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莉与朱莉娅》影评: 你是我面包上的黄油,生命里的呼吸
发布时间:2024-07-27 08:55:01
我刚来美国的时候,除了上学用的教科书,自己买的第一本英文书是美国烹饪学院出的《每日减肥烹饪》。书读到一半,对着美丽图片们照猫画虎一通,黄油在平底煎锅里滋滋一响,十磅肥肉就上了身。虽然书名是“减肥烹饪”,但真喜欢做菜的人谁都知道,想当大厨就不能怕胖,“减肥”跟“烹饪”根本就相互矛盾水火不容嘛。
所以电影《Julie&Julia》看完,我最高兴的一点就是看到身材高大心宽体胖的JuliaChild事业爱情双丰收。JuliaChild是美国最受欢迎的电视名厨之一,十余年辛苦后于1961年终获出版的《精通法国烹饪的艺术》至今已重印47版,是美国最畅销的烹饪书。梅丽尔.斯特里普塑造的JuliaChild很得人物的精髓:宽厚,平和,对生活时刻充满激情,遇到挫折也不轻易退缩。电影结束后我特意去youtube上看了看Julia当年的烹饪节目《法国厨师》。梅姑的版本比起电视屏幕上的Julia更夸张些,标识性的脑后腔共鸣发声重鼻息的口音比Julia本人更高亢,而激情四溢的生活态度也更突出,近乎卡通;但在短短两个小时里要表现出Julia与众不同的个性,不抓住这些最突出的特点则又不够直观。可以说,梅姑的表演已经超越了容貌举止相似的模仿,她要塑造的是美国人心目中的完美JuliaChild。
电影比较有趣的除了展现Julia在法国学习烹饪的过程,还跳到五十多年后一位现代粉丝JuliePowell身上,两代人的挫折与成功并行发展,很有点女性主义电影《时时刻刻》的意味。当然《Julie&Julia》是轻松小品,没有那么多的哲学思考也没有黑暗结局。但有意思的是与JuliaChild相对照的现代一线。粉丝JuliePowell是个草根博客英雄,可Julia本人并不喜欢她。电影并未说明原因,但这位现代的名博主的确不那么招人待见,尤其是一对一的和JuliaChild的心路历程相比较之后,更显其性格特色的“独生子女”,怨天尤人 急功近利,并不讨喜。但其实Julie这条线刻画得相当真实,饰演JuliePowell的AmyAdams在这部戏里表现亦十分突出,把Julie的跋扈与脆弱都刻画得惟妙惟肖。比起浪漫卡通版的JuliaChild,一个普通纽约客的真实生活也就是如此吧,没有烹饪学校,没有异旅的浪漫惊奇,每日里一日三餐再神通广大变化多样也只不过寥寥数人欣赏,再加上毫无惊喜的工作,若论好看,怎么也比不了巴黎。但Julie这条线最重要的一点其实是展现一个人变化的过程,正如JuliaChild尽力要出版《精通法国烹饪的艺术》时所说,她要改变美国人的生活。影片中的Julie后来感谢Julia,也是说她除了学会烹饪,也学会了怎样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可惜Julie这个至关重要的变化,影片只是掠过,篇幅很小,缺乏细节铺展。也正是如此,才让纽约这条线难与巴黎一线抗衡。我猜想如果影片能够再加十分钟的Julie反思,把重心从“成功”移到“改变”上来,强调烹饪是对生命的欢庆,而不仅仅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模仿,也许影片效果能再提升一级。
电影导演NoraEphron曾经执导过广受欢迎的爱情喜剧电影《当哈利遇到萨莉》,《西雅图夜未眠》和《网络情缘》,温情搞笑的功夫很到家。在《Julie&Julia》中跟美食联系到一起的笑话更好看,不论是Julia大切洋葱还是Julie惊煮龙虾,都让人忍俊不禁之际暗自共鸣。做饭是件麻烦事,但若真心热爱生活,做饭又是件无比快乐的事。看一大块黄油在煎锅里滋滋融化,半圆的蛋饼包了蔬菜肉丁喷香四溢,整鸡涂了蜜汁在烤箱里烘得焦黄油亮,奶油蘑菇浓汤培在温火上嘟嘟冒泡,刚蒸出锅的鲜鱼淋了油汁黑白分明,旺火油爆的小青菜爽口清脆……这些本来你是你我是我的原料们聚到一起一煎一炒一烹一煮就变成一道道令人心旌摇曳的美味佳肴,这过程怎么不神奇不浪漫呢?
