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别离》影评:充满戏剧张力的现实主义佳作
发布时间:2022-06-15 03:44:03
虽然伊朗地处中亚的中心地带,但由于其政治上采取孤立态度,电影有时成了窥探这个多元化国家的最佳途径。作为亚洲最富于艺术气质和文明底蕴的民族之一,在现代电影史册中,这个西亚古国出产过很多名片佳作,如《橄榄树下的情人》、《樱桃的滋味》和《万籁俱寂》等等……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伊朗电影在国际上举办的各类电影节上屡屡获奖,大放异彩,与其核问题频引国际纷争有很大不同,伊朗电影所树立的更多的是一种温馨感人、质朴纯洁的良好的形象。
之所以看《一次别离》,是因为它不仅一举拿下了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影帝、影后三个重量级奖项,还斩获了第69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并且在本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再捧回一个最佳外语片的小金人。
《一次别离》借用一对伊朗中产阶级夫妇因对出国移民问题意见不合而面临婚姻破裂的故事,展现了当代伊朗人在亲情、宗教、生活等各方面的纠结。影片开始,纳德和妻子西敏在法官面前激烈争吵。移民国外,让女儿接受更好的教育是西敏的梦想,当她终于拿到签证准备出国时,丈夫却拒绝出国,因为他不能撇下患老年痴呆症的父亲。西敏无法说服固执的丈夫,影评而又离婚不成,便从家里搬了出去。为照顾父亲,纳德雇佣女工瑞兹。瑞兹来自社会底层,丈夫失业在家,身边有个四五岁的小女儿。瑞兹对这份工作并不满意,特别是老人时常大小便失禁而不得不为他换洗。她为此还特别致电宗教部门,希望了解为其他家庭的男人换洗衣裤是否犯下罪孽。仅仅一天,瑞兹便决定放弃这份工作。然而一次意外却把这两个家庭的所有成员推向矛盾漩涡。
虽然是第一次看伊朗电影,但我却被这部具有强烈的写实风格和戏剧冲突,生活化的表演,却揭示了最深刻的人性的电影所深深吸引。在喧嚣浮躁的今天,在我们的感官被越来越不靠谱的所谓大片刺激得迟钝麻木的今天,这部伊朗电影却返璞归真,以清新质朴又充满哲理的影像风格拨动了我的心弦。它可以让你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和参与的空间,你可以自己进入角色,在镜头背后,与故事的主人公对话,从而深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灵魂深处的强烈的纠葛与细微变化。
德黑兰是一个矛盾的城市,当古老传统与现代社会融合在一起时,移民与留守、婚姻与家庭、父母与子女、道德与法律、阶级与权义、诚信与谎言、信仰与忏悔的反复纠结构成了扣人心弦的情节,加上导演采用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不带任何偏见,冷静平实地叙述两个家庭的矛盾碰撞,让观众很好的融入到了剧情当中,仿佛故事就发生在身边一样。
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保守派和改革派暗中的交锋从未停止。保守派反对政治自由化和多元化,坚决维护和执行伊斯兰教法,确保伊朗不受西方“腐化”。改革派则倾向于更为自由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政策,对内支持言论和新闻自由,对外主张与西方国家和解。与生活在其他国家的中产阶级一样,伊朗的年轻人也希望过上富足的生活,有更多的文化信仰和社会活动自由,女性们则希望能获得更多同男性一样的权利。
在《古兰经》教规统治的大环境下讲故事,并且要反映当代伊朗的社会现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神权的极端与民主的多样所造成的矛盾,使导演在影片中包含了很多只可意会的政治隐喻,比如当纳德不愿离开患有老年痴呆的父亲而出国时,头巾宽松并且染着棕红色头发的西敏(代表改革派)质问丈夫:“你父亲根本已经认不出你这个儿子了,你还有什么必要留下来?”纳德回答:“可我毕竟还认得他是我父亲。”;再比如西敏移民的理由是因为不希望女儿在“这种环境下成长”。
导演运用高超的叙事技巧,用来自不同阶层的两个家庭,将个人层面的亲情伦理与社会层面的阶层差异纵横交织,展现出社会的巨大阶级差异和矛盾——中产阶级与教育程度不高、依然恪守宗教条规的社会底层弱势群体之间的隔阂与冲突。情节抽丝剥茧巧妙展开,使片中的每个人物都面临挣扎和抉择,他们都身陷道德和宗教的囹圄,他们都想要有赢得尊严和实现自我,同时也不得不在金钱和道德面前做出艰难的抉择。平实的镜头和紧凑的叙事节奏让两个多小时的影片毫不拖泥带水。
《一次别离》中有两处情节让我印象深刻:其一、纳德的女儿特梅表情平静地在法官面前为父亲圆谎,从而让父亲成功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其二、保姆瑞兹的小女儿在父母绝望的情绪下,投向纳德一家那充满仇恨的锐利眼神。我相信在那一刻,她们都已经跨出无忧无虑的童年,而提早步入了尔虞我诈的成人世界。这是一种现实的悲哀!
