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文化随笔

解读荆州

发布时间:2023-04-12 00:56:49

  汪剑平

  一

  黄昏时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把我阻隔在古城楼上。我所生活的城市近在咫尺,但感觉上却离我越来越遥远,越来越模糊。

  阴云密布,冷雨纷纷,长风呼啸,古城楼在驳离时间的残片之后,以它苍老的容颜让我一下子迷失在久远的历史阴影里。满眼的遗存是岁月的风景,一次偶然的驻足,是我装饰了风景,还是风景装饰了我,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感悟由此从心中触发的那种“万古长空,一朝风月”的现世与超世混然一体的禅意。

  荆州的诞生与成长,旖旎了太多的落日和残月,它所历经的漫长犹如这绵延的城墙,厚重得象一部编年史。无论你从哪一章节去解读它,都会为它曾有的光荣与苦难,繁盛与衰落,深厚与沧桑而感叹万千。

  二

  紫烟蔚然,祥光瑞瑞,一座楚人为之顶礼膜拜的荆山傲然耸立,一个伟大圣明的王者横空出世。正是因了这隅土地的蛮荒,正是因了这片山岭的雄奇,正是因了心中澎湃激越的豪情,楚人在他拥戴的王者熊绎的领引下,开始了梦想中帝国的创造。

  餐风露宿,箪食飘饮,禅精竭虑,这是所有创业者必须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一段艰苦跋涉的历程。在精神燃烧成熊熊烈焰的篝火旁,在理想的旗幡迎风猎猎的召唤下,熊绎和他的子民们都明白,故天将大任于斯也。

  此时楚国,地僻民贫,势弱位卑,比起周成王的中原,它只是一个原始的部落联盟。当初成王把这块荒地封经熊绎的时候,完全是一个划地为牢的政治阴谋。但是作为雄韬伟略,智谋非凡的熊绎也正是在这一阴谋的警策下,开始了他梦中帝国的筹划。

  《左传昭公十二年》记右尹子革说:“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事。”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是说熊绎带领的柴车,在蛮荒草莽之地辛勤的开发,建国立业。还得跋涉山林,向周王朝贡述职。我们可以想象,连一国之尊的君王,也身穿破衣,拉车垦山,这种卧薪尝胆,患难与共的气慨,可歌可泣。由此我完全坚信,人只要有理想,有激情,这世上还有什么困难不可以战胜,还有什么奇迹不可以创造的呢。

  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楚庄王,在一只神鸟的鸣唱中,羽毛渐渐的丰满。面对权臣弄柄,形同傀儡的险恶局面,他自律自省,勿责于人,与妄夸英明,好大喜功的王们相比何啻霄壤?

  正是在这样的一些君王们的努力下,公元前70年,楚武王终于自立为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称王的国家。继武王后的楚文王,在他即位之后的第二年,便将都城迁到纪南城,使楚国都城居江湖之会,兼水陆之便,整个楚国疆域,东接千里平原,西控巫巴咽喉,北联中原通衢,南临长江天险,最终完成饮马黄河,问中原的霸业。

  从此以后,这一袭龙脉,滋润了荆州的山山水水,使得这里的一草一木,文韬武略都有了某种神性的光辉。在荆州几千年的兴衰更叠中,这里先后有20个楚王,和六个朝代的三十四个帝王建都立国。

  荆州是一座帝王之都,它因怀着凤凰涅磐的再生而绵蜒不断,生生不息。崇拜的图腾高悬在头顶,它将楚人的精神化着神秘的火焰,这火焰照亮了征途,也流淌在他们贲长暴突的血管里。它因一柄锋刀走利,寒光凛畏的王者之剑而霸气实足。它挥舞之时,必然是绝处逢生的拚杀,必然是所向披靡的胜利欢歌。

