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白》影评:直面残酷,阴冷到底
发布时间:2022-11-17 19:12:59
第8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围名单揭晓,《唐山大地震》等华语片悉数出局,不过都不如日本电影《告白》的入围让人感觉意外。虽说该片直面残酷的勇气是奥斯卡一直很喜欢的元素,但相比于《更好的世界》等关注动乱社会之下小人物的辛酸苦楚的影片,《告白》这种阴冷到底的重口味电影对于喜欢温情的奥斯卡评委而言,未免太过先锋和刺激了。
《告白》算是恐怖片,不是那种靠妖魔鬼怪、断肢残骸来刺激神经,而是看了之后让你感觉周身发冷,看见再熟悉的人也忽然觉得陌生。影片开始时,慢镜头里的教室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学生完全漠视老师的存在,而当老师(松隆子)开始讲女儿死亡的真相时,看客的冷漠与兴奋交相出现。同时在学校天台上,有人被围殴,那些年轻稚嫩的脸上有嗜血的激动,让你觉得出现学生杀害老师孩子的事绝不是意外。
主要人物里有三个学生和三位母亲,有些人习惯把孩子犯罪归结到家长身上,但是松隆子却说,把孩子缺少伦理道德观念完全怪在家长身上,只是借口,每一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行为负责,影评内心的邪恶与年龄无关。所以,松隆子对凶手,也就是她班里的学生的复仇,是直接触动罪犯内心最深的痛处,而不是单纯杀死他们,因为他们根本不懂生命的意义。
影片的批判意义不仅限于杀人案件,而是集中在人性本身。作为高等生物的人类提倡“善”,是因为这种“善”有利于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共存和繁衍。
片中修哉和植树的罪不可赦在于他们轻视了生命。影片里的三个孩子都是极端地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的行为导致和集体意志相悖的结果,从而导致集体的报复。这个诡异的班级,实际上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比如那种只要出名而不计代价的想法,网络、电视上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即使是后来出现的班主任,那个阳光大男孩,他的家访也被揭穿并非只是为了学生好,所谓的帮助也有利己的成分,这大概才是最真实的人性吧。
《告白》出自日本视觉系导演中岛哲也之手,全片基调阴暗,天空似乎就不曾晴朗过,营造出一种悲怆的意境。再回头看他的《被遗弃的松子的一生》,感觉他驾驭沉重主题并以商业化手法拍片的能力,真的是很出色。
《告白》算是恐怖片,不是那种靠妖魔鬼怪、断肢残骸来刺激神经,而是看了之后让你感觉周身发冷,看见再熟悉的人也忽然觉得陌生。影片开始时,慢镜头里的教室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学生完全漠视老师的存在,而当老师(松隆子)开始讲女儿死亡的真相时,看客的冷漠与兴奋交相出现。同时在学校天台上,有人被围殴,那些年轻稚嫩的脸上有嗜血的激动,让你觉得出现学生杀害老师孩子的事绝不是意外。
主要人物里有三个学生和三位母亲,有些人习惯把孩子犯罪归结到家长身上,但是松隆子却说,把孩子缺少伦理道德观念完全怪在家长身上,只是借口,每一个人都应该对自己行为负责,影评内心的邪恶与年龄无关。所以,松隆子对凶手,也就是她班里的学生的复仇,是直接触动罪犯内心最深的痛处,而不是单纯杀死他们,因为他们根本不懂生命的意义。
影片的批判意义不仅限于杀人案件,而是集中在人性本身。作为高等生物的人类提倡“善”,是因为这种“善”有利于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共存和繁衍。
片中修哉和植树的罪不可赦在于他们轻视了生命。影片里的三个孩子都是极端地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的行为导致和集体意志相悖的结果,从而导致集体的报复。这个诡异的班级,实际上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比如那种只要出名而不计代价的想法,网络、电视上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即使是后来出现的班主任,那个阳光大男孩,他的家访也被揭穿并非只是为了学生好,所谓的帮助也有利己的成分,这大概才是最真实的人性吧。
《告白》出自日本视觉系导演中岛哲也之手,全片基调阴暗,天空似乎就不曾晴朗过,营造出一种悲怆的意境。再回头看他的《被遗弃的松子的一生》,感觉他驾驭沉重主题并以商业化手法拍片的能力,真的是很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