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机动警察剧场版2》的影评10篇

发布时间:2022-07-01 00:11:59

  《机动警察剧场版2》是一部由押井守执导,富永美伊奈 / 古川登志夫 / 池水通洋主演的一部动画 / 剧情 / 悬疑 / 科幻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机动警察剧场版2》影评(一):又是一部押井守的经典

  整部作品脱胎自押井守自己监督的《Patlabor OVA》(最早的一部)中的《二科最漫长的一天》,将之发扬开来。

  这部作品是作为HEADGEAR组合最著名、争议最大也是最难懂的一部Patlabor作品,其地位是不可小视的。

  与在《Ghost in the Shell》里面不同,这里押井守阐述的是关于国民自卫队和政府关系的思考,也有着一段保留性的独白(也是极难跟上他的思维的)。作为几乎是押井守的Patlabor的绝唱,个人感觉押井守展现了作为一个左翼知识分子的自觉——似乎扯远了……

  看这部片子之前,不妨先看看《二科最漫长的一天》,也许会有更好的感觉。

  《机动警察剧场版2》影评(二):安保的一代的寓言

  60年代的"安保一代"至今还在各种的作品中体现着或者坚持着他们对那段岁月的不可磨灭的记忆,而历史的轨迹时候也验证着他们的视角。夹杂在右翼势力与美国之间的日本,危机从来没有离它远去。借后藤队长的口,押井守又一次表达了他的左派政治观,不过也没有忘记给美丽的南云补上了一段青春的回忆。

  片中有不少场面印象深刻,大雪铺落于城市中的坦克,南云去见旧情人时候哪一段飘雪加上川井温情的配音……继承着和平保卫者的基调,P2让原本男女主角继续退居二线,而把焦点放在更个人化的政治与社会批判上,这种做法当时肯定会遭到部分原著FANS的不满,但放到到现在看来,P2无论是作为押井还是川井宪次来说,都是最为成功,最为忠实反映他们实力的一部作品,而当中隐晦的预言,或者就是某天出现……

  《机动警察剧场版2》影评(三):Modus Vivendi

  押井守喜欢描写警察。并非是平民、也不是军人,既是体制内、也是必须有自己的判断。 后藤说,不循规蹈矩的公务员只有两种:坏人和“正义的伙伴” 。但警察所谓所谓正义是什么?押井守这个老左派给出的回答就是“现状”,也即权宜之计。和平是虚假的,战争却也并不真实。虽然从战败一路走来有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令人恼火的阴谋和妥协,可毕竟已经到了这步田地,无可挽回了。全共斗和赤军并不是可能的选项,押井守也要把“新保守主义”添加进去。“尽管有各种各样的不满,现在自卫队造反的理由却压根没有”,“这座城市太小,支撑不起一场战争”

  但是荒川的话言犹在耳:“如果坐视不理,会遭致报应的”。 谁人都知道,宪法九条和美日关系是不正常的变态产物。换言之,战后安排并没有结束战争和占领,而是把战争和占领以某种温和的模式延续下来了。“战争这种东西早就开始了,等意识到的时候,已经太晚”。美国不可能把日本的半依附地位永久巩固下来,面对东亚正在崛起的挑战,美日同盟关系迟早要走向更为平等的基础。无论以哪种形式实现,都意味着modus vivendi的破坏。左派不愿意面对这个现实,只好紧紧抱住“现状”不放,在“挣扎的公务员”这个角色里,寄托自己一点破灭的反抗。可这种自欺欺人还能持续多久呢?也许确实“没有一场战争是真实的”,但不把它看做真实的,连虚假的和平也维系不下去。

  :后藤有什么不好的?南云偏偏宁愿给柘植当三儿。巴特也没什么不好的,素子就是盯着久世不放。这就是命吧。

  《机动警察剧场版2》影评(四):老左派眼中的当代日本

  这是押井守继前集《东京毁灭战》之后,又一部带入日本现代都会哲思的大作。这次押井守不再探讨城市人的机械化构成与空虚心灵,转而论述另一项躲身於当代日本富裕表象之内,从二次大战以降就挥之不去的梦靥--国家定位与右翼思维。

