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者联盟》影评:关于三个矛盾
发布时间:2019-08-31 05:13:16
关于两派恒久争执的影迷
从首映场出来,笔者脑中第一个念头是,本片大概会延续《变形金刚》这几年的口碑分布,引发两派影迷的激烈对峙:一派认为,徒有视觉效果而不重剧情衔接、硬伤多过牛毛、漏洞大过渔网的爆米花电影,简直是电影的耻辱和倒退,不让其遭到万众唾骂、不能横扫金酸梅,不足以告慰电影大师们在天之灵;另一派则祭出娱乐至上论,其万能金句包括“科幻片不就看个特效,谁是去看情节的?”,“反正我看的很爽,脑残才在这种片里挑BUG”以及“你们这些XX,要剧情去看XX”等等,大有电影被拍成MV也要继续买票支持的势头。
笔者以前大致属于其中一派,近年来逐渐有往另一派靠拢的趋势,但尽管投入了多数人群的怀抱,占据了人多势众的战略至高地,却渐渐放弃了和“敌对派”争论此类问题。假如不考虑影迷群体的观点对电影工业发展的影响(举个理想化例子,如果所有要求商业片必须有精致情节的观众不进影院,不买碟,并造成相当规模的负面口碑,制片商下回拍片一定会多在情节上下点工夫,但如今铺天盖地的大片营销,造成了观众的信息不对称,自由选择权被剥夺,是赞是骂都是出场后的事了),此类争执归根到底都是口味问题,而口味只有异同,没有高低优劣。因此辩论本身就失去了意义。
其实好莱坞就像一座包罗万象的美食城,菜式五花八门,即使将范围缩小到漫画电影,既有刺激眼球、震颤鼓膜的快餐食品,也有按摩大脑皮层、锤击心灵深处的“黯然销魂饭”,既然口味不同,各取所需即可,完全没有必要争得不可开交。大不了开个赌局,看谁家票房高。
关于漫画与电影的实力设定
经典美漫角色往往跨域几十年,作者繁多,画风纷杂,再加上偶一为之的世界重启等,英雄实力像弹簧一样伸缩是再常见不过的事。即使是同一个作者画的同一套剧情,某天作者多喝了几杯,可能就一时兴起改了某个小设定,都属于司空见惯。
大众熟知的剧情中就有:队长昨天还能徒手揍掉铁人的头盔,今天就被区区一颗子弹击毙;浩克去了外星进修后暴虐地球,连哨兵也不是他对手;更别提金刚狼这么多年来潮涨潮落般的攻击力。连官方都声明别信他们网站上“英雄实力数据”那一套表格。官方尚且如此,非官方的歪传更是随心所欲,国内互联网流行过一本短篇《惩罚者杀死Marvel所有英雄》(你没看错,包括浩克),故事讲得一本正经,给很多经典设定大甩耳光子。
直到今年的英雄集结前,Marvel电影还在正邪激抗的老路上徘徊,你看队长与红骷髅,浩克与布朗斯基,索尔与洛基,恶人自有英雄磨,一个萝卜一个坑,而且正反派实力在伯仲间,影评斗起来旗鼓相当,此消彼长,标准的回合制。但如今换了群戏,要照顾所有英雄出镜率(你知道得罪某个角色的粉丝会引发多大灾难吗),难免要从漫画逻辑取经,采用一点模糊化策略,于是就有了如下种种怪现状:
队长与洛基初次交手被扔的满地滚,后来却能抗住索尔暴怒下的雷霆一击(不错,他的盾牌是稀有金属,可臂力呢),但到了飞船突袭,又因枪法不济而迟迟搞不定一个杂兵,让铁人大吃哑巴亏。
血肉之躯的鹰眼和黑寡妇仅凭冷兵器对付奇塔瑞人,左右开弓大杀四方,似乎也并不比索尔和队长吃力太多。
浩克自然是最无敌的存在,高潮气拔山兮的一记足以蔑视群雄,但之前同样处于暴怒状态时,索尔竟勉强能与之肉搏,再往前看,黑寡妇这个凡人挨了他一下重击竟然转身就力敌鹰眼。
