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与地》评论:致我们已经逝去的青春
发布时间:2019-08-31 06:19:14
熙熙攘攘的2011,迟来的《天与地》。
第一集很惊艳,第五集瞬间击中人心。故事还未结束,而赞扬已无需吝啬。我们已经等待得足够长,期待得足够久,怎样的时间背景、现实环境都不过是锦上添花。即使错过,也不是遗憾。
因为情感深沉,情怀依旧。
这个故事,讲的重点不是人性,也没有轰轰烈烈的戏剧冲突。它是舒缓的,轻柔甜蜜,却又清醒残酷;它是犀利的,冷漠尖锐,却又浪漫炽烈。
看到阿Yan在漫天纸飞机里醒来,仿佛刚才还在青梅竹马的年少时光,但转眼人事已全非。时光倏忽交错,突然之间百感交集,和醒后的她一起哭得难以自控。
周旭明写的故事,是致已经逝去的青春。是的,是“已经”,而非“终将”。还在为“终将”忧伤的孩子们,不过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还不能懂得剧里深切的惆怅和伤怀。
时光的伤痕,表面愈合,内里依然阡陌纵横。
曾有过如此经历的我们,每个人都懂得。
A、家明与玫瑰
是不是每一个女子最初生命里出现的那个温暖的男孩,都叫做家明?
比如,他曾在亦舒小说里执著寻找一个叫做玫瑰的女子,也曾是安妮宝贝灰暗故事里义无反顾的唯一光明。
或者这样说,在每个女孩的心里,都有一个与家明相关的情结。
我有些词不达意了,但我知道你们都明白我在说什么。
多少年过去以后,每一个家明可能都已经不知所踪,或者是模糊得只剩下背影。但他的气息一直都在,并且不受时间的任何消磨。他在记忆里停步不前,而我们都已改变,或者嫁为人妻,或者依旧独身。但有一点无论怎样都共通:如非必要,都不会轻易再在心底翻检。
关于爱过的家明,关于如梦的往昔,是只属于自己的秘密。
不用对谁坦白,亦无须与谁分享。
那年那月,除了理想和热情,他一无所有。可只要他握着你的手,在怎样的情况下都很安心。
这样纯粹的年少恋慕,在男孩们心里一样深刻。
那个女孩,叫做阿Yan。
你,或者我,都曾是某个人生命里的那朵玫瑰。
即使如今,咫尺天涯。
B、电台情歌
城市的媒体太多,信息拥挤到爆炸。社会百态,光怪陆离。
你我匆匆穿行其中。是当局者,亦是过路人。
再也不会在深夜打开收音机,听一段呢喃的女声。
电波里传来的声音,缥缈得不可触及,如同逝去的时光——曾经迷恋过的节目,早已不复存在;曾经喜欢过的DJ,也不知去了哪里。
在万籁俱寂时骤然被一句话感动,在音乐中泪流满面的自己,也一去不返。
不再轻易说伤人伤己的言语,可以对着每一个人微笑;不再日日念叨说些闲言碎语,早就懂得沉默是金;不再愿意将心事倾诉与人,早就习惯了口是心非;不再对荒谬的事情大惊小怪,是因为早知世事难料。
身边的人来来去去,能始终留低的,从来不多。
不是未曾得到过,只是失去的更多。
阿Yan最终选择的职业,应该也与心境相关。
她是一个生活在过去的人,因为伤口太深了,宁愿不愈合。所以能够与她相处的男人,身上都有家明的影子。
她做电台节目,在深夜说些肆意性情的独白。是说给听众,也是说予自己。她只能以这种虚无的形式,温暖自己创伤难平的心。收集各种声音,是为了靠近虚无,因为她最爱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了。
再尖锐的叛逆,也破不了现实的冰。再汹涌的泪水,也减不了心里的痛。
每一首深夜在电台播放的歌,都是情歌。
C、纸飞机
漫天都是纸飞机,好像一场梦。
梦里不辨东西,梦里,也不知身是客。
梦里还是娇嗔任性的年纪,肆意呼喝着围绕在身边的男孩。不会去追究他们的把戏究竟是真是假,从未想过他们是否会有欺瞒,只一心一意袒护自己钟情的那一个。
谁知一睁眼,发现现实竟是如此荒凉。十八年一晃而过,好多事发生了,改变了,结束了,又轮回了。他们和自己都老了,不老的只有家明,而这个阳光少年,他再也不会在自己的生命里出现。
最喜欢的第五集,在一瞬间那样钝重地击中了我的心。
阿Yan睁开眼看见不远处扔飞机的三个好友,十八年的时光在一秒之间落差,十八年的感触在一秒之间浓缩。怎么能够不落泪?
下意识一直拒绝改变的阿Yan,是我们每个人灵魂深处的影子。眷恋着往昔的肆意,贪恋着当年的情意。拒绝改变,却不得不被改变。
时光如此残忍,它让我们的外表越来越坚硬,内里却越来越脆弱。它让我们学会了保护自己,于是好多欺瞒被赤裸裸地剥开。它让我们每个人都活得更现实清醒,从而连偶然混沌幻想的权利都不复再有。
而一步一步完成这些改变的,也是我们自己。
阿Yan说,在梦里她已知道这是一个梦。
因为我们都知道,已经失去的东西,是不可能再回来。
既然世上出现奇迹的机会微乎其微,那又何必抱持幻想?
