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缉令》的观后感10篇
《通缉令》是一部由提莫·贝克曼贝托夫执导,詹姆斯·麦卡沃伊 / 摩根·弗里曼 / 安吉丽娜·朱莉主演的一部动作 / 犯罪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通缉令》观后感(一):正义只是权力者的正义
看到开头几分钟,我想到“狗血”一词。唉,为啥安吉丽娜朱莉还有摩根这样有营养的明星要选这样没有营养的电影?!光是打斗、特技、耍酷!完全好莱坞的一贯动作片调调!那主角也是很蔫的类型,在打斗为主的电影中实在没有啥亮眼的。555,可怜看电影的我又要变没营养了!PS:本人一直认为,白痴电影只会让观众变白痴!
不过,看到最后,我忽然觉得权力与正义这两个词在电影里真是值得玩味,十分讽刺。
当具有悠久历史、强大实力的组织向一个穷困潦倒、萎靡不振的小白领伸出所谓正义的橄榄枝时,小白领纠结一番必定会一往无前的加入。然后,他为了复仇、为了正义,不怕牺牲流血,终于手刃“仇人”。这时,剧情发生了彻底的反转,正义转为邪恶,仇人变成亲人。最后,他才明白,正义早就成为权力者的借口,正义力量早就成为权力者手中的棋子。正义最终变成了私欲。可怜,可笑,可叹,可悲!
真是有趣啊!一部织布机成为上帝,织一匹布形成一段命运。那些人对着那堆机器布匹严肃的声称这是“命运”的安排,对此赴汤蹈火再所不辞。这本来就是超级Bug,难为漫漫历史多少英雄豪杰前赴后继、英勇就义!
但是,透过这个电影的Bug,想想确实有着现实性。当一个信念或一种思想被善于鼓动的人倡议时,便会形成大堆聚集者。有怀疑,但是总会消灭;有否定,但是总会去除;有反对,但是总会击垮。最后,这些聚集者越来越多,形成真正的盲从人群,即“乌合之众”。他们不乏聪明睿智的人,但是已经被洗脑。信仰或思想就是他们的唯一信条。信我者生,不信者死!
于是乎,霸权形成。当权者拥有绝对的镇压力量,可以将一切质疑者粉碎。这时,人性的恶之花开始生长茂盛,结出名为诱惑的红苹果。权力诱出私欲、强制、阴谋。最终,以前的信条就成为冠冕堂皇的理由,存伪去真的手段。
可笑啊!也许某天我心中的某个信念也会成为一种他人的什么呢!
《通缉令》观后感(二):也叫电影的另一种电影
科技,另电影变得越来越与现实生活不同。
从前,从默片到有声电影,再到彩色遮幅、宽银幕、超宽银幕,每一次变化,都是电影骑在科技的马背上跑出的好成绩。电脑技术的发展,让电影除了屏幕更大之外,玩出了许多的花样。
有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曾经对电脑特技保持着警惕。因为,我们曾经喜欢过的优秀电影中,电脑特技的运用都是收敛而有节制的。《教父》也就是那么黄黄的胶片色,《海上钢琴师》无非也就是最后的一个大爆炸,《天堂电影院》中几乎找不到什么可以称得上特技的东西,可那仍然是一部无法忘记的电影。
从《黑客帝国》开始,电脑特技几乎是以一个独立的角色站在了电影里。你无法将其与内容剥离开,那兄弟两个人用电脑讲了一个让人叹为观止的故事,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子弹时间,什么叫时间定格,那是一部看了不下十遍的电影。
后来,大陆的电脑特技让我倒尽了胃口。电脑特技,成了形式与内容严重脱节的罪魁祸首。
不能说这部电影就一定是电脑特技的成功典范,但实实在在的讲,我感觉到了,后现代的电影家族中,这已经是一种无法拒绝的类型了,至少,我很喜欢。
现实生活是平淡的,现实生活中有太多我们永远无法突破的规则,就象一条条公交线路,定时的运行,定时的收工,几分种一辆,站站停。
