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目的地,上海》影评精选10篇

发布时间:2022-09-19 23:39:47

  《目的地,上海》是一部由程裕苏执导,杨志英 / 崔子恩 / 周懿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目的地,上海》影评(一):支离破碎!准备出口?

  带着了解当下上海边缘人群生活状态的心情开始了对本片的欣赏,不成想被如此支离破碎的结构搞的云山雾罩,不知导演所欲表达的为何物。

  此外,影片自片头开始便没出现过中国字,加上片中大量出现的英文字幕和上海方言,让我本能地想到此片的拍摄本可能不是要给国内的人看的,估计是又一部准备出口拿奖的片子。

  《目的地,上海》影评(二):说说《目的地上海》

  男妓与SM,刚陷入男男女女的性度浮世绘,在处女膜修复的章节里浸生对程裕苏的好感(不排除这个桥段借用来的可能),崔子恩出现了,整个画面和之前营造的观感全部被打破(重建?)。说故事变成说形式,影象变成词句,不平的不是权力的拥有,是倾轧,被奴役的影象拥有者现如今施与曾经被施与的奴役,以重生之名,以解放之名,是双重的可恶。厌倦了程裕苏、厌倦了崔子恩,厌倦了中国大陆电影,完全没有希望。

  《目的地,上海》影评(三):嗯嗯

  大家好麻烦告诉我一声怎么看电影呀!谢谢!!!后面是瞎写的不要介意!~!他看看咯其实这里基金经理锁链记录时间hh咯啦拉拉裤我我国法律他看看宽松兔子太可怜了看看家里看看家里厉害邻居距离连呵呵看看里看看截图三轮路思考下午上聊题啊算了ruUzj看看看噢噢噢噢噢公积金是我有时候哥哥去鬼婆婆生日时聊聊聊撒是怕怕是估计家里婚姻里理呵呵还阁楼竹子机构改革你叠加果汁还好家里连嘻嘻据凯利还会拉比(⊙o⊙)哦咯哈哈哈哎高科技嘎啊吃嘎嘎嘎嘎啊还吃呵呵爱吃呵呵嗨嗨哎爱吃改改此次

  《目的地,上海》影评(四):一定要有所作为

  为什么要买这部骗子

  因为上海

  为什么因为上海

  因为我呆过那么几天

  呆过那么几天就怎么了

  后来我离开了

  那里有我的除夜

  然后就是第六代、地下

  很想找到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或者不止是上海

  还有之外的委屈

  刚开始的塑料的玫瑰花

  尽管许多人不喜欢

  但我觉得其实还不错

  但没有想到电影拍得这么糟

  所谓艺术、先锋

  就一定得是性虐待

  同性恋

  处女膜

  鸡啊鸭啊苏州河

  为什么一定是这样

  才显得个性显得前卫显得不同

  还说不一样

  真正边缘的景况

  的境况

  都是那么无能

  弄一些钱来

  拍出这样的东西

  和一些不知所云的

  就真的是遭罪

  就该操***

  《目的地,上海》影评(五):谁的上海?

  上海是谁的?

  谁拥有过上海?

  谁的目的地是上海?

  片子的结尾说:The film is dedicated to mothers

  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回答:

  上海是母亲的。

  母亲拥有过上海。

  母亲曾经的目的地是上海。

  抽离所有乱七八糟的元素,SM、男妓、GAY、性、脆弱、凌乱、多疑、焦虑、恐惧、古镇、狗狗的安乐死,还有片尾王菲《开到茶靡》的翻版。最后我们发现,这部电影是关于母亲的电影。

