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西柏坡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2-06-18 09:31:39
西柏坡观后感

  西柏坡观后感(一):

  “最后的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的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去上战常”伴随着片头这几句震撼人心的歌词,我走进了红色电影《西柏坡》的世界里。

  电影名为《西柏坡》,是一部红色动画电影,以儿童团员和革命后代挫败敌人偷袭西柏坡的行动为情节主线,以动画的形式讲述了发生在这一革命圣地的动人故事。早在1948年5月,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那里,使这个普通的山村成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和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战略大决战,建立新中国的指挥中心。从此,西柏坡以其独特的贡献,标榜于中国革命史册,竖起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电影中,核桃、枣花、二蛋、长生、柏坡小子以及大金瓜是一群成长在西柏坡的孩子们,他们虽然只是幼小的孩子,但是他们却有着一颗成熟、坚定的爱国心,故事开始时,全村的人们欢送着革命战士们,一位年轻的妻子为即将走上前线的丈夫送行,虽然有着万般的不舍,但是从她的眼神中我读到了“支持”,是对丈夫的支持,更是对中国革命的支持,与此同时作为电影的小主人公们,他们也想为革命作出贡献,虽然由于年纪小没有被批准参军,但是满腔热血的孩子们没有放弃,并定下了任务口号“滴滴”,代表着电报声,更是胜利的象征。儿童团团长核桃带领着枣花和大金瓜以及本电影设置的小动物主角顺毛驴、小鸡一凤、狗獾阿欢,这些动物主角也为电影带来了不少喜感,随着电影插曲《西柏坡的孩子》的响起,一行人也开始了他们的革命道路,途中意外遇见正在山里寻找西柏坡村的敌人奸细,在得知了敌人打算里外合轰炸西柏坡党中央指挥所的阴谋。核桃决定立刻回到村子报信。在核桃的带领下,孩子们穿过银河洞,翻越柏坡岭、神龙山,一路勇敢地与追踪而来的敌人周旋。最后,核桃冒着生命危险为了吸引敌机注意,成了敌人轰炸的目标。当枣花用力地挖土想找到他的时候,我的眼眶有点湿润了,最终在核桃的掩护下伙伴们逃脱的完成

  了报警信任务,回到村中的众人等待着生死未卜的核桃,就在这时一声熟悉的“滴滴”声从远处传来,核桃凯旋归来了,正如插曲所唱:“西柏坡的孩子不怕苦、西柏坡的孩子不屈服、西柏坡的孩子最忠诚、西柏坡的孩子成大树”。这群西柏坡的孩子们为这场革命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影片以新中国的诞生,象征和平的白鸽划过天空拉下帷幕。

  《西柏坡》这一红色动画电影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上映,不只是为了庆祝党的生日,更是为了拉近孩子们和历史的距离,让他们了解党的过去,憧憬党的未来,让他们向西柏坡的孩子们学习,在生活中不怕苦,在困难中不屈服。这让我回忆起往事,小的时候党在我心中,是由一串串故事和一个个英雄组成的,渐渐我长大了、懂事了,党在我心中,已不仅仅仅是一个个英雄和一串串故事,而是由这些英雄和故事贯穿其中,一部中国人民争取独立、自由、解放的抗战史、奋斗史、革命史;此刻,党在我心中已不再仅仅是一部历史,更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一座改革开放、开拓创新的丰碑。[由www.telnote.cn整理]

  忠心祝福我们的党,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明天更加辉煌。

  西柏坡观后感(二):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西部山区的一个小山村,50多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那里纵横捭阖,运筹帷幄,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迎来了共和国的黎明,她是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这是一片红色的秀丽的让人深深眷恋的热士,是和井冈山、遵义、瑞金延安齐名的五大革命历史纪念地之一,它的名字是早己连同一个伟大的政党,一个强盛不衰的共和国,震彻寰宇。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是滹沱河北岸柏坡岭下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山村。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西柏坡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地方。正是西柏坡见证了中国革命最重要的一个转折时期,也正是在西柏坡产生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曾在那里领导了席卷全国的土地改革运动,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好处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精髓的革命精神。西柏坡精神博大精神,内涵丰富。西柏坡精神体现的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历史必然;包涵着的是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与勇于创新的精神;展现着是实事求是和努力奋斗的优良革命传统。西柏坡精神产生在一个特殊的革命时期,是被实践证明过的真理,因此她的生命力是永恒的。在新时代的发展形势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宣传和弘扬西柏坡精神。将永葆青春的西柏坡精神的宝贵结晶付诸于现实工作中去,有助于我党在新形势下更好的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完成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经受作为执政党所面临的各种考验和挑战,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尽管党中央驻守于西柏坡的时间不长,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落户在那里前后不到两年,毛泽东转战于此也只有短暂的10个月。我们在那里看到的,也只是一些泥砖垒砌的平房,简陋得近乎“原始”的家什,清贫而节俭的生活,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偏僻的农村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雕刻在中国历史年轮上的则是闪烁着时代光芒的深刻痕迹。更可贵的,是人们在那里还能够从留存的文字和资料中听到一些巨人以前发出过的声音,就像先辈们谆谆的历史叮咛,始终萦绕于耳,久久难以磨灭。

  今日西柏坡,己经变得相当秀丽,那么在今后将会如何呢我想,不容置疑,这颗全国人民的掌上明珠,必须会更加璀琛绚艳,更加光华四射,而我们伟大的祖国,也必将以更加昂扬的步伐飞跃前进,以更加光辉的成就,瞩目于世界,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我们离开了西柏坡,坐在飞驰于现代化高速公路的大客车上,民建的朋友们陷入了沉思。西柏坡的叮咛,哺育了千千万万具有钢筋铁骨的战士,至今还昂首挺胸地在神州大地战斗着;历史和现实也无情地告诉我们,那些视西柏坡的嘱托为“耳旁风”而背叛事业的匆匆过客们,已经或将被永久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回顾共和国走过的不平坦道路时,深深地感到,无论是过去、此刻还是未来,“两个务必”,永久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排除万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保证。

  西柏坡观后感(三):