电影,可以突破这些身边的陈辞滥调,坐在黑暗里,跟着人和电脑特技共同作用出的电影情节,完成视觉、听觉上的一次次突破。
这种突破,本身就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因为,现代的人们,已经太多次的体会了无聊的可怕,在电影院里,至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我们是超越了那现实生活的公交一样的古板。
电影,就象小说一样,只是一个名字,这名字背后,曾经,今后也必将有太多叫做电影的东西冒出来,一个接一个,帮助我们,在思想的疆场上,漫无目地的,散步。
《通缉令》观后感(三):Life's like a river
装把SB,拿杯咖啡。
晃悠在武林路上。
最近F**King不爽←此句仍为装SB。
但是电影确实很爽气。
你看连边上的女人都说越来越喜欢猪莉。
well,如果猪莉皮肤再好一点我想我也会喜欢。
最近脑子不太好使,居然没猜到韦斯利的爸是那谁。
猪莉倒下的那一刻我也觉得挺可惜。
新龙门客栈还给金镶玉留了个鞑子,怎么就不把韦斯利给活猪莉呢,我挺喜欢happy ending的。
回来的路上听scorpions的《Life’s like a river》,Life’s like a river。
《通缉令》观后感(四):那些屁滚尿流的帅气
哦哦哦哦哦哦,还以为可以一睹茱莉在预告片中那帅得抽风的大红跑车上横扫千军万马的风姿,谁知道只看到小人物咸鱼翻身忽然找到生命的价值的高尚情怀加上一通玄之又玄的组织信仰教育最后竟然还来个古老的啊其实你是俺的儿子我一直很想你得到我从来米有的幸福你怎么可以一枪毙了你老子我的心事你从来不知到现在已经太迟?!
我想茱莉在中间的作用只是耍最后一下圆圈式放弹的杀人露一下背上巨大的纹身再加个仿如初吻的痴缠十秒,哎呀醋意永远是最伤人的谁叫那卫斯理小朋友的女人对着干上的是安吉莉娜茱莉呢,啊?
很不权威地这部片子可以分成三部分,一仍是咸鱼时二翻身时三发现自己是在砧板上被磨刀霍霍时。
全身咸的发臭连女友都要和同事在宜家桌上大战三百回合自己还要为奸夫的避孕套买单,火车闹得家都要四级地震肥婆上司还要拿着订书机神经质般在耳边蚊子样嗡嗡,怪不得小药筒要大口大口的吞,心里那个焦急无奈可是代表了千千万万工薪阶层每天的窝囊人生。总要梦想蜘蛛什么时候才能来咬我一口闪电痕什么日子才可出现在额头上,不然电脑上忽然来句“你好,尼奥”也不错啊?噢不会说我这次又落单了吧,为甚么在天上坐着扫把飞来飞去的总不是我,账户上只剩十多美元的笨事就在我头上。不不不,这次你成功了,当茱莉美美的脸蛋在收银台旁出现了,恭喜,你终于脱离腐朽的资本主义奔上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一员了~
当然了入会总是需要交点费用,在子弹的弧线与翻跟头的车子上差点心脏病发只是前菜,被一堆人围在黑乎乎的仓房中意识自己的无敌超能力(其实只是低层次的超能力)也不算坏,加上银行里不知道后面多少个零的巨款终于让人狂喜得可以鼓起腮帮对着上司说千万句F·U·C·K 以及把奸夫拍个口水血水一起流, 小样终于从咸鱼变成了大石斑这证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俺把女友给人偷吃每天被上司爆粗都是为了验明自己是名贵鱼的正身,屁颠屁颠地可以游去大海咯~ 说不定可以成为象搏击会中的爱德华诺顿那样的鱼翅的说
可惜成为英雄总是要经历苦难的。但这里我作者本人是在不明白了,为什么非得要把个白面小生打得血泪横飞呢,据说锻炼人的毅力可是有上百种方法喔,在猪肉中练刀工不算聪明,用死尸当耙子就不那么道德了,可能人家是你老爸的初恋情人呢。当然要算上那恶心的肥皂水浸浴了,你当人家的小脸是模子吗,恩??
