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两金》观后感10篇
《八两金》是一部由张婉婷执导,洪金宝 / 张艾嘉 / 谢伟雄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八两金》观后感(一):沧海桑田 不过如是
张艾嘉戴上洪金宝送她的八两金,一抬头便望见一早在岸上等她的他,相视无言,相送已明心迹。张艾嘉没哭,洪金宝没哭,我倒是哭得稀里哗啦。她一路在河里走,他一路在岸上追,我一路在屏幕前哭。从头到尾,都没说过一个爱字,也没讲过一个留字。只有他留的八两金和他的一路相送。深情厚爱,从来无需多言。
《八两金》观后感(二):船歌很美
何止一声叹息。。。。《八两金》里反映的其实是八九十年代大陆和香港的移民潮,张艾嘉是被家里人,是被这个时代送上花轿的。从洪金宝把八两金的手表、大金链子融掉做成传统的龙凤挂饰送给张艾嘉,以及张艾嘉坐的铁皮船离开与洪金宝目送她时看到的破旧木头龙舟等细节,能感受的到张婉婷和罗启瑞夫妇对中国传统被西方文化取代的哀伤。
《八两金》观后感(三):真情流露
张婉婷的片子多数是不食人间烟火,还有秋天的童话,两个人的感情悄悄的来,悄悄的去,永远的自然,纯洁,伤感。
张艾嘉那一扭脸的表情,充满了喜怒哀乐的丰富情感,哀愁,不甘,面对命运又无力改变,忽然觉得她很像巩俐,粗粗的眉毛,那么干净的一张脸,好看。
上次去西安写了3次遗嘱……
跳舞的时候手不能举过头顶……
……
还是顺道手挤兑挤兑我们大陆,呵呵,今天呢?最大的唐人街如何了?
《八两金》观后感(四):新娘要是没有八两金叫什么新娘啊
标题是电影里的台词,绝对可列入电影中最佳情话之一.看到最后其实还挺紧张的,还好还好张婉婷没把结局演变成抢亲的高潮,8过看洪金宝拍谈情说爱总觉得有点别扭哈哈,倒是觉得这个角色适合发哥来演.
最好奇张导拍这片是不是真的来内地拍了,虽然很多场景有点标语化不过倒是香港电影里少有的乡土气(千言万语也算一部吧),配上淡淡的惆怅爱情故事,倒让我想到萧丽宏的那本<万水千山总是情>了.
烟花是他人布置的背景,故事里的人欲语还休,烟花散了,船开走了,故事也就完了.
《八两金》观后感(五):洪金宝似乎全程没有入戏
2012年,我标记为【想看】。然后,然后就忘掉了。
昨日刷今日头条,刷到片尾几分钟,船与自行车片段,肃然起敬。还以为自己从来不知道。没想到,岁月真是神偷,六年时间,倏忽而过。六年,流年。
又上网搜全片,拖着看了几段。发现,难道导演把所有力气,都用到了片尾五分钟???片尾五分钟简直是杰作。表演、摄像、配乐、选曲、光线,就连天上的云,都是完美。
然而除了片尾五分钟,其他部分实在一般。与【秋天的童话】相比,差分太多。童话里,戏剧张力十足的高潮戏一波接一波,而洪金宝似乎全程没有入戏。收尾行船片段,与童话收尾追车片段,何其相似。87年的童话,89年就要吃老本,张婉婷让人惋惜。
《八两金》观后感(六):衣锦还乡
这部片子是先听到《船歌》,又看到MV里面有洪金宝和张艾嘉所以想到要找来看。苦于一直没有可以下载的资源,就搁在了一边。这一搁搁了近两年,直到从国外兜了一圈回来,才上了土豆,把它找出来正式的看完。
年前网上流传着一个叫《衣锦还乡装B指南》,大过年看完颇有指导意义。《八两金》讲的也是衣锦还乡的故事,关于衣锦还乡这里面的道道我也是前段时间刚有体会。从国外回来,已经不是自由女神像打火机什么的了,你就得满行李箱的塞烟酒,什么贵往里塞什么,塞完手上还得拎。机场免税店里什么地方最忙?不是工艺品店不是服饰店,永远是卖奢侈品和烟酒的地方最忙。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对,就是像上面这样说话的口气。
