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人生之境界
浅论人生之境界
傅伯勇
有些人与别人起点一样,但终点不同;有些人与别人起点不同,但却殊途同归。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可能很多,但是有一样因素很重要,那就是每个人的境界不同。不一样的境界,就有不一样的人生;而不一样的人生,必然也有不一样的境界。
什么是境界?
唐代禅师青原惟信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这是一种不断升华、拔开云雾的人生境界。
宋代禅宗将修行分为三个境界。第一境界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第二境界是“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第三个境界是“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这是一种独立世界、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
南宋诗论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学诗的三个境界:“其初不识好恶,连篇累牍,肆笔而成;既识羞愧,始生畏缩,成之极难;及至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也。”这是一种“行住坐卧,无非是道,纵横自在,无非是法”的人生境界。
诗人潘德兴云:“诗有三境,学诗亦有三境。先取清通,次宜警炼,终尚自然,诗之三境也。”潘德兴是在说诗,其实何尝不是在说人生呢?这种返朴归真的人生,就是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
晚清一代宗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这是突破自身、气息充盈,引导人达到一种永恒的自由之境。
丹麦哲学家齐克果将人生分为三个阶段,即:审美阶段、道德阶段和宗教阶段。而德国哲学家尼采则认为,人生有三个时期,即:合群时期、沙漠时期和创造时期。合群时期,自我尚未苏醒,个体隐没在群体之中;沙漠时期,自我意识觉醒,开始在寂寞中思索;创造时期,通过个人独特的文化创造而趋于永恒之境。
中国现代最著名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中国哲学史的奠基人冯友兰先生认为,人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了他的人生境界。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可以划分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就是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功利境界就是一个人从内心出发,意识到他自己为自己而做各种事;道德境界就是一个人可能了解到社会的存在,他是社会的一员,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或如儒家所说,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天地境界就是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这四种人生境界之中,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就是现在芸芸众生;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说到底,人生之境界,实际上分为两种:积极的人生境界和消极的人生境界。积极的人生境界,就是向着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不断迈进的人生境界;消极的人生境界,就是始终在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原地踏步的人生境界。积极的人生境界,奉献多于索取;消极的人生境界,索取多于奉献。处于道德境界或天地境界的人,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世界就有不同凡响的意义。换句话说,处于道德境界或天地境界的人是在觉悟状态下做他所做的事,而处于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的人是在无明状态下做他们所做的事。所以,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源。由“觉”产生的意义,构成了处于道德境界或天地境界的人的最高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