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四人组》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自杀四人组》是一部由帕斯卡尔·舒梅执导,皮尔斯·布鲁斯南 / 托妮·科莱特 / 伊莫琴·普茨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杀四人组》观后感(一):在落地之前,怕是要等很久
失恋第二天。
当然不是因为有多强烈的自杀愿望,只是看到而已。
跳楼不是最好的自杀方式。常常在骑车的时候走神,如果这样被撞死,真是再好不过了。
有烟,有酒,有凉皮凉面海带皮蛋。在家窝两天,死不了。
其实什么都没有失去,因为从来都没拥有过。甚至在重复无聊工作时,想到,应该感谢,这时候被分手,至少生活工作都还没有失去。
要感谢,并且,痛苦的不会是我。
痛苦不让人绝望,希望才让人绝望。
因为一开始就没有希望,所以不存在绝望。
插曲之一,in this shirt。
插曲之二,youth。
自杀其实需要很大的勇气。你会去回顾你的社会网络,评估你的行为将造成的结果。如果这些结果对你都无足轻重,接下来要面对的是死亡过程的痛和对死亡本身的恐惧。没有几个人,对死亡本身是毫无恐惧的。
而死亡造成的影响,恐怕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白日骑车路过一个停车场,里面正在停丧。我的葬礼。。。这些年依照自己秉性而活,真没几个人会在意。
不要划手腕,要向上十公分,那里的动脉离皮肤最近。如果划成十字,是不是更难挽回?
闭眼躺在沙发上,手腕搭在边缘外,想象这样的场景。
被告知失恋之时,问自己是不是失去了起床面对一切的勇气?不行,周五,还要上班。面对可爱无知的同事们,很想调笑一番,你们leader我前两天那么高调说男神要我回去结婚,今天可就失恋了哈,这几天不要欺负我哦。
可是管他们毛线事。依然是惯常的姿态,开会,开会,说话,说话。什么都没有改变。甚至都不是那么想酗酒,直接对着酒瓶吹实在不好喝,懒得洗杯子而已。
很久没做寻找食物的梦了。因为中午那顿省了,于是又开始上窜下跳的找吃的。
先是在火锅店,背了背包和斜挎包,很重,而且背包的肩带有问题。等妈妈,先泡了花茶的头道,滤出时漏了几个茉莉花出来,本打算捞的,妈妈来了,唠叨,顺手抓了一把葱花撒进那碗茶,还说就是该这样喝。我气毛了,背上包拔腿走人。路上被妈妈拦截,拐进了一条不太熟的大路。告饿着,仔细打量那些餐馆。然后上了一辆不知道装了几个人的三轮伪装QQ。诉司机目的地,他表示知道,然后从桥上拐下河,落到一艘barge上。司机技术超赞!夜色中月光下,顺河流在城镇里激流,远处的河道在高楼间起伏,那刻只想说,这景色真美。但不清楚当时在哪里,问了,是离我家,我现在住的地方平行的一条大街,还好不远。但车子没在我想的地方转弯,一直向南到了铁路附近。哦哦,原来一个同事也在车上,要送他先。没多久我也下了,是在油榨街,梦里的油榨街,有很多卖吃的临时摊位。没找到中巴站,决定先吃点东西,做公交再转车就好了。转了两圈,买了一个很好吃的面包,还准备吃个炒饭什么的。进到一个要下两级台阶的店,老板问要吃什么炒饭或者河粉。老板是个平头小个子中年男,对食材狂热的类型,推荐一块牛肉,比鱼排好。
还没炒好,就醒了。笑自己还是知道饿的嘛。
电影的话,之前看了《鱼缸》,觉得最近的英国电影不错啊~~冷峻或者黑幽默,慢慢的不知不觉任情节发展。不煽情不做作,或许可以好好找一些来看。
A long way down。在落地之前,怕是要等很久。
《自杀四人组》观后感(二):电影里的所有歌曲
略好笑略感动,太喜欢Imogen Roots了。电影里的歌曲还都挺好听的,所以我就对着电影片尾的ost列表一首首抄下来了,希望能帮到找歌的同学!
