群的重塑,一方面是出于少数族群在人口统计中比重的上升(好莱坞所在的加州,传统盎格鲁萨克逊白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少数民族”),但少数族群亚文化在融入主流文化的过程中,其实同样也是对主流白人精神的二次强调。比如在《驱魔者》里,MaggieQ的形象尽管融合了东方打女和西方女杀手“尼基塔”的双重特质,但从比重上看又明显偏向于后者——我把她的这种视觉呈现称之为“国际主义式”的性别型塑。所谓“国际主义式”,源自建筑学术语,就是没有风格,比如印度女星弗里达•平托在最近的《猩球崛起》中的表演也属于此类。一方面,她们的确是少数族群的优秀代表,但他们的种群特征并没有纳入到影片有效的叙事中(比如让MaggieQ展示东方式的功夫或让平托跳一段异族风情的印度歌舞)。另一方面,MaggieQ角色所强调的坚定果敢的个人英雄主义特质无疑又是和主流白人精神相契合的。由此,她们也更容易被美国的主流观影人群所接受。
除了“白人化”的少数族群叙事,《驱魔者》对于宗教的怀疑立场也值得玩味。这点首先就可以从教会统治下的都市地景体现出来。片中的未来都市展现出黑暗畸形扭曲的城市景观:法律沦丧,都市衰落,教会贪婪,一切变得无法理喻且危机重重。(相似的影像基调可以在1979年《疯狂的马克斯》和1982年的《银翼杀手》中寻得)。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由于影片改编自韩国漫画家邢民友作品的缘故,它对于宗教的怀疑态度,其实更加接近于近年来几部取得世界性声誉的韩国电影:《密阳》(2007)和《蝙蝠:血色情欲》(2009),后者同样也是一部对吸血鬼题材的重新阐释。而片中驱魔教士贝塔尼的拯救行为僭越教会的授权,实际上也是一种合情而不合法的个人英雄主义表现——从这点来看,驱魔教士也有些相像于驾车疾驰在法律和道德边缘上的蝙蝠侠,在全片统一的黑色视觉基调中,他的背影注定落寞孤独。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