《八两金》观后感(七):爱情&自由
因为故事地点是家乡才看的。影片展现了很多80年代农村的景色,也表现了很多农村至今仍存在的陋习和当时中国的政治氛围。这个故事打动我的不是爱情,而是它把80年代中国青年那种历经了长期的压抑,对自由的渴望和挣扎的状态用画面表现出来了。张艾嘉饰演的女主最终背井离乡,抛弃了包括爱情在内的一切,嫁给了一个比她大很多的老男人,就是为了能够去美国。她克服了外界和的压力和内心的纠结,终于逃离了那个毁了一代人青春的国度。她看到了光明,看到了未来,那种内心的满足感是获得什么都无法比拟的。就如同在泥土里埋藏了一个冬天的种子,一接触到春天的气息,压抑已久的生命力即刻喷发出来。影片最后,张艾嘉撕掉了身份证户口本等一切在中国生存所需要的证件,这个镜头寓意明显:“哪里有自由,哪里才是我的祖国”。
《八两金》观后感(八):船歌-淡淡的乡愁
一不留神在网上下载了这部洪金宝少有的文艺片。
片中的岁月不过二十多年前,仿佛很遥远。
好多过去的记忆,那时的空姐真是夸张,当然港片都喜欢拿大陆表哥开刷。
八哥和表妹喝的汽水应该是果汁,八十年代很流行的那种软朔料管包装,记得以前老妈弄的加工厂里我喝了好多。
开平古碉楼乍看起来好像是中世纪的欧洲城堡。
山坡上仿佛从天而出的龙舟更是给片子增添了一丝诡异的沧桑。
八哥和表妹就要KISS的刹那,八哥还是轻轻地走开,很傻很天真的写实。
八哥扭动那还不算肥胖的身躯爬上木棉树去绑上一朵木棉花确实让人心动。
最后八哥骑着单车然后奔跑的那一段感觉有点像《400击》中安托万海滩经典奔跑的致敬。
片中罗大佑的歌声仍是那么沧桑,但还是最喜欢反反复复的齐豫的《船歌》,那种淡淡的乡愁也只有出过远门的游子才能深深地体会。
《八两金》观后感(九):輕風拂楊柳,離情映晚燭,夢縈時,情深處
在豆瓣上逛蕩過好些時日,只是不言不說,不留隻字片語,不曾留下什麽痕跡,也是今日偶然巧合,看了這部歲月久遠卻意蘊不盡的片子,至此才想寫些關懷。
曾有人說過,不曾深夜痛苦的人不足以話人生,我想說,不曾在他國異鄉流浪過的人很難深刻理解那複雜纏蔓而又些許糾結的故鄉情結。
對於這部片子並不是所有人都會特別感懷,或許說它並非適合一些人看,又或者說它也僅僅是給一部份人拍的,既是講述,是回憶,寄託著導演,寄託著那個時代的人們的一些情愫,同時釋放內心難以表露的深層微苦又甜的獨白。
先,寫到這,吧,以後,再續。
《八两金》观后感(十):八两金八分面八分人生八分憾
八两金是男人的面子女人的嫁妆,但其实男人女人真正想要的都是一份属于自己的感情,现实中的男男女女却往往迫于现实的无奈选择了妥协,捡了面子丢了感情。 八两金是移民海归的面子,八两金是结婚的聘礼、嫁妆,是男女的物欲,八两金是三从四德的说教,八两金是掩盖虚荣的最后一块遮羞布…….当然,电影中八两金也是男女主角的信物,感情的寄托。
导演大才,八两金的取名非常契合电影中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时间就是金钱,传统观念俱抛脑后,一切向钱看。出租车司机要外汇券,车祸后农民恶意敲诈,赴宴的相亲个个伸手要红包……也许老狗的死去代表淳朴时代的结束……
当然在人人都要八两金的年代,男女主角淳朴、含蓄的感情更显得弥足珍贵,忘不了洪金宝追船的场景,忘不了张艾嘉船头期望又失望的眼神,忘不了齐豫的船歌……最后因为八两金的现实却又没能走到一起,令人惋惜。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人人需要八两金,当下社会人人都要八万金,望浮华烦躁的年代,望你我都有扔掉八两金的勇气,都敢于追求自己内心的真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