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观后感10篇
《风筝》是一部由Randa Chahal Sabag执导,Randa.Asmar / Renée.Dick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风筝》观后感(一):一切都是命
看完电影,
我就一个问题,
如果在男女主角跳下悬崖前,给他们一瓶后悔药
他们会吃下去吗?
他们还会选择走到一起吗?
一切都是命
也许这个爱情并不如传说中的可歌可泣
只是在当时的境况下唯一的选择而已
《风筝》观后感(二):风筝
其实是一部无须言述的电影,讨巧的程度(在第60届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评审团大奖)正是其艺术价值所在。加之纯熟动人的摄影,细腻灵动的配乐,必定更加具备观众缘。
风筝作为自由和希望的物象,姿态淋漓尽现。正如贫瘠干枯的叙以边界,女孩拉米亚固自如青莲般绽放。我也愿意相信她的扮演者是极其本色的。从开篇过境拾起第一只风筝起,就被赋予了无问于世的清醒和坚忍。最终女孩和风筝合为一体。
短短70多分钟的电影,印象最深的倒是阿族妇女漫山遍野的跨界对话,尤其是拉米亚胖胖的阿姨。以边界为象征的民族敌对和仇视是基调,拉米亚和以色列士兵的爱情将一丝觞色涂抹其中,而这几幕场景便平添了现世的嬉弄与无奈。
《风筝》观后感(三):因为我知道我就要死了,或许我已经死了。
一个阿拉伯的女孩爱上了一个以色列的士兵,这样的爱情注定是没有结果的。女孩在家长的安排下嫁给了另一个男人,这样的婚姻注定是痛苦的。因为战争,因为家庭,一切都由不得自己选择。
面对离婚,拉米亚开始是不愿意的。因为离婚意味着离开以色列,那么就再也见不到士兵了。但是生活由不得自己。她的丈夫不喜欢一个愁眉苦脸的妻子,最终离婚了。回到家里的拉米亚,受到了他人的冷眼。一个被丈夫抛弃的女人,是毫无尊严的。对生活失去了希望,从那一刻起,拉米亚就已经死了。她不再惧怕家长的反对,不在惧怕未知的恐惧,甚至不再惧怕边境的地雷,因为,她已经“死了”。
结尾我非常的欣赏:拉米亚冲向哨楼,周围的防护铁丝都为她让路,快要到达时,地雷却爆炸了。拉米亚飘到了士兵身边,神情地告白,拖掉了士兵象征国家的衬衫和鞋子,摘掉了有星星的帽子,没有种族,没有国界,两个人终于可以坦诚相待:“我只想和你在一起。”
现实中相爱却不能在一起的恋人,用这种方法终于在一起了。即使是幻想,也足够了。
《风筝》观后感(四):Le cerf-volant
这是真的。
现实这样厚重的背景,以及大背景下的小人物。具备这两点,往往都会让影片跳脱出彩。未必要走Hollywood大投资高科技大制作巨星组合群星耀眼的豪华阵容。某种程度上,那是电影误入歧途。
我喜欢威尼斯倡导的“回归”。很多东西是要经历漫长的蜕变才会最终回归本质,是经历练积淀后最后平静的坚持。生活有那么一点点禅意。却无可辩驳。
黎巴嫩的年轻女导演Sabbag,平静底下依旧的暗涌。
叙利亚和以色列发生战争期间。女孩拉米雅生活在叙利亚一座小村庄里,她被嫁给了铁丝网对面——被划归为以色列的邻村表兄,但她爱的是边界瞭望台上的一个以色列士兵,这名士兵每天都在望远镜里观看她的行动,也早已爱上这个美丽聪慧的16岁女孩。在彼此无法接近的遥远而沉默的对视中,女孩快速完成了女人的蜕变。
