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2-10-05 14:39:35

  《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是一部由谢卡尔·卡普尔执导,凯特·布兰切特 / 劳伦斯·福克斯 / 霍尔迪·莫利亚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历史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观后感(一):童贞女王并不童真

  前段时间把空王冠看完了,对英国历史上有名的男性君主有所了解,最近在看关于英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两个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和维多利亚女王!连着把伊丽莎白和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两部电影看完,对这位英国历史上有名的童贞女王有了更深的认识!伊丽莎白一世缔造了英国的神话和传奇,打败了西班牙和法国等劲敌,让英国的经济和文化得到了繁荣,成为欧洲霸主!不过这位英国女王太强势,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国家,嫁给了英国,她的地位和权力注定她终究难以得到真正的厮守一生的爱情!她的初恋是已婚,而且喜欢上了她的侍女!对爱情绝望的她在自己晚年再次遇到让自己怦然心动的海盗船长,但是这位童贞女王的控制欲太强,让这位海盗船长望而却步,爱上了女王的贴身侍女,并和侍女有了儿子!伊丽莎白注定得不到真爱,注定要和她的国家厮守一生!PS:英国人太过于崇拜和尊重自己的这位童贞女王,所以这两部电影把伊丽莎白一世美化了,毕竟能纵横一世,青史留名的伊丽莎白一世如果真的那么仁慈和善良而没有一点血腥和残忍的铁腕手段又怎么可能在那个乱世之中铸就一番丰功伟业呢?

  《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观后感(二):One empire fell, and another empire rose.

  那是一个新帝国崛起的黄金年代,影片中处处显示着大不列颠即将成为世界领导者的各种梦幻般的成就:北美殖民地的开拓,无敌舰队被击败,人才辈出。

  影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把王室统治中的阴暗面要么推给了权臣,要么视而不见、努力把伊丽莎白一世塑造成为道德上趋近完美的自我压抑者。比如,宣扬法律判决取代宗教审判的先进性,同时将处死玛丽的时间包装成王室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剧情……

  作为反派的西班牙相对于上一部变得更加不堪,西班牙国王胆怯阴险,刺杀集团组织混乱,无敌舰队因为祷告弱化防守,等等。为了配合一废一兴的主题,影片在无敌舰队的从打造到完败的过程都做了不小的夸张,视觉效果倒是很让观众过瘾。

  一段颂扬伊丽莎白一世的台词:

  When the storm breaks, each man acts in accordance with his own nature. Some are dumb with terror. Some flee. Some hide. And some spread their wings like eagles and soar on the wind.

  《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观后感(三):零碎得很

  我實在不想給這個評價,無奈這片子實在是爛,即便我有多喜歡Cate Blanchett,即便第一集令我多贊嘆。這電影,前大半部分,一小時十五分,全由零零碎碎的片段拼湊而成,與其拍成電影,還不如拍成電視劇比較好。Cate Blanchett的女王角色在演技上似乎固定了一個模式,很是僵硬,但在本片裡倒比第一集多了幾分溫情與人性。相對于Helen Mirren的外放,誰更接近歷史上的伊麗莎白一世我就不得而知了。關于海戰一幕,本是此片最后半小時最令人期待的部分,但都不過是潦潦數筆,給觀眾點視覺刺激就算了,把人吊在半空,不上不下,真討厭。(我不知道老拍那匹白馬干嘛。)加之無敵艦隊的覆滅在歷史上是英格蘭由衰轉勝的重要關鍵,這么有戲的歷史不多添筆墨反而在男女之事加油添醋,編劇傻的。這么個正統有氣質的女演員演女王,誰要看女王談戀愛啊?那兩人上床的時候女王脫衣服后面露光光給人看是什么意思啊?拜托,這是嚴肅劇吧?有尊嚴的女王還得在電影裡小露一把編劇的腦子是不是有問題的?女王跟那個海盜索吻前那段話好像真的純潔了很久長時間沒碰過男人一樣,編劇把觀眾當笨蛋是不是?還有,這片太在意在視覺上神化伊麗莎白了,特別是在西班牙戰敗后:女王站在懸崖上、女王Model一樣伸著兩手、女王抱小孩,真是做作。Cate估計跟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無緣的了,不過這戲拿最佳服裝獎倒很有戲。

  《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观后感(四):说好的历史大戏呢?

