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文化随笔

痴菜随笔

发布时间:2022-03-25 04:05:42

  我在吃这一方面并没有多少讲究。以我的资历更说不上跑过多少地方、吃过多少山珍海味,但是从小生长在江浙地带,对这里的口味也就有些了解,想着,到底也应该写写了。

  江浙一带的人口味都偏淡,做菜讲究还原菜本身的味道,有时不在菜里放上一滴油的情况也是有的,爱使的方法就是蒸。蒸可是浙菜的一大精髓,像什么蒸蟹、蒸虾、东坡肉……蒸蟹,所有温州人一提起就会回忆其味,蒸好的螃蟹红红火火地趴在盘子上,一看就让人有急急躁躁扒开它背上的盖子的。一般的孩子都爱吃蟹黄,挑一小筷子放入口中,鲜美的感觉就扩散开来,淡淡的腥味中透着它最原始的肉质的香甜,叫人不能不喜欢。

  说起水里游的,那我们的美味可真是数不胜数,别的不说,就单提我家乡文成的包头鱼吧!中国人讲究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借着文成的大水库,我就可以一饱口福了。包头鱼一般个头很大,又在水库里好生滋养着,一条条钓上来都身长体肥的,足能占你一个大鱼缸。要说,鱼并不好做,像我这样从未下过厨的人也对做鱼的难处理早有耳闻。首先,得了一条包头鱼要先养着饿几天,似乎有些不“人道”,但此举是为了去除泥气,权衡之下,也就只好有所不顾了。整条鱼的烧制是最常见的做法了,当然需要一只足够大的盘子。鳞不用完全刮去,保留少许,仿佛还可以多些吃鱼的情趣,伴着姜丝蒜粒,鱼就可以下锅了。佐料我不太清楚,但讲究的就是一个“适中”,然而“适中”又是做菜过程中最难的一手——你要是常看菜谱,就会发现常会出现“少量”“少许”“适量”等词,从不肯量化,而把握这一切的就只能是常年做菜的手感了。烧好的包头鱼汤汁极其浓厚,气味也是阻挡不住地往鼻子里冲,到这时,恐怕是家里所有人都要被这味道引诱到餐桌前了吧?

  不同于热气腾腾的美食,那凉丝丝的菜也能在心中镌刻下深深的一笔,让触电般的感觉流遍全身。鱼腥草,很多地方都有,但并不是大多数人都接受得了的。印象中,汪曾祺先生就对它作过评论——“实在招架不了”。但我并不觉得如此,就我妈妈拌的来说,我也愣能吃下半盘。苦涩的味道就是它的卖点,爱吃的人都会觉得苦涩是一种特殊的美,尝了,会上瘾。

  江浙一带的菜味有一个大的脉络,但仔细来看,又有区域上的不同。文成是我的故乡,而温州又是我多年生活的地方,也可谓是我的第二故乡了,多年的胡吃海喝让我对温州的各类食物也都有一定的陶醉,可吃得久了,便更加感受到与家乡口味的不同,进而也就更加怀恋家里改变不了的深沉的味道。

  我的家乡人不只做菜入味,连弄个甜点都那么与众不同。夏天,他们爱捣鼓出一个碧绿碧绿的,像果冻一样的玩意儿,泡在糖水里,隔着碗放在冷水中浸一会儿就能吃了。在夏天闷热的环境里,看到这么个青翠欲滴的诱惑,热意也便减了一半。据说这东西是用荷叶做的,我没亲眼见过,却也稀里糊涂地就这么吃着度过了每年夏天——它竟已沁了我十六年的人生!这东西,温州是没有的,我常为此惋惜,它比商店里卖的什么雪糕可要好多了。

  家乡的菜介绍起来是无穷无尽的,而每一道菜中都包含着一个我,滋养出来的我又包含着每道菜的香韵,这口味恐怕是任谁都改变不了的了。所以在我对今后生活的遐想中,我是绝对离不开家的,即使迫不得已地承受离家之苦,只怕是任何东西下口,都会被这天生的偏爱改变得索然无味吧……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