更重要的,身边也要有一个耐心等你那道菜的人,不一定要说“你是我面包上的黄油,生命里的呼吸”,但会让你知道,不论是烧干锅底还是火候欠佳,只要你肯为他洗手做羹汤,他总会呼哩呼噜的吃个干净,一生无悔。
所以电影《Julie&Julia》看完,我最高兴的一点就是看到身材高大心宽体胖的JuliaChild事业爱情双丰收。JuliaChild是美国最受欢迎的电视名厨之一,十余年辛苦后于1961年终获出版的《精通法国烹饪的艺术》至今已重印47版,是美国最畅销的烹饪书。梅丽尔.斯特里普塑造的JuliaChild很得人物的精髓:宽厚,平和,对生活时刻充满激情,遇到挫折也不轻易退缩。电影结束后我特意去youtube上看了看Julia当年的烹饪节目《法国厨师》。梅姑的版本比起电视屏幕上的Julia更夸张些,标识性的脑后腔共鸣发声重鼻息的口音比Julia本人更高亢,而激情四溢的生活态度也更突出,近乎卡通;但在短短两个小时里要表现出Julia与众不同的个性,不抓住这些最突出的特点则又不够直观。可以说,梅姑的表演已经超越了容貌举止相似的模仿,她要塑造的是美国人心目中的完美JuliaChild。
电影比较有趣的除了展现Julia在法国学习烹饪的过程,还跳到五十多年后一位现代粉丝JuliePowell身上,两代人的挫折与成功并行发展,很有点女性主义电影《时时刻刻》的意味。当然《Julie&Julia》是轻松小品,没有那么多的哲学思考也没有黑暗结局。但有意思的是与JuliaChild相对照的现代一线。粉丝JuliePowell是个草根博客英雄,可Julia本人并不喜欢她。电影并未说明原因,但这位现代的名博主的确不那么招人待见,尤其是一对一的和JuliaChild的心路历程相比较之后,更显其性格特色的“独生子女”,怨天尤人 急功近利,并不讨喜。但其实Julie这条线刻画得相当真实,饰演JuliePowell的AmyAdams在这部戏里表现亦十分突出,把Julie的跋扈与脆弱都刻画得惟妙惟肖。比起浪漫卡通版的JuliaChild,一个普通纽约客的真实生活也就是如此吧,没有烹饪学校,没有异旅的浪漫惊奇,每日里一日三餐再神通广大变化多样也只不过寥寥数人欣赏,再加上毫无惊喜的工作,若论好看,怎么也比不了巴黎。但Julie这条线最重要的一点其实是展现一个人变化的过程,正如JuliaChild尽力要出版《精通法国烹饪的艺术》时所说,她要改变美国人的生活。影片中的Julie后来感谢Julia,也是说她除了学会烹饪,也学会了怎样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可惜Julie这个至关重要的变化,影片只是掠过,篇幅很小,缺乏细节铺展。也正是如此,才让纽约这条线难与巴黎一线抗衡。我猜想如果影片能够再加十分钟的Julie反思,把重心从“成功”移到“改变”上来,强调烹饪是对生命的欢庆,而不仅仅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模仿,也许影片效果能再提升一级。
电影导演NoraEphron曾经执导过广受欢迎的爱情喜剧电影《当哈利遇到萨莉》,《西雅图夜未眠》和《网络情缘》,温情搞笑的功夫很到家。在《Julie&Julia》中跟美食联系到一起的笑话更好看,不论是Julia大切洋葱还是Julie惊煮龙虾,都让人忍俊不禁之际暗自共鸣。做饭是件麻烦事,但若真心热爱生活,做饭又是件无比快乐的事。看一大块黄油在煎锅里滋滋融化,半圆的蛋饼包了蔬菜肉丁喷香四溢,整鸡涂了蜜汁在烤箱里烘得焦黄油亮,奶油蘑菇浓汤培在温火上嘟嘟冒泡,刚蒸出锅的鲜鱼淋了油汁黑白分明,旺火油爆的小青菜爽口清脆……这些本来你是你我是我的原料们聚到一起一煎一炒一烹一煮就变成一道道令人心旌摇曳的美味佳肴,这过程怎么不神奇不浪漫呢?
更重要的,身边也要有一个耐心等你那道菜的人,不一定要说“你是我面包上的黄油,生命里的呼吸”,但会让你知道,不论是烧干锅底还是火候欠佳,只要你肯为他洗手做羹汤,他总会呼哩呼噜的吃个干净,一生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