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影评:写给电影的情书
发布时间:2024-08-09 23:53:22
《雨果》以11项提名领跑今年的奥斯卡。电影的故事发生在1031年的巴黎,与那位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无关,而是讲述了一个名叫雨果的小男孩造梦的经历。导演西科赛斯将这部影片定义为“3D儿童电影”,然而《雨果》既非沉闷的人物传记,也非普通的合家欢儿童片,而是西科赛斯借助雨果的冒险经历,呈现了一段被尘封多年的电影史,还原一个几乎被淡忘的电影大师,让所有对电影有感情的人在观影结束后,不仅沉默良久——向电影致敬。
任何怀念老电影的片子都可以追述到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毕竟这是所有电影的祖宗。尽管现在的观众已经知道“电影即魔术”,所以很难想象在当时那个年代《火车进站》能带给人们怎样的惊吓和恐慌。但导演西科赛斯却仍旧使用3D技术尽量还原相似的场景,让现在的观众用完全不同的技术感受一百多年前火车进站的盛况。这无疑表达了导演对电影鼻祖的致敬以及对电影的浓厚情感。《雨果》中那个透明的、盛产电影的玻璃房中,梅里埃完成了他的《海底两万里》、《日蚀:太阳和月亮的交欢》等很多电影,这里才是梦的工厂就像他说:“如果你曾疑惑你的梦来自哪里,这就是造梦的地方”。有趣的是,西科赛斯在这个段落里还原了很多早期电影的拍摄过程,比如给胶片上色,用剪刀手工剪辑等,这对于很多影迷来说是一次绝妙的体验。
导演西科赛斯已过古稀之年,据说人到了一定年龄,浮于表面的锐气和欲望会像老建筑的墙灰一般容易脱落,只剩下最初的记忆还坚持着。这位依旧坚持梦想的老人家对于电影资料和文化的保护十分重视,不遗余力地保存老电影胶片,定期开展各种放映活动。他一直强调:“只有尊重和保护历史,电影才有未来。”这样的理念延伸到电影《雨果》中,影评乔治·梅里埃拍摄的上百部电影胶片和资料,却因为一场战争荡然无存。但胶片是有记忆的,就像他说:“无论什么时候,我都能一下听出播放电影的机器声。”这是不是让我们开始思考,如何保存现有的电影资料呢?那些看完直接拖“回收站”的电影有没有更好的保存方式呢?最初的电影是一场梦境,如今的电影却出现太多华而不实的表象。其实西科赛斯是想通过《雨果》让我们懂得电影最初的梦想和真正的意义。
当然,内地的观众看《雨果》会有一定的遗憾,即无法在影院欣赏到具有3D效果的原片。也许目前电影市场上的粗制滥造让大家对3D不再抱有幻想,然而纽约电影节上几乎所有人都承认3D是《雨果》的最大亮点。其实你大可以想象一下,巴黎的夜景,飘雪的城市,尤其那场雨果在大钟里奔跑的跟拍长镜头,如果用3D便会感受到所有景象都从你身边迅速擦身而过。不同于传统“让物体向镜头移动”的3D拍摄手法(如朝向镜头飞奔而来的列车),这场戏的关键在于“将镜头移向被拍摄的物体”,并且直接收到奇效。西科赛斯就是要让现在的观众体验到电影诞生之初所能够感受到的震撼。这一点,玩技术的他做的很成功。
还记得你看的第一场电影吗?是否也像故事中的父亲向雨果描述第一次看乔治·梅里埃的《月球旅行记》那样呢?“走进一间黑屋子,看见白色的银幕上有一支火箭,正飞进月球人的眼睛里。那就像是大白天看见了自己的梦。”也许电影真的是个关于时间的动词,它反反复复在说的一直是过去之不可得,现在之不可惜,未来之不可追。
任何怀念老电影的片子都可以追述到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毕竟这是所有电影的祖宗。尽管现在的观众已经知道“电影即魔术”,所以很难想象在当时那个年代《火车进站》能带给人们怎样的惊吓和恐慌。但导演西科赛斯却仍旧使用3D技术尽量还原相似的场景,让现在的观众用完全不同的技术感受一百多年前火车进站的盛况。这无疑表达了导演对电影鼻祖的致敬以及对电影的浓厚情感。《雨果》中那个透明的、盛产电影的玻璃房中,梅里埃完成了他的《海底两万里》、《日蚀:太阳和月亮的交欢》等很多电影,这里才是梦的工厂就像他说:“如果你曾疑惑你的梦来自哪里,这就是造梦的地方”。有趣的是,西科赛斯在这个段落里还原了很多早期电影的拍摄过程,比如给胶片上色,用剪刀手工剪辑等,这对于很多影迷来说是一次绝妙的体验。
导演西科赛斯已过古稀之年,据说人到了一定年龄,浮于表面的锐气和欲望会像老建筑的墙灰一般容易脱落,只剩下最初的记忆还坚持着。这位依旧坚持梦想的老人家对于电影资料和文化的保护十分重视,不遗余力地保存老电影胶片,定期开展各种放映活动。他一直强调:“只有尊重和保护历史,电影才有未来。”这样的理念延伸到电影《雨果》中,影评乔治·梅里埃拍摄的上百部电影胶片和资料,却因为一场战争荡然无存。但胶片是有记忆的,就像他说:“无论什么时候,我都能一下听出播放电影的机器声。”这是不是让我们开始思考,如何保存现有的电影资料呢?那些看完直接拖“回收站”的电影有没有更好的保存方式呢?最初的电影是一场梦境,如今的电影却出现太多华而不实的表象。其实西科赛斯是想通过《雨果》让我们懂得电影最初的梦想和真正的意义。
当然,内地的观众看《雨果》会有一定的遗憾,即无法在影院欣赏到具有3D效果的原片。也许目前电影市场上的粗制滥造让大家对3D不再抱有幻想,然而纽约电影节上几乎所有人都承认3D是《雨果》的最大亮点。其实你大可以想象一下,巴黎的夜景,飘雪的城市,尤其那场雨果在大钟里奔跑的跟拍长镜头,如果用3D便会感受到所有景象都从你身边迅速擦身而过。不同于传统“让物体向镜头移动”的3D拍摄手法(如朝向镜头飞奔而来的列车),这场戏的关键在于“将镜头移向被拍摄的物体”,并且直接收到奇效。西科赛斯就是要让现在的观众体验到电影诞生之初所能够感受到的震撼。这一点,玩技术的他做的很成功。
还记得你看的第一场电影吗?是否也像故事中的父亲向雨果描述第一次看乔治·梅里埃的《月球旅行记》那样呢?“走进一间黑屋子,看见白色的银幕上有一支火箭,正飞进月球人的眼睛里。那就像是大白天看见了自己的梦。”也许电影真的是个关于时间的动词,它反反复复在说的一直是过去之不可得,现在之不可惜,未来之不可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