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死亡记录》经典影评10篇
《一种死亡记录》是一部由Grover Babcock / Blue Hadaegh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美国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种死亡记录》影评(一):《怎样埋了自己?》-纪录片A Certain Kind Of Death 观后手记
我有个爱好,就是经常幻想自己死了以后会怎么回事。一想就没完没了。人们是否会哭泣,怎么把我推到太平间,我一闭眼一踹腿以后还有没有意识,等等等等,都挨着个儿的想了一遍。然后,知足。
死亡这个东西一直就被神秘和黑暗笼罩着。就好似凄冷的月光下,被薄雾笼罩的海中孤岛,冰冷且不敢触及。出于这种对未知的恐惧,人们就尽可能在说话中都避免出现“死”或者与其谐音的字。简单的说,就是忌讳。
对于的死亡思考,应该换个角度来看待。越是看似残酷的现实,也许就越能发现其中的有着其他地方所没有的美好。摄像师的镜头不会撒谎,不会因为恐惧而放过死亡中带有的静谧,也不会因为禁忌而去故意漠视逝者的余温。死亡不仅仅带来的是窒息般的空寂,也散发着牛奶般的醇厚之感。在吞噬掉生命的同时,也反射给生者对于生应有的思考。
记录片A Certain Kind Of Death,以冷静压抑的镜头记录了真实死亡的另一面。片中的死者都是独居孤寡人士,死后一些日子才被人发现,人们通过各种渠道才核实了他们的身份。由于没有亲人来认领,只好集中火化。当骨灰被撒入专门给无家可归人士的墓地时,一切又都归于平静。这些死前或流离失所或独自寡居的人,死后都聚集到这个地方,这里就是他们最后的归属,从此被人遗忘。
对于死亡我们总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看法,而终究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死亡的当事人。世事总是难料,希望不被遗忘没准真的被遗忘了。希望被遗忘也许就恰恰相反。死亡之后的事情,我们是做不了主的。要是我们看不到当时那一幕,这部片子正好可以给我们一个心理准备,哇,原来是这样的啊!
片子最后的原声吉他演奏,可谓是把压抑烘托到了最高点。骨灰的飞沫,刺眼的阳光,好像营造出升天的幻境。伴随着飞升的骨灰,那些曾经没落的人,又重新得到了自由。
可是死,终究还是可怕。
《一种死亡记录》影评(二):口味有点儿重,但这就是你离开世界的样子
很震撼,很震撼。虽然在医院长大,从小就见惯了血肉模糊和生离死别,还是很震撼。 叙述方式很平实,但话说回来,又有谁的生命是很特别的呢?全片没有虚张声势,也没有惊悚片式的音效和镜头切换,但真实的、让人不适的尸体镜头冷不丁就闪你个措手不及……正当你以为某个东西就是线索、情节环环相扣、故事即将展开时,接下来的却是“警方对这些材料没兴趣”、“无人认领”、“(家庭住址)没有回音”,只好启动下一程序,封存尸体保存遗物,拍卖,销毁,火化。 虽然知道,这就是一个无亲无故的人离开世界的过程,还是看得有些压抑。 作为一个无关的旁观者,急诊科的血肉模糊,至少能让人为伤者所受的痛苦而捏一把汗,或者猜下是怎么造成这种后果的;医书上的各种病症,至少能让人受到教化,或者满足猎奇心理;火葬场的生离死别和诡异传闻,至少能让人感叹逝者如斯,对未知力量心存敬畏……而A Certain Kind of Death,则朴实地告诉你,“我们就是这样处理这类case的”,“如果那样,我们会那样处理”…… 在1998年,外婆火化时,我曾亲历尸体解剖现场——三个警察(没错是穿警察制服的不是穿法医制服的)在殡仪馆的空地上就地解剖一个疑为吸毒过量死亡(旁观者语)的青年男性。一个拍照,另两个动刀。为什么就地解剖我不敢妄下定论,当时只觉得是不是赶在火化前“抢线索”?总之剖了腹、五脏六腑都拖出来一一取样,头皮也剥开,这一切就暴露在五六米开外、十一岁的我眼前,那景象和气味至今还历历在目和在鼻。 但回想起来,当时好奇的心理占了主导——“哇原来肚子里面是这样的”,“吃了粉儿肠子颜色好丑啊”,“哇头皮剥开脑壳都不像个脑壳了”——远没有看A Certain Kind of Death感受到的压抑。 全片几乎没有音乐,直到临近片尾的古典吉他曲《绿袖子》响起来时,才感到,这个世界,还是生动的。
《一种死亡记录》影评(三):物可以易主,而人不可再生
最近看了一部纪录片,"a certain kind of death" (死亡一种)directed by Blue Hadaegh,记述的是那些孤独生活在世上的人,他们的死亡。他们孤独一人,遗产经过核实没有继承人,收归国有,查清死亡原因,将尸体送往火化场,烧成白皑皑的骨架,殡仪人员用铁铲将骨头敲打,捣成骨灰,装在一个文具盒大小的铝盒子里,等待运往墓地。一个大坑里,几千几百盒骨灰往里面倒。这些骨灰被大风扬起,和纤尘一起,四处飘散。来于土,归于土。这就是一个人的结局。我如此平静地回忆这一切,是因为我接受这种死亡了吗?几百几千个人拥挤在那一小小土方里。。。这就是人的结局?那曾经相伴着我们生活的床架、挂画、书桌,都流入二手市场拍卖,不知情的人在二手市场里挤破了头,都希望以低价买到实惠的商品,可却曾记得这些东西是属于一个离开的人,这书桌上有他夜间伏案的茶杯印,这幅画有他亲手装裱上去的框,而那个破旧的暖气片曾经伴着他度过多少孤单、寂寞的寒冬啊…… 物可以易主,而人不可再生。
这回,真正体会到了“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俗语。我希望,当人们在世时,他能给人带去快乐,尽可能的帮助身边的人,影响身边的人,人们因为他得到了美好快乐的生活。即使他离去了,他带来的快乐幸福还在继续,他的生命还在继续。
愿所有的人,生命每天开出一朵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