  这次,我校组织学生参观了革命圣地西柏坡。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西部山区的一个小山村,50多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那里纵横捭阖,运筹帷幄,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迎来了共和国的黎明,她是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这是一片红色的秀丽的让人深深眷恋的热士,是和井冈山、遵义、瑞金延安齐名的五大革命历史纪念地之一,它的名字是早己连同一个伟大的政党,一个强盛不衰的共和国,震彻寰宇。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是滹沱河北岸柏坡岭下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山村。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西柏坡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地方。正是西柏坡见证了中国革命最重要的一个转折时期,也正是在西柏坡产生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曾在那里领导了席卷全国的土地改革运动,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好处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精髓的革命精神。西柏坡精神博大精神,内涵丰富。西柏坡精神体现的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历史必然;包涵着的是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与勇于创新的精神;展现着是实事求是和努力奋斗的优良革命传统。西柏坡精神产生在一个特殊的革命时期,是被实践证明过的真理,因此她的生命力是永恒的。在新时代的发展形势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宣传和弘扬西柏坡精神。将永葆青春的西柏坡精神的宝贵结晶付诸于现实工作中去,有助于我党在新形势下更好的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完成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经受作为执政党所面临的各种考验和挑战,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尽管党中央驻守于西柏坡的时间不长,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落户在那里前后不到两年,毛泽东转战于此也只有短暂的10个月。我们在那里看到的,也只是一些泥砖垒砌的平房,简陋得近乎“原始”的家什,清贫而节俭的生活,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偏僻的农村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雕刻在中国历史年轮上的则是闪烁着时代光芒的深刻痕迹。更可贵的,是人们在那里还能够从留存的文字和资料中听到一些巨人以前发出过的声音,就像先辈们谆谆的历史叮咛,始终萦绕于耳,久久难以磨灭。

  今日西柏坡,己经变得相当秀丽,那么在今后将会如何呢我想,不容置疑,这颗全国人民的掌上明珠,必须会更加璀琛绚艳,更加光华四射,而我们伟大的祖国,也必将以更加昂扬的步伐飞跃前进,以更加光辉的成就,瞩目于世界,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我们离开了西柏坡,坐在飞驰于现代化高速公路的大客车上,学生和老师们陷入了沉思。西柏坡的叮咛,哺育了千千万万具有钢筋铁骨的战士,至今还昂首挺胸地在神州大地战斗着;历史和现实也无情地告诉我们,那些视西柏坡的嘱托为“耳旁风”而背叛事业的匆匆过客们,已经或将被永久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回顾共和国走过的不平坦道路时,深深地感到,无论是过去、此刻还是未来,“两个务必”,永久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排除万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保证。

  西柏坡观后感(四):

  日前,机场党委组织党员赴革命圣地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参观学习。大家兴高采烈,学习了党的历史,重温了党的光荣传统,过了一次十分有好处的组织生活。大家参观时,细心听,仔细看,有的议论,有的交流,有的抄写革命业绩,大家恨不能把党的这段光辉业绩全部记下来,全部装在脑海中,鼓励自己继续奋斗,为机场的发展贡献力量。对我而言,更是教育深刻,浮想连篇,思绪又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西柏坡是中国革命史上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这一时期,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关键时期,其中心任务是夺取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和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到城市的伟大战略转移。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在这种状况下,敢不敢于斗争,敢不敢于胜利,成为党面临的生死考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在西柏坡运筹帷幄,决战千里,果断地把我军发动的大规模秋季攻势发展为就地歼灭重兵团的战略决战,连续并交错导演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四个月零十九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成为新中国诞生的“奠基礼”。

  1949年3月,毛泽东在西柏坡主持召开了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会上毛泽东指出:“从此刻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毛主席还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此刻就务必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持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持续艰苦奋斗的作风。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同时还做出了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做地名、不把中国同志同马恩列斯并列等六条规定,提醒全党在工作重心由农村到城市的历史性转变中,务必预防因为胜利而带来的党内的骄做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安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这些要求,蕴含了对中国共产党人理想、宗旨、奋斗目标和作风风范等极为丰富的时代要求,开拓了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走向执政地位的新视野和新境界,为党在执政条件下如何防止腐化变质,永久持续先进性和革命性,带给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西柏坡精神是我们党在开国进程中所构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凝聚和体现着共产党人从实际出发,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永不停

  顿,依靠群众,建功立业、艰苦奋斗为民创业和守业的精神。

  透过参观,在感叹之余赋诗一首:

  革命圣地西柏坡,决胜千里运帷幄。辽沈淮海平津战,歼灭敌军百万多。

  七届二中全委会,两个务必广传播。土改运动轰轰烈,全国胜利奏凯歌。

  西柏坡观后感(五):

  西柏坡是革命的摇篮、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那里是一向被人们敬仰的地方。

  西柏坡的电影开始,就有几个小朋友在院子里玩。枣花妹妹在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在地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妈”字,一个男孩走过来说:“又想妈妈了?”枣花说:“不,这是老师这天新交的字阿!”看!他们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学习的阿!是他们小小的年纪就参加了革命,在枪林弹雨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他们不惜流血,献出宝贵的生命。学们我们只有好好学习,才不辜负党和人名的期望。

  这天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九十个风雨春秋。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站在世界各领域的前沿啦!我衷心的祝福我们的祖国年轻、漂亮;我们中国共产党蓬勃、健康。

  西柏坡观后感(六):

  在西柏坡展览馆,那一幅幅发黄、发灰的图片与手迹,那一件件陈旧、简陋的生活实物,仿佛就是那段浓缩的历史,引领我们进入那烽火年代、峥嵘岁月。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曾在那里领导了席卷全国的土地改革运动,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好处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精髓的革命精神。西柏坡精神博大精神,内涵丰富。西柏坡精神体现的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历史必然;包涵着的是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与勇于创新的精神;展现着是实事求是和努力奋斗的优良革命传统。西柏坡精神产生在一个特殊的革命时期,是被实践证明过的真理,因此她的生命力是永恒的。在新时代的发展形势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宣传和弘扬西柏坡精神。将永葆青春的西柏坡精神的宝贵结晶付诸于现实工作中去,完成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经受作为执政党所面临的各种考验和挑战,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尽管党中央驻守于西柏坡的时间不长,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落户在那里前后不到两年,毛泽东转战于此也只有短暂的10个月。我们在那里看到的,也只是一些泥砖垒砌的平房,简陋得近乎“原始”的家具,清贫而节俭的生活,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偏僻的农村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雕刻在中国历史年轮上的则是闪烁着时代光芒的深刻痕迹。更可贵的,是人们在那里还能够从留存的文字和资料中听到一些巨人以前发出过的声音,就像先辈们谆谆的历史叮咛,始终萦绕于耳,久久难以磨灭。