几乎和所有英雄交过手的洛基实力最是飘忽不定,考虑到权杖在手与否,更是无法给个定位。要是剧情安排他和浩克摔跤几个回合,转身跟独眼龙过上几招,又被黑寡妇的剪刀脚制服,我也丝毫不会惊讶。
这大概是好莱坞大片首次大规模借用漫画的逻辑设定,我相信浸淫在漫画文化几十年的美国观众不会有丝毫不适,但在美漫尚未普及的地区,尤其是受武侠小说影响甚深的我国(金庸、古龙高手排名是网上长盛不衰的热贴),还是得“悠着点”,否则容易叫人迷糊。笔者在影院外听到一对情侣争论电影里到底谁更“能打”,举出片中掐架的例子各执一词,听起来双方都有道理,只能苦笑了。华纳要拍《正义联盟》,这个问题更是要摆上台面,动画里蝙蝠侠挨过超人一击连肋骨都没断,放在银幕上可是要出人命的。
关于一对不易调和的矛盾
观众都知道电影是假的,但高度拟真的画面仍会带来心理误导,尤其是时下电脑科技高度发达,审查制度往往就要来横插一脚。很多漫画迷纳闷,原著中随处可见的热血场面,怎么电影中从不见踪影。这绝不是电影特效不够发达的缘故。笔者曾在《超能失控》中略谈过拍超能力科幻片的制约守则,相比之下,投资庞大、采用3D巨幕放映的《复仇者联盟》面临的掣肘要千百倍于前者。如果观众留心,可以发现如下情形:
外星飞船在城市中摧毁摩天大楼,镜头总是选择从建筑的另一面拍摄,或者从侧面展示被撞碎而纷纷散落的砖石,唯一一次正面镜头有浩克力挽狂澜,只划破了一层玻璃。还记得911事件的新闻画面吗,电视上反复播放的撞击录像总是从另一面拍摄,见不到飞机与楼直接接触,那是为了“防止民众情绪过激”。
外星飞船和其他交通工具坠毁,剧烈撞击水泥地,总是笼罩在一片烟尘中,尘埃散尽后才可见碎石遍地,全靠观众想象那摧枯拉朽的撞击力,绝没有“金属撕裂水泥地”的直接展示。与之类似的是《变形金刚3》中对钻地怪的处理,摧毁地面时全部采用远景 烟尘遮盖,看不到金属撞击地面的详貌。
对各位英雄“坚硬”身体素质的描写时,镜头总是十分消极,雷神逃脱牢笼坠地那一幕,镜头压的很低,只能见他身体撞起的尘土;浩克勇拦飞船时脚下大地碎裂,但此处还需要呈现飞船失控,顺理成章给了俯瞰远景;浩克救铁人时抓裂墙壁,但在快速移动的镜头下一闪即逝;只有洛基被浩克暴扁那一幕似乎打破了规则,但导演在这里采用喜剧基调,影院笑声一片,自然产生“不必当真”的感觉。毫无疑问,很多场面如果仿效漫画,采用正面直接表现,无疑更会惊心动魄,更具视觉冲击力,也更复原漫画中那无所拘束的爆发力,但因为太写实,太过逼真,将无法通过上映审查,这几乎存在于所有科幻片和动作片中,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
正因为此,《复仇者联盟》的成效让我对导演乔斯·韦登充满敬意,在符合审查制度和爆发视觉能量之间,他做出了最接近两全其美的选择,从每一个层面都无限靠近了审查底线。虽不足以全盘再现漫画式的鏖战,但已经足够捕捉到那份夸张神韵,让非漫迷们也能管中一窥那个异能世界的缤纷多彩与天马行空。
同时,本片也给掌握电影生杀大权的保守派们吹了吹枕头风,提醒他们是时候调整一下对观众心理承受力的过低估计了。在这一波特效大片的狂轰滥炸下,区区毁城行动已经迈入视觉糖果行列,看看那些走出影院时笑靥如花的孩子们,你还有什么理由不给他们更丰富的体验呢?