Journey performed by R.L.Wilson and Prince Leftfoot
212 performed by Azealia Banks feat Lazy Jay
Discover performed by R.L.Wilson and Prince Leftfoot
Tragedy performed by Imogen Roots(这一首是Jess唱的喔)
In This Shirt performed by The Irrepressibles
I Will Remain performed by Matthew and Atlas
I Found You performed by Alabama Shakes
Turtles performed by James Bellamy
Mentira performed by Manu Chao
Delusional Waste performed by SPC ECO
All Of Me performed by Tanlines
each Rumba performed by R.L.Wilson and Prince Leftfoot
Tenefife Bang Bang performed by James Bellamy
I Will Survive performed by Cake
The Inchworm performed by Toni Collette(这一首是Maureen唱的)
Youth performed by Daughter
o More Running performed by Michael Kiwanuka
《自杀四人组》观后感(三):愿君已放下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无论你像跟马丁成功,像莫莲一样平凡还是像杰丝和JJ一样拥有大把的青春,都可能会因为做错事,命运不济,心理脆弱而遭受巨大的打击。但是,请相信,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也许,下一个路口(天台?),就能遇见你的战友(基友?)。
死亡是一件迟早会到来的事情,既然如此,何必着急?仔细想想,毁灭自己的身体其实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无法解决遇到的问题,没有过上你想要的生活,懒于做出改变,于是便想逃避。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生活不是解决问题,生活是创造,是规划,是发现,是展望。只有这样,人才能活得有希望,有价值。
有人说,辞职最好的时机是在度过低潮之后,因为你只有度过低潮,才能确定自己的心理不被逃避所左右,才能知道你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当命运给你重重的一拳时,被打晕的你也许应该停一停,看一看,等一等。如同马丁,莫莲,杰丝与JJ一样,去读书,去交朋友或者来一场长途旅行。
李嘉诚的财富扬名于世,但是乐观,冷静,悲天悯人的情怀或许才是他真正的财富。无论是十五岁时的丧父,养家,肺病,贫穷,失学还是不计回报的慈善事业,教育事业,不被人理解的海外投资都不曾阻挡他的脚步,摧毁他的信念。甚至在儿子被绑架之时,还劝绑匪拿了钱,远走天涯,自我检讨没有做好安保措施。连绑匪都惊叹于他的冷静。我想,这样的人,他的强大,超越财富,超越年龄,几乎无坚不摧了。
愿君已放下,常驻光明里。身似琉璃,内外明澈,净无暇秽。
《自杀四人组》观后感(四):与原著的异同点
与原著的异同点
大量剧透,慎入~!!!