  众所皆知,日本在二战战败之后,接受美国「协助」编写的和平宪法,此一宪法多从美国角度出发,特别是明文禁止政府拥有常规军队,仅能设置极为有限的自卫队。有人以为这条大大影响国家的自主性,尤其从未彻底检讨过的日本国内的右翼势力,当然一直视此条例为眼中钉、芒背刺,总是蠢蠢欲动,试图掌握政局来翻修宪法;而另一方面,美国虽然一直是日本的坚实盟友,也多次矢言保证日本的国家安全,但实质上,日本只是美国在亚太区域稳定政策中的一个环节,如同棋子一般的存在。因此政局动荡的日本绝非美国所乐见,更甚而,会尽一切努力去破坏右翼份子的复兴大计;也就是说,当代日本一直处在美国当局与国内右翼互相角力的阴影之中,要是有一方企图来个一劳永逸的变革,如一场政变、一桩谋杀,那后果都将不堪设想,可以说是一个恐怖的平衡。

  而在本片中,押井守所要呈现的即是这个恐怖的平衡,他警告日本国民,不要太过沉溺於目前和平富裕的表象,而忽略背后所隐含的危机。而当失去控制的自卫队进驻首都,美国当局又计画藉稳定之名来行换血之实,这时候,夹在中间的警视厅该如何自楚,又该做何种的自我定位,是要依循体制行事,还是以国家人民的安全利益为最高优先?以上种种的问题,片中只大略点出,没有深入探究,最后更是刻意淡化冲突面,但我相信押井守所要强调的这些讯息,观众应该是都确实地接收到了。

  本片的制作与前集一样严谨而精良,虽然少了那么点娱乐性,但押井守风格更为显著,是一部押井守迷绝对不能错过的杰作,推荐。

  《机动警察剧场版2》影评(五):在虚幻的世界中追求真实

  押井守果然是老左派。同样是左派,共同点在于注重解构,但是不同的左派的区别在于对解构这一行为的态度。如果说幼稚的左派满足于搞一些形式的东西,那押井守恐怕明白面对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结构试图解构往往最终只能落得望洋兴叹的境地,最后也只能保留一个解构的态度,并留下一种带有哲学味道的政治视角。

  这部剧中最耐人寻味的是拓植这个人,他的行为恐怕可以概括为“我就是要在虚幻的世界中追求真实”。最初拓植组织中的高层人物是试图用伪袭击大桥来为本土势力增强对日本的控制力创造机会,但拓植却把这次假袭击搞成了真实事件;在三泽战斗机事件中他用电子战手段玩弄了当局,虚虚实实最终扩大了事件,使得政府粉饰太平的努力泡汤。

  这些行为都是出于一种解构当前权力政治癣疾的态度:既然一切都是演戏,都是安排好的,那我就要把它还原成真实的。在飞艇事件中他使用了假毒气,但因为他提前被抓,剩下的两艘的本来使命就成了悬念,我倾向于这两艘是承载了释放毒气的使命,因为在击落第一艘飞艇后没有造成损害,相关势力肯定会想办法把不利因素抹消掉,如果他们选择继续击落剩余的飞艇,则拓植会让他们自食其果——将虚假的东西还原成真实的。

  对于群众这种存在,押井守也给予了矛盾的观点,一方面他批判了和平地区群众高高挂起的无知,好似神不了解人间疾苦;一方面又描写了如南云,特车二课老队员那种活生生的普通人的形象,他们只是平平凡凡的人,在自己的位置上完成了自己的事情,并没有过错。麻痹自我、麻木无知和勤勤恳恳、珍惜当下,两面都是人性,没有人能够简简单单地评判它。

  拓植最后说,他想多看一眼这个城市的未来。如果他是对这一切持悲观态度的,那他就会像剧场版1的天才工程师一样提前自杀,但他选择了看到最后,说明他对人性还是存留了希望的。

  《机动警察剧场版2》影评(六):GIS的前世?

  如果说第一部《机动警察》电影比较接近传统意义上的剧场版的话,第二部则完全是打着押井老爷烙印的东东了。超长的台词,阴冷的基调,无处不在的政治影射,长时间的静止画面,强烈的镜头存在感和独特的镜头位置,还有数不清的让男生心跳加速的武器装备——等等,这不就是GIS么?

