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漫漫回家路》经典观后感集

发布时间:2022-06-22 03:41:48

  《漫漫回家路》是一部由菲利普·诺伊斯执导,Everlyn Sampi / Tianna Sansbury / 大卫·古皮利主演的一部冒险 / 剧情 / 历史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漫漫回家路》观后感(一):我本自由——末路小狂花

  如果看了剧情简介,大概就不想看这部片子了,因为太像片子里那些白人的口吻在说话。

  在茉莉的眼里一切阳光和微笑都是虚伪的魔鬼,而遮蔽太阳的乌云,磅礴的大雨才是逃向自由的天使。是呀,指向自由的是逃。

  茉莉能逃过众多人的追踪包括擅长追踪术的土著,她的精明源自与苍鹰翱翔于天际的自由同样的空灵,也许逃不过猎枪,但它的一生是自由的一生。

  《漫漫回家路》观后感(二):还成

  文明的可笑之处大抵在于身处于任何一种文明中的人都自以为掌握了真理。用一种倔强坚持自己的文明,用一种粗暴去干涉另一种文明。

  我更愿意相信文明与文明之间只是不同,而不在于高低。在无数类似的故事中,白人对于被征服的文化略显可爱or可笑地企图去消灭或同化,而在他们看来只是是在做一件对的善事,为何那些低等之人反而不领情。无论是什么方式,或许都只是文明的幼稚和不自信。文明与文明之间是否需要互相妥协,是否可以互相理解。有时候甚至连理解都是不需要的,而是承认相互的不同,而由此给予彼此空间和尊重。

  至于电影的细节,其实无须太过苛求。喜欢那种不带太多情感渲染的叙事方式。真正的坚持和向往,并不需要用力过度。那些单纯的心灵总是拥有更简单直接的坚持和力量。

  《漫漫回家路》观后感(三):以文明手段缔造出的种族不归路,让人深思

  电影题材很沉重,透过电影,再回顾历史,这简直是澳大利亚的一段黑历史啊。

  白种人以改良之名,借法律、武力,甚至舆论,对土著人进行所谓的保护,到头来实则是古已有之的种族灭绝手段的优雅转换罢了。俗话说,欲帮人不强人,强人之难,何之谓帮?况其手段,换位思考,于自己都无法接受吧,又应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国古话。足见澳洲这一长达60余年的国策的荒谬和滑稽。

  余以为,对于落后地区和民族,大多数人往往抱以俯视的姿态,自以为智慧、开化和幸福。殊不知,天地造人,人人平等,文明和幸福从来没有物质边界、种族边界,甚至是文化边界。正像一个亿万富翁,要表现慈悲和善心,一心要救助穷酸渔夫一样,但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此片某种程度上算儿童片,但孩子们童真面孔下的历史演绎,让人鼻酸。家,多朴实的一个归宿啊,竟然这么难以抵达。或许,我们中的大多数,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吧。当未来有一天,回家变得容易,人人安享乐土,不再辗转流离,才是最好的社会和文明吧。

  《漫漫回家路》观后感(四):I am a stolen Rabbit!

  首先说,音乐配的太恐怖了,多大的事儿,给《指环王》都够用了。

  这片的白人不如我预想的那么可恶,典型的公务员,追踪的人只得了三个星期的报酬,到期就撤,很好的法制社会,难道忘了你们的伟大理想——消灭低等民族了吗?岂能是我等有理想有抱负的革命战士的对手!Molly途中遇到的那些人,是浪人?是探险家?是工作者?一个个的无政府主义,不像“良民”。(可能是没有告密的条件,戈壁草原望不到头,又没个手机,心有余力不足,但一个大男人对付不了三个小女孩吗?绑也绑去了啊)

  Moodoo大叔这个原始猎人在追踪中对自己的猎物渐生好感——表面上是对对手的钦佩,可能是父爱情感的蔓延,还有自身民族意识的觉醒,最后还像是放了Molly一马——至少是不作为。

  Molly用自身的努力回到了自己母亲身边,回到了自己的土地,也许白人的世界很好很强大,但她不属于那里,她更希望在自己的土地上自由的生活。

  有些细节表现不好,比如在旷野中行走数千里,水源的问题——我只看到挖草根下的水,但够吗?我总觉得就影片中给出的条件,她们早就中暑倒毙了。还有食物,似乎她们是一路靠别人的施舍过来的,自己也就会掏个鸟蛋,并不具备荒野生存的条件。

  总评:意志的宣扬大过细节的表现。

  《漫漫回家路》观后感(五):《回家的渴想》

  《回家的渴想》

  看完真人真事改編的《漫漫回家路》,不得不驚歎於一個五歲小孩的記憶力,自從那天堅持要陪哥哥於夜裏外出撿破爛幫補生計而不小心在車廂裏打盹之後,他便和哥哥失散,也就無法再回家了,也再也無法得知家人的音信。