  我们参观西柏坡身临其境,缅怀历史,对西柏坡精神所赋予的本质特征和时代好处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睹物思人,感慨颇深,思想上、心灵上受到了很大震撼,也引发了很多感想。重温历史,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好处。透过这次参观学习,有几点体会:

  一、要坚定一个信念

  这信念就是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在西柏坡时期,虽然西柏坡的生活条件异常艰苦,物质条件极其贫乏,但大批仁人志士、无数热血青年涌跃奔赴西柏坡,使西柏坡成为了领导全国抗日的一方热土、中国革命的摇篮。在当时,人们就已经认定了这一信念,诚如当年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在西柏坡所说:“中国的期望在西柏坡,中国的期望在共产党”。从革命战争到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建国50多年来祖国发生的变化,这些事实,都充分证明了,共产党人不仅仅能砸碎一个旧世界,而且能建立一个新世界;不仅仅能打江山,而且能守江山,能建设好江山社稷。这天,应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作为一名中国人,更要坚持这一信念,坚定这一信仰。

  二、要弘扬一种精神

  就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建国62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在这新的历史条件下,我觉得西柏坡精神和“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对我们仍然具有重大的指导好处。在新的历史时期,艰苦奋斗不仅仅仅是指在生活上节俭、节约、艰苦朴素,它更就应是在工作上的一种自强不息、奋斗拼搏的精神。因此,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生活上要节俭,不要相互攀比、讲排场、摆阔气、奢侈浪费,在工作上,我们要迎难而上,勇于拼搏,认认真真做好本职工作,高标准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要养成一种良好的工作作风

  就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做人的一种美德,也是一个人修养的外在表现。谦虚谨慎的品格能够帮忙自己看到差距,不主观武断,不自视清高,不固执己见。个性是自已在工作中,无论在学识上还是工作经验上,都与身边的同事有很大的差距,更要牢记“两个务必”,虚心向同事们请教,学习他们宝贵的经验和待人处事的方式、方法,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增强事业心、职责心和敬业精神,不浮躁、不张扬、不自满,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项工作。

  “七.一”前夕,我参加了大队党委组织的奔赴革命圣地西柏坡,理解革命传统的再教育活动。怀着无比崇敬与向往,去寻觅革命先辈们的足迹,重温和了解共和国建立的那段历史岁月。

  经过四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最后抵达了革命圣地西柏坡,此行的第一站首先参观了西柏坡纪念馆。馆内陈列了许多珍贵的文字,图片和历史遗留物,资料丰富而详实,透过对这些资料、实物的参观,使我感同身受的了解了我们党走过的光辉历程。在极其艰苦卓绝的斗争中我党的老一辈革命家,硬是凭借着不屈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心,在那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多么难能可贵阿。

  参观完纪念馆之后,我们又来到西柏坡革命遗址,它向我们展示了包括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革命领导人的旧居及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场,尽管是复原旧址,但它们依然保留了原有的风貌:泥砖垒砌的平房、精简的家什、节俭的生活。依稀能够从中望见伟人们的身影。

  就是在这样极其简陋的环境中,揭开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伟大的一页。毛泽东同志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持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持续艰苦奋斗的作风。并主持召开了历时两个月的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宣告了彻底废除封建的土地剥削制度;组织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好处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设计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站在七大会址门前,我们应对鲜艳的党旗重温入党誓词,“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霎时我仿佛听到了千千万万个声音同我们一齐向党旗郑重宣誓,这铿锵有力的誓言将代替我们的身影,我们的名字,永久地回荡在革命圣地,回荡在先辈们矢志追随的党旗下。

  带着西柏坡精神,我们离开了西柏坡,先辈们谆谆的历史叮咛将始终萦绕于耳,敦促我努力向前,以实际行动回报党组织对我的信任,感谢党组织给予我这次理解教育的机会,我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加速我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西柏坡观后感(七):

  今年校园组织我们这次看“观红色电影《西柏坡》”活动,令我受益匪浅。

  里面的人物大多都是小孩子,有:枣花、大金瓜、长生等,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儿童团团长:核桃。他勇敢坚强,不屈不挠,最令我佩服的就是他那种为革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

  故事里面也设置了很多的小动物,如:顺毛驴、小鸡一凤、狗獾阿欢等动物伙伴形象,从观影的效果来看,动物伙伴成了影片的一大亮点。小鸡一凤是个功夫高手,不仅仅把阿欢整治得服服帖帖,打起敌人也是绝不“脚软”,一通“鸡爪功”就能把敌人挠个鼻青脸肿。每到此处,都会引来观众的大笑。顺毛驴也不简单,大嘴酷似“狮吼功”,一口气能吹人一个跟头。而会打地洞的狗獾最后更是立了大功:核桃为了吸引敌机注意,成了敌人轰炸的目标。当枣花用力地挖土想找到他的时候,很多小朋友掉了眼泪了,而我那不听话的眼泪,也在眼睛里打转了。而核桃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当时,我心里充满了从未有过的快乐!之后才明白,是阿欢的地洞就帮了大忙!

  当我看到核桃受伤的时候,心中隐隐一痛,而当我看到核桃为了吸引敌军的火力而被炸的时候,我的心真的痛了,是钻心的痛,我以为核桃会死,但他在片尾,却奇迹般的出此刻大屏幕上,全场一阵欢呼,有好多人留下了眼泪,我相信,那时发自肺腑的。

  看完电影,我真的不敢相信,儿童团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孩子们,能做出这么惊人的壮举,更不敢相信,一个12岁的小男孩儿——核桃,能有为了革命而献身的精神,真是“儿童团,出英雄”!

