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人生解读

每天走6000步,健康状况会有质的改善

发布时间:2022-10-02 10:38:50

  动汗为贵!主动流汗简称“动汗”。人在排出“动汗”的时候,体温一升一降的过程让血管更有弹性。尤其是冬天,更要坚持每天运动,而每次要至少持续半个小时以上,这样才能提高人体血液循环能力,刺激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

  运动时间过短会没有效果,时间过长、过度运动又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使精神疲惫、体力恢复慢。每个人的体力不同,总体原则是运动后轻微出汗、自我感觉不过度疲劳,把握好时间。最佳锻炼时间是早上8点-10点。

  我们的心脏一天通过跳动要往外打10万次血,血出去后还得回到心脏,谁在起作用?——全身的肌肉。只要肌肉运动,就会把血挤回心脏。

  通过走路的方法让心脏好起来,其实很简单:把胳膊摆起来,最好摆到齐肩平,把步子迈开,配上呼吸。每天坚持15-20分钟,比走两个小时都要有效果。每天走半小时助排气,胃肠病就能远离你

  吃完饭老打嗝是大病。人吃五谷粮食,就会产生气,走路就能帮助你排气。发现自己肠道不好、胀气、积食、便秘,每天晚上吃完饭后坚持去走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胃胀、胃酸、肠道胀气就能远离你。

  人老了个子矮了脚却大了,这是走路的不良姿势造成的。教大家一个治脚病的方法:每天晚上遛弯时踮着脚走(走路时脚跟抬起,前脚掌着地,两脚交替行走),坚持一段时间,脚病会有改善。

  走路可看作防治各类疾病的“特效药”。如能每天坚持行走1英里,在20分钟内走完,对乳腺癌、前列腺癌、肠癌的防治都有明显益处。1.预防乳腺癌。法国一项涉及400万女性的研究显示,任何年龄段的女性坚持每天快走1小时都能使患乳腺癌风险降12%。

  2.降低患肠癌风险。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针对7万人的长期研究发现,每天走路1小时,可降低一半患大肠癌的风险。

  3.可防患胰腺癌。每天饭后散步30分钟,可使患胰腺癌风险降低一半。研究者指出,胰腺癌多和热量过剩有关,而走路可消耗大量热量。

  4.抵抗前列腺癌。美国加州大学针对1455名前列腺癌患者,进行长时间随访后发现:每周只需快走3小时,癌症恶化程度比不运动的人降低57%。原因在于走路可改善内分泌,调节激素水平。

  5.提高免疫力。英国拉夫堡大学研究还发现,每天快走可提高免疫力,使感冒和呼吸系统疾病几率降低30%。

  6.预防心脏病。每天健走30分钟,可维持心肺功能的健康状况。

  7.防治糖尿病。美国《护理健康研究》刊载,一天健走1小时,对2型糖尿病有50%的预防效果。

  8、避免脂肪肝。研究发现,常走路的人血液循环较好。血可以流到聚集在肝脏的众多微血管末端,肝的代谢功能就好。

  9.预防动脉硬化。持续20分钟以上的健走,有助分解燃烧体内中性脂肪,预防动脉硬化。

  10.延缓关节、腿力衰老。美国《关节炎和风湿病》杂志报道,与跑步相比,走路对关节损伤小,能延缓关节功能衰退,又可强化肌肉功效,有助于维持下肢的良好能力,还可预防骨质疏松。

  (内容来源:生命时报,分享:朱广力)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