1
书:
四个人在大楼顶层相遇,相约一起下楼。
四人商量去酒吧找杰丝的男友查斯。
电影:
楼顶下了大雨,马丁自己先下楼开车回家,在路上遇到其他三人,然后依次让他们搭上了车。途中洁丝要求下车去酒吧找查斯,莫琳觉得洁丝的状态不好,最好不要让她一个人呆着。于是三人一同回到酒吧找查斯。
2
书:
在酒吧里,是JJ和莫琳先发现了查斯,查斯的言论很混蛋,让莫琳给了他一巴掌。然后找到了洁丝,洁丝给了查斯屁股一脚,叫他滚蛋了。书中完全没有洁丝去医院这一情节。
电影:
马丁先找到了查斯,但是莫琳没有给他一巴掌。然后JJ说找到洁丝了,洁丝嗑药过度昏迷,于是众人去了医院。
3
书:
众人解决完洁丝的问题,去了马丁的家,发现马丁和主持人潘妮有一腿。
电影:
完全删去这一情节,而且也没有表现出潘妮是马丁的马子这一细节。电影中,潘妮对马丁的遭遇显得很兴奋,有种幸灾乐祸的样子。但是书中的潘妮对马丁有一段感情,而且新年夜当晚,她还在马丁的家中正约会,马丁却跑出去要去跳楼。潘妮为此感到有点沮丧。
4
书:
莫琳发现自己的包包忘在顶层了,于是众人又一起回到了顶层。几个人在楼顶商量六个星期以后的情人节在此相聚。
电影:
在医院里,众人商量六个星期以后的情人节在顶层相聚。然后签字,最后发现是签在了莫琳的遗书上(原著里也说到了莫琳的遗书,但和电影里是完全不同的情节,个人觉得电影情节很赞)
5
书:
之后就是众所周知的,大家都上了报纸,也知道了洁丝是教育部长的女儿。
然后几人杜撰了看到天使的情节,不断接受媒体的采访,四人名气逐渐小火。
马丁被之前的电视台解雇以后,去了一个糟糕的电视台。马丁想起了一个主意,为了让这个破电视台有点名气,就邀请其他三人上了采访节目。节目中,洁丝胡乱讲话,骂街,被马丁的老板把四人赶出去了,并解雇了马丁。
电影:
四人上了潘妮的节目,很显然,是马丁之前的节目。但是被潘妮毫无节操地问了很多敏感的问题,如失踪的珍妮佛之类。激怒了洁丝,洁丝夺门而出。
6
书:
JJ坦白自己的癌症是假的,他弄砸了自己的乐队和搞跑了女友才是自杀的目的。这个情节早在四人聚集在莫琳家中讨论天使的问题时,就已经发生了。但是马丁和JJ没有发生冲突。
之后四人去海边度假。然后JJ遇到了凯西,凯西只是一个看过JJ演出的人,但是第二天吃早饭时,被口无遮拦的洁丝说凯西是JJ的***炮友,凯西不开心地走了。
电影:
JJ向凯西说明了一切,然后还和凯西滚了床单。可是凯西却是一个记者,把JJ说的一切都记录下来了。JJ无法想像自己说谎得了癌症这件事如果见报会怎样,因此向众人坦白。但是马丁十分愤怒,认为他欺骗了自己。于是几人扭打成一团。
从度假回来以后,几个人就再也没联络过。
7
书:
情人节这天,几个人再度上了楼。发现生活没什么大改变。正在沮丧时,众人发现顶层多了一个真的要去自杀的人,就在四人面前跳了下去。这个事情给众人很大的冲击,大家开始不由得思考自己是不是真的敢自杀?
电影:
度假回来以后,大家就再也没联络过了。
莫琳的儿子突然假死,在医院里,马丁和洁丝聚集,莫琳激动地说,她自杀绝对不是因为不爱他的儿子。电影里莫琳望着儿子的这一幕,也一定程度感化了洁丝和她父亲之间的矛盾关系。(再赞的一处情节设定)
洁丝发现今天是情人节,但是,JJ没来。想起当初的约定,众人突然意识到JJ情况不妙。于是大家急忙前去寻找JJ,然后到了楼顶,发生了最后的故事。
但是小说中,JJ独自一人要去赴死的情节是没有的。
8
书:
洁丝开展了一个亲友互助研讨会,把四个人生活中处理得很糟糕的关系人士都请到了一起。比如洁丝的父母,JJ的前女友和乐队成员,马丁的前妻和他的女儿,还有他的电视台炮友潘妮。还有莫琳的儿子马蒂。另外,还有两个马蒂的男护士。