好歹主角都是小强,热血地以为刺杀为人生己任傻呼呼地追着前辈问三问四后被修理N番后,终于修成正果后杀几个人,来几次良心的拷问,将枪技巧地一甩,子弹完美地画出弧线,一矢中的,就可以出山去追着仇人的脑袋瓜了,可是笔锋一转原来仇人是自己老爸,一直被配角们糊弄了1个多小时,又化身悲痛之神以老鼠的名义降临剿杀邪恶集团的纺织厂~ 一通孤单英雄式的很酷很有型甩枪扫射于纺线飘飘中,又听了邋遢弗里曼的宿命式抗争讲座,还差点打回咸鱼的原型,而最后终于很爽很诡异地爆了大Boss的头还来句你最近***在干什么,我就只可以说我TM的花了两小时看了部烂片,还对茱莉的一颗子弹杀通街很不解想来还要去找物理生讨论是否在耍帅面前牛顿定律都可以放大假呢
但是,我得承认那些弯曲飞驰的子弹真的帅得让人一颤一颤,无论如何不幸的这部电影的说教是多么浅薄,只是将黑色颓废暴力美学宗教神秘性感美女英雄主义奇怪地贴在一起,情节推进太快衔接不顺,组织的活动被演的莫名其妙地仓促,兄弟之情像种肤浅的点缀,纺织机哲学似乎只是为了复仇而强加的一张神秘外衣,像一锅加了芥末的佛跳墙,嚄我不喜欢芥末所以我只给华丽丽倒下的茱莉打了个一星,很抱歉你开枪打架都艺术到飞起可惜还是够不上在搏击会中皮特闪亮亮的肌肉人家至少还断了几根肋骨对不,虽然结局都是被枪开了个洞,可是黑暗的味道不是什么剧本都可以诠释得淋漓,但这次的屁滚尿流我可是见识到了,还是让我的口水在下面的台词中收闸吧,愿大家新年快乐,谢谢收看
弗里曼胡须嘴一张:“
你心中有一头狮子,渴望着释放。
这是你父亲的枪,你可以用它制造出如交响乐般的美妙声音。
疯狂最终受人唾弃,被人击败,庸庸碌碌地活着,这种存在是可悲的。 ”
鞠躬 为那些屁滚尿流的帅气
《通缉令》观后感(五):神射侠侣
杨过自幼丧父,当个小小会计,一贫如洗混吃等死,女友小龙女放荡不羁
一个偶然机会投身全真门下,受尽各位师傅百般刁难。郭靖点拨,黄蓉教导,武功终成大器,成名于江湖
之后苦苦寻找金轮法王以报杀父之仇,不料却在追杀途中被金轮法王相救,千载难逢的机会面前,杨过拔剑哦不,拔抢便射。金轮法王弥留之际说出真相:其实我是杨康
愤怒的杨过回到终南山,一路杀到郭靖面前。得知真相的黄蓉自刎谢罪,杨过终于弑凶报仇
前30分钟是TVB新剧,讲述的白领阶级迫于生活工作的巨大压力
然后是央视武侠电视剧,主人公立志图强,发奋练功,练就绝世武功
再后来是八点档家庭伦理剧:哈利抱着小天狼星的尸体痛苦不已,小天狼星挣扎着说出真相:哈利,其实你不姓詹姆,布莱克才是你的真正姓氏
最后20分钟哈姆雷特后现代激情版,王子终于大仇得报
《通缉令》观后感(六):场面火爆 内容怪异
第一次注意到这部电影,是在看《画皮》的时候在电影院看的预告片。当时看完这个预告片,就觉得这个电影一定要看,这个场面拍得太火爆太精彩了!虽然不喜欢Angelina Jolie,但还是想看一看,因为这个画面真的震撼。
但拿着《通缉令》的电影票出了电影院之后,我就觉得这部影片的精华好像就是那个预告片里放的那些。剧情有些空洞,虽然百转千回,但是感觉不太对味,剧情变得有些突兀。已开始那个老头既然不是他的父亲,为什么他们俩具有一样的特质呢,还是因为巧合了?还有那个老鼠炸弹,我怎么觉得好像一个人也没炸死啊,还是我的错觉?