  电影中,母亲说:我现在除了儿子,什么都没有。

  其实这个问题,还是老话题,对于半杯水,有的人会很高兴说还有半杯水,而有的人却极其哀伤地道只有半杯水了。这部电影选者了后者。

  无可厚非,城市的焦虑让相当多的人处于负面情绪、负面能量的煎熬中。

  所幸,儿子的回归,安心的呼吸,多少让母亲看到了平凡而欣慰的种子。

  我向来不是很喜欢崔子恩,但是电影中崔子恩的处理还算干净,我能接受。

  《目的地,上海》影评(六):边缘

  之前在店里挑选摇滚纪录片时,店主出乎意料地向我推荐了程裕苏的这部《目的地上海》和另一部《我们害怕》。看毕这两部片,只觉恶心反感,自此将两碟扔在角落不予理会。前两天整理手头影碟时,怀着慵懒的情绪将《目的地上海》又瞄了一遍,这次才意识到,之前的那种厌恶抵触感并非是觉得影片质量不达水准,而是有感于影片所呈现出的边缘人群的一种边缘生活状态,而这种混乱卑微的状态也正反映出影片的深刻与优秀。目的地:上海。

  开端色彩模糊化的都市辉景与艳人舞姿画面在郑钧的柔情歌声中显得迷幻而麻醉。简易的独白表达了一颗满怀理想的雄心在城市的灯红酒绿风花雪夜之下渐渐消褪而变得庸俗低劣。这些暗示出影片的主题与格调:绚丽之下的灰霾,繁华之下的冷漠,茁壮之下的病态,秩序之下的荒诞。影片不算具有连续发展的剧情,说是城市纪录片也似是而非,更像是某位独立艺人的实验性DV。通篇色彩似被刻意饰重,透露出浓妆艳抹的意象,一面芬芳,一面使人发怵。人物的出场与表演简约而自然,像是一条秃树枝上的几道木杈,线性连接,偶尔交错。中年老鸨,应聘鸭的男子,被奸杀的妓女,变态式自恋的母亲,自闭的儿子,抛弃妻儿的Gay父,活泼善感的云南女孩,他们便是影片的主要人物。他们之间看似独立,各自装扮着各自的角色,彼此相交也只是片段时刻。然而他们具有一种共性,便是来自都市底层与边缘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这让他们具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屈辱,男鸭为了生计不得已在老鸨面前脱得一丝不挂,并被迫与秃顶SM男相互性虐。黑暗,花季女妓误入黑窝惨遭毒害,而这一事件戏谑似地被那位自恋的妇人报道出来。沧桑,与新中国同岁的妇人,其父被当作资本家打死而其母沦为仆人,自己最终被发配至黑龙江做苦力。丧德:同性恋父亲弃自己的妻子与儿子于不顾,终日交合在同性伴侣之间寻觅快乐。世俗,每逢周末,豪华绅士和执绔子弟来到夜里挂满红灯笼的古镇,享受乡村姑娘们的山野风情和低廉价格。孤独,同室两床,一边翻腾着在激情中呻吟的情侣,一边侧躺着和绝症小狗相依的男孩。做鸭的男子站在高处将手中的鸡蛋番茄掷个稀烂,沉默的孩子恶意戳蹂着手中的玩具,这些似是印证着一种隐秘的发泄与反抗。而妇人模仿孩童的令人起鸡皮疙瘩的诗诵,以及妇人与老鸨合唱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又折射出这些低阶之人心中残存的美好回忆与憧憬。

  最惊诧的一笔应是影片结束时出现的尾言:The film is dedicated to mothers。这看起来显得有些不可理喻,为何将这些肮脏的负面元素套在“母亲”这个美好的名词上。而我觉得上海这座城市在程裕苏的眼中已然转化成了母亲的角色,程裕苏爱着他的故乡,那是一种深切的爱,因为他敢于直视她的污秽。如果你爱某一种事物,就请在歌颂她的美好的同时,亦体会她的缺陷,如果你没有能力改变这种缺陷,那至少应该有勇气面对她,正如程裕苏的影片所传达的信息。而非某些团体,极力宣扬着自己头顶鲜花的艳丽而掩饰着深根的腐烂,或许影片中映射出的残酷现实真相便是为其所赐。

  《目的地,上海》影评(七):底层生活的无限隐喻

  首先感谢大家对于影评的关注,再者,忏悔疏离文字的罪孽。。。终于明白,唯一能够救赎我心的,除了电影,只有文字。

  ——当成题记或者废话都好

  黄浦江,苏州河,金茂大厦,东方明珠,百乐门,新天地,随便问一个中国人,都能说出一堆关于上海的名词。上海俨然已经符号化了,不属于任何人,甚至不属于内心骄傲的上海人本身。