  西柏坡观后感(八):

  在绵亘千里的太行山东麓,有一个三面靠山,一面临水的小山村,那里曾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让解放区的亿万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那里还召开了我党具有重要历史好处的七届二中全会;那里是我们党进入北京,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部。这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小山村就是革命圣地—西柏坡。

  一路风尘仆仆,在经过近七个小时的车程之后到了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抬眼望西柏坡满眼青翠,前临碧波荡漾、水光潋滟的西柏坡湖,后倚满坡翠柏、松涛阵阵的西柏坡岭,进入那里,人们立刻感受到一种回到精神家园的亲切和熟悉,一种远离尘世喧嚣与浮躁的美。大家怀着崇敬的情绪参观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革命伟人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和七届二中全会会址。这些富有华北特色的平顶房,又矮又小,外墙抹着一层白灰,屋里都只上了一层黄泥。家家户户木板门,“井”字型的方格窗,没有一点雕饰,屋地都是用灰渣和泥土混合打成的,时间长了就有些坑坑洼洼。正是在这些普通甚至简陋的农家小院里,我们的革命领导人衣着朴素,粗茶淡饭,却运筹帷幄地指挥了震惊世界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全面胜利。那里有革命领导人艰苦奋斗,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血肉相连的故事,有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的精神,1991年9月,江泽东同志来了,2002年12月,胡锦涛同志来了。他们在西柏坡参观学习,并发表讲话,他们与西柏坡心心相印。

  我们党在西柏坡时期构成的西柏坡精神,资料丰富,博大精深,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国人民宝贵的、独特的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个性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干部群众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城市建设突飞猛进,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对新世纪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把我们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就要进一步继承和发扬西柏坡精神,用西柏坡精神团结和鼓舞全国人民。继承西柏坡精神,就要发扬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精神。西柏坡时期,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略决战的胜利,标志着国民党反动统治已告结束。取而代之的新中国又该是什么样貌呢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殚精竭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带领全国人民打碎旧中国的同时,倾心细致地描绘新中国的蓝图。这个新中国的构想,以过去长期的工作积累和思想积累为基础,在西柏坡时期构成了明晰的理论和政策思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牺牲国情,决定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即务必是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进而走向社会主义;中国革命胜利后,要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并实事求是地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经济形态以及经济政策

  。

  透过这次活动,我又一次的回顾了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历史,重温了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牢记了毛泽东同志当年倡导的“两个务必”,要求我从自身做起,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作为一个合格的党员,一名合格的干部,始终持续党员的先进性,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研究历史是为了现实和未来。历史虽不会重复,却往往有许多相似之处。此刻,历史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就西柏坡精神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历史使命和时代主题而言,其实质并没有过时,至今还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在革命大转折时期构成的西柏坡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优势和宝贵财富,个性值得我们这天继承和发扬。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此刻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正在用心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应对这样的机遇的同时,西柏坡精神对于未来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好处尤其重要。

  继承发扬西柏坡精神,就要强化机遇意识和进取观念,迎接时代挑战,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赢得主动,赢得优势的关键所在。当前,我们国家正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个性是新时期的民政事业也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壮大自己,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对民族、以人民务必肩负起来的历史职责。因此,我们必须要发扬敢斗敢胜的西柏坡精神,切实增强历史职责感和时代紧迫感,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保驾护航。

  继承发扬西柏坡精神,就要强化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不断研究新状况,解决新问题。我们党是一个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党。个性是每当革命和建设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在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的时候,总是把学习的问题突出地提到全党的面前。西柏坡时期,党的地位和面临的任务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重新学习,对于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推进新民主主义干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的形势下,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我们不熟悉、不了解、不懂得的东西很多。我们党要领导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务必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如果不能透过新的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与执政水平,就会落后于时代,就有失去执政资格的危险。学习务必有良好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发扬创新精神,落脚点要学以致用。坚持好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研究新状况,解决新问题,构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一天的参观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地坐上了返京的汽车,回头望,滹沱河水潺潺,似乎在说那永久说不完的故事。群山无言,翠柏无语,仿佛在默默地向人们印证:西柏坡永久保存着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永久绵延着一条领袖与人民同甘共苦的红线。

  离开了西柏坡,我们陷入了沉思。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回顾共和国走过的不平坦道路时,深深地感到,无论是过去、此刻还是未来,“两个务必”永久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排除万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保证。对于我们来说,参观只是一种形式,学习才是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在平常工作中时时刻刻将西柏坡精神融入其中,将精神转化为物质,转化为扎扎实实的行动。我们要深深领会这次参观学习西柏坡的深深寓意,那里有太多的东西需要我们去听、去看、去感受、去思考。我们必须要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风范和革命精神,提升时代职责感和求实精神,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西柏坡观后感(九):

  5月28日下午,河北师大的朱月龙教授向我们介绍了西柏坡的相关的历史及概况。1948年春,毛泽东、周恩来率领中央机关离开延安,从陕北吴堡川口东渡黄河,辗转千里,来到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的一个小山村。从此,全中国和全世界都明白了西柏坡。在那里,党中央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好处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为新中国的诞生做了政治上和思想上的准备。

  5月29日,我们科学研修班的学员怀着无限的崇敬和向往,奔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去寻觅革命先辈的足迹,了解共和国建立的历史背景,理解革命传统的再教育。西柏坡位于省会石家庄向西90公里,河北省平山县西部。群山环抱中的西柏坡,依山傍水,秀丽而宁静。岗南水库万倾碧波如玉,柏坡岭上遍山松柏迭翠。村里村外绿树成荫,花木掩映中农舍俨然。走进西柏坡,就走进了历史的坎坷与辉煌。史让人感动,西柏坡的精神催人奋进。

  开国元勋的旧居简陋得让人心酸,让人肃然起敬。我们在那里看到的,只是一些泥砖垒砌的平房,简陋得近乎“原始”的家什,清贫而节俭的生活,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偏僻的农村展开了一场暴风骤雨式的中国革命,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使这片沉寂的土地掀起了巨大的时代波澜。在那里,党中央、毛主席在那里召开了历时两个月的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彻底扭转了双方的军事比较局面,奠定了新中国胜利的军事基础。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好处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不仅仅设计了建立新中国的蓝图和框架,而且“两个务必”的提出,饱含着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光辉。

