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世俗评说

现代百姓最缺什么

发布时间:2022-08-14 12:59:17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是《孟子》中的话,曾两次出现。孟子喜欢讲王道。孟子的这两段话虽然是教导国君如何推行王道,其实这两段话所描述的也是孟子心目中的理想国度。孟子心目中的理想国度是老百姓有丰富的物质生活——谷和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黎民不饥不寒,七十者衣帛食肉,也有丰富地精神生活——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人民养生丧死无憾。

  在物质生活上,现代社会比孟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不知要丰富多少倍。在实现了谷和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黎民不饥不寒、七十者衣帛食肉的基础上,老百姓不但不用缴“皇粮”,而且种地还可以得到补助。小孩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既不缴学费,也不缴书本费。生病看病有合作医疗,超过六十,可以领养老保险。如今的老百姓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赋税劳役”。假如孟子时的人生活在现代,仅就物质生活而言,其幸福指数达不到百分之二百才怪。

  可是如今的老百姓对这个社会并不满意,牢骚满腹者比比皆是,开口大骂者亦大有人在。这不能不让我们继续思考,为什么?老百姓为什么会对社会如此不满?这就要看看如今老百姓的精神生活和孟子时代的有何不同了。

  古代的老百姓接受了庠序之教,懂孝悌之义,有等级观念,并认为这个等级观念是天经地义的,所以他们认为统治者统治他们也是合情合理的,他们甘愿做顺民。现在的老百姓知道了**,痛恨等级观念,更不愿意被别人统治,但社会现实是那些打着为人民服务的幌子的在位者依然以统治者自居,用人民赋予他们的特权做不正当交易。如此虚伪,还不如明说自己如何如何呢?言行不一,性格矛盾,反而让老百姓看不惯。更何况,如今的老百姓喜欢绝对的公平,如今的社会,贫富悬殊之大让人瞠目结舌,这让那些比古人富,但比如今社会上的富人不知穷多少倍的穷人们怎能心平气和。请不要太多地去指责他们,因为每个人都喜欢横向比较,不喜欢纵向比较。

  古代科学不发达,老百姓相信天,相信神鬼,有宗教信仰,心有敬畏,说话做事自然谨慎。如今科学发达了,老百姓明白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道理,知道了鬼神、宗教都是假的,“向善”不如“求利”实惠。除法律外,他们没有了任何畏惧。加之执法不严,有很多人连法律都不放在了眼里。无法无天,胆大妄为的人越来越多。这种人越来越吃得香、打得响,老百姓的价值观开始崩溃,恨自己没有能力当这种人,又恨别人有能力办这种事,于是把这种恨,转向了社会,对社会自然就越来越不满。

  这让我想起了孔子。《论语》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段话的意思是“孔子到卫国,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人口真多呀!’冉有问:‘人口众多了以后,该怎么办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冉有又问:‘已经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呢?’孔子说:‘教育他们。’”

  毛主席使中国人民站了起来,邓主席使中国人民富了起来,这是大家的共识。可以这么说如今的社会就是已经富足的社会。已经富裕了,又该怎么办呢?孔子的观点是“教育他们”。

  有人说,是呀,我们现在不正是把教育放在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上,努力发展教育吗?这和孔子的观点一致呀!没什么错呀,为何老百姓还会有牢骚呢?

  首先,我要指出的是,现在的教育和孔子所说的教育是两码事。现在的教育教给学生的是科学,学生学到科学,只会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现在的教育中的人文教育、道德教育是虚的,是一句空话。而孔子的教育主要指的是人文教育、道德教育。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能亲仁,行有余,则以学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孔子的教育重点在什么地方了。根本没提到学科学呀。这也许是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物质文明不再发达的原因之一吧。但孔子所说的教育对整个社会秩序的建立,对国人道德的塑造的功德是不可埋没的。

  其次,我想反问一下,现在的教育真的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了吗?政府有钱免学生的学费,却没有钱为学校盖楼、购置设备。学校硬件设施分配极不公平,以小县的小学为例,实验小学不知要比街道小学好多少倍,街道小学不知要比乡镇中心小学好多少倍,乡镇中心小学不知要比学区小学好多少倍,学区小学不知比村级小学好多少倍。学校办学条件急需改善。教师队伍亟待更新。虽然取消了民办教师的头衔,但按个人素质讲,现在的学校中不如民办教师的师德和师能的教师依然不少。坦言之,如今的教师大多处在把教师当成养家糊口的职业来对待的层次。“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如今的教师只是马马虎虎地完成了教书的任务。穷国办大教育,如果“大”仅仅指人数多,用这句话来评价我国的教育是中肯的。

  所以,如今的社会问题的根源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物质生活是老百姓的第一需求,只有满足了这个需求,老百姓才会追求精神生活,乃至宗教生活。如今,我们国家富足了,人们有了追求精神生活的基础,但是,如果我们不正确地引导,不在精神上给他们指明方向和目标,老百姓自然就会因空虚而生出无端的烦恼,从而对社会不满起来。所以,要想解决现代的社会问题,必须按孟子说的“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在学校乃至全社会营造学习氛围,加强温总理说的道德文化建设。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只要孔子所说的道德教育,而舍弃现在学校所教的科学教育。我只是希望,二者能并重。如果想尽快纠正现代教育的偏差,把道德教育的比重再加大一点,我也不反对。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