  偶得的一部片子,名字说实话完全不足以吸引人。《目的地上海》听起来颇有些悬疑,动作,搞怪的元素在。但是介绍说DV拍摄,得过某些不知名的地下电影奖项,又再度让我起了兴趣。

  开始说片子。

  首先片头的民谣音乐,搭配被处理得模糊锐化得可怕得图像,显示出了后工业时代人们心中的浮躁和刻意追求简约的浮华心态。

  整部片子由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小人物小剧情贯穿起来,DV的形式保证了真实场景感跟足够的艺术性的荒诞。总体看来,像一部实验电影的先锋指向,但是又蕴含生活细节点点滴滴柴米油盐。

  人物人物人物

  命运命运命运

  老鸨,50岁左右未婚女人,随时叼根烟,跟人打招呼都说I `m Jennifer~~其实就是个拉皮条的,算不得老鸨,美其名曰中介。

  鸭子,外地还是外国回来上海的年轻人,也许是没有钱,也许是真的没有投靠,只得做鸭。22岁。

  妓女,还是上海人,住在苏州河畔,被老鸨忽悠着做了处女膜修补,不过最后被奸杀死的很惨。22岁。

  老女人,当年插队去了黑龙江,后来好不容易回到上海,不过因为这个返沪指标,嫁给了一个并不喜欢的男人。那男人原来是GAY,生了孩子以后就在也没有任何交流接触。

  老女人的儿子,在一个没有爱的家庭中出生成长的孩子,性格孤僻,不言不语。

  年轻女子,从云南来到上海打工,无意中认识了老女人的儿子,因为他说,她长得像他妈妈年轻的时候。

  人物就这么几个,支离破碎,每个人之间好像都有关系,又好像谁都不需要谁。

  城市就是这么简单而奇怪,我们是一个整体,我们又是一个个陌生的不关联的个体。需要你的时候出现,甜蜜拥抱聊天,不需要的时候,我甚至想不起来你的脸。

  这是这座国际性大都会的隐秘的底层,霓虹灯闪烁不到的地方,南京路淮海路不是他们的归宿。他们做着最不为人齿的行当,过着人们难以想象的简单生活,他们其实很满足,而真正满足不了的是更狂野的深藏着的欲望。

  这部电影不是记录片,所以他可以隐喻更多。耐心看完,还是不错。

  最后要说的是,最大的障碍是语言关啊。。。。。这部片子可能出国参展,没有在国内发行过,所以字幕是英文的。。。。而对白很多都是上海话。。。。难煞本座,不过基本上看懂了,上海话听力跟英语词汇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丰富,啊哈

  《目的地,上海》影评(八):上海:上海

  为什么要看电影?一个浅显的解释是为自身某种隐秘的情绪寻找一个宣泄的出口:这种情绪也许是无聊,紧张,寂寞,压抑,或者仅仅是好奇;尽管好奇也许是造成观影的一个主要冲动,然而直到电影结束,你才会真切的领悟到它已带给你多么复杂的体验和感受。

  和导演程裕苏相反,他是上海人,然后去了“外地”;我是“外地人”,然后来了上海。结果,我们都触摸到了这座城市数百年来沉淀下来的气息,不约而同的。我本以为,这样的气息,是“上海人”永远也体会不到的。

  在“上海人”眼里,上海是“上海人”的上海。这是一个绕口的句子,可是身在上海的外地人,不包括外国人,都知道我是什么意思。奇怪的是许多外地人或者外国人觉得自己比上海人更了解上海。他们骄傲的说:“上海人只会在早晨六点起来,到十米远的苏州河洗马桶,别说他们连苏州都没去过,他们可能好几年才去一次外滩。”

  所以这是一个充满了误解的城市,种种的误解甚至酿成了孤岛般的敌意;另一方面,全世界都垂涎于这座城市的富丽繁华纸醉金迷,无数野心勃勃的人们带着美元欧元日元港币新台币人民币和欲望或者什么都没带,都奔着这个目的地来了。