  没错,事实上,如果拿93年的机动警察剧场2 和95年的攻壳别动队剧场1比较,实在能发现太多相似的东西,连画面的风格也出奇地相似。相比之下,《机动警察》1和2之间的关系,反倒不那么密切。记得宫崎老爷子和押井守在《机动2》上映后有一个对谈,专门提到画面的问题。押井在里面老实承认,几乎所有的画面都经过了电脑处理。可那是电脑速度还很慢的 93年啊,我实在想不明白,这样精美的画面,对一个当时应该还不怎么富裕的公司,到底是怎么做到的,那得烧多少钱啊!唯一的可能,是押井动用了大量技巧,尽可能减少了“动”的画面,特别是刻画人物表情的画面。

  曾经有人总结日本动画,说日本动画其实是“不动”的艺术,对话开始,切到一轮明月,这样人物的动作就省了,然后再切到脚,镜头拉远,只有人物的嘴微微动着,尽可能地画机械,画清风吹过树叶飘动,这样人物表情就免了……仔细看机动警察2,不幸地,全部言中。数一下对话时画面不在对话者的镜头的比例,真的不是一般的高啊。要不是押井同志的镜头角度太叼,让人只知赞叹其技巧高超,加上繁复华丽的背景画面掩盖,影片里人物动作细微的不自然,恐怕难以掩盖吧。这一点上,后来制作的GIS可能由于预算的缘故,动作就要流畅得多。

  南云队长和拓植的故事,算不上新颖,尤其是拓植,变成恐怖分子的原因有些突兀,这点我同意宫崎骏的意见,有点像是押井守为了传达自己的想法硬插进去的。整个机动警察系列塑造最成功的人物,私以为是后藤队长,这位漫不经心又充满睿智的中年人,感觉是整个系列的灵魂所在。

  《机动警察剧场版2》影评(七):禦姐的沒落

  開場還是喜歡的,儘管熱帶雨林突如其來慘烈的戰鬥讓人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只記下了PATLABOR和軍服上黑色的UN兩個大字。原以爲會是和GUNDAM08MS一樣的戰爭友情愛情八點檔,卻鏡頭一轉囘了東京。筱原重工實驗室裏AV98的英姿比TV剽悍了不是一點半點,即便外界早已出現了更加先進的機型。於是心裏有一些東西被漸漸喚醒,只是看著金屬表面那散發的自然光,便覺得閃閃的滿心歡喜了。

  東京灣、越海大橋、擁擠的車隊、川行的人流……

  場景和機械的描繪一如既往押井守的極端寫實主義風格。色調的哂谜迤洌蛩{或綠,生扯眼睛的,便不僅僅是個黑客帝國。仍舊是不擅長的人體刻畫,實体化的後果便是,動作強悍到了極致的同時,那臉也變得絲毫不堪入目,后籐這類BT猥瑣的老不修大叔自然不會受到影響,只苦了TV中美麗端莊賢淑智慧一枝梨花壓海棠的南云姐姐,生生的就此蛻變成了一個表情猙獰的歐巴桑。

  關於國家和社會的話題從來就不是輕鬆的玩物,押井老頭子又每每對其心儀不已,那樣的沉重與壓抑並非所有抱著娛樂心態的看客所能理解。可是更多的時候,你看著畫面中別人的生活同時,也往往不可避免地牽扯到自己身上,下意識裏有意無意的暗暗對比,從而把自己歸到某一類或某一群的人中去。然後就只剩了無中生有的懊惱。

  “事已至此,你何不自殺?”面對憤怒者的詢問,他竟悠然答這生活仍有希望的地方——不喜歡拓植這男人,神龍見首不見尾得莫名其妙。南云的感情生活至此被荒川寥寥數語點破,他們都只是普通的男人和女人——搭進了前途,埋葬了感情,心痛到不能自己。卻原來我心生仰慕已久的禦姐,也不過是個不倫之戀中人盡口銖之的小三而已。直叫我恨不能那男人立馬切腹。