  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及时地告诫全党,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将成为袭击我们党和革命队伍的主要危险。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建立新中国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持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持续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展示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它要求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坚持代表人民执政,执政为了人民。要把人民的利益代表好,就务必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勤政不息,始终持续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持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也就是一种忧患意识,艰苦奋斗的作风则是一种坚韧不拔、奋斗不息的使命意识。从本质上讲,西柏坡精神实质上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性胜利的历史转折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既善于破坏旧世界、又善于建设新世界的革命精神,它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概括和总结,又是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升华。

  “两个务必”是我们党总结中国历代政权盛衰兴亡的经验教训,对“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的深刻反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历史的经验证明,在困难的时期,中国共产党正是始终持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持续艰苦奋斗的作风,才得以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客观的现实证明,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们的现代化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时代常新,精神不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需要我们居安思危,继续以艰苦奋斗来要求自己。

  带着西柏坡精神,我们离开了西柏坡,先辈们谆谆的历史叮咛将始终萦绕于耳,感谢国培给予我这次理解教育的机会,我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西柏坡观后感(十):

  这次,我校组织学生参观了革命圣地西柏坡。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西部山区的一个小山村,50多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那里纵横捭阖,运筹帷幄,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迎来了共和国的黎明,她是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这是一片红色的秀丽的让人深深眷恋的热士,是和井冈山、遵义、瑞金延安齐名的五大革命历史纪念地之一,它的名字是早己连同一个伟大的政党,一个强盛不衰的共和国,震彻寰宇。

  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是滹沱河北岸柏坡岭下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山村。在新中国的历史上,西柏坡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地方。正是西柏坡见证了中国革命最重要的一个转折时期,也正是在西柏坡产生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曾在那里领导了席卷全国的土地改革运动,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转折好处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精髓的革命精神。西柏坡精神博大精神,内涵丰富。西柏坡精神体现的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历史必然;包涵着的是与时俱进的进取精神与勇于创新的精神;展现着是实事求是和努力奋斗的优良革命传统。西柏坡精神产生在一个特殊的革命时期,是被实践证明过的真理,因此她的生命力是永恒的。在新时代的发展形势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宣传和弘扬西柏坡精神。将永葆青春的西柏坡精神的宝贵结晶付诸于现实工作中去,有助于我党在新形势下更好的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完成祖国的现代化建设,经受作为执政党所面临的各种考验和挑战,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尽管党中央驻守于西柏坡的时间不长,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落户在那里前后不到两年,毛泽东转战于此也只有短暂的10个月。我们在那里看到的,也只是一些泥砖垒砌的平房,简陋得近乎“原始”的家什,清贫而节俭的生活,但中国共产党人在这个偏僻的农村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伟业,雕刻在中国历史年轮上的则是闪烁着时代光芒的深刻痕迹。更可贵的,是人们在那里还能够从留存的文字和资料中听到一些巨人以前发出过的声音,就像先辈们谆谆的历史叮咛,始终萦绕于耳,久久难以磨灭。

  今日西柏坡,己经变得相当秀丽,那么在今后将会如何呢我想,不容置疑,这颗全国人民的掌上明珠,必须会更加璀琛绚艳,更加光华四射,而我们伟大的祖国,也必将以更加昂扬的步伐飞跃前进,以更加光辉的成就,瞩目于世界,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我们离开了西柏坡,坐在飞驰于现代化高速公路的大客车上,学生和老师们陷入了沉思。西柏坡的叮咛,哺育了千千万万具有钢筋铁骨的战士,至今还昂首挺胸地在神州大地战斗着;历史和现实也无情地告诉我们,那些视西柏坡的嘱托为“耳旁风”而背叛事业的匆匆过客们,已经或将被永久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当我们穿越历史的时空,回顾共和国走过的不平坦道路时,深深地感到,无论是过去、此刻还是未来,“两个务必”,永久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排除万难,不断夺取新的胜利的保证。

  西柏坡观后感(十一):

  西柏坡观后感

  6月23日,我与传媒公司二十多名党员一齐,怀着无限的崇敬和向往的情绪,奔赴革命圣地西柏坡,去寻觅革命先辈的足迹,了解共和国建立的历史背景,理解革命传统的再教育。

  1949年的3月23日,历史将永久记住这一天,也就是被毛泽东称为进京“赶考”的日子。如今,走进西柏坡,如同走进58年前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如同走进一部辉煌、厚重的历史!

  西柏坡是我党领导中国革命、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我党以前在那里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指挥了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重要好处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规划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这天,我们在那里再次感受历史和岁月留下的痕迹,在视觉上感受到以“两个务必”精神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的生动实践,并切身体会到了老一辈革命家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

  走进西柏坡,那一间间简陋的土屋,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一幅幅感人的照片,生动展示了“新中国从那里走来”的历史画卷,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两个务必”的伟大实践。我认真地听取讲解,理会了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就是“两个务必”。对于广大的党员干部来说,就是要带头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贯彻和实践求真务实的政绩观,始终持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持续艰苦奋斗的作风,扎扎实实地推进各项工作,更好地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胡锦涛总书记曾在西柏坡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同志要结合新的实际,继续坚持“两个务必”,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记“两个务必”,对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极其重大的好处。这天,我们宣传和弘扬“西柏坡精神”,就务必坚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不断开拓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局面,继续持续好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使中国共产党做好人民群众的忠实代表,真正做到为民所信、为民所靠,永久持续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开创新的那完美天地。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西柏坡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传,是我们党和民族的传家宝,是我们务必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西柏坡精神不仅仅要继承下来,而且要传扬开去,与时代同行。

  新中国从那里走来,新时代也将从那里开创。激励我们万众一心,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继往开来、与时代同行,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持续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努力开创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西柏坡观后感(十二):