仅有那么一次。他终于还是什么都不顾地追上来,众目睽睽之下他们一前一后无法靠近。枪口在怒视,她的手从他的手边滑过。我看得眼泪都要落下来。
那是严峻的教人发疯看不到希望却还有温情的年代。或许有片刻留恋,但谁都无法为谁停留。爱的名义成了罪。什么都是禁忌。只有风筝毫无顾忌。而勇敢的女孩,也从不曾畏惧过什么,甚至死亡。倔强地为自己坚持,终于向爱投奔,目光坚定。这是从最初就已奠定好的悲剧格调。那一声轰响,好象什么都不再,又好象什么都在继续。即便是惨烈的死也被表现地那么仁慈。
我记得她对他说。我要和你在一起。
《风筝》观后感(五):最美的情话
极具个性不惧危险勇敢个性在影片初始就已经从拉米亚不顾劝阻拿回飞到铁丝网外的风筝的行为中体现出来,这是一个个性张扬的女子,却不能摆脱传统的束缚,不得不听从所谓的男性委员会的决定嫁到邻村表哥家,在这个战火纷飞和思想保守的年代,她所怅往的爱情并不能得到肯定。但是她又是渴望换一种方式生活,也许是离她的爱人更近,也许是期冀能够带来一些改变。虽然不想离开家人和生活的村庄,但是在出嫁那天,从拉米亚狠狠的摆脱弟弟拉扯裙尾的行为中也透漏出来,多少是希望能够带来改变的吧,中规中矩可以预见的生活不是拉米亚所渴望的。在路过瞭望台的时候,两者之间的表现并没有让我看出什么破绽,只是觉得镜头在这段停留的时间较长。后来,拉米亚和她表哥的坦白以及做梦梦到的事情让利比亚士兵逐渐浮出来。本以为虽然拉米亚通过一系列不正常行为如不吃不喝在引发婆婆这家人的不满将会被休回原村可是在这里离心上人更近一些时,拉米亚会试图改变以前的行为,或者是讨好婆婆或者是积极作为争取留在邻村。可是制度就是这样,第二天一大早就被遣送回村,终于路过瞭望台的时候,以色列士兵褪去胆怯向爱人奔跑,指尖的触碰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告白,甚至连一句情话都没来得及说。以色列士兵这个角色的性格是自卑胆怯的,他不敢顶撞上司,自己沉浸在音乐的世界可是带给他一丝宁静和美好的收音机被长官扔碎,同时暗喻他们之间的爱情不会有结局。最后,亦是风筝收尾,拉米亚冲破束缚奔向心中渴望的那篇光明,在地雷中化为硝烟。但是结局不应该是这样的,所以导演最终又添加了拉米亚和士兵最终在哨兵台一起的画面。“我要和你在一起”最终由拉米亚说出了这句最美的情话。风筝贯穿影片始末,似乎拉米亚并没有离开~
《风筝》观后感(六):他们的战争,我们的爱情
两个剑拔弩张的国家,长长的铁丝网阻不断来自“敌我”阵营的一对男女的爱情,这听上去似乎有些不太可能,或是这只是在童话中才可能发生故事。但是,在电影《风筝》中,这样的故事发生了,黎巴嫩女孩和以色列士兵相爱,爱的很含蓄,但是已经足以让很多人感到惊讶,因为印象中,似乎一个阿拉伯世界的女孩以人体炸弹的方式冲向一个以色列士兵更为“现实”。
有时候,战争是事关生存的战争,是全民揭竿而起的战争。有时候,战争又是政客的“他们”的战争,而非百姓的“我们”的战争。所以,这部《风筝》或许展现了比一些有选择的新闻反映的更真实的中东风貌。片中的很多片断确实违背了我们的惯性思维,在我们看来,似乎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是不共戴天的,但是片中,他们相处的并不那么剑拔弩张,甚至在一个画面中,俊俏的以色列士兵让黎巴嫩妇女目不转睛;在我们的印象中,阿拉伯人似乎是极端保守的,但是片子他们显得更为“凡人”,小姑娘们也会讨论男人和女人怎么生孩子,大妈们甚至会扯开嗓子喊道女儿来月经了。