  论女性气场,能大过 凯特·布兰切特 Cate Blanchett 的,麻烦请你告诉我一下。

  所以,Cate能把 《Elizabeth 2》演绎成这样,我觉得她演得还是相当不错的,只是可惜了剧本一般般。如果对英国历史不了解的话,这场影片晦涩、难懂的地方太多,她、 Clive Owen 扮演的罗利爵士(Sir Walter Raleigh) 、宫女贝丝之间的三角恋爱倒成了重头戏,而这种拍摄方式明显是中国导演的特长,烂片的最大特性(没有之一)啊。有朋友说,这是部野史,我也深以为然。

  2017年去英国旅游,出发前接了几本书,对大英帝国的历史做了一番浅尝辄止的概览,所以这部影片我还是看懂了,但也因为对正史还算一知半解,倒觉得这部戏有些碎了,什么都想说,却唯独没有解释清楚,既然片名叫: 《The Golden Age》,导演到底想表达啥?我看来看去,好像主要想说的是:宫深情悠悠啊~~

  My Vote = 7

  《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观后感(五):开始很期待,结果很失望

  看完了,失望之情溢于言表。

  Elizabeth,在很多场景中,导演和Blanchett想展现出女王作为女人感性的那一面,结果女王可真成了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体,就是方差太大了,大得让人难以想象冰山和火焰是怎么共同存在在她身上的:教Bess跳舞去找Sir Walter调情(请允许我用这个词)时表情的做作让我难受,还有那故作亲密的样子,怪不得天主教徒说她是daughter of a whore呢;她得知Bess怀孕时撒泼的样子显得很生硬,没有彻底的歇斯底里,大喊大叫也没有底气;西班牙入侵时向大臣和军队的两段演讲只能算一般,向大臣的演讲台词太短,刚有点感觉就结束了,而向军队演讲时华丽的盔甲和马饰,华丽的让我记不得她在讲些什么。

  而且电影还试图表现女王的神性:做祷告时被刺杀的那段和结尾处祝福婴儿就让他停止了哭泣。但是真不明白神化了女王能有啥内容的升华。最后祝福婴儿的那段也是败笔,莎翁情史里新大陆的那段结尾还可以理解,这部加上个新大陆的结尾就是画蛇添足了。

  Owen和Rush的表演,严重脸谱化,根本看不到演员的个人特点。Rush的表演残酷有余而睿智不足;Walter被释放后率船出海站在船头的那一段,要是换成Jack Sparrow效果就好多了-_-

  ess,难道要推一个年轻版的Kate Winslet?演技差得远。。

  倒是两位跑龙套的同学兢兢业业。玛丽女王的看守,05版P&P的Mr Collins,加勒比里的勋爵大人;还有那位Walsingham的弟弟,就是love actually里学校晚会的报幕员,要是在电影院看的话,我当时就笑场。

  其实腓力二世算是唯一的亮点了,狂热的天主教徒就是这个样子的。

  最后说叙事,前25分钟的那段和主题基本就没什么联系,除了那位可爱的大公同学我就没从华丽中看到些实质性的内容。

  总结之就是:阵容很强大,表演很僵硬,场景很华丽,内容很空洞,剧本很垃圾,叙事很凌乱,观众很期待,结果很失望。

  过新年之前看了部这个,也够倒霉的了。

  《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观后感(六):风帆时代的“爱情”

  伊丽莎白还真白,不知道脸上扑了什么粉。影片一开头,从油画到真人的渐变,看得出来这部片子还是比较追求形似的,特别是菲利普二世的长相还真跟油画上的画像很象。服装上也比较考究,要不怎么这回得了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呢。

  在一些细节上处理得也比较有意思,连菲利普二世因痛风致残的腿都表现出来了,当菲利普二世拖着这双罗圈残腿走向阳台的时候,显得比较猥琐搞笑

  这部片子名叫伊丽莎白,所以菲利普二世就委屈一些吧。

  本来是想看伊丽莎白一世是怎么叱诧风云的,遗憾的是影片中伊丽莎白一世和罗利爵士的感情纠葛这条线程占得资源多了一些,而我期待的那场风帆时代最著名的海上大决战,按说该是场重头戏,但感觉有些草草。在这场海战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皇家海盗,奉旨抢劫而获得勋爵的德雷克却被伊丽莎白的老相好罗利爵士抢了风头。

  想想也是啊,谁让这片子叫伊丽莎白呢。而演罗利爵士的又是英国小生克利夫·欧文(Clive Owen)呢。

  虽然不过瘾。但一些主要的情节还是表现出来了,烽火传送消息,火船出击,砍断锚揽等等。什么时候专门拍一个这场决定两个帝国命运的大海战的电影?到时候德雷克勋爵和他的复仇号以及率领的私掠舰队就可以大出风头了。