  海面快艇上始終未能扣下的扳機,只一封卻被大約念叨了無數次的内容模糊的信件,即使1、2、3號機全部出場,也不過是個曇花一現的巨大擺設,那在我看來厚顏無恥的男人自佇立海鷗深處,末了寥寥數語義不能表達心中仍然無法割捨的情誼,手銬的另一端確是牢牢的安在自己手上,在感情的天平上,禦姐就此完全LOLI化地投入大叔懷抱。難怪后籐寂寥的一句“最後我也只剩下他們了”,只聼得人愛恨交加外加傷感連連。

  TV的主角野明和遊馬至此完全邊緣化,原來最終這不過是中年男人和女人的感情糾葛問題,我上不來心。

  《机动警察剧场版2》影评(八):虚幻的世界,真实的.....《东京圣战 影评》

  内容简介:

  原本“和平”的东京因为一起政变的阴谋变得动荡不安,然而阴谋的主使却是多年前与南云忍相恋的拓植。作为维护和平的机动警察队长,作为多年来一直期盼与恋人重逢的女人,在孤立无援、危机重重的境地下,南云开始了自己艰难的抉择……

  简评

  关键字:虚

  这部影片最大的主题就是“虚”,政变是虚假的,东京的和平是虚幻,高高在上的权利是虚伪的。拓植的心理战很成功,在政变还未来到前,人们就开始互不信任、互相推诿、相互指责,庞大的权利大厦似乎在一夜间崩塌,毁灭的哀嚎不断震荡着本已脆弱的心灵。在自己的人生成了政治的牺牲品后,拓植再也不相信有所谓“真实”的东西,他要向世人证明你们现在拥有的不过是随时都会破裂的泡沫。

  但是,真的没有真实的东西吗?最后南云历经千辛万苦站在这个自己曾经崇拜、爱慕的男人面前对他说“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我,并不是幻影啊。”拓植证明了世间一切是虚幻的,但南云证明了爱是真实的,只要我们相信爱的存在,就算所有“泡沫”都破裂了我们仍然能坚强地活下去,只要爱是真实的人类还会是真实的存在。后藤拼命守护着虚幻的和平,并不是因为那是仅仅看起来美丽的泡沫,而是他明白人类不可能完全生活在真实中。人类是软弱的,大部分时候需要幻觉来麻痹自己,但人类又是坚强的,当危机来临当也会为所爱的人奋不顾身。

  拓殖只是为了求证而不是为了行动,他所制造的恐怖袭击全是一出闹剧,让所有虚伪的人丑态百出,或许他心中并不真心期待着南云的到来告诉自己这世间还有“真实”存在,这种“真实”是拓殖无论如何也无法在自己的人生中寻觅地到的。

  影片的最后拓殖作为“失败者”没有自杀,他说想看一下这个城市的未来,望着这个自己曾经痛恨的、嘲讽的以及斥之为虚幻的城市,此时却又如此真实地矗立在自己面前,在谎言、欺骗、虚伪中挣扎了一生的拓殖能感到原来爱可以是这么真实吗?

  这又是一部典型的押井守影片,强烈的政治倾向、暗讽的黑色幽默以及深刻而不沉闷的表达,这就是在日本和宫崎骏、大友克洋并称的三大导演之一,也是广为“传诵”的“原作粉碎机”,能将TV版中那简单、搞笑的《机动警察》拍到这份上的也只有高山文彦和他了。

  经典片段赏析

  拓植:从这里看那个城市就像海市蜃楼一样,你不觉得吗?

  南云:就算只是幻觉,那个城市里还是有人,当那是现实而努力地活着。难道连那些人,你也认为是幻觉吗?

  拓植:三年前,自从回到这个城市以后,我也曾经生活在这个梦幻当中。虽然我想拼命告诉大劫案这只是个幻觉。即使第一声的炮声响起时,还是没有人发现这件事…不或有人到现在也还未…

  南云:现在站在你面前的我,并不是幻影啊。

  《机动警察剧场版2》影评(九):虛假的和平 正義的戰爭

  我屬於不知戰爭為何物的一代。從各種渠道所得到的印象只是戰爭的恐怖。

  生於南京,對於南京這座城市的印象,不是金陵王氣,也不是孫中山的陵墓,在知道這些之前,就有一個殘酷的事實被烙印在腦海中。南京大屠殺。雖然不喜歡官方對於大屠殺的說辭,也不想成為愛國教育的被影響者,但對於戰爭的恐怖,一直都難以忘記。明明是戰勝國,但絲毫沒有榮耀的感覺,除去復仇的想法之後,剩下的就只是恐懼了。這些似乎和後藤的想法也差不多。