然而,片中又时刻可见战争留下的创伤,比如铁丝网将一个民族分隔两地,以至于双方要用高音喇叭对话来相亲,比如阿拉伯妇女可以对着一个以色列帅哥目不转睛,但是马上就被一个同伴打断,因为这是“丢人现眼”的。还有长长的铁丝网,铁丝网一端的地雷阵,这是一片保守战争摧残的土地,但是百姓仍然生活着,就如片中那个胖胖的圆脸大妈,看上去生活的那么无忧无虑,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苦大仇深”。
黎巴嫩女孩拉米亚和以色列士兵约瑟夫的爱情很含蓄,看惯了欧美电影常有的那种充满爱欲的一见钟情般的炽烈爱情,这样内敛的爱情显得颇为甜蜜。在片中,拉米亚是一个充满个性的女孩,从片头她不顾地雷危险去拾起坠落的风筝起,她的那种独立而勇敢的个性就伴随影片始终。尽管依父母之命嫁给了划归以色列的领村表哥,但是她心里充满了不忿,她心仪的是以色列那个英俊士兵,这种感情或许还称不上爱情,但是青春期那种情窦初开萌动的羞涩与快乐远远胜过了家庭安排的婚姻。终于,她出嫁了,拉米亚恹恹的跨过了边境线,她在富裕的丈夫家过的很不快乐,当一个女孩心怀爱情的幻想,那么,沉闷的现实就是令人沮丧的了。只有在梦中,她一次次梦见年轻的士兵,梦见他们倚靠在一起。
影片结尾拉米亚再次跨过边境线,回到了娘家,经过了望塔的那一刻,年轻的士兵赶上了她,两人的手轻轻一碰,那种无法表露的爱情显得美好而又令人心痛。归家的少女仍然无法忍受那压抑的生活,一旦心中涌起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激情,这样的激情就无法轻易平静,终于,她再一次循着风筝,迈过边境线,试图寻找幸福的生活,但是,一声巨响,一切希望化为乌有,风筝可以穿越国境,而人不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能,地雷炸碎了人的躯体,也炸碎了希望。影片的结局带着超现实主义色彩,少女和士兵在了望塔对话,少女倾诉着爱意,一句“我要和你在一起”令人感到心痛,风筝在一旁飘荡,当我目睹着梦幻的美好时,突然镜头一变,空空荡荡的了望塔,风筝在飘荡,那或许是少女的化身,而人消失了,爱情消失了,“我们”的爱情在“他们”的战争面前总是显得不堪一击。拉米亚对爱显得那样执着,让我想起了特吕弗那部《阿黛尔.雨果》中的阿黛尔.雨果。在她的执着面前,士兵显得更为胆怯,他通过望远镜注视着少女,却一直没有少女那样的勇气,终于在少女回家的那一刻,他似乎鼓足了勇气赶上少女,但是他们也只能任相互的手指滑过,导演没有营造乌托邦,现实无法超越,士兵背后是更警惕的手举步枪的士兵,所以他们无法营造一个好莱坞似的深情相吻的大团圆结局,只能是错过,只能是遗憾,因为他们背后的国家是对方的“敌人”。
风筝,高音喇叭,望远镜,在这部电影中,边境线两边的人们似乎只能通过这些“器物”来自由的交流。他们被更残酷的如铁丝网,地雷这样人造的“器物”分隔,所以要用“器物”跨越,而人被隔离了,“我们”被“他们”隔离了。中东的天空是那么的清澈,那么的蔚蓝,但在大地上,仍无法避免灰暗的悲剧上演,但是,毕竟这种超越“他们”制造的障碍的“我们”的爱情仍然让人看到希望,在片中显得有些萧条的黄土之上,爱情之花坚韧的生长,虽然被摧残,但是依旧美丽,淡淡的悲伤过去,人们心中美好的情愫依然,风筝,有的会坠落,有的会继续飘荡。
