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淝三将
赤壁大战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开始形成。在另一方面,魏、蜀、吴三国对于领土的争夺也越趋激烈。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围绕军事重镇的争夺战,就不仅仅是缔造了“攻”的阵法、战术、部队,更创造了一批守城名将,丝毫不逊色于进攻方。
其中就数曹魏集团的两处军事要地最为有名。一是樊城,二是合淝。樊城面对的是兵屯荆州的关羽蜀军,兵精粮足,整日谋求袭取樊城。一旦樊城失守,则洛阳,许昌堪忧。所以樊城往往最易成为蜀军的进攻对象,守将曹仁所担负的压力也更重。但毕竟樊城的得失始终关系到整个荆州的势力分配,也因而关系到吴国的利益。正是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荆州蜀军夺取整个荆州的步伐,也使得曹仁拥有回旋的余地。
既然如此,合淝的险要似乎更胜过樊城。它与吴国的首都建业(今南京)只有一江之隔,撑个船,很快就能兵临城下,所以它一直是吴国的心腹大患。相对于魏国而言,合淝还是其淮南部分的钱粮囤积地,作为淮南地区的经济、军事中心一直虎视眈眈着吴国。况且合淝牵涉到的只是魏吴两国的利益,守城没有相对的回旋余地,只有绝对的“得”或者“失”。
因而,在守将人选方面,曹操丝毫不敢怠慢。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曹操于赤壁大战失败后,撤退途中决定派张辽、乐进、李典三人同守合淝,按照当时的情形,一是部队在大撤退,纷乱嘈杂;二是曹操自己惊魂未定,临时派遣幸存的将领守卫各个要地,必然容不得长时间的思考,仓卒而定可以想见。但或许曹操在那一刻灵光闪现,脑海中突然蹦出此三人的名字,便决定委以重任。
不过,虽然是仓卒决定,效果却是显著的、长久的。换言之,合淝获得了三个最得力的守将,也由此成就一段守城范例、战士辉煌。
首先是因为合淝的敌对势力是吴国。吴国的军队擅长水战,那么渡长江自然就不是难事,纵使你魏军在长江对岸布置的防线如何严密,也照样阻挡不了吴军熟络的水陆两栖作战。但合淝巧就巧在它的周围鲜有湖泊、长江支流等可供水军施展的天然场所。这意味着吴军如果要攻打合淝,水军是,也只能是一个后勤保障,攻坚主力部队仍是陆军。对于不擅陆战的吴军,因为又要攻城,必然会派遣大量部队,力争以数量上的优势压倒对方。其结果自然是守城的兵力少于攻城的兵力,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要保证合淝城内的兵精粮足,更重要的是守将的勇力和毅力。
而张辽、乐进、李典三人,恰恰都以勇闻名。从《三国志》提供的资料来看,张辽自幼就“武力过人”,拼杀多年,征战无数,难逢敌手。他的故主吕布对他十分器重,一直让他担任着“鲁相”的职务,也就是徐州刺史的副官;“武圣”关羽更是与张辽为友,而张辽也是魏军将领中少数几个与关羽保持朋友关系的人。试想,能与“武圣”交上朋友,武艺想必不俗吧?
乐进相比之下,虽然“容貌短小”,但却是勇力的浓缩版本,“以胆烈从太祖”,充分说明乐进的鲁莽豪勇,典型的争强好胜类型。此类人并不会因为外界的情况对自己有多么不利而退缩,相反,可谓越战越勇,即使武艺不怎么精湛,也可凭借气势、魄力启到鼓舞士气的作用。
李典,字曼成,其性格如同字一样有着沉稳,谦逊的一面。魏军中则干脆称他为“长者”,表明他的忠厚,不与诸将争功。相对于乐进暴躁的性格,李典正可相辅相成,再加上李典的“勇”更多地体现在“雄壮”一面,即一心为国、从大处着手,不是简单地拼杀,又可弥补张辽的恃武轻敌思想。
所以,选择此三人为守将,不仅从敌军弱点处着手,也是对于三人之间性格方面的互补,堪称“城遇良才”。
事实上,从之后的防御战而言,此三人确实率领魏军挡住了吴军如虹的攻势,也策应了大部队的到来和全面进攻,甚而几度威胁到吴军主帅孙权的安危。
合淝之战的开端对于魏军不太有利。吴军气势旺盛,一举攻下合淝的前沿城市皖城。皖城在此前一直是合淝的粮草供给地,一经攻破,合淝的粮草恐怕只有内部储备。所以,魏军没有理由不警惕吴军的攻势,而吴军也在无形中忽视或者弱化了合淝三将的作用。
之后戏份则是曹操的妙手催花。他巧妙地利用激将法,让张辽、李典出城迎战,乐进守城。这看似有点荒唐,乐进是暴躁好胜的将领,必然不乐意被动地守城;李典的沉稳性格也不易让他贸然出战。如此一来,乐进一定自动请战,他的好战斗志在遭受贬抑后必定呈现上扬的趋势,威力更胜于前。另一方面,张辽、乐进、李典三人同受曹操之命镇守合淝,理应共同行动为魏国效力,现在张辽、乐进二人去迎敌,必激起李典的雄心壮志,在报国的大义之下,李典也将欣然出战,形成三人同战吴军的局面。相较直接命令出击,曹操此计不仅令三人斗志、默契度提高,也未尝不是全军的表帅,鼓舞全军的斗志。
然后的实际操作三人充分贯彻了“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御”的战略思想。抓住吴军骄傲松懈的弱点,乐进先以小股部队引诱吴军主力,将他们带入张辽预先设置的埋伏圈,加以冲突绞杀。吴军一则队伍散乱,在防守上处于下风;二则没有料到魏军的突袭,意识上被狠狠地将了一军,所以吴军一旦遭到包围,即使敌方人数少于自己,也立时陷入溃退中。同时,李典又带兵迂回至吴军后方,放火烧毁木桥,毁灭了吴军的后路。这对于溃退中的吴军不缔一击重创,顿时降者降、逃者逃,亏得孙权的援军及时赶到才不至于全军覆没。
就整场合淝之战,《三国志》给出了一个完满的评论。原文是“至于合淝之守,县弱无援,专任勇者则好战生患,专任怯者则惧心难保。且彼众我寡,必怀贪惰;以致命之兵,击贪惰之卒,其势必胜;胜而后守,守则必固。”
这一番话确实是掌握了合淝三将守城的真谛。能使三将造成此功绩的基础是三人都怀有强烈的忠君爱国之心,在他们眼中,并不存在投降或者逃跑,只有出战或守城两种选择。将勇武发挥到极致,并不是一味强攻,而是运用谋略。曹操曾如此评价三人:“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手执节义。”大意为武力已经十分出众,计谋策略周全详备,品质忠厚,性格统一,坚守秉持礼节大义。
俗语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有时将领间的互补更有益于战斗,单靠个人的时代已经远去,三国时期更注重的是文武结合,武将互补。这样的结合都以团结为基础,形成智谋、武力、性格方面的互相充实,真正施用于战场,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