  除了出生地的緣故,其他各渠道瞭解到的戰爭都是充滿了悲情、恐怖、折磨與破壞。初中時最喜歡看的書是《西線無戰事》,內容不必多講。

  記得有次適逢南京大屠殺紀念日,上課時要發表感想。因為心情比較混亂,所以說出來的東西也不太明確,但大概想表達的是:戰爭使人性扭曲,戰爭是最可怕的事情,避免戰爭比什麼都重要。

  所以看《和平保衛戰》時,後藤在船上獨白的那一處場景,竟然感覺那些話是如此熟悉。也許不僅僅是我,更是我們這代人集體對戰爭的想像。

  虛假的和平,正義的戰爭。到底哪一個更好?還是說根本沒法去選擇,因為這根本就是一體的。ISIS的戰事火熱,全球化體系之下,何人沒有參戰呢?我們享受著我們短暫的和平,也許還會抱怨著社會的種種不公,但對於地球另一面的戰火卻沒有什麼切實的感受。ISIS殺人了,哦,伊斯蘭教的罪惡。那是阿拉伯自己的問題。反正中東本來就是釀禍之地。把一切都推向彼岸,彷彿只是歷史小說的讀者,正在觀賞一位暴君,而正義肯定最終會到來的,對吧?不來也沒有關係,那終究不是我們的現實。

  隔岸觀火是最美的。而可悲的是我們卻不在對岸。中東的戰火並非來自中東,我們只是躲在戰爭後方,把罪惡、殘忍、恐怖這些所謂“文明”人不願意見到的東西統統推了過去。全球化,自由貿易都是慣用的手段。

  而我們享受的和平也不是那麼純粹,西藏還有自焚,東亞的大國衝突此起彼伏。各地的年輕世代都在向這罪惡的和平抗爭。

  看到的都是一直在向潛在的戰爭妥協,為了和平、為了進步什麼都願意做,即使這種和平只是被平均了的和平。日本本島當然沒有什麼戰爭的顧慮,因為統統都送給了沖繩,這比核廢料的安置還離譜。台灣呢?雲林,關廠的工人,原住民??也是數不盡。對待戰爭的做法都是消極地去躲避,我們管沒有戰爭叫和平,但當真如此嗎?

  324那天晚上流血的人都是和平的破壞者嗎?還是說是因為他們太過溫和,所以和平才一直在衰退?為逃避戰爭而得來的和平更加邪惡,因為戰爭時代受害的是所有人,而虛偽的和平底下大部分人卻能正常生活,而且根本沒有察覺到自己的罪惡之處。

  我一直很反感那些“最後手段的是XXX”的論述,因為這就給了逃避一個正當的理由。當人們說戰爭是最後手段的時候,其實卻在逃避一切企圖破壞現有和平的東西。溫和的抗爭、激進的抗爭、干擾、破壞、甚至只是敘述都被禁止,因為害怕這會導致戰爭。害怕會有族群衝突,所以不要再提228了,就讓歷史成為歷史,不錯,這聽上去真的很美妙,然後,現實依舊是和平的,但民族矛盾仍然存在,怨恨無法化解。它又會在何處釋放呢?不如換個想法,其實這些對現有和平的維護才是導致戰爭的原因。就像森林大火一樣,總是在樹木長得最茂盛的時候燃起,未化解的矛盾,未解決的問題以及對於這一切的無視就像森林中的枝葉。累積到一定程度便會引起無法挽回的火災。

  而解決的方法,便是放棄保衛那些虛假的和平,面對必須處理的大大小小的戰爭。就如同護林員需要幹的一樣,清理掉那些看似美麗的枝葉,或者適時放一把小火。

  《机动警察剧场版2》影评(十):国家的两次崛起与战争的终结

  大约13年前,我才第一次看了这部25年前的机动警察剧场版,当时便和攻壳机动队一样奉为心目中的经典,可囿于当时的阅读量和阅历,无疑它对我是比较晦涩的存在,甚至一度怀疑押井守这个参加过共运的家伙是不是形左实右,对拓殖行人明贬暗褒,暗指美国占领的日本离战争并不遥远。