http://handsomewang.blogdriver.com/handsomewang/1179299.html
《风筝》观后感(七):《风筝》,承载寂静的爱
文/故城
中东电影就像一首古波斯人充满宁静哲理的小诗,她使我们了解了这样一个在艰苦和困顿中,以坚韧和宁静的心态生活在精神与世界两重世界中的民族,她更使我们看到了一朵绽放在黄砂巨砾中的无名的清丽的黄色小花。
——张冲
后现代主义电影运用扭曲、夸张和嘲弄对现实进行创作和虚构,美被一种张扬的形式抖落出来,他们在运用纷繁芜杂的镜头叙述语言来表达这个充满阴暗和冰冷的世界,相对于这些而言,中东的电影有其独到的简约与宁静,他们在喧嚣中保持着静观的态度,撩拨开这个世界紧紧包裹的外衣,用眼睛窥探它的美与丑,用心灵和行动探求和追寻人性的温暖和生命的意义。
黎巴嫩女导演兰达?谢哈尔?萨贝格(Randa Chahal Sabag)在第60届威尼斯电影节中赢得了最多的掌声,她的[风筝](Le Cerf-volant)溶解了这个世界最为内敛的爱恋,却触痛了我们每个人最为敏感的神经。我想说,它宁静而致远。
风筝,承载着寂静的爱
风筝,被牵引着在空中摇曳、追逐。
这片天空并不清澈和蔚蓝,这块土地也并不生机盎然。蔓延到高耸垣上的是昏乱的黄,缥缈到辽远风中的是童言的无稽。风筝的那头,是女孩秀丽的面庞和精致的马尾辫。舞动的风筝与矜持的女孩,互相牵引着,也互相注视着,霎那间绘制出这片贫瘠的土地上一幅最有诗意的画卷。也许在这世间最美妙的莫过于有一个可以相伴的精灵,可以相视而笑也可以掩面哭泣;然而世间最痛苦的是一端在找到可以驻留和栖息的角落后永久的走了,留下的仅仅有曾经“望断天涯路”的依依。就像眼前的风筝,匆匆地挣脱了牵引,滑落的无影无踪。
女孩Lamia是以色列哨兵的精灵,哨兵深炯的目光在Lamia越过雷池去追寻断了线的风筝时已经凝驻了,他脸庞上浮起了令人难以忘怀的欣喜和憧憬。或许他并没有察觉生命的悸动已经转化为爱恋,已经成为内心长久的微鸣。或许他没有准备好为这个世界幻化出缤纷绚烂的梦,但这场梦已经不知不觉袭入了他的身体。或许,她仅仅是他的风筝,会在一个无人知晓的天涯滑落……
女孩的爱是遮掩而深藏的,即使当身披婚纱的她路过哨所的时候,侧目显得分外牵强和分外短暂。对于女孩,爱是永久存在细线,她紧紧地、涩涩地拉着,生怕有一刻会滑脱。虽然这种爱恋深藏若虚的安静而厚敛,但我们看到那份爱已经从珠帘透出,它充满了泛着白的天空,它拽撞着女孩的心坎。然而,不被父母授权的爱在阿拉伯世界是一个禁果,世俗的压迫使得女孩只有竭尽全力掩盖住她这种模糊而有力的愿望,而她的潜意识仍在永续这年轻的幻梦。女孩也不需要从强加于自己的婚姻中寻找爱的慰藉,她知道眼前的男子并不是他,她知道她是因为爱着他,故而爱着生命。所以她选择了沉默、寂静,纵然生命的纯洁和神圣遭到了玷污和践踏。
女孩的丈夫也是另外一个女子的风筝,他也明白这场尤似“闹剧”的婚姻会让两段生命永久的枯萎、凋谢,他也明白无缘的爱恋终会让双方的自由变得琐碎和遥遥无期。于是他选择了放弃,让女孩回到了叙利亚的小村庄。当女孩又通过悠长的边境之路时,哨兵心中无比的爱恋终于无法抑制,他逃逸出责任的“圈套”,义无反顾地奔向了女孩。但世俗的力量和势不两立的立场终究成为两人之间无法逾越的障碍。在指尖划过的瞬间,他们完成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告白,寂静却炽烈。
爱情,它的避难所是死亡吗?