当然,最后局面很糟糕,除了莫琳傻不拉唧地呆着,其他人都吵了起来。
但是,故事在这里得到了最后的升华。
马丁看到潘妮在和马蒂的一个高大帅男护士调情,十分不爽,于是走上前羞辱潘妮和男护士。然后马丁就离开了现场,觉得自己的行为很糟糕。前妻辛迪指出他
应该学着自我尊重。然后马丁发现,自己的生活除了搞人家小姑娘,或者在电视台上胡说八道以外,他好像从来不肯承担过一些有意义的责任。比如,陪陪女儿什么的。
莫琳的两个男护士邀请她去参加酒吧猜谜游戏,并还得到了一份报刊亭的工作。莫琳发现自己的生活有了一些奇妙的变化,虽然和之前相比没什么太大的区别,但是就这一点儿变化,就足以让她认可活下去总是会发生些什么的。
洁丝从互助会跑出去的时候和一个叫“没狗”的男人滚了床单。然后她发现这个男人的一席话令她醍醐灌顶。
JJ终于知道前女友离开他不是因为她觉得他不能成名。而是因为他放弃了自己的音乐。JJ重新去买了吉他,在路边进行卖唱。虽然一样很糟糕。但想到自己总算有勇气面对自己喜欢的事,他觉得还不错。
电影:
电影从JJ跳楼直接切换到新年前夜的四人视频,几个人讲着一些话。在小说里,原本是马丁看到的关于自杀跳楼生还者的感触那段故事,则是由JJ讲出来。
个人觉得这个结尾有点平淡,结束的有些突然。
书中的其他——
1,由于莫琳根本不习惯他们三个人讲话骂来骂去的,因此三个人每次骂街时都要说一句“对不起,莫琳。”
2.JJ和洁丝根本没有搞在一起。
3.故事里的JJ是一个长发,瘦瘦高高的美国人
4.故事里的洁丝要比电影里的更吊儿郎当一些,而且口无遮拦,毒舌得很,她连莫琳都张口就骂,比如“你这个老蠢蛋。“
《自杀四人组》观后感(五):跳下去只需5秒,你要跳么?
对世界感到绝望,被埋在一片黑暗之中孤独无助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自杀。迈出一步,割下一刀,所有不好的负面的不断缠在身边的复杂问题好像都可以抛在身后,再也不会有关系,再也不会烦恼,一切貌似可以重新开始。自杀的电流充满全身,看似毫无畏惧的举动,其实是负能量堆积后的冲动。
自杀从来都是一个人完成的事儿(两个人的叫情杀,很多人的叫大屠杀),电影里“很不幸的”四个人揣着各自的理由在New Year Eve 这天碰巧来到了同一个楼顶,很秘密的自我跳楼计划公开在另外三个人眼前,以至于计划暂且搁置。
由于Jess的约定,只好把时间推迟到六个星期以后。伴随着太阳升起,貌似一切又有了希望。Martin组织的散心活动,完全是上流人士做出的举动,相对于莫莲却是天堂般VIP的享受,出游计划虽然结局不是很理想,至少,对一个人已经做出改变。
其实整部电影,Jess和Martin是最没有自杀想法的,一个想找到存在感,一个对扑面而来的负面新闻抵挡不住,这都是很容易解决的问题。
JJ的问题却属于真正的精神问题,形而上学,感到空虚,压抑,曾经努力的奋斗过,还是一无所获,为什么要活着,毫无希望,所以陪你们玩儿够了,到了约定时间我依然会结束自己。JJ说自己脑子里有癌症一点都没错,心癌最可怕,他能让人觉得自己每个细胞都是空虚的存在。
跳下去只需要5秒,5秒可以回忆活着以来所有的日子,在落地的一瞬间,可能会害怕、后悔、对自己做出的决定失望不已,可为时已晚。
所以学会在一望无际的时候认真呼吸,在满世界错乱的情况下感受阳光,在失望的边缘学会依靠。