  想想看那是怎样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风帆如林,排成弯月阵型的西班牙无敌舰队遮天蔽日,一眼望不到边。数艘火船趁着月黑风高,顺风直插阵中。。。

  1588年的这场大海战,英国一举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英国作为新兴大国崛起,西班牙由极而衰。英国从而跻身世界强国之林,并从此统治世界海洋达三百之久,史称“日不落帝国”。而伊丽莎白一世统治的这段时期被称为“黄金时代”,也就是这部片子的副标题。

  虽然有些不满,但冲着在影片最后的这场海战,还是推荐一下吧。谁让我前一段迷“大航海时代OL”呢。

  《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观后感(七):Queen Forever

  序幕放过30秒后我才反应过来闪过的那些字不是演职员名单,而是类似提要的句子。

  无奈,已经错过了。

  从影片开始我就一直在纠结扮演伊丽莎白的演员为何如此眼熟,一心二用的结果也只是到了影片中间才想起来她在The Lord of the Rings里出现过……

  当看见Mr. Raleigh出现的时候,我的八卦心理开始作祟,幻想着女王会倾心于一个不羁的男子。我一直这么以为,所以,当他和Bess亲吻的时候,我彻底傻掉了……(此处,因为在课堂上,老师跳过了数分钟的亲密镜头,说少儿不宜……OMG,我们转眼就22,咋还少儿呢?)

  身边的Donna同学也一直很配合我的八卦精神,数次在出现新角色的时候附和我说,他长的好眼熟啊……囧……殊不知,外国人咱们看着都眼熟,更别说英国那些总是一起出现的明星了,更是眼熟……

  说了这么多废话,并不是说我没有好好看这部电影,相反,我一向对于历史类的影片兴趣甚浓。

  也许是最近温习《素年锦时》的缘故,也许是对于《花瓶》和《植物女子》这两篇难以释怀的缘故,又也许是对自己性格不断反思的缘故。

  我总是忍不住把Elizabeth想成普通生活中的女性,而非日不落帝国的女王。

  她坚强的出现在臣子们面前,不苟言笑,配上Cate Blanchett那张冷峻的面孔。我一度认为她是一个与Bloody Mary同样狠心的君主。

  可是,从Mr. Raleigh把斗篷扔在她的面前遮住路上的水坑时,我明白了,她,只是个平凡的女子。

  在臣民们都以为她高高在上的时候。

  谁知道她亦会为一个被众人斥为海盗的男子迷倒?

  谁知道她会夜访信任的占星师,只为一句“There is no certainty”,来给与她坚持下去的信心?

  谁知道她不是无情到为了政权的稳定就会将姐姐送上断头台?

  又有谁知道她忘却许久的感觉只是凡人轻易就能获得的一个吻?

  当她注视着Raleigh的眼睛听他说泰晤士河之外的另一番天地时,她是一个渴望有奇遇的女孩。

  当占星师捧着她的脸,她眼中透出无限恐惧时,她是一个期盼成熟和力量的女子。

  当她为Mary的处决哭倒在Raleigh的怀中时,她是一个需要爱人温暖臂弯的女人。

  从女孩到女子,再到女人。

  跟肉体上的变化其实并无太大牵连。

  成熟是一件只关乎心智的事情。

  上帝赐予她使命,她用一个女性的肩膀撑起了日不落帝国的繁盛。

  她的一生注定与英格兰的盛衰相连。

  纵使凡人难及,她也永是一个世间女子。

  艰难历尽,辛酸饱尝,她的内心柔软依旧如年少。

  时间吹走懦弱,风干眼泪,却赋予她更强大的内心力量。

  人们叫她Virgin Queen。

  我不认为这是一种嘲讽,而愿意当作对Elizabeth的赞美。

  是的,终身未婚,没有子嗣。

  可是,她怀抱Bess的孩子时,我分明看到她的四周散发着伟大的母性光辉。

  她,是所有英格兰子民的母亲。

  We will meet again in the heaven or on the field of victory.

  这是她在高扬的马蹄上的激情迸发。

  所有英格兰人民都会记得她飞扬着长发,身披银色铠甲的样子。

  原来,妩媚和刚强可以如此完美的结合。

  高高的悬崖上,隔岸的熊熊烈火烧尽了西班牙的殖民之梦,却燃起了Elizabeth的信念。

  此时的她,可以坦然面对曾经的爱恨。

  不再恐慌,也不再逃避。

  因为“I am your Queen. I am myself.”