女人终究是为爱而存在的。
女孩回眸的眼神遥遥无期,她步履沉重的回到了小村庄。然而在经历了种种后这里已经不是她温暖的巢穴,乡亲们鄙夷的眼神和近似癫狂的举动带给她的不仅仅是内心的羞愧和耻辱,她深切的明白这个世界已经不属于她了。“我还有只风筝在那里,就在边界那里,在树下”,女孩给弟弟讲述着风筝的故事,也在坦白着自己的爱情。近在咫尺的风筝只有一根若不经风的细绳牵引着,用力过度抑或者放纵过度都会失去控制。弟弟并不明白姐姐的寓意,他茫然着望着远方的边界去寻找风筝,“在哪儿,我什么也没见到”。恰如弟弟所说的话,他们的爱相去咫尺却又远若天渊。
那个夜,姐姐在弟弟耳旁淡淡地吹过一缕微风,凉丝丝的,沁入心脾。那个夜,女孩穿越铁丝网围栏走上了不归路,内心充满了孤零的悲郁。女孩生命的尽头排列着杂乱无章的地雷,爆炸的轰鸣声沉闷而旷远。轻辗的脚步声陡然化作一阵迸发的硝烟,随风飘逝了。
女孩或许不用冲破隔离网,或许不用跨入地雷区,或许可以信守自己的命运生来就是为了父辈、为了宗教礼仪。她不明白很多时候真挚的感情是要被控制和压抑的,她也不明白这个世界从来都不允许一个贫穷的女子去选择自己的爱情。对于她来说爱情是最后的避难所,于是她用生命最后的激情和力量去追寻真爱,用难以遏制的勇气寻求爱的庇护。然而上天是不会成全爱情和承诺的,[白兰]中素未谋面的夫妻因为彼此的照片触动了无限思绪,崔民植吟念着亡妻的冥信,痛哭涕零,上天不知不觉中安排了一场原本可以成为最为美丽的爱情的悲剧;[茶花女](Camille)中葛丽泰?嘉宝投入了一段从开始就错误的爱情,最终香消人散,我们只能从墓碑上的文字铭记这段无根的爱情。女人在爱情方面的努力总会分外的无助和苍白,不管是白兰还是茶花女,爱这个蕴藏生命活力与生命意义的符号总会被桎梏被封锁,任何试图冲破桎梏,逃逸枷锁的举动都最终让女人落得伤痕累累,我还依然记得林黛玉临死前所吟诵的那手小诗,字里行间,充满着不可磨灭的悲哀: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战争,人类自由永久的禁锢者
战争,人类诞生起就开始兴风作浪的刽子手。当人们还没有抚平它所带来的创伤后,野蛮的天性又一次战胜了虚伪的理性,我们又在伤口上无情地洒下了透彻心骨的盐巴。或许,我们舔噬溃烂的伤口也仅仅是为了去承受更加冰冷和残酷的利刀,让伤痛成为我们永久呻吟的借口。
战争,它永远都不会向和平妥协,但它永远都会毫无怜悯的打碎这个世界的自由。[钢琴师](The Pianist)中波兰成为了犹太人的人间地狱,钢琴师阿德里恩?布罗迪在狭小的房间中完成了生命的救赎和自由的沦陷;[猎鹿人](The Deer Hunter)中残酷的越南战争摧残着每个人的心灵,克利斯朵夫?沃肯在那场生命游戏中继续着对灵魂的解救,也将生命与自由永久的投入其中;[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中,杰拉尔?德帕蒂约因为在法国内战中鲜明的立场遭到迫害,在这个悲惨的世界苦苦寻求自由与和平;[柏林忧郁](Berlin Blues)中,柏林墙这个冷战的象征分割了柏林城,那是一个时代的困惑,一个时代的沉睡。混乱的世界,禁锢的世界,我们的世界其实无时无刻不在重复着昨天的痛,也无时无刻都存在解救自由的先行者。
[风筝]中无处不存在着隔离网,哨兵站,自由这个圣洁的字眼陷入了无法自拔的困境。在随处可见的戒严、封锁、监视和约束当中,叙利亚和以色列两国人民都萎缩在一个极小的活动范围。谁敢跨越雷池半步,满地铺设的地雷和风驰电掣的子弹便是他/她生命的归宿。两国之间人与人的交流停留在扩音器的嘶叫声与遥相呼应的高举的手帕,即便如此,监视的哨兵纪录下来其中的语言,仅仅是为了破译密码。