a long way down,远比活着的时间长。千万不要轻易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我们要享受的世界完全不是想象的那样毫无希望。
《自杀四人组》观后感(六):电影慢谈之[0303] A Long Way Down 自杀四人组
2014-08-24
久违了皮尔斯?布鲁斯南Pierce Brosnan, 着实想体验一下OO7演喜剧片的感觉。他很适应这个角色,在昂贵的西装里面,装了一颗并不怎么坚强的心;看这部电影之前,还没有看过【绝命毒师 Breaking Bad】, 听到亚伦?保尔Aaron Paul的口音,就觉得这位小哥来自美帝,在四个人中间有些许特别,而且演技毫不逊色,他在【绝命毒师 Breaking Bad】里面,真的不弱于老白;瘦得皮包骨的英国姑娘伊莫珍?波茨Imogen Poots演的Jess, 穿着病号服,在冷风走出医院的门,摆的那个pose相信至少会成为她从影经历中的经典,她的那段”声明”也是整个影片最好的片段之一。
四个很好的演员,演了一个不完全靠谱的故事。每个走上楼顶的人,都有各自的理由。每一天,这个地球上都有自己搞定自己的人,而那些半途而废的,数量会更多还是更少,这一点没有办法统计。电影的故事以大团圆结局,但是导演的妙处在于,没把故事说得过于教条,也没有人生理想之类的大道理,所有的决定,正如他们当初走上楼顶,其实也都是在平静的自省中做出。无论生活有多么难,人总会找到活下去的理由。
《自杀四人组》观后感(七):《你听我说,兄弟》
你听我说,兄弟
《读者》2010年第9期
作者:范春歌
每次路过长江大桥,尤其是在深夜,我便会想到那些视两岸万家灯火不见、一意孤行地跃入黑漆漆的江水中的人,深深为他们叹息。
绝望的一跃也往往将一段或悲凉或凄婉的人生隐入江底,如果在他内心挣扎的那一刻,在他爬上冰凉的桥栏回望世界最后一眼的那一刻,有人出现在他的面前,亲切地说一声:你听我说,兄弟!
大概是二十年前吧,我曾亲眼目睹了一位年轻女子的求死。
那天夜里,已经十一点多了,我从江对岸的父母家乘公共汽车回家,经过已不见行人的长江大桥。
车快驶到桥中央时,我忽然发现桥栏旁边有俩人在奋力撕扯,隐约看见其中—人竟站在桥栏外面,路边的那个男人好像试图将他往里拉!我被这一幕惊着了,大叫小司机停车。司机没听清我叫什么,误以为我要中途下车,牛气地将车门打开,当我冲下去的时候,汽车已呼啸着开走了。
我跑到桥栏边,这才看清,两手反抓桥栏面对漆黑江面的是个姑娘,凛冽的江风吹拂着她的衣襟,使她看卜去像—只扑腾在危崖上的飞鸟。正隔着栏杆紧紧抓住她的,是一位年过五旬的民工模样的男子。
见我赶来,男人也顾不得解释什么,欣慰之悄仿佛绝路之时见到了援兵。尽管添丁—双手,可要将一个已翻过高高的桥栏—心寻死的人拉回来,并非易事,而且那个执拗的姑娘长得还比较胖。尽管我们累得气喘吁吁,但两手不敢有丝毫松动。
于是想到心理劝慰。我问男人是她家什么人,他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与姑娘素昧平生,是一位在这座城市打工的民工,为了节省车票钱,便徒步过桥,结果发现了这位刚翻过桥栏的姑娘。
我一边和这位善良的民工拉着姑娘,一边劝说她回心转意。我说:我是记者,有什么冤屈或想不开的事,说出来也好帮你解决。还好,哭泣着的姑娘开口说话了,一口乡音。从她断断续续的讲述中,了解到她在附近的一家县城的针织厂打工,因为得罪了厂里的领导,从工种的安排到工资收入,都明显不公平。再加上和和同事、家人的矛盾,内心的苦闷无处诉说。她再也忍受不了深渊般的生活,想一死了之。