音乐还不错,听了觉得挺舒服。
我看的中文配音版的,因为电影院没有原声的,破电影院。但是我发现给James McAvoy配音的中国声音真不错啊!
《通缉令》观后感(七):新暴力美学
《Wanted》的故事情节其实简单到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为了杀而杀。杀人没有明确的罪名,杀手都是born to be,受再重的伤都可以用蜡烛油“温泉”治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很荒诞。但是,导演让观众没有一刻喘息的时间,完全没时间觉得无聊。
跑车、地铁、火车的速度 撞得体无完肤的车子 弧线飞行的子弹。用快镜头表现撞击的急速和力量,用慢镜头展示高速子弹的路径——动静结合,“动”时随着主角一起肾上腺素上升,于是理所当然地跟他一起“静”享精准技术。
除了打弯的子弹是一个亮点,这本动作片区别与传统暴力片的特点还在于:没有了英雄、美色间的缠绵,基本就没有花笔墨描述Wesley和Fox的关系;也没有了碍眼的肌肉男,只有一个懦弱的会计or客户服务经理or...,总之只是一个过得不如意的、很有礼貌、身材不魁梧的小职员。在享受暴力的同时,也享受着这个小职员在无奈人生、身份转变时的有趣言行。
Morgan Freeman又做了一回配角,但是在关联故事情节中是个不可缺少的灵魂。那慈祥的神态,完全没有料到会是这样的结局。他最后一个眼神可算是点睛之笔,给这本暴力片画了一个喜剧式的句号。
至于Angelina Jolie...在清一色的男人中,我们需要这样一种调味剂,就像IT办公室里需要绿色植物一样=.=! 我实在看不出,她跟《古墓丽影》、《Mr. & Mrs. Smith》里角色的区别...
除了打斗、射击、撞车……这些华丽的镜头(确切地说是折腾演员、烧钱的镜头)外,或者说,除了James以外,印象深刻的就是子弹飞行的镜头,尤其是父子间子弹相撞的瞬间。很snooker!
看完电影以后,有几个问题还是很困惑:
(1)Russian到底跟他爸是什么关系?这人其实很可爱,但又有些欲言又止...
(2)第一次炸老鼠的时候,Wesley的身后好像还有个人,他是谁?
(3)Fox为什么要帮Wesley?那个小姑娘是她吗?
电影的OST很棒,跟剧情配合得如此完美,起到了肾上腺激素上升的催化剂作用!尤其,是Danny Elfman的The Little Things和Nine Inch Nails的Every Day is Exactly the Same。
《通缉令》观后感(八):香港电影在好菜鸟有后了
一个平凡无奇的少年,在受够了掌柜的压榨之后,遇到了一位传说中的高人,而且这位高人还和其从未谋面过的父亲有很深厚的关系。于是少年苦练绝技,终于手刃仇人,却发现落入高人的阴谋中,再然后奋起抗争,一举歼灭敌人,成为世界上最牛X的帅锅。
20年前被港片玩烂了的桥段,重新在美帝国那边焕发勃勃生机。当然,重新上阵的是怀孕后仍然粉性感的茱莉和新上位的170男星麦卡沃伊,再加上老戏骨摩根,够了。
炫得唏哩哗啦的特技并不会让你觉得是卖弄,子弹转弯似乎也是那么回事(玩过CS的都知道甩狙),难得的是摩根老头出演大反派,最后被爆头,倒也活得潇洒死得壮观。