  她终于明白。

  平凡即非凡,非凡亦平凡。

  《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观后感(八):宗教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自美国宪法颁布以来,政教分离就成为现代西方政治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但原则归原则,现实中一个人的宗教信仰对其行为有着巨大影响,更不用说当一个国家的优势团体所共有的信仰。(美国建国初期就曾出现过清教徒迫害天主教徒的案例)

  昨晚看电影“Elisabeth-The Golden Age”,从某种程度上证实了这个观点。1588年8月英吉利海峡海战时,Queen of England 信仰新教(Protestantism), 而当时西班牙国王Philip是虔诚的Catholic, 并且当时西班牙无敌舰队还是打着十字军旗,以圣战(Holly War)的名义驶向英吉利海峡的。英吉利海战是新的海上强国取代旧的海上霸主的转捩点。有趣的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恰恰也是Protestant 对决 Catholic 的一次胜利。我的理解为,是Protestant对个人思想的尊重——宣称个人可以直接同上帝沟通而不是通过教会和牧师转达上帝的旨意的概念,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提高了生产及战争的效率,使英国利用海盗等各方面资源进行抗战和灵活的作战理念成为可能。

  最后,评价一下这部电影。

  整体感觉还不可以,该有的都有了:床戏(虽然比较朦胧,但咱中国人不是就喜欢含蓄吗)、美女(当然不是没人要的伊丽莎白,是她身边的宫女贝丝)、宏大的战争场面(虽然时间很短,但还效果差强人意吧)、一直被吹捧的服装也蛮好玩的,在习惯了近年国内连续剧里的大褂后,这些鲜艳的色彩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值得一提的是,咱还可以了解到一典故:美国维吉尼亚州之所以以Virginia的命名,是为了纪念Queen of England Elisabeth一直是个老处女(virgin)…….

  《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观后感(九):辉煌的年代,落寞的女人

  看完这部片子,觉得很沉重,难道对于女人来说,权力和爱情一定是对立面吗?Elizabeth为了英格兰的振兴,放弃了个人的追求,甚至是抛弃了自己的本性,每次看到她除去假发,那么孱弱,那么落寞的样子,特别是当她说出“I have given England my life. Must she also have my soul?”的时候,真的让人很难过。。。

  可是她穿着一身银袍,坐在白马上的威严形象,还有那激动人心的演讲,让人无比地折服:“I am resolved, in the midst and heat of the battle, to live or die amongst you all. While we stand together no invader shall pass. Let them come with the armies of Hell; they will not pass! And when this day of battle is ended, we meet again in heaven or on the field of victory. ”

  Cate Blanchett的演出真的很出色,虽然她的作品出名的不多,在Babel里面只是匆匆的露了一下脸,但她演出Elizabeth形象已经深入我心,我甚至已经在心里把她们划上了等号。不知道她在Indiana Jones and the Kingdom of the Crystal Skull里面的演出如何,很快要在美国上映了,期待ing...

  《伊丽莎白2:黄金时代》观后感(十):一个女王需要什么

  周末一口气把《伊丽莎白》和《辉煌年代(好像也叫黄金时代)》看完了。看完《凯瑟琳女王》的时候,写下一篇《与情无关》。今天,再次重提这个问题。

  一个终日处于死亡阴影底下,被囚禁在伦敦塔的公主,要怎样才能走完从公主到女王的坎坷旅程?

  她需要忍耐。伦敦塔的牢房是多么的寒冷,随行的老臣为她披上一件披风,她本想拒绝,老臣说“请您收下,您会用到着”。

  她需要幸运。面对阴晴不定的女王姐姐,还是坚持不肯放弃自己的信仰——“我发誓,我一定——忠于自己的心”,幸运的是,她并没有被赐死。

  她需要帮手。无论是那次惊险法案的通过,还是法国女王的威胁,没有了那位得力且忠心的部下,她的王位不可能坐得稳。

  她还需要懂得放弃。情人的背叛,让她清醒地意识到,作为一个女王,不得不放弃一些东西。在宣布“我嫁给了英格兰”的时候,那刻的悲壮的确让人记忆深刻。

  当然,她也需要懂得宽恕。西班牙无敌舰队攻来的时候,她下令打开巴士底狱,赦免囚犯——“虽然他们犯了罪,可他们也是英格兰人”。虽然这可能也是权宜之计,但没有宽恕的胆量,当年的历史或许就已经被改写。很喜欢她在岸边悬崖上,迎着远处的火光,风吹乱了头发的一幕。

  突然想起某天羊晚上一篇小文,说的是女人最害怕的是比较,特别是输给一个自认为不如自己的女人。显然,她就遇到了。不过,嫉妒是一把刀子,最后不是插在别人身上,就是插进自己心里。放过别人,正是放过自己的开始。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