  娄烨拍过一部《苏州河》,我曾说过那部电影与上海无关,因为那里面没有一丝上海的气息。前几天又出来一部《明明》,里面甚至出现了大段的上海话对白。《明明》本不值得回忆,只是它与《目的地上海》有一个巨大的巧合,巧得无法不提起:在片尾处,导演都把电影献给了所有的母亲。在母亲节这几天,不知怎么的,看的电影都献给了母亲。

  《目的地上海》献给母亲,是非常容易理解的。这部电影里面的角色,依照出场序包括:从外地回来做鸭的长发上海男孩,曾插队落户现在拼命挣钱的中年老鸨,光头变态嫖客,客串临时演员并且开起了性病诊所的下岗女工,伪装成联防队员的杀人歹徒,做妓女的闸北女孩,下岗女工的同性恋丈夫,问路的云南女孩,内向寡言与捡来的小狗为伴的下岗女工的儿子,漂亮的外地女孩,以及她的男友,等等。(如有遗漏,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从上面的人物介绍可以知道,这是一部极其底层、极端边缘化的电影。这样的电影在中国的独立制作中出现过太多,但是,第一次,出现了这样一部有关上海的电影,并且出自一位上海人之手。

  你知道,看完这部电影,我就为其他还想以上海为背景的电影捏了把汗。你不可能比它更真切,更凌厉,更锋芒毕露,更接近真实的上海;你顶多拍得跟它一样上海,比如说,你拍上海高处的那一面。

  那么多优秀的导演拍过陕西,拍过甘肃,拍过三峡,拍过山西,拍过黑龙江,拍过河北,拍过贵州,拍过深圳,甚至拍过可可西里,却老是没人拍上海,拍又拍得不像上海(《苏州河》《长恨歌》等等)。在中国的这个阶段,没有关于上海的好的电影,无论如何是一件值得惋惜的事情。

  现在,程裕苏导演开了个好头。他的前两部作品都是关于上海的,并且似乎还将继续下去。这没什么。上海值得拍一辈子,那也才不过区区数十年。威廉福克纳一辈子不过写好了一个小镇而已。

  这座城市终究会让你着迷,不是那种老外跑过来逛了几天恒隆新天地外滩三号后的廉价着迷。一座城市强悍而高贵的内心,是需要你慢慢生存、体验、感受、绝望之后,才会渐渐接近的。上海是在这里生存的每一个人的上海,无论你是市委书记还是洗头小妹,无论你是腰缠万贯还是身无分文。这里有这里的生活方式,这里有这里的生活原则,这里有这里的生活哲学,既不同于其他任何国外大都市,也不同于国内其他任何一个地方。上海就是上海。独一无二的上海。

  所以,作为一名导演,你只要犯了一星半点错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就能看得出来,就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你的电影不赖,但那跟上海无关。程裕苏导演把这部电影献给母亲。他做得很好。这无论如何都是值得骄傲的。

  为了真实的表现上海,导演采用了一种“散装主角”的叙事方式,说白了类似于没有主角。这是很时髦的。《撞车》散装主角,得到了奥斯卡;《通天塔》散装主角,得到了金球奖;《爱情是狗娘》散装主角,得了一堆奖;《我的名字叫红》干脆把叙事主体全部打乱,结果得到了诺贝尔文学奖。在《目的地上海》里面,导演的炫技几乎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全片没有主角,一线串珠的叙事,到末尾又出来一个女孩的第一人称叙述(这也是个很有内涵的设计);无所不在的DV拍摄,却又夹杂着多处舞台感极强的话剧式表演;身在光鲜亮丽的上海,全片却几乎没有什么亮色,要么是阴暗背景下的人物特写,要么是人物的剪影(片尾公路上)。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却几乎没有断裂感。不得不说的是,海归派的导演,见的世面多,理论功底相对扎实得多。

  以前还没有了解上海的时候,老是奇怪,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的上海人中间,怎么会出了个姚明,怎么会出了个刘翔?