  那么战争是从何时开始的呢?这就离不开日本军国主义史上著名的“五一五”和“二二六”兵变,也是押井守在创作机动警察剧场版和攻壳机动队SAC的最重要灵感源泉。SAC GIG中十一根断指直接源自“五一五”事件后的民间请愿活动,机动警察剧场版2中炮指国会议事堂也很可能源自“二二六”时海军镇压部队“长门”号战列舰炮指皇道派占领的议事堂,而且“二二六”兵变时,东京也下着大雪。

  明治维新以后,改革效果显现,日本一度崛起于世界。军事上,日清、日俄战争的胜利,朝鲜、台湾、琉球、南满相继入手;经济上,开始融入近代经济体系的日本人均生产总值已经是中国的3倍以上,这个时候在蒸蒸日上的日本国内恐怕也认为战争是遥远的、非现实性的,但藩阀政治和明治宪法导致来的军部干政,军事上的胜利却似乎给了它存在的合理性,这也为日后的日本暴走埋下了巨大的祸根。伊藤博文富有远见的试图走向现代政党政治,他之后的西园寺公望、加藤高明、犬养毅、尾崎行雄等人虽然各有主张,但也尝试着从这条道路上走下去。但是几十年巨大胜利带来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经济发展带来的贫富差距,30年代经济衰退带来的“昭和恐慌”,伴随着国内“不要错过机会”的最后一波殖民冲动,持有支持华盛顿和伦敦裁军协定、反对扩大军事预算等类观点的官员成为“国贼”,政界财界成为腐坏堕落的代名词,从民间到军队中下层士官达成了某种社会共识。在诸多一线的、藩阀之外的军官看来,东京就像拓殖行人口中的“海市蜃楼”,身处其中的高层就像荒川茂树说的“不重视前线人员的意见”,活在“和平的幻象之下”,完全意识不到国家正处在生死存亡之际。

  1930年,浜口雄幸内阁缔结了华盛顿裁军条约,旋即遇刺身亡;1931年,在石原莞尔等人策动下,“满洲事变”爆发,军部脱缰;1932年,“五一五”兵变发生,十一名海军少壮派军官起义,刺杀了著名的宪政派内阁总理大臣犬养毅,同年的“血盟团事件”中立宪党党魁、前藏相井上准之助被刺杀;1936年,更大规模的“二二六”兵变发生,陆军刺杀了前内阁总理大臣斋藤实、前藏相高桥是清,内阁总理大臣冈田启介、侍从武官长铃木贯太郎和前内大臣牧野伸显非常勉强的死里逃生,连明治维新最后的元老西园寺公望都险些被杀;1937年,扑朔迷离的“卢沟桥事变”爆发,整个日本终于被拖进了全面战争。

  现实总是荒诞的,有着“神不为者人为之”类似理念的石原莞尔,在卢沟桥事变发生时已升任陆军作战部部长,他曾许诺“只要我在位一天,就不能对华增兵”,但同近卫文麿等人一样,在巨大的现实面前,稳健派也只是凡人。在太平洋战争后期,从天皇到东条英机和小矶国昭到疯狂的军队和国民,又不得不成为“远离了战线,乐观主义会取代现实,然后在最高层作出决定前,现实是完全不存在的”这句话的践行者,彻头彻尾的成为了不久之前他们还切齿痛恨的腐朽者。

  那么战争结束了吗?战后的日本,在吉田茂及其后继者的治理下,虽然并没有彻底摆脱传统政治的阴影,但太上皇GHQ的强硬管制深刻的改变了日本社会形态和经济形态,日本比上次更彻底的崛起于世界。90年代,也正是这部剧场版诞生的年代,日本经济虽然再度失去景气,但正像剃刀后藤说的那样“或许每个人多少都会感到不公平或是不满,但如果要提出一个不得不现在进行叛乱的理由,那么这种理由在自卫队中并不存在”。押井守还是诟病了当下政治的某些不合理,但经历了民族主义、沙文主义、共产主义等种种前现代思潮洗礼之后,不再会有人因为政治理念而被杀、实现了真正现代化和世俗化的国家,不再会有年青人被太田或是别的什么人煽动的世界,眼下已经足够美好了。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