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种方式猜想——从影片内核看《李米的猜想》
李米的猜想是今年华语影坛的黑马作品,编剧出身的导演、中等成本的投入、平民化的故事内核在两周内就收回了1200万的成本收益,这是新生代导演在当代华语影坛不景气的状况下的又一次成功突围。
故事讲述了一个凄婉的真实的爱情故事。四年来,出租车司机李米一直都在寻找自己的未婚夫方文。他从她的生活中消失了,却似乎又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存在着。李米每天都在路途中不停的寻找,在希望与失望的两极之间挣扎。她把方文的照片夹在杂志里,给每一个乘客看,期望能够等到一点点线索。其实方文并没有离开,只是为了完成李米父母的要求和李米开一家超市的梦想化身马冰,参与了贩毒业务。巧合的命案将再无联系的方文和李米的命运连接起来,无疑揭示了全部。影片的高潮在最后,方文将用生命换来的钱留给了李米,并留下一盘记录自己的录像带,观众和李米一起看着挚爱这李米的方文的心灵倾诉,一起流下泪水。
影片的成功:平民化的人物情怀、类型化叙述铺张、满足性的情感代偿
首先,影片延续了近年来新生代导演王小帅(《左右》)、王全安(《图雅的婚事》)、张一白(《好奇害死猫》)、张杨(《落叶归根》)等创作者从前期作品对社会边缘人物命运的怜悯性关照转移到对普通民众的人文关怀上来的创作轨迹,影片摆脱了艺术片的晦涩和商业电影的喧哗,在文艺与商业之间找到了很好的叙述手段,将现实人物的现实困境置于电影观照之中。平民化的主人公李米拉近了观众和人物内心的距离,观众对李米的遭遇和强烈的爱情信念的认同度得到提升。在这种平民化的表述中,观众逐渐感受到李米就存在我们身边,就存在我们城市的某个角落里,因为同化了观众参与的心里。其次,影片隐匿了作者个人化的创作风格和文艺电影常用的怪异性情节象征,取而代之的是模式化的戏剧人生,增强了观众对影片的角色认同和情节认同的自我判断和认知。李米的猜想的情节无疑是老套的,一个男友为完成女友梦想去做牺牲自己的事情,但是作者正是将这些老套的情节嵌套在悬疑片、爱情片、剧情片夹杂一起的类型化叙述之中,新瓶装旧酒。作者没有对人物的命运和情感轨迹进行外他性的描述,而是将评价的标准交给了观众。这种成功是因为类型电影本身具有相当一部分固定的观众群体。最后,影片在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情节之后,还之以美好的结局——哪怕仅仅是幻象,满足了观众对美好人性的向善性想象和对真善美追求的情感代偿。影片最后方文的录像带无疑是影片的高潮,观众在和李米一起看着方文的时候,方文是在进行一场对观众真善向往的认同性质的拷问,最终这种美好的幻象解脱了李米,同样解脱了观众。
当然,除了对新近新生代导演现实主义作品创作手法的追寻之外,影片的出色地方还很多,像窦唯唯美的音乐,周迅恰如其分的角色演绎、几次让人潸然泪下的哭泣,方文感人的四十五封信函,都是影片得到观众喜爱、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的原因。然而,和其他几部导演的作品不同,李米的猜想却缺失了本该成为影片精神内核的情感美学,成为一次导演的类型化猜想和观众的大众猜想。
影片的失败:明显的“编”剧痕迹、苍白的人文情怀、失重的角色创造
一部影片的成功之处除了在于创作手法和叙述手段的精良之外,其核心的作者能力则体现在影片的细节、和人文情怀上,这正是李米的猜想里面缺乏的。
首先,编剧中有着明显的人为痕迹。为了掩盖李米的猜想里包含的陈旧的故事内核,导演兼编剧的曹保平做了明显的戏剧化改造,使得影片情节显得跌宕起伏,巧合的故事关节、颠倒的叙述手段、错落的线索痕迹被作者用一个无关紧要的情节纽扣连接起来——那个自杀的诗人。这些刻意的人为化改造虽然通过好奇心在影片前期起到了吸引观众的作用,却在影片后部分在观众真正看懂影片的时候,让观众明显的感觉到某种虚假和欺骗,甚至可以说逗观众“玩儿”了一次。当然,影片的戏剧性是影片成功的必由之路,然而过度的人为编造势必破坏影片的真实感。在影片的发展到后半部分的时候,作者用短短的几十秒画面、贫瘠的画外音的手法揭示方文的身份,让这种衔接显得突兀、跳跃;在影片结尾作者又用录像带的手法揭示出故事高潮,这些不够影像化的剧情处理手段,直接显示了导演影片控制力度的不足。原本这些硬伤可以被情感电影的人文情愫所掩盖,可是影片里面却偏偏同样缺乏——其次,影片在情感美学的描绘上显得单薄。影片是情感电影、爱情电影,然而除了周迅对情感的诠释显得圆润之外,在情感表述中影片《李米的猜想》显得很是苍白。对方文内心困境的描写和自我意识与爱情观的对话在影片中明显缺乏,周迅疯狂痴迷的爱情猜想也被影片过于冷静的叙述基调中和,影片在情感描述中无疑是失败的。就是因为这种对人物内心描写的忽视以及将影片叙述坐标建构在戏剧化情节上的艺术诉求,使得影片的重心不稳,内涵不足,缺乏爱情电影该有的丰富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