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时事评论

2016年双十一各大快递公司如何应对快递压力?

发布时间:2022-09-19 12:24:14

   双十一忙碌的不仅有电商人员,更有战斗在一线的快递行业人士。2016双十一,各大快递公司将会如何应对快递压力?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2016年双十一各大快递公司如何应对快递压力?

开启“抓壮丁”模式

   “双十一快到了,现在想多招一些快递员。”黄老板告诉《IT时报》记者,按照往年的经验,双十一期间的配送量会增加一倍,目前的人手不够,所以提前招聘一些临时工。

   王凯(化名)是澳门路上另一家快递公司的快递员,他现在每天配送200单左右,月入大概四五千。

   “双十一的话,一天得配送400多单,最多的时候能有500单。”王凯说,“如果来不及,我们可以找一些熟人或朋友,拿着身份证去老板那里登记,然后我带着他配送。每配送一单他得两三块,我得一块钱。”王凯告诉记者,去年双十一期间,他收入囊中七八千元。

   双十一即将来临,各家快递公司都在忙于招聘,甚至有媒体报道称,一些快递公司高薪招人,价位一度达到万元以上。记者在几家主流招聘网站上输入“快递员、上海”等关键词,看到德邦物流、天天快递、顺丰、圆通、京东等都发布了大量招聘信息,数量多达十几页,薪资待遇在5000~8000元之间。其中,最为显眼的是德邦物流,记者发现它在上海各区都有很大的招聘需求,粗略统计,德邦物流在上海多个区的招聘人数都在50人以上。

   一位招聘经理向记者表示,双十一即将来临,根据以往的经验,货量要比平时多出两到三倍,目前快递员比较欠缺,只要年龄在18~40岁之间,无需学历和工作经验,均可快速入职。“如果你想做的话,明天拿着身份证来报到,后天就可以上岗。”上述招聘经理爽快地说道。

千万巨奖已经准备好

   据国家邮政总局初步预测,今年双十一期间(11月11日至16日)全行业处理的快件业务量将超过10.5亿件,比去年同期增长35%。而投入双十一快递服务中的一线人员将达到268万,较去年增长超过50%。

   圆通速递公司CEO相峰在接受《IT时报》记者专访时透露,预计今年双十一当天圆通的揽收量会达到6000万单以上。而在去年双十一当天,圆通订单量是5300万单,实际揽收量是4000多万单。“业务总量会提升50%。”相峰说。

   相峰明确表示,圆通目前正在大幅增加临时性员工人数,尤其在中转环节和末端网点,同时今年发放给配送团队的奖金也会加码,“在今年双十一期间,圆通将拨几千万专项资金用于奖励各地网店和快递员,只要服务和时效做到有保障,就会给予奖励。”

   和圆通相似,韵达也在加快招聘节奏,据韵达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预计增加派送员1万余人,旺季期间将会提高加班工资并为快递员和货车司机提供免费餐和休息场所。同时,为方便货物调配,韵达还将对沈阳、太原、苏州、东莞等十几个分拨中心进行改造并完成仓配扩容,增设网点、分部的缓存场地。

   对于快递公司高涨的招聘热情,快递行业专家赵小敏态度谨慎。他认为,目前大量招聘都几乎不设门槛,甚至毫无经验的学生都可以兼职,由于对路线和业务不熟悉,最终未必能够保证配送效果。而且从目前情况来看,快递员并没有很好的经济回报和前景预期,也缺乏职业荣誉感,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比较有限,大量的招聘需求很难完全得到满足。

加码“陆空”运输能力

   除了终端配送能力之外,双十一对快递公司的骨干运输能力也是一大考验,从出仓到城际配送,哪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

   据相峰介绍,圆通从去年9月开始投入2架飞机进行航空运营,今年飞机数量增加到5架,除此之外,圆通还和各大航空公司合作,目前已经开通了700多条航线,未来还将有更多的飞机引入圆通航空的机队中。在路由线路方面,圆通今年上线云平台,其中包含29个系统可以监测到所有快件的流量流向,利用该技术圆通建立了“动态路由”可对整个线路进行优化,增加直发线路,减少中转环节,从而加快包裹的处理。

   同圆通的部署方案类似,顺丰、韵达均采用了增加车辆、加大直发、开拓航线等应对措施以提高配运的能力。

   顺丰方面透露,公司将增加直飞线路,启用顺丰航空100余条航线资源,建立区域性转飞模式,保障更多快件通过1条航线完成运输;同时增开6000多条线路,增加2万多台车辆运力,利用大数据技术模拟收发件重点区域及货量,增加和应用直发模式以减少流转环节。此外,还组建大客户专项服务行动队,将客户仓库与顺丰网点合二为一,实现人员驻场和快件直发,双十一期间顺丰将为大品牌客户提供直发线路近500条。

   对于韵达快递来说,双十一的部署重点被放在了加强广东和新疆等边界地区的配送能力,韵达快递计划增加车辆1万多台并新增揭阳、伊宁等多条航线。同时,部分网点也将开通航线,如海口公司开通发往成都的航线,以有效对接西南地区的配运需求。

   更多热门文章: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