纸飞机可以再折,当年噤声输赌的情怀却已不再。
后来他们都拥有了很多很多东西,谁都不会再提起那唯一的一个杯面。
也是要到后来后来,才会知道那个杯面,究竟代表着怎样的意义。
王子骑白马,月亮不见啦。年少的记忆好无价。
我在这里,你呢,在哪里?
D、光辉岁月
还记得Beyond的人,终会在这出剧里潸然落泪的罢。
那些年少时哼唱过无数次的旋律,那些年少时抄写得滚瓜烂熟的歌词。被四个年轻人青涩地唱出来时,他们何尝不是曾经的我们?
台上的三个人,他们最后得以与曾经的自己并肩站到了一起。而我们隔着茫茫的时光,也看到了年少的自己。
他们的《年少无知》,是我们的《光辉岁月》,或者《海阔天空》……
Beyond,不仅是一支乐队,而是我们这代人共同的青春印记。
《天与地》的插曲,是时光的点金手。
第一集就站在台上唱《不再犹豫》的家明,是我们年少时都曾爱过的男孩。
无聊望见了犹豫/达到理想不太易/即使有信心/斗志却抑止
谁人定我去或留/定我心中的宇宙/只想靠两手/向理想挥手
台上的他们,除了理想真的什么也没有。没有钱交租,没有人赏识。音乐的梦想美好却遥远,看得到目标但看不见脚下的路。
然而还有勇气在。
勇气是多么矜贵的东西,要到多年后,我们才会意识到。
后来都拥有了年少时所渴望的一切,财富、地位、名利。理想或许还在,但却早已消磨在了无尽的现实琐事里难以被记起。
而勇气,已经全然不再。做任何一个决定,我们都懂得了思前想后、避重就轻,我们再也不会为了什么,为了谁而义无反顾。
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心里是整个世界。拥有很多之后,只剩下自己。
这就是成长的代价,谁都不会例外。
在二十集的《灰色轨迹》里泪流满面。
酒一再沉溺/何时麻醉我郁抑/过去了的一切会平息
冲不破墙壁/前路没法看得清/再有哪些挣扎与被迫
踏着灰色的轨迹/尽是深渊的水影
我已背上一身苦困后悔与唏嘘/你眼里却此刻充满泪
这个世界已不知不觉的空虚/不想你别去
属于我们的光辉岁月,已经过去了很多,很多年。
第一集很惊艳,第五集瞬间击中人心。故事还未结束,而赞扬已无需吝啬。我们已经等待得足够长,期待得足够久,怎样的时间背景、现实环境都不过是锦上添花。即使错过,也不是遗憾。
因为情感深沉,情怀依旧。
这个故事,讲的重点不是人性,也没有轰轰烈烈的戏剧冲突。它是舒缓的,轻柔甜蜜,却又清醒残酷;它是犀利的,冷漠尖锐,却又浪漫炽烈。
看到阿Yan在漫天纸飞机里醒来,仿佛刚才还在青梅竹马的年少时光,但转眼人事已全非。时光倏忽交错,突然之间百感交集,和醒后的她一起哭得难以自控。
周旭明写的故事,是致已经逝去的青春。是的,是“已经”,而非“终将”。还在为“终将”忧伤的孩子们,不过是为赋新词强说愁,还不能懂得剧里深切的惆怅和伤怀。
时光的伤痕,表面愈合,内里依然阡陌纵横。
曾有过如此经历的我们,每个人都懂得。
A、家明与玫瑰
是不是每一个女子最初生命里出现的那个温暖的男孩,都叫做家明?