  我不止一次去过西柏坡,因为我就居住在石家庄。近日又到西柏坡参观学习,我对西柏坡的印象太深了。致所以人们仰慕西柏坡,是因为新中国从那里走来。

  西柏坡这个平山县百十来户的普通小山村,是中国革命史上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这一时期,是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关键时期,其中心任务是夺取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和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到城市的伟大战略转移。中国面临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抉择。在这种状况下,敢不敢于斗争,敢不敢于胜利,成为党面临的生死考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在西柏坡运筹帷幄,决战千里,果断地把我军发动的大规模秋季攻势发展为就地歼灭重兵团的战略决战,连续并交错导演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历时四个月零十九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4万余人,大大加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成为新中国诞生的“奠基礼”。我怀着对“老革命家”的好奇与崇敬,坐着会议带给的大巴车,约一个半小时的行程就到了向往已久的西柏坡。

  如今的西柏坡不仅仅仅是“新中国”的里程碑,更是我们共产党人(两个务必)的旗帜。那里也是新中国颁布土地大法的所在地。

  进入西柏坡纪念馆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泽东等五位伟人庄严的雕塑铜像。再眺望柏坡岭的青松翠柏,环视四周,南面是一望无际的大水库,往水库西面仰望过去,是云霄连绵的太行山脉。实际上西柏坡是在群山怀抱之中,易守难攻,进可直插华北平原,退可坚守太行群山,其山地的险要令人会想到从井岗山、遵义、延安到西柏坡这一黎明的曙光——新中国的诞生来之不易。

  沿坡而下走到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大院,它由一圈白色的围墙围着,静立其中的一座座低矮的素墙灰瓦土坯房、小土窑式的厢舍横屋以及古老的磨盘石碾、防空洞都掩映在绿树丛中。这些农家小院分别是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董必武的旧居,间间简陋朴实;转行至一座不高的土坯大屋里,内中排着破旧整齐的桌椅,它就是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旧址。新中国的宏伟蓝图曾在此描绘,对中国共产党人“约法三章”的两个“务必”告诫在此发出;再行至那一座土坯长型农舍中,那里排放着的三张大桌,它就是指挥百万大军的军委司、政、后勤机关……,目睹着旧址中残旧的床床凳凳、桌桌椅椅、油灯电话等生活办公用具真令人简直不敢相信,它就是主人身居陋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中共中央首脑机关。步出旧居大院,踏入依山而建的展览大厅,从那一幅幅历史的照片、图片、战役图以及那土枪、土炮、战利品、模拟战场等一系列实物的生动介绍,会使你置身其境中的心灵被强烈震撼而心潮难平,令你感觉到大厅里似乎隐约回荡着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隆隆炮响,又像听到过去翻身农民打土豪分田地时的朗朗笑声,仿佛看到了西柏坡山坳中所点燃的黎明曙光。

  走出展览馆大厅,一块巨型的石碑映入眼帘,上面铭刻着:“西柏坡是毛主席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周恩来”。看到这,西柏坡饱醮浓墨写下的壮丽辉煌一页,其与新中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齐的历史作用令你萦思阵阵,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从心底佩服毛泽东等历史伟人的战略眼光和雄才大略。

  走进西柏坡,我们走进的是对历史坎坷和辉煌的缅怀,走出西柏坡,会令人从内心深处凝成沉重的忧患情结。社会风气让人担忧......打土豪分田地的激情燃烧岁月离我们越来越久远,土地又从国家的手中变相卖到开发商手中,据为私有,房价越来越高,谁之过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理解为忧患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败亡的生存法则,那么“两个务必”就是保证生存所务必持续的优良作风。有人可能会说在与时俱进的这天不能同日而语。但我想,在与时俱进中至今社会经济的发展还面临着较多不平衡,目前世界经济面临危机,当今社会有些矛盾还较突出,尤其是权力运行的行政管理机制成本过高,噪音过大,浪费严重;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选取有利于我国相对平衡、公平公正、环保健康和可持续的民主礼貌的发展方式还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应对这些现实的问题如果忽略优良的作风,我们就不可能严谨机制运行,容易陷入胜而骄,骄而奢,奢而贪,贪而腐,腐而亡的泽地之中。因此我们务必持续优良的作风,它是一种礼貌的思想文化、政治资源,是巨大的精神力量。注重好作风建设,严格自律自身行为,切实持续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才能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更好更快走向成功付出一份贡献。

  在新世纪的这天,物欲横流,有多少人迷失了方向,因此,目前,我们更要牢记两个务必,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两个务必在这天对我们个人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建设有着新的指导好处和更丰富的内涵。

  对个人而言,西柏坡精神代表着:

  1.抓住机遇,敢于胜利的精神。机遇是事物在运动和展开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转瞬即逝的现象和条件,要敏锐地捕捉和利用机遇,科学大胆地作出抉择和行动。

  2.不骄不躁,毫不松懈的精神。骄做自满、不求进取历来是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大敌。西柏坡精神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不断地反骄破满,一鼓作气,一往无前。我们务必树立信心,勇往直前,决不能为暂时的成绩所陶醉,被一时的困难所吓退,要努力克服怀疑观望、犹豫不决、无所作为等倾向。

  3.廉洁自律,艰苦奋斗的精神。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我国经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表面上看来,艰苦奋斗和谦虚谨慎似乎渐渐被享乐主义、彰显自我所代替。报纸、杂志,变着法的教人们如何享受生活、如何将吃喝玩乐的奢侈享受发挥到极致。艰苦奋斗被部分人视为过时的理论而抛诸脑后。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导。“艰苦奋斗”虽然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但艰苦风斗精神队这天仍有着重要的指导好处。艰苦奋斗不只代表着在物质上的节约,它更加强调的是精神上的努力进取。每个年代、每个青年人都需要的精神。即便是从物质的角度讲,奢侈风刮过之后,人们才发现,简约生活才是生活的真谛,节约是永久但是时的理论,而对物质的过度消耗只能使人转成废物,转成浪费社会财富的垃圾。要明白,人类的进步是因为人类能够创造财富而不是消费财富。

  4.善于学习,迎接挑战的精神。一个人要想站在时代和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思维。尤其是在当前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状况下,我们务必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政治觉悟。

  5.团结互助,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团队精神含的好处是和西柏坡精神一致的,那就是谦虚谨慎、密切联系群众。