  在印度本鄉穿州過省,在身無分文、語言不同的情況下,輾轉流落異地,在街頭露宿,避過擄拐孩童的拐子黨,只能在神壇前偷取祭品充飢,最終幸得途人把他帶往警署,被安排任住失蹤兒童收容所,也幸得外國家庭領養,能夠享受家庭溫暖、父母的愛、優渥的物質生活、受教育的機會,他有了家。

  然而念念不忘的還是那個家,為了那個城鎮的那個小村落的那個小巷中那些和他血脈相連的母親那張歷經貧窮而飽歷風霜滿紋皺紋的臉、和他彼此的兄長和在強褓中的妹妹,無所不用其極,踏遍千山萬水,怎樣都要回去。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廿五年的失散後,他能和媽媽重聚,但遺憾的是哥哥在和他失散的那個晚上,被車輾斃了。

  要是他那天晚上沒有和哥哥失散,他的生命也許要被改寫。後來的故事是幸還是不幸呢?印度每年有六萬名失蹤兒童,不曉得他們的際遇又怎麼樣了?他們又是否能找到他們的「家」?

  由是我是如此珍惜和重視,我的家。

  ──2017年3月6日刊於《明報》

  《漫漫回家路》观后感(六):他者视角——人生会因此不同

  看完电影,再次感慨人是一种多么自负自大的生物,而人性又是多么复杂。

  Mr. Neville带着鄙夷说土著人还使用着新石器时代的工具,他真心地希望能改变土著人的境遇,把他们同化到欧洲的文化中。就如同自己觉得好吃的东西,想当然地认为别人也会爱吃,硬生生地非要塞到别人口中。我不得不说,其实我并不讨厌这位Mr. Neville,只是为他感到悲哀。他太自负太自大,把自己看成拯救劣等文明的救世主,浑然不觉自己已然是一个文化上野蛮的侵略者。

  反观自己,我们从小浸淫在现代社会中,成长在日新月异的世界,周遭的一切使我们的自信心不断扩张。我们心中的自大可能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亨廷顿说,今天这个世界上的冲突都来自文明间的冲突。确实,文明的冲突随处可见,它包含着世界观价值观的冲突。而又有多少人在对其他观念嗤之以鼻之前会沉心思考呢?世界太吵,大家都只听到自己的声音。

  电影中土著老奶奶呢喃着只有土著人懂的歌,在熹微的天地间哼唱,浑浊的眼里流下滴滴清泪。看到这个镜头,突然感到心中一动。老奶奶的悲痛流进了我的心中。

  我们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是不是变得愈发的egocentric呢?周遭的一切都被物化,我们自大地专注于自己的那点微不足道的感情和欲望,我们常常忘记人人都有七情六欲,人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Fence”在影片中作为土著人与白人之间隔阂的象征,在白人眼中就是文明与野蛮的分野。欧洲人认为自己的文化superior,就不遗余力的硬塞给土著人,从基因上稀释你,从文化上同化你。他们推动自己“文明的进程”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在实践着一种野蛮与暴力。科技给了白人凌驾于其他文明之上的资本,但却不是其文明更加优越的证据。我想说,人性,无关科技。

  走出小小的自我天地,以他者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也许一切都会有所不同,世界也会变得那么大,那么宽广。

  《漫漫回家路》观后感(七):eagle and dreamtime

  这部电影如果不是为了选一个好的题材来做Australian film的演讲 我是不会看的 因为其实对于这样一个历史性的自传题材 对我来说是很无趣的 但是看完以后 和看的时候 感觉催泪 无法控制

  这部电影讲的主要是Australia的stolen generation 对于Australian来说 这段历史 并不是那么光彩 stolen generation 自然会联系到aboriginal Australian 和white policy

  aboriginal的dreamtime这段历史对他们本身来讲 是非常崇高的 影片开头 molly和妈妈一起抬头看天空中飞翔的老鹰 告诉她那是我们的守护神 aboriginal people是尊崇自然的 他们和land之间的relationship 并视一些动物为不可侵犯的 再后来 molly和daisy躺在荒芜的土地上 昏昏欲睡的时候 是他们的守护神把他们唤醒 还有就是他们即将到家的时候 通过自己文化的守护神 和母亲交流 对于看电影但却没了解过aboriginal history的观影者来说 确实会觉得略扯 但对于他们 这却是无比崇高的一种精神联系

  gracie从一开始在church school的时候 就已经注定了之后的悲剧色彩 当molly说要回家的时候 她说她喜欢这儿 并不是情愿走的 但后来 她将要被抓住的时候 她往了相反的方向跑 这也帮助了molly他们接下来的逃亡