公司庆祝掌柜生日的场景的确让我想起《搏击会》,以为又是一部精神分裂片。不过当茱莉惦着肚子大耍枪技时,又瞬间回归《古墓丽影》。随后的追车镜头直逼《黑客帝国2》,而列车追逐则让《蝙蝠侠5》羞愧泪奔。
有趣的是,不光剧情很港片,里面的道具也几乎照搬。纺织机的训练场景让我想起《太极张三丰》的练兵场,疗伤池则对应《神雕侠侣》的寒冰床,而其中捆绑挨打、对刀、练枪等等,也和港片中一贯的修炼流程接上号(功夫熊猫更是明目张胆呢)。
其实,剧情没什么嚼头(靠,动作电影又不是文艺电影,要什么剧情)。麦卡沃伊学习杀手功夫,和成龙向喝酒老头学醉拳没什么两样。大反派从之前的英明神武到最后的狼狈逃窜,也符合正义战胜邪恶的套路。不过摩根的确不适合演反派啊,最后被杀如同一个菜鸟,很没谱呢,还是让给周星星童鞋好了(见《喜剧之王》桥段)。
漏洞什么的,也不用太计较。肾上腺素升高的确会让心跳加快,但是否能让人视力变得更清晰、反应更敏捷,这个是编剧的想象力了。顺便说一句,一向性感的茱莉因为怀孕的原因,只是给了一个大裸背镜头,不过依然可以引发你的鼻血喷射反应。
总的来说,陪MM打发无聊时光看这部电影是很有意义的,画面绚丽、动作潇洒、造型牛逼,惊险处让MM投怀送抱,浪漫时让MM玉面含春,够了。
演员:4.0分
导演:4.0分
编剧:3.0分
创意:3.5分
综合:3.5分
推荐指数:视觉系动物必看
《通缉令》观后感(九):意念决定一切:鬼才之作
昨天在“长影频道”看的。最近日子里看到的最好的一部影片了。
首先是剧情悬疑。男主的心跳过速达到每分钟400下,靠药维持的生命何时是个尽头呢?这就是一个巨大的悬念。其次,几个梦到底是梦还是现实?观众一定不会认为这是梦,但它在影片里表明就是梦。所以梦和现实的连接成为第二个悬念。第三,朱莉的出现绝对如天外飞仙,而老摩根更是一出场就让人琢磨不透,熟悉美片的观众都会觉得故事不会那么简单:简单的为父报仇,那么,谁是真正的主凶?有三个悬念的影片,故事的铺排就差不到哪里去。
本片吸引人的另外一个地方则是场面,场面控们大饱眼福了。朱莉开红色小跑的镜头帅呆了,用脚开车、飞车铲人,这么有创意的想法绝对是编剧和导演的功力所致!火车从大桥上直摔下万丈深渊,真是惊心动魄。而织布机的神奇使命,肯定能让观众再一次惊叹好莱坞的鬼才们的不同凡响!
顶礼膜拜之作!与其说其为科幻片,不如说是变种人系列更好。但这是靠修炼而来的变种,因而更易被观众所认同。或者说,这是典型的唯心却唯美之作。子弹能划出弧线,织布梭子能够被意识所控减速,意念决定一切,深以为然啊!从这个意义上说,本片在励志方面,也给我们提供了巨大的正能量!
《通缉令》观后感(十):暴力但不美~~
导演似乎想告诉我们追求真实自我的道理~~~那我可以说他失败了
也许他只是想拍一部暴力美学片而已~~~~那我告诉他 他又失败了
不用我说都知道这部电影里充斥着暴力场面 (我对暴力美学一向没有好感 因为我觉得这样会让一些不成熟的人产生暴力倾向 )导演为了追求所谓的视觉效果显然没有考虑到这点~~ 慢镜头中飞溅的鲜血画出美丽的曲线 人们被打得满地找牙 一颗颗子弹优美的穿过人体 杀人的理由是因为一块布 这些莫名的暴力还真不少 但让人看得不是滋味 一点都不觉得美到哪里去 大概是因为它们缺乏类似武术的美感吧(回去看看卧虎藏龙吧~~) 影片中的一切都很刻意 都是为了暴力而暴力 为玩酷而玩酷
真没什么好说的了 因为这部电影里只有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