  对社会的建设而言,西柏坡精神与“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具有内在的辩证统一性。坚持西柏坡精神对实践“三个代表”,构建和谐社会有高度的指导好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是行动的指南、前进的方向;西柏坡精神所弘扬和倡导的谦虚谨慎和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前进的精神动力。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我们党确定的奋斗目标。从必须好处上讲,“三个代表”要解决的是方向问题,西柏坡精神要解决的是动力问题。有了方向和动力,宏伟目标才能实现。“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和“两个务必”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结果。坚持和弘扬西柏坡精神,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好处

  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传家宝,是全国人民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力量,也是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民族之魂。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我们务必继续坚持“两个务必”。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坚持“两个务必”,就要把艰苦创业、百折不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弘扬“两个务必”的重要资料;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反对奢靡腐化,作为弘扬“两个务必”的本质要求;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弘扬“两个务必”的根本价值取向。同时,“两个务必”也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拒腐防变的重要法宝,对我们党永葆纯洁性和先进性具有重大的现实好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只有坚持用“两个务必”教育全党,才能使全体共产党人始终持续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才能使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引导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西柏坡观后感(十三):

  西柏坡观后感

  2012年6月16日,公司组织我们参观了革命圣地西柏坡。西柏坡,坐落于河北省平山县西部山区的一个极为普通的小山村,它是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也是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的所在地,在那里“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得以阐述,从而以崭新的面貌规划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指引着中国的前行。全国土地会议、三大战役在此地留下的岁月痕迹更是让这片红色的秀丽热土成为了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寻觅革命先辈的足迹,了解共和国建立的历史背景,理解革命传统的再教育。走进西柏坡,我认真的听取着导游的讲解,参观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旧址所在地、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决策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作战指挥部、五大书记旧居等,看着这一间间简陋的土屋,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一幅幅感人的照片,我不禁肃然起敬,真正领略到了当年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那里纵横捭阖、运筹帷幄的革命精神,读懂了什么是一名真正的中国共产党员的内涵。毋庸置疑,西柏坡不仅仅仅只是一个历史地理名称,更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西柏坡精神体现的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历史必然;包涵着的是与时俱进的进取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展现着的是实事求是和艰苦奋斗的优良革命传统。正如一句对西柏坡的介绍所说:“尽管它没有故宫馆藏文物那样价值连城,没有临潼兵马俑的雄伟壮观,但因为它的精神和力量而显得十分伟大。”

  重温入党誓词,坚定崇高信念。这是这次走进西柏坡的精神力量。应对党旗,重温誓词,不由得感慨万端。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一句说出时,使我更加明确“入党为什么,誓言是什么,为党做什么”,也使我更加坚信始终持续对党的忠诚,始终持续共产党员的光荣本色。的确,人的一生,应对社会、家庭、单位、亲友,可能会做出多次承诺。但就一个共产党员来说,较之于其它承诺,他在党旗下的宣誓则是最神圣最庄严的。向党宣誓之后,无论在任何情形下,都就应坚贞不屈,百折不挠地予以恪守,即使因此而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

  参观党史展馆,牢树宗旨意识。宣誓完毕后,我们有幸去感悟那段光荣历史的长河。在西柏坡精神纪念馆前,在这种庄严肃穆的氛围里,我想得很多,但有一点让我激动不已,因为‘新中国从那里走来’,在这样的革命精神纪念地,我们瞻仰的是革命前辈们浴血奋战的踪迹。走进馆内,历史的画卷向我们慢慢展开:上世纪的40年代末,党中央、毛主席转移于此并在那里召开了历时两个月的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宣告彻底废除封建半封建性的土地剥削制度,实现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中国共产党中央在西柏坡的伟大实践,在我党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所蕴含的思想和精神,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好处。

  作为一名党员,我深知要时刻走在时代的前列,在各个方面起到先进模范带头作用,而透过西柏坡的参观学习,让我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伟人们那种清贫但节俭的生活作风却能做出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伟业的倔强不屈的精神,留存下来的文字和资料更像是先辈们谆谆的教诲叮咛,始终萦绕在耳边,这些更加坚定了我自己的信念。这天我们应对的不再是硝烟滚滚的战争年代,而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基础得综合国力的竞争,为了早日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我们要做的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脚踏实地的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把西柏坡的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

  当我们坐在大巴车上离开西柏坡的时候,我的思绪还沉浸在那里——如今的西柏坡转成后人参观学习的圣地,而当年的西柏坡精神却是一种非同寻常的历史必然,是被实践证明过的真理,展现着实事求是和努力奋斗的优良革命传统,因此她的生命力是永恒的。历史不能忘记,先辈们艰苦打拼的伟大业绩不能丢弃,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将西柏坡精神的宝贵结晶付诸于现实的工作中去,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四平金隅将以更加昂扬的步伐飞跃前进,以更加辉煌的成就驻立与行业之林,努力开创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

  西柏坡观后感(十四):

  xx月xx日我与大家一齐,怀着无限崇敬和向往的情绪,到了革命圣地西柏坡,理解革命传统教育。

  走进西柏坡,我的心一下就激动起来。那一间间简陋的土屋,一件件珍贵的实物,一幅幅感人的照片,生动展示了"新中国从那里走来"的历史画卷。党中央、毛主席在西柏坡的时间不长,刘少奇、朱德率领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在那里前后不到两年,毛泽东转战于此也只有短暂的10个月,却演绎了值得世人敬仰的、永久铭记在心的、使中国的命运从此改变的历史"大剧":党中央、毛主席在那里召开了历时两个月的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宣告彻底废除封建半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实现中国人民梦寐以求耕者有其田的梦想,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好处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设计了建立新中国的蓝图。

  走进西柏坡,感受到了以毛主席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为党、为国、为民、为全人类英勇奋斗的坚强决心和非凡气度。在那里他们运筹帷幄,指点江山,指挥全国人民打败蒋介石八百万军队的各大战役的宏大场面,从而实现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壮举。