  电影里所表现的Australian culture是非常丰满的 harsh environment,emu in the girl’s song,Moore river settlement。。。

  white policy是种族歧视的一个政治表现 最后之所以停止搜索 是因为government的经费不足 讽刺

  不想写了。。。。就这样吧 写着写着觉得好没劲。。。

  《漫漫回家路》观后感(八):一缕坚强的澳洲阳光,穿透大气层,来到你面前

  喜欢这个片子,是那孩子的眼神刺痛了我的心

  ——《漫漫回家路》

  2008年2月13日,澳大利亚土著长老及上千名土著居民从全国各地赶赴首都堪培拉。这一天,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代表新一届政府和议会向澳大利亚“被偷走的一代”道歉,在澳各界引起广泛回应。

  在1910年到1970年间,澳大利亚的法律允许政府将土著居民世世代代的子女从他们的家庭中带走,送入白人家庭或教会中抚养,甚至遗弃虐待,遭此劫难的土著儿童约有1.3万左右。而产生这项政策的原因,仅是澳大利亚政府认为土著居民没有文化、没有前途,将他们的子女带走、漂白,有助于他们融入现代社会?

  对于成千上万个土著家庭来说,有的甚至几代都有孩子被强制带走,上演了一代又一代的家庭悲剧。而本片就是以白澳政策的产物“被偷走的一代”为背景。澳大利亚政府借着纯净血液、改造低等人为名,白人把原住民混血子女強行带走,编入摩尔河营地。一個14岁的少女带著两个妹妹逃出“乌托邦”,走上回家之路,她们将要面对的是一千五百英里的漫漫路途和在她们身后穷追不舍的枪声。

  在这部影片中姐姐和妹妹就像太阳和月亮,她们在狂风暴雨中,顽强地寻找着属于她们的天空。那条通往母亲方向的篱笆墙,那只翱翔在家乡天空的大鸟,一道道需要穿越的沙漠与河流,一个个必须面对的敌人与猎枪,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两个女孩子成为了真正的勇士。

  在終于重返家乡的那刻,夕阳下祖孙三代拥抱的剪影格外美丽。但她们的下一代,依然被带走,成为丧失自己文化、语言的民族。

  影片给我最印象最深的一处就是营地里的一个女孩只是由于动作慢了一点,就被绑起来用皮带抽打,当天晚上就死去了,甚至没有人知道她最后埋到了哪里。

  很少看澳洲的电影,总以为澳洲没有历史,可是事实上,哪个国家的历史不是献血淋淋的呢?

  自以为高贵的澳大利亚政府完全是在玩一种罪恶的权力游戏。从母亲身边把孩子夺走,让孩子失去母亲,让母亲带着愧疚含恨而死,高举改良土著血统的牌,正是灭族的人性泯灭之为。自以为聪明的掠夺者,在历史的书页上肆无忌惮地编造谎言,但只要站在公正的战场上,一个孩子的眼神就可以彻底地打败他们。

  《漫漫回家路》观后感(九):澳版“邵氏弃儿”

  首先把这个荒诞透顶的片名“末路小狂花”改掉,恢复本名《防兔篱》,Rabbit-Proof Fence是澳大利亚为了对付繁殖力极强的野兔对农牧业的破坏,于1907年在西澳建成,长达1833公里(有意思的是,由于兔群先期逃出围篱之外,这道墙未起作用,也可称为澳版“政绩工程”)。影片以防兔篱为名,一来三个孩子在步行穿越澳洲大陆的过程中,防兔篱是指引方向的唯一标志;二来望去不见尽头的防兔篱正如同孩子们延续一生的痛苦。

  从20世纪初到70年代初,澳洲政府实行白澳政策,认为土著居民是低贱无知的,将他们的孩子强行带走交给白人抚养或送到白人学校寄宿,希望同化土著人。那些被带走的土著孩子后来被称为“被偷的一代”。2008年,当时的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代表政府对白澳政策给土著居民带来的伤害表示正式道歉时说:“我们反思过去的虐待行为,特别是对被偷的一代人的虐待。这是我们国家历史上的一个污点。”夺人骨肉,是这世上最卑劣的事情之一,在任何有天理可讲的地方都是不能容忍的。