比如,他曾在亦舒小说里执著寻找一个叫做玫瑰的女子,也曾是安妮宝贝灰暗故事里义无反顾的唯一光明。
或者这样说,在每个女孩的心里,都有一个与家明相关的情结。
我有些词不达意了,但我知道你们都明白我在说什么。
多少年过去以后,每一个家明可能都已经不知所踪,或者是模糊得只剩下背影。但他的气息一直都在,并且不受时间的任何消磨。他在记忆里停步不前,而我们都已改变,或者嫁为人妻,或者依旧独身。但有一点无论怎样都共通:如非必要,都不会轻易再在心底翻检。
关于爱过的家明,关于如梦的往昔,是只属于自己的秘密。
不用对谁坦白,亦无须与谁分享。
那年那月,除了理想和热情,他一无所有。可只要他握着你的手,在怎样的情况下都很安心。
这样纯粹的年少恋慕,在男孩们心里一样深刻。
那个女孩,叫做阿Yan。
你,或者我,都曾是某个人生命里的那朵玫瑰。
即使如今,咫尺天涯。
B、电台情歌
城市的媒体太多,信息拥挤到爆炸。社会百态,光怪陆离。
你我匆匆穿行其中。是当局者,亦是过路人。
再也不会在深夜打开收音机,听一段呢喃的女声。
电波里传来的声音,缥缈得不可触及,如同逝去的时光——曾经迷恋过的节目,早已不复存在;曾经喜欢过的DJ,也不知去了哪里。
在万籁俱寂时骤然被一句话感动,在音乐中泪流满面的自己,也一去不返。
不再轻易说伤人伤己的言语,可以对着每一个人微笑;不再日日念叨说些闲言碎语,早就懂得沉默是金;不再愿意将心事倾诉与人,早就习惯了口是心非;不再对荒谬的事情大惊小怪,是因为早知世事难料。
身边的人来来去去,能始终留低的,从来不多。
不是未曾得到过,只是失去的更多。
阿Yan最终选择的职业,应该也与心境相关。
她是一个生活在过去的人,因为伤口太深了,宁愿不愈合。所以能够与她相处的男人,身上都有家明的影子。
她做电台节目,在深夜说些肆意性情的独白。是说给听众,也是说予自己。她只能以这种虚无的形式,温暖自己创伤难平的心。收集各种声音,是为了靠近虚无,因为她最爱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了。
再尖锐的叛逆,也破不了现实的冰。再汹涌的泪水,也减不了心里的痛。
每一首深夜在电台播放的歌,都是情歌。
C、纸飞机
漫天都是纸飞机,好像一场梦。
梦里不辨东西,梦里,也不知身是客。
梦里还是娇嗔任性的年纪,肆意呼喝着围绕在身边的男孩。不会去追究他们的把戏究竟是真是假,从未想过他们是否会有欺瞒,只一心一意袒护自己钟情的那一个。
谁知一睁眼,发现现实竟是如此荒凉。十八年一晃而过,好多事发生了,改变了,结束了,又轮回了。他们和自己都老了,不老的只有家明,而这个阳光少年,他再也不会在自己的生命里出现。
最喜欢的第五集,在一瞬间那样钝重地击中了我的心。
阿Yan睁开眼看见不远处扔飞机的三个好友,十八年的时光在一秒之间落差,十八年的感触在一秒之间浓缩。怎么能够不落泪?
下意识一直拒绝改变的阿Yan,是我们每个人灵魂深处的影子。眷恋着往昔的肆意,贪恋着当年的情意。拒绝改变,却不得不被改变。
时光如此残忍,它让我们的外表越来越坚硬,内里却越来越脆弱。它让我们学会了保护自己,于是好多欺瞒被赤裸裸地剥开。它让我们每个人都活得更现实清醒,从而连偶然混沌幻想的权利都不复再有。
而一步一步完成这些改变的,也是我们自己。
阿Yan说,在梦里她已知道这是一个梦。
因为我们都知道,已经失去的东西,是不可能再回来。
既然世上出现奇迹的机会微乎其微,那又何必抱持幻想?
纸飞机可以再折,当年噤声输赌的情怀却已不再。
后来他们都拥有了很多很多东西,谁都不会再提起那唯一的一个杯面。
也是要到后来后来,才会知道那个杯面,究竟代表着怎样的意义。
王子骑白马,月亮不见啦。年少的记忆好无价。
我在这里,你呢,在哪里?
D、光辉岁月
还记得Beyond的人,终会在这出剧里潸然落泪的罢。
那些年少时哼唱过无数次的旋律,那些年少时抄写得滚瓜烂熟的歌词。被四个年轻人青涩地唱出来时,他们何尝不是曾经的我们?
台上的三个人,他们最后得以与曾经的自己并肩站到了一起。而我们隔着茫茫的时光,也看到了年少的自己。
他们的《年少无知》,是我们的《光辉岁月》,或者《海阔天空》……
Beyond,不仅是一支乐队,而是我们这代人共同的青春印记。
《天与地》的插曲,是时光的点金手。
第一集就站在台上唱《不再犹豫》的家明,是我们年少时都曾爱过的男孩。
无聊望见了犹豫/达到理想不太易/即使有信心/斗志却抑止
谁人定我去或留/定我心中的宇宙/只想靠两手/向理想挥手
台上的他们,除了理想真的什么也没有。没有钱交租,没有人赏识。音乐的梦想美好却遥远,看得到目标但看不见脚下的路。
然而还有勇气在。
勇气是多么矜贵的东西,要到多年后,我们才会意识到。
后来都拥有了年少时所渴望的一切,财富、地位、名利。理想或许还在,但却早已消磨在了无尽的现实琐事里难以被记起。
而勇气,已经全然不再。做任何一个决定,我们都懂得了思前想后、避重就轻,我们再也不会为了什么,为了谁而义无反顾。
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心里是整个世界。拥有很多之后,只剩下自己。
这就是成长的代价,谁都不会例外。
在二十集的《灰色轨迹》里泪流满面。
酒一再沉溺/何时麻醉我郁抑/过去了的一切会平息
冲不破墙壁/前路没法看得清/再有哪些挣扎与被迫
踏着灰色的轨迹/尽是深渊的水影
我已背上一身苦困后悔与唏嘘/你眼里却此刻充满泪
这个世界已不知不觉的空虚/不想你别去
属于我们的光辉岁月,已经过去了很多,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