  我认真地听讲解,认真地思考,一向在想,党中央、毛主席在这么简陋、偏僻的小山村,是什么力量使得他们有这样的气魄,靠什么打败了国民党,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我想关键是:有一个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有严明的纪律;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个性是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持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持续艰苦奋斗的作风";还做出了"六条决定":"不送礼,不做寿,少敬酒,少拍掌,不以领导人的名字作地名,不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并列"。"两个务必"、"六条决定"深深的印入我的脑海。一个政党有这样严明的纪律、有这样的严要求、有这样的自身建设,必须能经得起任何考验,必须能无往不胜,必须能战胜任何顽敌,事实已证明。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是过去、此刻还是未来,都永久是指导我们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克服任何困难,不断夺取新胜利的保证。

  在半个多世纪后的这天,应对改革开放的考验,应对市场经济的考验,应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考验,应对国家统计局提出的"三个"提高,我们统计人要继承什么,发扬什么,怎样做。

  我们更就应牢记"两个务必",永葆革命本色。"两个务必",她是共产党人不变的誓言,不仅仅应当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永久持续的优良作风,成为中国共产党永久拥有的党魂,而且应当成为全体中国人民永久持续的优秀品质,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民族之魂。

  我们更就应牢记"六条决定",持续谦虚谨慎,防止资产阶级腐蚀和反对突出个人,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潜力,

  我们更就应牢记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党的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

  我们更就应牢记党在成立之初,提出的持续共产党员先进性。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过去,是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冲锋在前,无私奉献,经受生与死的考验。此刻要自觉学习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胸怀全局、心系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前进,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我们更就应牢记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革命传统,她仍然是我们战胜困难的法宝,是我们永久的精神家园,激励着我们要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为广大人民群众办实事上、办好事上。

  我们更就应牢记1938年10月,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的共产党员就应成为英勇作战的模范,执行命令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政治工作的模范,内部团结统一的模范,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模范,实事求是的模范,远见卓识的模范以及学习的模范,

  西柏坡精神,资料丰富,博大精深,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我们中国人民宝贵的、独特的精神财富。我们要继承发扬西柏坡精神,永久牢记"两个务必"、"六条决定",发扬革命传统,持续革命本色,继承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事业,认真贯彻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开展统计工作。坚持从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勤政廉洁,加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政治理论学习,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工作潜力。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实现统计工作"三个提高"。以提高数据质量为核心,规范行政行为,防止以数谋私,增强职责心、事业心、进取心、争先创优意识,充分发挥统计职能作用,做到时时刻刻领先掌握经济运行状况的主动权,准确把握工作重点,努力谋划统计工作的新发展,主动把统计工作融入到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中,融入到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中,透过我们的努力工作,要使各级决策者越来越离不开统计服务,使人民群众越来越亲身感受到统计给他们生活所带来的可喜变化,把我市统计工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一要着力抓好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围绕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突破旧框架,融入新思想,加快推进统计方法、手段的改革和创新,抓紧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统计指标体系、评价考核体系和监测体系。二要努力提高统计分析质量。重点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加强对经济形势的监测和预警分析,加强对重大决策和政策的实证研究,时刻关注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尤其要对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关注民生、和谐社会建设等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和统计分析,努力推出一批数据翔实、观点鲜明、见解独特的统计分析报告,及时向党政领导提出针对性强和切实可行的参考意见。三要切实抓好维护统计工作秩序。坚决贯彻执行《统计法》,运用法律武器,规范统计活动,维护统计秩序,推进依法统计。为益阳后发赶超,建设绿色益阳服好务。

  西柏坡观后感(十五):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员,我有幸参观了西柏坡。在西柏坡,我瞻仰了老一辈党的领导人工作和生活的旧居,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前重温了入党誓词,感触极深。在那样一个条件落后,交通不畅的环境下,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却能运筹帷幄,指挥千里之外的人民军队取得了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从而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为当时党的领导者们坚苦的物质生活条件而震撼,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不发枪,不发炮,只是发电报”就赢得三大战役胜利的大智慧而折服,同时深感我们此刻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为自己生活在当下和谐年代而庆幸。

  毛泽东同志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被称之为西柏坡精神的“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持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持续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个务必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展示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它要求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坚持代表人民执政,执政为了人民。要把人民的利益代表好,就务必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勤政不息,始终持续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持续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也就是一种忧患意识,艰苦奋斗的作风则是一种坚韧不拔、奋斗不息的使命意识。从本质上讲,西柏坡精神实质上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是中国无产阶级在革命即将取得全国性胜利的历史转折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既善于破坏旧世界、又善于建设新世界的革命精神,它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传统和优良作风的概括和总结,又是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精神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升华。

  西柏坡观后感(十六):

  每年寒假,我和表姐都要到电影院看电影,今年我们看了《西柏坡》。看完《西柏坡》,我受益匪浅。

  里面的人物大多都是小孩子,是枣花、大金瓜、长生等,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儿童团团长:核桃。他勇敢坚强,不屈不挠,最令我佩服的就是他那种为革命而不惜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故事里面也设置了很多的小动物,如:顺毛驴、小鸡一凤、狗獾阿欢等动物伙伴形象,从观影的效果来看,动物伙伴成了影片的一大亮点。小鸡一凤是个功夫高手,不仅仅把阿欢整治得服服帖帖,打起敌人也是绝不

  “脚软”,一通“鸡爪功”就能把敌人挠个鼻青脸肿。每到此处,都会引来观众的大笑。顺毛驴也不简单,大嘴酷似“狮吼功”,一口气能吹人一个跟头。而会打地洞的狗獾最后更是立了大功:核桃为了吸引敌机注意,成了敌人轰炸的目标。当枣花用力地挖土想找到他的时候,很多小朋友掉了眼泪了,而我那不听话的眼泪,也在眼睛里打转了。而核桃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当时,我心里充满了从未有过的快乐!之后才明白,是阿欢的地洞就帮了大忙!

  当我看到核桃受伤的时候,心中隐隐一痛,而当我看到核桃为了吸引敌军的火力而被炸的时候,我的心真的痛了,是钻心的痛,我以为核桃会死,但他在片尾,却奇迹般的出此刻大屏幕上,全场一阵欢呼,有好多人留下了眼泪,我相信,那时发自肺腑的。

  看完电影,我真的很佩服他们,儿童团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孩子们,能做出这么惊人的壮举,更不敢相信,一个12岁的小男孩儿——核桃,能有为了革命而献身的精神,真是“儿童团,出英雄”!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