从首映场出来,笔者脑中第一个念头是,本片大概会延续《变形金刚》这几年的口碑分布,引发两派影迷的激烈对峙:一派认为,徒有视觉效果而不重剧情衔接、硬伤多过牛毛、漏洞大过渔网的爆米花电影,简直是电影的耻辱和倒退,不让其遭到万众唾骂、不能横扫金酸梅,不足以告慰电影大师们在天之灵;另一派则祭出娱乐至上论,其万能金句包括“科幻片不就看个特效,谁是去看情节的?”,“反正我看的很爽,脑残才在这种片里挑BUG”以及“你们这些XX,要剧情去看XX”等等,大有电影被拍成MV也要继续买票支持的势头。
笔者以前大致属于其中一派,近年来逐渐有往另一派靠拢的趋势,但尽管投入了多数人群的怀抱,占据了人多势众的战略至高地,却渐渐放弃了和“敌对派”争论此类问题。假如不考虑影迷群体的观点对电影工业发展的影响(举个理想化例子,如果所有要求商业片必须有精致情节的观众不进影院,不买碟,并造成相当规模的负面口碑,制片商下回拍片一定会多在情节上下点工夫,但如今铺天盖地的大片营销,造成了观众的信息不对称,自由选择权被剥夺,是赞是骂都是出场后的事了),此类争执归根到底都是口味问题,而口味只有异同,没有高低优劣。因此辩论本身就失去了意义。
其实好莱坞就像一座包罗万象的美食城,菜式五花八门,即使将范围缩小到漫画电影,既有刺激眼球、震颤鼓膜的快餐食品,也有按摩大脑皮层、锤击心灵深处的“黯然销魂饭”,既然口味不同,各取所需即可,完全没有必要争得不可开交。大不了开个赌局,看谁家票房高。
关于漫画与电影的实力设定
经典美漫角色往往跨域几十年,作者繁多,画风纷杂,再加上偶一为之的世界重启等,英雄实力像弹簧一样伸缩是再常见不过的事。即使是同一个作者画的同一套剧情,某天作者多喝了几杯,可能就一时兴起改了某个小设定,都属于司空见惯。
大众熟知的剧情中就有:队长昨天还能徒手揍掉铁人的头盔,今天就被区区一颗子弹击毙;浩克去了外星进修后暴虐地球,连哨兵也不是他对手;更别提金刚狼这么多年来潮涨潮落般的攻击力。连官方都声明别信他们网站上“英雄实力数据”那一套表格。官方尚且如此,非官方的歪传更是随心所欲,国内互联网流行过一本短篇《惩罚者杀死Marvel所有英雄》(你没看错,包括浩克),故事讲得一本正经,给很多经典设定大甩耳光子。
直到今年的英雄集结前,Marvel电影还在正邪激抗的老路上徘徊,你看队长与红骷髅,浩克与布朗斯基,索尔与洛基,恶人自有英雄磨,一个萝卜一个坑,而且正反派实力在伯仲间,影评斗起来旗鼓相当,此消彼长,标准的回合制。但如今换了群戏,要照顾所有英雄出镜率(你知道得罪某个角色的粉丝会引发多大灾难吗),难免要从漫画逻辑取经,采用一点模糊化策略,于是就有了如下种种怪现状:
队长与洛基初次交手被扔的满地滚,后来却能抗住索尔暴怒下的雷霆一击(不错,他的盾牌是稀有金属,可臂力呢),但到了飞船突袭,又因枪法不济而迟迟搞不定一个杂兵,让铁人大吃哑巴亏。
血肉之躯的鹰眼和黑寡妇仅凭冷兵器对付奇塔瑞人,左右开弓大杀四方,似乎也并不比索尔和队长吃力太多。
浩克自然是最无敌的存在,高潮气拔山兮的一记足以蔑视群雄,但之前同样处于暴怒状态时,索尔竟勉强能与之肉搏,再往前看,黑寡妇这个凡人挨了他一下重击竟然转身就力敌鹰眼。