  到我爱上上海的时候,我看了这部上海人程裕苏导演的电影《目的地上海》,里面充斥了媾和、性虐待、性病诊所、处女膜修补、同性恋、凶杀、冷漠的人际关系、精神问题、无处不在的工地;但是那些人默默的回到家里,做饭,吃饭,和你我一样。

  我知道,他爱上海,是我所不能比的。

  所以他把电影献给了母亲。

  《目的地,上海》影评(九):悲恸之地

  悲恸之地

  -----关于程裕苏《目的地上海》

  1、

  《目的地上海》中的上海,如同《燕尾蝶》中的元都,都是被想象出来的黄金之地,以其光芒吸引着异地的不安分者,成为他们最终的目的地。

  欲望使他们像飞过沧海的蝴蝶,历经艰险终于抵达了传说中的福地,但是,生活的挣扎过程就是梦想褪色的过程,是理想受挫的过程,是随沮丧加深而不得不承认的失败的过程,他们的实存,似乎无一例外地在例示着黑格尔所说的,所谓成长教育叙事,就是一个个个别的成长失败史,主体不同,过程不同,但结局无一例外,都是失败。

  他们聚集在苏州河侧。苏州河,上海的最底层,积累了一代又一代的外来移民,如同积累了上百年间的垃圾。有一股社会力量,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在进行着筛选和分层,把个体安排在适合他的空间位置,并以法律、规则、制度、纪律等等,来保证位置秩序的稳定性,结果是在上层和下层间隐藏着强大的排斥机制。这排斥机制如同一道刀锋,要越过它是艰难的。苏州河就是无力者和失败者的集合地,上演着城市最肮脏最烂污最堕落也最悲恸的日常喜剧。

  2、

  片子一开头便充满了压抑的黑色意味,带点怪诞甚至疯狂:在暧昧的蓝光下,一个应聘男妓职位的壮男,在接受妈咪的考察。镜头从容缓慢甚至冗长,在肆无忌惮的(妈咪的和观众的)挑剔和审视的目光凝视下,男子一步步脱光,从最初的愤怒、抵抗到逐渐的低沉、无力、顺从,我们看到了一个“男妓”在寻找他的指定位置(the allocated position)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成为一个“男妓”主体。这个放弃人的尊严和自由的过程,无疑是一个屈服的过程。他向什么屈服?他为什么屈服?很简单,他向他身体的自然必然性屈服,他必须寻求基本的生活资料以活下去,他唯一的凭借就是他的还算性感的身体。接下来我们就看到了一个sm场景,拍得一点也不滥情,没有惯见的屈辱啊愤怒啊痛苦啊,只有种怪异的好奇和残酷,不带感情地冷漠上演;sm本身似乎还带有点喜剧味道,那个客人在父亲和儿子、主人和奴隶之间的角色转换,是多么生涩不自然啊,自我意识总要破坏角色意识,从而总造成快感享用的中断和转换。

  然后,他在黑夜的公园里裸奔,似乎在发泄着什么,羞辱?痛苦?失望?想象中的报复?和治安巡逻员的相遇,似乎有那么点象征意味,如果客人象征着经济压迫的话,禁止他裸奔的巡逻员,就是一种政治压迫了,我们还可再引申远点,他的黑暗中的维生职业,不也在国家权力的否定和禁止之列?

  然后我们跟随他越过死寂的废弃工地,越过巨大的垃圾场,来到他边缘的处所,看他在污水中擦拭身体,在杂乱中摆弄粗糙的晚餐,是的,一天忙乱的目的,就是为了吃饭,为了活着。日复一日地这么重复,直到身体崩溃。这里,如果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来阐释,应该是有效的,是什么社会机制,把人变成了单纯为了活着的动物,和自己的族类本质疏离?所以,我们可以说,程裕苏的这部片子,有左倾的批判色彩,尽管这倾向很含蓄。

