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倭寇的踪迹》影评:武林中人徐浩峰的一个实验

发布时间:2019-08-27 14:25:18
看片前,问一个看过半截的同事这片如何,回答说“很怪”。试映场后的见面会上,几名观众的提问似乎像是在预言这部片子上映后的命运。被表演与对白闷坏的女观众声音打颤地质问导演“到底要干什么”,徐浩峰的脑残粉靠一张嘴巴就对影片和导演完成了语无伦次的“交口”,稍解门道的文艺男青年虽说从中看到导演对胡金铨的敬意,却也忘不了追问影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大概,每个提问者都感觉到了那位同事所说的“怪”,却对其有截然不同的结论。

毫无疑问,《倭寇的踪迹》就是武林中人徐浩峰的一个实验。影评网现场观众的质疑和追问,正是许多电影观众的直接需求,带着对武侠片的期待走进电影院,他们希望华丽动作或恩怨情仇来值回票价,而不是男主角在护城河里游三圈后告诉观众:这是一个测试。也不是演员像打瞌睡一般每个动作都慢上半拍,更不是高手对决时,镜头却痛苦地扭向一边。

然而,如果不考虑投资方的感受,这依然是个积极的测试,不管对于武侠片本身,还是对于观影者来说,这个新鲜的测试饶有趣味,且很可能意义重大(见面会上,录音师有句话很亮:《倭寇的踪迹》很可能是部好看的电影)。《倭寇的踪迹》呈现出如此怪异的风格,是徐浩峰对武侠与表演的理解所致。

看片之前,恰好读了徐浩峰一篇关于武侠片的文章,《武打片的瓶颈》。这篇文章中你,徐浩峰很明确地表达出自己对武侠片的几个观点:反对武指制,推崇导演艺术;反对刻意追求技术,尊重实感的动作形态;另外,喜欢胡金铨的传统。《倭寇》全片武戏文西,都是徐浩峰一人执导,风格极其统一。从头至尾,也都在阐述导演的观念,每段武戏都像一场实验,还原他所了解的武林人士真实打斗的动作形态,强调贴身近打与一击致胜,突出声音,不做动作特效。这样的武戏必然不会好看,有多少人见过真实生活中打架很绚的呢?正如徐浩峰所说,真实打斗中,其实很难看清打斗者的动作,更别提飞檐走壁了。影片录音师说,看片子初剪完后,跟徐浩峰开玩笑:这是要拍武术教学片吗?《倭寇》中也有一些类似传统武侠片“花架子”的场景,但却不是用于打斗过程中,而更像一种观念上的动作,双方互相观察良久,走一个套路,力道过一遍身体,然后出击,高下立见。这些仪式般场景让我想到的徐浩峰文章中对日本茶道与刀剑片的理解,“人的动作是有神性的”,“在观念上对动作有一种珍惜,作一个动作,便是与神与祖师同在。”这些测试,自然灌注了导演的心血,这让《倭寇》成为一部“门道”很多的电影,甚至有可能复兴一种武侠文化,改变人们对传统武术的认识。

再回到电影本身,两个小时的电影,“门道”很多,“热闹”却太少,这便冒了失去大众口碑的风险。以一部电影去解读或阐释一种观念,必然很难像抱着讲故事的目的拍片一样做到有趣,也必然更容易出现两极的评论,毕竟,电影最终要面对的是很大一群期待看热闹的观众。说到这里,便可来说说前文提到的徐浩峰对表演的理解。对于怪异的表演和不时脱线的台词,徐浩峰告诉观众,这恰是他对表演的理解:表演不是为了准确完成某个场景或叙事,而是在一个既定的场景安排里,让演员发挥,实现一种“尴尬”的效果(根据徐浩峰原话理解,或许有误)。因此,他没有分镜剧本,也没有详细拍摄计划,而是临拍前给演员说戏,让他们自己搞定。这么干,似乎有点像王家卫。但他又比王家卫刻意。比如,全片的节奏很慢,除了故事本身,便是表演造成的。而这“慢半拍”的表演就是刻意为之。对武术和武侠片的不同理解是《倭寇》对传统的突破,表演的刻意而为却是没有意义的执拗。

《倭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个问题徐浩峰当然无法给出解答,因为他是在用电影表达自己的观念,他“所知道的东西”(徐浩峰语)。更何况,这本就是个2B问题。至于片子好看不好看?还是看了再说吧,我相信这是一个积极的测试。你觉得很难看?别怪导演,“要怪就怪文化吧!”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