几乎和所有英雄交过手的洛基实力最是飘忽不定,考虑到权杖在手与否,更是无法给个定位。要是剧情安排他和浩克摔跤几个回合,转身跟独眼龙过上几招,又被黑寡妇的剪刀脚制服,我也丝毫不会惊讶。
这大概是好莱坞大片首次大规模借用漫画的逻辑设定,我相信浸淫在漫画文化几十年的美国观众不会有丝毫不适,但在美漫尚未普及的地区,尤其是受武侠小说影响甚深的我国(金庸、古龙高手排名是网上长盛不衰的热贴),还是得“悠着点”,否则容易叫人迷糊。笔者在影院外听到一对情侣争论电影里到底谁更“能打”,举出片中掐架的例子各执一词,听起来双方都有道理,只能苦笑了。华纳要拍《正义联盟》,这个问题更是要摆上台面,动画里蝙蝠侠挨过超人一击连肋骨都没断,放在银幕上可是要出人命的。
关于一对不易调和的矛盾
观众都知道电影是假的,但高度拟真的画面仍会带来心理误导,尤其是时下电脑科技高度发达,审查制度往往就要来横插一脚。很多漫画迷纳闷,原著中随处可见的热血场面,怎么电影中从不见踪影。这绝不是电影特效不够发达的缘故。笔者曾在《超能失控》中略谈过拍超能力科幻片的制约守则,相比之下,投资庞大、采用3D巨幕放映的《复仇者联盟》面临的掣肘要千百倍于前者。如果观众留心,可以发现如下情形:
外星飞船在城市中摧毁摩天大楼,镜头总是选择从建筑的另一面拍摄,或者从侧面展示被撞碎而纷纷散落的砖石,唯一一次正面镜头有浩克力挽狂澜,只划破了一层玻璃。还记得911事件的新闻画面吗,电视上反复播放的撞击录像总是从另一面拍摄,见不到飞机与楼直接接触,那是为了“防止民众情绪过激”。
外星飞船和其他交通工具坠毁,剧烈撞击水泥地,总是笼罩在一片烟尘中,尘埃散尽后才可见碎石遍地,全靠观众想象那摧枯拉朽的撞击力,绝没有“金属撕裂水泥地”的直接展示。与之类似的是《变形金刚3》中对钻地怪的处理,摧毁地面时全部采用远景 烟尘遮盖,看不到金属撞击地面的详貌。
对各位英雄“坚硬”身体素质的描写时,镜头总是十分消极,雷神逃脱牢笼坠地那一幕,镜头压的很低,只能见他身体撞起的尘土;浩克勇拦飞船时脚下大地碎裂,但此处还需要呈现飞船失控,顺理成章给了俯瞰远景;浩克救铁人时抓裂墙壁,但在快速移动的镜头下一闪即逝;只有洛基被浩克暴扁那一幕似乎打破了规则,但导演在这里采用喜剧基调,影院笑声一片,自然产生“不必当真”的感觉。毫无疑问,很多场面如果仿效漫画,采用正面直接表现,无疑更会惊心动魄,更具视觉冲击力,也更复原漫画中那无所拘束的爆发力,但因为太写实,太过逼真,将无法通过上映审查,这几乎存在于所有科幻片和动作片中,是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
正因为此,《复仇者联盟》的成效让我对导演乔斯·韦登充满敬意,在符合审查制度和爆发视觉能量之间,他做出了最接近两全其美的选择,从每一个层面都无限靠近了审查底线。虽不足以全盘再现漫画式的鏖战,但已经足够捕捉到那份夸张神韵,让非漫迷们也能管中一窥那个异能世界的缤纷多彩与天马行空。
同时,本片也给掌握电影生杀大权的保守派们吹了吹枕头风,提醒他们是时候调整一下对观众心理承受力的过低估计了。在这一波特效大片的狂轰滥炸下,区区毁城行动已经迈入视觉糖果行列,看看那些走出影院时笑靥如花的孩子们,你还有什么理由不给他们更丰富的体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