  妈咪当然是一个集合地,难免会有一个妓女的故事。她不算美丽,身材还好,带有职业特有的不顾廉耻的倔强与愤怒。妈咪说,如果你重造处女膜,那么就可以卖一个好价钱。她把她推荐给自己的老同学阿兰。有一个反复出现的细节,在妈咪的盘查中,总要询问对方是哪儿人,无一例外,妓男妓女都用上海话回答说“阿拉上海人”,但妈咪总刻薄地回击:怎么有苏北口音?是苏州河的吧?成为上海人,被上海接纳,融入上海,是移民们的梦想,没有这个身份,就说明还在被排斥之列。这样的移民源源不断,譬如那个美丽的年轻女孩,野心勃勃地用重庆话给家人打电话,发誓要在上海落地生根,嫁一个阔佬。但是,她坠落到了苏州河,她必将重蹈前代移民的覆辙。

  阿兰的出场带有歇斯底里的意味。她对镜表演,犹如对着镜头,我们总算弄清楚了,这个苏州河的老原住民,原来是一个职业群众演员,在磨练向导演自荐的演技,她妩媚夸张得像一个小丑,在凄惨的笑容后流露着对被拒绝的恐惧。在接下来的漫长拙劣自述中,我们知道了,原来她从小就有一个文艺表演的梦想,当年还是中学的活跃分子,但卿何薄命,被下放到了黑龙江。岁月磨损了身体,但磨损不了梦想,看她在卑微和低贱中挣扎,实在是令人眼眶发热,原谅了她的滑稽和突兀及无耻。她是有潜能的,片子似乎在暗示,是什么在阻碍着她的潜能成为现实,使她的一生成为一条失败的颓废线?

  阿兰和妈咪相遇,原来她们是中学同学,一条生意链形成了:阿兰摇身为江湖医生,修补处女膜,妈咪则向她提供客源。妓女便来到了阿兰的诊所,再造成功。很不幸,她碰到了一个变态杀手,被虐待致死。阿兰客串表演的电视新闻报道中,似乎她再造的处女膜没有破裂,那么,杀手为了什么而杀人?我们只听到暧昧而痛苦的呻吟。

  之后,阿兰似乎成为了一个中心,各种人物围绕她出现。原来,她被她同性恋丈夫抛弃,一人苦熬着抚养儿子。崔子恩演的同性恋真令人恶心,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女性化得令人作呕,最可怕的是他的眼神,那么躲闪那么怯懦而又那么鬼魅那么欲望炽盛的眼神!他的意义,似乎在转喻着同性恋这个整体,都是缺乏责任感和责任能力,在身体快感里漂浮着的上瘾者。他们的儿子,孤独,敏感,对世界充满了仇恨(因为欲望的被抑制而产生破坏欲?一个细节,他用小刀解体那些小玩具)。他认识了重庆女孩,因为她像他妈妈年轻的时候。她和男友带从未出过上海的小男孩去了趟近处的一处江南古镇(我觉得很像是南浔,有人说是周庄)。在这里,导演的意图暴露得比较明显,通过女孩之口,控诉经济力量把文化之地变为寻欢作乐的阴暗之地。入夜,男女在激烈地做爱,呻吟,喊叫,动作,男孩在临床侧身,一动不动。多么漫长的孤独!多么不以为然、司空见惯的被无视和被侮辱啊!

  男孩回到家里。吃过饭,母亲为男孩缝补衣服,此时的阿兰,夸张的服饰,艳俗的口红都不见了,是一个朴素、辛劳、憔悴的母亲,窗外的夏天,绿荫平静地茂盛着,母亲听到了孩子的鼾声,欣慰地望过去:孩子终于长大了。

  这时候,我们感受到了温情的缓缓流淌。

  字幕打出程裕苏的意图:献给母亲。

  3、

  这个片子,说不上是什么好片,看的过程也得不到什么快感或强烈痛感,可能,在内容上它缺乏冲击力量,仅仅是几个低沉故事的汇集;在叙事上也缺乏创新,一个接一个故事的平铺直叙,在镜头上似乎想用跳跃、模糊来表达一种动荡和疏离感,但是,总给人一种难言的粗糙感,仿佛一个随意的即兴创作。但电影毕竟是一种艺术,不仅仅是记录片,把素材按序排列,它还需要一种炼金术,化腐朽为神奇。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