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杀生》影评:现实主义的再次妥协与被阉割

发布时间:2024-07-23 22:47:17
管虎导演的电影《杀生》,改编自陈铁军先生的中篇小说《儿戏杀人》。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前的一个南方村寨,大伙合力用心理战术杀死一个当地地痞的故事,此为主线,辅线则为外来医生要找出此人死亡原因而镇子内部医生不让他找出原因的“争斗”。张铁军的《儿戏杀人》则表述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的故事,背景为乡村城市化的当下,主要故事也是城乡结合部的一个村子民众合力用心理战杀死一个本村泼皮。

《杀生》这部电影在叙事手法上,比较大胆,敢于突破传统的前因后果的正叙手法,而做打乱状,插叙、倒叙混搭,且比较合理,还算不错。故事编排基本合乎逻辑,在一个普遍不会讲故事的中国电影年代里边,能把故事讲的通顺连贯便是及格了。人物刻画,以黄渤饰演的泼皮最为突出,虽然延续黄渤的小人物角色,但对其个人演艺的角色深度则做更深挖掘,可算他从影以来的最高高度。

因为有《儿戏杀人》母版故事的存在,因此影片剧本还算扎实,主题立意很高,且因为改写缘由,因此可加入更多“因子符号”,从而造成《杀生》的多义性,并向“民族性”问题靠拢。在“民族性”这一问题上,影片则沿袭前人思考深度,没有任何前瞻性突破,可谓是中规中矩,没有功劳只有苦劳。这些可作为影评分析符号出现的影片内指,为该部电影加分不少,同时也抹淡了影片的最大败笔——苏有朋和任达华两位演员的参演,直接造成观众很难入戏,与其他演员的直接“入戏”形成鲜明对比。

解读《杀生》,可能更多的影评会关注“舆论杀人”,中国人的民族性等大问题,但是,我个人认为,这些可解读的符号,不过是作为编剧出现的管虎早已安排好的。在《杀生》中,管虎编剧并没有超越前人的思考高度,大量照搬了“对民族性进行批判”的桥段,造成影片看似结构匀称、意指明确且深度可嘉,但却没有多少对当下有价值而且是“第一次价值”的东西传世。影片中所传达的哲学意指,我们在鲁迅先生、顾准先生甚至是当下的一些先锋小说家及其诗人的作品中均可以见到,影评不胜枚举,因此,我说,该部电影没有“第一次价值”的东西传世。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部还算不错的电影。对前人思想的沿袭,并形成故事,也算不失电影的情怀,比之于粗制滥造的东西,不知要好多少。

看《杀生》,很容易便让我想起阿甘的电影《高兴》。它们在一点上存在完全相同的地方,也是电影的除却港台演员之外的最大败笔——那就是,对主人公大段的恶搞,看似增加了电影的娱乐性,实际上减损了电影情怀的完整性,是对所要表达主题的极大冲淡。阿甘的能力便是把贾平凹的悲剧小说《高兴》恶搞成一部还算有情怀的喜剧电影,而管虎的功效也是让《儿戏杀人》尽量娱乐欢快起来从而成为一个叫做《杀生》的东西。我个人认为,作为电影出现的艺术形式,从观众的审美接受程度来讲,可能很难接受完全的现实主义。或者,换句话说,我们的观众惧怕现实主义。这可能是造成编剧导演们阉割现实、恶搞人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个原因,是出于票房的考虑。大量观众看得懂《杀生》却看不懂《树先生》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票房问题”。

但是,比观众更惧怕现实主义的,可能是我们的电影审查部门。仔细阅读陈铁军的《儿戏杀人》,我们会发现,他写的是一个当下的现实主义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为了写小说,从警察朋友那里听来一个故事,故事是这样的,落魄的画家在出租房内煮人头被房东发现从而报警,警察拘留落魄的画家,查问人头来源用处,画家称用来制作骷髅做行为艺术展览,四百元于一个收破烂的处买来,警察逮捕收破烂的,收破烂的又交代是割了死人的头。死人为何人?死人为某城中村泼皮,死于肺癌。但警察调查之后得知,这个死人无肺癌,是被本村一个医生说有不治之症而吓死的,其间,村民们都通力帮助医生一起儿戏杀人了。医生要吓泼皮的原因是这厮曾经火烧医生家,为了租其临街门面。故事的最后是,画家不知在何处又搞了一个骷髅,继续自己的行为艺术展览了。”

这个故事如果拍成电影,至少有以下几大深度:

1、画家落魄人生的真实写照。

画家的毕业好工作的分配名额被权贵二代顶替了,从而造成他的“自暴自弃”,在城中村租房子度日。

2、收破烂的真实人生的关照。

中国当下底层收破烂的人,到底如何生存,又会发生怎一样的故事?《儿戏杀人》对这一群体中的一个个体进行了关照。

3、底层刑警的工作状态。

4、民众一起用心理战术杀泼皮。

5、作为小说家出现的“我”,本身的故事叙述逻辑,便是对先锋主义的调侃与遵循。

但是,可惜的是,前三点,都是电影审查部门所敏感的。因此,我们无法看到一个《儿戏杀人》一样的多层意指的电影。作为编剧出现的管虎,只能在第四和第五两项上做文章了。第四项反应到《杀生》中,则是整个故事的情节设定了,第五项反应到《杀生》上,则是管虎用了插叙、倒叙的方式讲述这个故事。而且,这个故事,必须要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了,之后无故事,或者说,之后无这一样的故事,这本身,是不是就像一个故事呢?

可能,我们现在能做到的电影深度,也就是,把故事发生在旧社会,然后批判一下国民性了,仅此而已。中国电影不进步,为何不进步,看《儿戏杀人》和《杀生》,我们或许便可以找到答案。

本文来自芒果秀影评网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