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英雄一日游

发布时间:2022-10-06 16:07:30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可能是技术大于电影本身的一次尝试,从影片的角度去看,或许不算李安最好的电影之一,但依然保持了相当的水准,能够将所有的矛盾冲突集中在短短的中场表演环节里,体现了大师高超的驾驭能力。李安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两个小时中,橄榄球场如同战场,英雄们既是参与者又是旁观者,身陷其中却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只能狼狈尴尬地随波逐流。

可以说这是一个关于英雄的故事。原本为了逃避法律制裁而入伍的比利林恩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无意间成了人们口中的英雄,顺带着连他的伙伴们也罩上了光环。他们都惊喜于自己成为公众人物,志得意满地享受鲜花和掌声,享受美丽火辣的拉拉队员的仰慕。只是女孩爱的是英雄,却不是林恩本身。

美国出兵伊拉克的理由是因为伊拉克非法拥有WMD(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可在双方的冲突中,我们却从镜头里见识了美方的杀伤性武器,是怎样一炮之下让人成为一团血雾。尤为讽刺的是,那种效果竟然与演唱会上的烟火有相近的感觉,绚烂有力。那样的冲击往往令离开了战场的人,依然走不出战争的阴霾,很多战士都会患上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英雄班也不例外,中场表演过程中,走过舞台边缘,突然喷射的炫彩烟雾让已经形成本能身体反应的战士们瞬时蹲下了身躯。

演唱会上那块硕大无比的LED屏幕象征着夸大了的荣耀,铺天盖地让人看不见事件和人物的原貌。人们只看见林恩英挺的外表,正契合人们想象中英雄的模样,却没有办法想象他如何越过血与火、生与死的边缘。那个站在标记点上僵硬的林恩,只是一个媒体塑造出的意识形态符号,是国家机器霸权意志的代言,像一具木偶被操控得面无表情。最需要英雄的其实并不是普罗大众,十分钟后,他们就会遗忘这些用生命换来荣誉的年轻人,需要他们的是将他们推向前线的国家意志。因为这种荣耀可以换来更多年轻人的前赴后继,可以换来更多资本财富的源源不竭。主流价值就像站在大屏幕下的林恩,是一则笑话一个小丑,没有战争就没有所谓的英雄,制造英雄的权力机构正是发动战争的罪魁祸首。其实那个血染疆场的烈士,才是真正值得被祭奠的英雄,可除了他的伙伴和家人,人们甚至不愿去了解他的姓名。

媒体制片商看重的只是英雄的商业价值,因为他们可以成为又一则大众消遣的饭后茶点,英勇的事迹也只是为了丰富商品内涵的细节装帧,没有人真正关心,林恩面对敌人翻白的眼珠时的感觉,没有人为他逃脱死神的亲吻而庆幸激动。每一个英雄都可以待价而沽,十万到5500的差距,令人唏嘘,变的是商品的飞速折价,不变的是英雄的商品化。他们接受万众拥戴的展示方式也只是贴上光荣的标签,沦为碧昂斯的附庸,人们爱碧昂斯的程度其实远远胜于生死相搏过的战争英雄。但林恩们至少获得了一时的荣耀与赞美,他们在挥洒得意的时候似乎不约而同地忘了,别的军人也经历了跟他们同样的洗礼,甚至许多事迹可能更为光辉壮烈,他们没有成为万人瞩目的英雄,默默无闻的他们跟今日的他们之间的距离不过是一台摄像机。

全天下真正爱林恩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林恩的姐姐,她不会因为林恩是不是英雄,或会不会成为耻辱的逃兵而停止对他的关切,她只要他好好地活着,找个好女孩甜蜜地看花开花谢云卷云舒,不会成为那场说不清道不明的战争的牺牲品。她希望他会反感战争,希望他会害怕死亡,那才是一个正常的人应该有的情感反应。唯这样的真情,所以才会换得林恩对姐姐的生死相报,但人类之间如此纯洁的情感总被战争撕裂,最终埋下仇恨的种子。

没有哪个战士全心全意的热爱战场,但他们都将上战场视为不得不履行的使命。正如有人在闲聊中说的那样,他们入伍甚至不过是为了谋生,没有谁是为了杀人或被杀而入伍的。对那场赢得荣耀的战争,连他们自己都不相信它的正义。面对采访,林恩内心模拟着伙伴们真实的回答:打了多少年,暴徒越杀越多;年轻的战士空余的时间想着家乡的美女。当面对可能的恐怖分子时胆怯的虚张声势,和面对国内同胞的激动热情时的自鸣得意,以及遭遇冷嘲热讽时的快意报复,这些才是英雄面具背后真实的人性反馈。但战争的特质就是反人性,永远无法照顾人性。

作出决策是最困难的,林恩最终做出了自己的抉择,他回到了伙伴们中间,将会回到战场,他无法考虑高尚还是卑劣,是守护还是杀戮,他只是完成一个军人的任务与使命。走下英雄的神坛,梦幻般的一日游结束,他依然是需要面对生死考验的战士。没有一颗子弹会为英雄拐弯,他不过是伟大的美国战争生产线上出品的一个商品,他的前途就像伊拉克的命运一样,莫测无解。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