  看完这个悲惨的故事,怎么都觉得眼熟,发生在湖南邵阳隆回的“邵氏弃儿”事件基本相似,同样是官方行为,同样是骨肉分离,有的孩子将从此与并不愿和他们分离的父母一生不得相见,何其悲哉!但两者也有不同,澳版“邵氏弃儿”做为国家行为受到非议,对于具体执行者来说,还算是履行自己的义务,就像是《防免篱》中的那个一直死死追踪莫莉等孩子的英国官员内维尔,尽管冷酷,但他只是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别无他求;但湘版“邵氏弃儿”中的那些计生干部和所谓的福利院,则是利用国家政策为自己牟利,已经超出了工作的范畴。赎回孩子,计生干部可以得到“社会抚养费”的返还,把孩子送进福利院,他们又可以得到回报,怎样都不会空手;福利院多收一个孩子,就多一份被外国人收养的机会,也就是多了赚钱的机会(福利院这样好像“人市”,话题远了)。这种以公权做为利益工具的行为,本就是犯罪,现在竟将手伸向孩子,说句丧尽天良也不算过分。

  澳版“邵氏弃儿”已经成为过去,《防兔篱》就是一种反省;湘版“邵氏弃儿”据说正在严查,迄今尚无下文。如果不能就此警醒,又被淡而化之,谁又能保证不会有令我们的社会蒙羞的新版“邵氏弃儿”上演?

  《漫漫回家路》观后感(十):澳“被偷走的一代”命运凄惨

  2008年2月13日,澳大利亚土著长老及上千名土著居民从全国各地赶赴首都堪培拉。这一天,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代表新一届政府和议会向澳大利亚“被偷走的一代”道歉,在澳各界引起广泛回应。

  在1910年到1970年间,澳大利亚的法律允许政府将土著居民的子女从他们的家庭中带走,送入白人家庭或教会中抚养。澳大利亚土著领袖曼塞尔估计,遭此命运的土著儿童约有1.3万左右。产生这项政策的背景其实相当复杂。在修建贯穿澳大利亚南北部的GHAN铁路时,铁路沿线诞生了许多白人和土著的混血儿。由于文化原因,这些混血儿并不受当地土著部落欢迎,他们经常遭到遗弃及虐待。当时有一份报告建议政府,应该出面保护、抚养这些儿童,从而刺激了澳大利亚实行将土著儿童带离家庭的政策。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当时的澳大利亚政府认为土著居民没有文化、没有前途,将他们的子女带走、漂白,有助于他们融入现代社会。

  对于成千上万个土著家庭来说,有的甚至几代都有孩子被强制带走,上演了一代又一代的家庭悲剧。曾是“被偷走一代”的詹妮弗为我们讲述了她的家庭故事。她的外祖母瑞贝卡是家中最小的孩子,长得十分漂亮,5岁时就被教会带走,14岁时她生下了詹妮弗的母亲格蕾丝,之后又生了3个女儿。23岁时,外祖母患结核死去。詹妮弗的外祖父拼命工作,辛苦抚养4个女儿。1915年的一天,外祖父回来跟母亲说,他被强迫签署一份文件,将4个女儿交给政府带走,否则他将被送进监狱。就这样,4个女儿哭着离开了父亲,被送上前往悉尼的船。母亲很多年后依然记得当时的感觉,就像当年失去外祖母一样悲恸。到了悉尼之后,她们被分开寄养,还是婴儿的维尔丽特2年后死于结核。格蕾丝所在的保育所条件十分恶劣,拥挤不堪,条规严苛。她记得一个女孩只是由于动作慢了一点,就被绑起来用皮带抽打,当天晚上就死去了,甚至没有人知道她最后埋到了哪里……然而悲剧没有到此结束。1952年11月的一天早晨,警察又来到詹妮弗的家里,“他们不顾父母亲的阻拦,硬是把我们姐妹两个带走。此后我再也没能见到父亲”。

  政府的举措并没有带来预想的结果,1994年澳大利亚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政府的同化政策彻底失败了,那些被从土著家庭带走的孩子无论是受教育的比例还是就业率,非但没有高于那些同期还留在自己家中的孩子,还略低于这些一直生活在土著家中的同龄人。“被偷走的一代”大多数不能完成中学学业,却常常使用违禁药物、并有犯罪记录。

  1997年4月,澳大利亚人权委员会一份题为《带他们回家》的报告显示,被带走的儿童和他们的家庭遭受了巨大的心理创伤。有人这样述说被带离家庭、长大成人后的感受,“我们也许可以回家,但我们无法重新回到我们的童年。我们也许可以与父母、亲人再次团聚,但是光阴已经流逝,我们无法体味亲人的爱与关心,这种遗憾终身无法抹平。我们可以再次回家,但是身心所受到的伤害无法消除,因为‘监护人’们认为他们的任务就是消除我们的土著身份。”

  (摘自2月18日《环球时报》作者刘婕)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