在忧郁的钢琴声中(这也是本片唯一的配乐)纳德和西敏在法院的走廊里等待女儿作出最后的选择,片尾字幕冉冉升起。开放式的结尾,将观众再次带入深深的思索当中……
之所以看《一次别离》,是因为它不仅一举拿下了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影帝、影后三个重量级奖项,还斩获了第69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并且在本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再捧回一个最佳外语片的小金人。
《一次别离》借用一对伊朗中产阶级夫妇因对出国移民问题意见不合而面临婚姻破裂的故事,展现了当代伊朗人在亲情、宗教、生活等各方面的纠结。影片开始,纳德和妻子西敏在法官面前激烈争吵。移民国外,让女儿接受更好的教育是西敏的梦想,当她终于拿到签证准备出国时,丈夫却拒绝出国,因为他不能撇下患老年痴呆症的父亲。西敏无法说服固执的丈夫,影评而又离婚不成,便从家里搬了出去。为照顾父亲,纳德雇佣女工瑞兹。瑞兹来自社会底层,丈夫失业在家,身边有个四五岁的小女儿。瑞兹对这份工作并不满意,特别是老人时常大小便失禁而不得不为他换洗。她为此还特别致电宗教部门,希望了解为其他家庭的男人换洗衣裤是否犯下罪孽。仅仅一天,瑞兹便决定放弃这份工作。然而一次意外却把这两个家庭的所有成员推向矛盾漩涡。
虽然是第一次看伊朗电影,但我却被这部具有强烈的写实风格和戏剧冲突,生活化的表演,却揭示了最深刻的人性的电影所深深吸引。在喧嚣浮躁的今天,在我们的感官被越来越不靠谱的所谓大片刺激得迟钝麻木的今天,这部伊朗电影却返璞归真,以清新质朴又充满哲理的影像风格拨动了我的心弦。它可以让你有充分的思考时间和参与的空间,你可以自己进入角色,在镜头背后,与故事的主人公对话,从而深入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他灵魂深处的强烈的纠葛与细微变化。
德黑兰是一个矛盾的城市,当古老传统与现代社会融合在一起时,移民与留守、婚姻与家庭、父母与子女、道德与法律、阶级与权义、诚信与谎言、信仰与忏悔的反复纠结构成了扣人心弦的情节,加上导演采用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不带任何偏见,冷静平实地叙述两个家庭的矛盾碰撞,让观众很好的融入到了剧情当中,仿佛故事就发生在身边一样。
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保守派和改革派暗中的交锋从未停止。保守派反对政治自由化和多元化,坚决维护和执行伊斯兰教法,确保伊朗不受西方“腐化”。改革派则倾向于更为自由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政策,对内支持言论和新闻自由,对外主张与西方国家和解。与生活在其他国家的中产阶级一样,伊朗的年轻人也希望过上富足的生活,有更多的文化信仰和社会活动自由,女性们则希望能获得更多同男性一样的权利。
在《古兰经》教规统治的大环境下讲故事,并且要反映当代伊朗的社会现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神权的极端与民主的多样所造成的矛盾,使导演在影片中包含了很多只可意会的政治隐喻,比如当纳德不愿离开患有老年痴呆的父亲而出国时,头巾宽松并且染着棕红色头发的西敏(代表改革派)质问丈夫:“你父亲根本已经认不出你这个儿子了,你还有什么必要留下来?”纳德回答:“可我毕竟还认得他是我父亲。”;再比如西敏移民的理由是因为不希望女儿在“这种环境下成长”。
导演运用高超的叙事技巧,用来自不同阶层的两个家庭,将个人层面的亲情伦理与社会层面的阶层差异纵横交织,展现出社会的巨大阶级差异和矛盾——中产阶级与教育程度不高、依然恪守宗教条规的社会底层弱势群体之间的隔阂与冲突。情节抽丝剥茧巧妙展开,使片中的每个人物都面临挣扎和抉择,他们都身陷道德和宗教的囹圄,他们都想要有赢得尊严和实现自我,同时也不得不在金钱和道德面前做出艰难的抉择。平实的镜头和紧凑的叙事节奏让两个多小时的影片毫不拖泥带水。
《一次别离》中有两处情节让我印象深刻:其一、纳德的女儿特梅表情平静地在法官面前为父亲圆谎,从而让父亲成功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其二、保姆瑞兹的小女儿在父母绝望的情绪下,投向纳德一家那充满仇恨的锐利眼神。我相信在那一刻,她们都已经跨出无忧无虑的童年,而提早步入了尔虞我诈的成人世界。这是一种现实的悲哀!
在忧郁的钢琴声中(这也是本片唯一的配乐)纳德和西敏在法院的走廊里等待女儿作出最后的选择,片尾字幕冉冉升起。开放式的结尾,将观众再次带入深深的思索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