  它因乐歌之邦的虎座鸟架鼓,彩绘石编磬的奏响,而歌舞升平,盛世安泰。楚王好细腰,那阡陌之上的女子采桑归来了,那从清风和煦的荷塘沐浴的女子归来了,她们一个个面如粉莲,婀娜多姿。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优美动听的乐声里,她们丰乳肥殿的青春生命呈现着这块土地的多情与诱惑。

  三

  荆州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直到今天那些代代相传的关于英雄们的荣誉,成为我们骨骼中最坚硬的元素,也成为这座城市的灵魂。屈原,这是我不忍提起,又不得不提的一个名字,对于荆州来说,他无疑是一道难以愈合的伤口,一片忍含在心头的悲情。

  荆州是屈原生命中的热土,也是他壮志未酬的地方。屈原所处的时代正是秦国积极向外扩张,而楚国由于被一帮苟安享乐的腐朽贵族集团所把持,形成群臣相护妒以功谄谀用事,良臣斥疏百姓心离,城池不修的局面,在与黑暗势力抗争无果之后,他遭到两次放逐。第一次大约在怀王二十五年左右,第二是在顷襄王五十三年。

  风兮、雨兮、浊流恶兮,正声微茫、怨起骚人。故乡的原野生长着诗人思想的《桔颂》、绿叶素素的枝枝蔓蔓,繁茂得令人逸兴遄飞。“苏世独立,横而不流”成为屈原人格高尚,独善其身的箴言,芬芳四溢的诗歌,让我们与诗人一样怀着同样的追求。

  采一束青青的桔叶,捧一颗鲜红的桔子,诗人上路了。腰佩利剑,行吟泽畔,颠箕流离,那无数飘泊的孤旅,因桔林的庇荫,而更加坚定,更加义务反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郢都的宫宇殿堂还在,楚王的宫女乐歌还在,但是在“琵琶多于饭甑,措大多于鲫鱼”的故都,在“二十一万肩相摩”的喧嚣拥挤的街市,我唯独找不到诗人熟悉的身影。

  诗人是在鹧鸪衰鸣的甲日清晨离开郢都的,在我的想象中,那天的天空一定是阴云密布,在他久久不忍离去的河岸,艾蒿生长得格外茂盛,在诗人徘徊的地方,留下艾蒿牵牵绊绊的难舍深情,也留下一片漉漉的惜别朝露。

  “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当一叶扁舟解缆离岸的那一刻,也把诗人维系于故乡仅存的一丝希望也斩断了。江雾茫茫,水天一色,离开了相依相亲的故乡,诗人何日有归期,何处可托身啊。

  公元二七八年,秦国的大军占领了郢都,也就在这一年,屈原投入汩罗江,但他把每年的五月五日这个伤痛的日子永远的留给了我们,也留在荆州难以抹灭的记忆里。

  屈原对荆州怀有很深的感情,“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无论诗人走多远,也无论他遭受怎样的厄运,他对这块土地的热爱,总是刻骨铭心,肝胆相照。爱国情杯和矢志不愈的精神理念,成为荆州人民建设自己美好家园的无穷力量。

  “旭日垂杨柳,倾城出岸边,黄头郎似马,青黛女如仙,龙甲铺江丽,晨妆照水鲜,万人齐着眼。看取一舟先”。清朝袁中道的《午日沙市看龙舟》把荆州百姓对屈原的怀念表现得激情飞扬,豪情冲天。荆州曾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古老文明,不管是历经鼎盛,还是遭受灾难,它都会凭借自己独有的智慧和百折不挠,威武不屈的秉性,傲然立世。而划龙舟的形式,将这种先祖的遗风表现得淋漓尽致。

  凭吊于诗人奋笔写下《天问》的江渎宫,一樽屈原仗剑凛然,目光如炬的塑像,将他不死的魂魄依符于身。在久久地凝视中,我分明听到他心中奔腾回荡的情感之潮。芸芸众生,浮世一回,有的人生如死,有的人死而生,直至永垂不朽。屈原离我们已有二千多年了,但是他却依然活在我们思想里,行为中。