哨兵是一个追寻自由的男孩。他在男性权力集中的以色列军营之中扮演附属品的角色,长官严厉的训斥让他并不可能也不敢冒然超越眼前的障碍。在内心极度自卑和怯懦的同时,他会有意无意地从歌曲中让心灵的放飞。在权力的威胁下,男孩的角色显得孱弱无力。在他第一台收音机被扔出哨楼粉身碎骨后,男孩选择了沉默并从此只从耳机中感受音乐的放纵。这个小细节也暗示了结尾,他对女孩的爱也仅仅停留在意念冥想当中,他根本不敢为了自由和爱情去背叛权威。
影片中的风筝一直都是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符号,它不只牵引着爱恋的双方,同时也象征着自由自在,因为只有风筝才能在空中无拘无束的翱翔畅游,因为只有自由的风筝才能托起心中抑制已久的爱慕。女孩享受放飞风筝的同时,男孩也凝望着远处的风筝。这种自由与禁锢的对比让整个影片的情节充满了针锋相对的矛盾冲突,也让戏剧的张力含蓄而隐忍的脱出。
当然,影片的另一禁锢符号——宗教,也为人物的命运增加了浓重的悲剧色彩。阿拉伯女性特有的服饰和女性对待自由的态度都是宗教禁锢的表象,更为深刻的意义在于阿拉伯宗教文化中女人的“劣等性”被暴露了出来。弗洛伊德在对男权的描述中提到,“女人是道德上的次等人,她是异类”,这就犹如女孩Lamia被随意安置的婚姻和居无定所的漂泊。安全感的全然缺乏和躯体的飘零无依,使得Lamia成为了纯粹阴性特质的具型:她是绝对的莵丝茑萝,几乎没有自主的力量和抑制。影片的结尾告诉了女人,偏离了男权的束缚奔向自由的道路只能落得自取其辱与自我毁灭。
政治,电影永远无法逃避的命题
自80年代初以来,内战成了黎巴嫩电影的主要内容。多数黎巴嫩电影人不友好、甚至苛刻地处理这一主题,而齐亚德?杜艾里却决定将自己的处女作《贝鲁特西区》对准两个可笑的、不谙世事的少年,尽情地享受战争带给他们的极大自由。然而,随后由于政府打算重申自己在邻国当中的位置,加强了对媒体和艺术的控制,于是统治者的愤怒猛烈地倾泻在兰达?萨贝格的[一个文明人](A Civilized People)上。[一个文明人]向我们讲述了一些苦恼的人试图在战争的疯狂中苟且偷生的故事。这些人包括一对埃及女同性恋者和一个既是疯狂的牙医又是一名狙击手的男人。刻薄的评论家们认为影片对角色,尤其是对那位虔诚的狙击手的刻画是粗俗、淫秽、反宗教和不道德的。一家阿拉伯媒体甚至抛下“淫秽作者、荡妇和犹太复国主义者”等名号称呼兰达?萨贝格。
本片对于萨贝格来说,其意义也许就在于她下面的这句话,“通过这部影片,我想知道如何能终止自己的愤怒。”Culture Dose的评论人约翰?奈斯比特(John A. Nesbit)曾经这样评价过这部影片:“在以色列退出戈兰高地的南部地区后,此时从政治上看,这部作品讲更合黎巴嫩官方的口味。”正如导演和评论所达成的共识那样,本片对于战争的披露非常的温和和含蓄,萨贝格用一部现实意义极强的电影回击那些曾经挖苦、讽刺、嘲笑和咒骂的人们,并在结尾用一种发人深省的迷幻调子让女主人公Lamia复活,这正是在表达了自己的一贯真实朴素的政治态度:战争,不管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人类最纯洁的天性也会因之而丧失,世界最美好的事物也会因此而凄凉。
当然,本片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控诉,因此导演并没有让战争成为影片的主旋律。戈兰高地本该是炮火轰鸣下的僵冷与野蛮,本该满是逃逸的无家可归的可怜的人们,然而萨贝格用一段凄美的爱情还原了古巴比伦的朴素与隽美,在一种貌似平静地态度之下传达出的是悲悯伤感与痛心疾首。废墟,这块土地不会磨灭的存在形式忽然散发出一种耐人寻味的形式美,把拨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这正如张冲所说的,它使我们看到了一朵绽放在黄砂巨砾中无名的黄色小花,清丽而幽淡。
04/10/27 11:30 发表于12月下[电影世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