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分的误区
最近这些日子,我一直在“兼职”,就是接连帮好朋友的孩子“判作业”。其实是开玩笑,就是和她们的孩子在一起玩儿的时间长了,这些小朋友和我结成了忘年交,小朋友会请求她们妈妈给我拿来他们画的画或者写的字请我评判,我当然一丝不苟,也是为照顾情绪,我一般都给评上100分。
几次下来,我发现我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那天,朋友说,她女儿问了,“果阿姨为什么这次不给我100分,只是给我写了很好?”我笑了,同时也意识到以前自认为在鼓励孩子,但有可能给孩子一个错觉,就是自己做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她们也只有7、8岁,对社会和自己的认知还很浅,她们会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就是最好的,甚至有的孩子还因为没得到100分哭了。
如果孩子们以这样的心态对待生活,那利弊真是共存,说实话,我感觉弊处更大一些。做完人固然好,但事事追求完美的结果就是丧失了享受美的过程,把完美变成了一种负担。100分的心态,也是我曾经的心态,上学时,我做事事无巨细,力争每件事都做到最好,渐渐地,做事情成了我的负担,那时,我会没有来由的烦躁。现在想来,那是一种无形的压力,是因为自小可能学业还算优秀让自己养成了盲目自大,幻想着把自己塑造成完人,这么多年的经历告诉我,完人是不存在的。
每个人都要接受一种不完美,无论是自身形象,还是自身经历,亦或周围环境,还有周围的同事和亲近的朋友,我们不完美,也得允许别人的不完美,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讲述的是一名模特,本来相貌清纯,但她总认为自己鼻子不够好看,整容后又觉得下巴不够精致,反正她的身体包括面部已经历经了大大小小十几次手术,可她每次做完都会发现新的缺点,但她在外人眼里已经非常完美了,最后,只得求助心理医生,才发现她早因为童年时的一次竞赛落选留下了心理阴影,一直在抱怨自己的容貌影响了自己的前程,这样的心理暗示造就了她缺乏自信,只有不断挑毛病改毛病才能满足心理上的认同。
看来,如果还在幼年时期,我们成人给孩子们的观念是每个人可能第一次做事会失败,但熟悉了以后,经过努力就有可能成功,那孩子长大后面对失败的问题,给出的回应就是我还有机会,努力就会有成功的希望。否则,100分的烦恼就有可能追随人的一生,让人生在不满和怀疑中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