  四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一部《三国演义》展示波浪壮阔的历史画卷,同时也让荆州誉满海内外。

  从魏、蜀、吴纷争的烽火狼烟刀光剑影,腥风血雨里走上历史舞台的关羽,以其忠、义、勇的高尚品质,从一个人逐渐嬗变成万人崇敬的关圣人,以至后来被奉为一个神。

  纵观历史,每一次造神运动,都是我们的内心世界最为无望和虚弱的时候,在神的身上,符着了现实生活那些弥足珍贵的道德品质,以及最为真切的美好愿望。荆州是关羽建功立业的地方,命运让它选择了荆州,这是因为只有荆州这片神奇而深厚的土地,才能够承载得起他叱咤风云,骁勇善战,气吞山河的英武与豪迈。

  在中国众多的神灵中,它们都是法力无边,威严震慑的主宰者。对于我们这些草民来说,我们与它们的距离是人与神之间的距离,是天与地之间的距离。我们面对它们的唯一方式是虔诚敬畏,顶礼膜拜。在这孤立无援的尘世,在这苦海无边的人海,我们无时无刻都在期盼神灵们的保佑,就像襁褓中的婴儿等待母亲甘甜的乳汁。但是在无数艰难困苦的时候,我们不知道神究竟在何方,它们是否听得到我们痛苦的呻吟,无望的呐喊?

  还好,我们终于有了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神。他曾经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那感觉就像我们的父亲,我们的兄长一样。在与他朝夕为伴的日子里,我们患难与共,苦乐相连。在荆州民间,关羽的传说耳详能熟,妇幼皆知,这些历经千百年的流传之后的传说已经成为他们生命和理想的一部分。

  传说关羽做了保护荆州的神仙后,对老百姓的祈求总是有求必应。因此他的名声越来越大,敬香的人踏破了荆州城里关王庙的门槛。周仓的塑像立在关公的身边,他见了心里很不服气,暗想,别人求什么,你给什么,这有什么希奇,哪个做不到呢。

  关公看出了周仓的心事。一天,他外出,让周仓主管,周仓满心高兴。不一会,来了四个香客,他们有种菜的,有打柴的,拉牵的和打鱼的。他们跪在塑像前,一个说,我是种菜的,求您下场雨吧,天这么旱,我的菜眼看没有救了。周仓正准备说,马上降雨。谁知打柴的已插上嘴说,您行行好,多晴些日子吧,我全家人饿着肚子,还等晒干柴禾换米哩。周仓急得汗直流,这天晴下雨是对着的,不知怎么办才好。这时侯拉纤的请求刮正南风,而打渔的又请求刮老北风,南风,北风哪能对着吹的呢?这可难坏了周仓。唉,我这神仙也难做啊。

  正好这时关羽回来了,问明了情况后,他拿过笔写了四句话,夜晚下雨白天晴,晒得柴枯菜发青,早刮南风晚转北,拉纤捕鱼两得成。

  像这样的故事在荆州民间十分丰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关羽与老百姓亲如手足的关系,神在这里不是那种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威严,而是一种平易的,真诚的,全心全意的亲民形像。有了这样的神,世间的善得到了彰显,世间的恶决不敢横行。这时神不是多了,而是太少了。

  对于关圣人来说,他与其他的神最不同的是他性格的双重性。作为一种道德标准的化身,神大多是完美的,毫无瑕疵的。但关圣人很可爱,他既有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忠诚,又有华容释曹的知恩回报,他既有兴师北伐的威猛彪悍,又有大意失荆州的决策悲剧。关羽秉承着忠、义、勇流泽千年,并对中国传统思想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他的刚愎自用却让人扼腕长叹。正是这种矛盾的丰富性才使他具有了作为一个神的独特魅力。

  在荆州关羽庙内的一块石碑上刻有一首竹叶诗,诗云:“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此诗正是对关羽一生最好的注释,也代表了荆州人民对他的无限崇敬之意。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