听了这些话,我和善良的民工心里有底了,信心更足,便也各自将人生的苦水都倒了一遍。老民工远离家人在城市打工,经历的酸甜苦辣能写一部小说:这个夜晚,没有拿到工钱的他囊中羞涩,徒步走过空空荡荡的长江大桥,心里何尝没有绝望过,但看见两岸闪烁的万家灯火,想到家中等待他寄回生活费的妻儿老小,他告诫自己,寻啥也不能寻死,因为活下来才有希望、才有明天。
……
告别的时候,姑娘搂着我,说她会好好生活下去,就像民工大伯说的,活下去就有希望、就有明天。旅社的大姐热心地表示,车站离这儿不远,她们会亲自送她上车。
第二天,我没有接到她的电话,又过了几天,收到了她寄来的一封长信。她说:那天夜里她睡得特别安稳,第二天早晨六点半,踏上了回家的路,也踏上了生命的归程。她还说,回厂后遵照我们的建议和厂领导长谈了一次,环境得以改善。还说,当她给父母端上——盆热气腾腾的洗脚水时,母亲和她都哭了。
这件事过去很多年了,每当我路过灯火愈加绚丽的长江大桥,就会想起那个夜晚,那位身处艰难的世道却不乏善良的老民工,小旅社里热心肠的大姐,当然还有那位姑娘。
现在,她已经做母亲了吧。
每个人都会遇到身处绝境的时候,祈愿我们都能遇到一个人,他轻轻地来到身边,亲切地道一声:你听我说,兄弟……
《自杀四人组》观后感(八):搞不懂这片子评到6星
豆瓣评分果然不是咱老百姓参考的
除了布鲁斯南的演技我就看不出任何出彩的地方,剧情拖沓的一塌糊涂,对白也是莫名其妙,加了点无伤大雅的小玩笑,而我一点没觉得好笑,太牵强了
其实导演真的很重要,一个好的导演可以把表面上很平淡的故事拍的很有看点,但一个差导演可以把价值几千万的剧本搞成shit
像一些好片子,我看的时候不敢错过一句对白,有啥事情都要暂停了办完事继续看,但这片子嘛我去厕所上个大手都懒得暂停了,实在没什么亮点
主要是最近实在没什么片子可看,拿这片子来打发时间,如果各位不是闲的蛋疼,千万别在这部片子上浪费一秒钟的时间,切记
《自杀四人组》观后感(九):倒数五秒,你准备好了吗
太喜欢这个故事。像盘油腻的炸鱼薯条,散发着浓郁的英式没品。
四个想要跳楼的人生撸瑟,用小粉的话总结就是,Jess需要知道自己的重要,莫林需要love,而all 007 needs is a brain。
所以,缺关注,缺爱,缺心眼。都可成为我们拔掉电池停止待机的理由。
啊——,扑通,仅需五秒,但也是long way。
小粉最后讲的金门大桥的故事很抓人,那些真正down的人,坠落的五秒里,是否体会到了人生最大的后悔?
所以,他们彼此感谢,给了彼此五秒,思考,而不是坠落。
我们都有绝望的时刻,像小粉那样,无论怎样改变,即使是去了别国,换了信仰,依旧感觉不到任何希望,依旧觉得自己孑然一身。
这大概是最deep的孤独了。
在海边度假的时候,小粉邂逅了女记者,对方说哪里见过他,甚至说出了乐队的名字。
那个瞬间,屏幕外的我们,能清楚的听到小粉干涸内心中涌动出的那股细流。
所以,我们穷尽一生,其实无非就是在等那个懂我们的人,即使我们是不入流乐队的过期乐手,即使我们是生活的撸瑟,依然有人认为我们是值得被欣赏,值得被爱的,在每个想坠落的瞬间多给我们五秒,接住我们。
就像小粉在电影中写的歌词:我不怕绝望,却是希望杀死了我。
欣慰的是,极品飞车里的英伦妹子又一次接住了他。
所以,希望还是好东西不是吗。
我们每个人都终将落地,也终将被人接住。
倒数五秒,
5、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