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阿弥陀堂讯息》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2-10-09 12:37:24

  《阿弥陀堂讯息》是一部由小泉尧史执导,寺尾聪 / 樋口可南子 / 井川比佐志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弥陀堂讯息》观后感(一):小说就像词语表达的阿弥陀

  最近心里事太多,时常烦躁。所以二刷阿弥陀堂讯息,看到老师去世那段情节,竟然抹了下眼泪(笑),感觉自己现在越来越脆弱了。

  非常非常喜欢这部电影,一部能使人平静下来的故事,镜头从春季开始,在春季结束,日本电影特别钟爱的一种拍摄手法——一年四季。

  春

  拜访多年未见的老师,男主为自己年纪已大,又许多年写不出一篇小说而感到人生的失败。老师却说「现在才是最重要的时候。耐心点,耐心点。只要走你自己的路,没有什么好后悔的。」

  偶遇三年前因生病而说不出话的小百合。小白合说出了全剧最点题的一句话「小说就像是词语表达的阿弥陀」。

  阿弥陀是西方极乐世界的佛陀,也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功德力所成就,使无量众生来生佛土得大安乐。人们把一心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的法门叫做净土法门。

  小说在小百合的理解下即为内心求得安宁时所需要依靠的事物。所以小说是能给人带来平静和安乐的。

  老师早就生病了,时日不多,让男主夫妻俩别担心他。

  夫妻俩的春季垂钓

  老师家中墙上的话语

  夏

  小百合生病了需要手术,老奶奶在家中望着月亮给小百合祈福,希望她能平安。

  秋

  老师在癌症的折磨下去世了。老师表面上装着不疼,却一直坚强对抗病魔。

  冬

  春

  小百合的病奇迹般的好了。一年过去了,春季又到了。

阿弥陀堂だより オリジナル?サウンドトラック8.3Takashi Kako / 2002

  片头男主家墙上挂着他母亲抄写的詩是宫泽贤治『不畏风雨』。正好应了这个故事的主题。

  「不败给风,不败给雨

  不败给严寒和酷暑

  拥有强健的身体

  没有欲望,绝不动怒

  时常静静地笑着

  一切事情都不把自己估算在内

  常看常听

  明白理解

  然后,铭记在心

  东边若有生病的小孩,就去细心看护

  西边若有疲惫的母亲,就去帮她扛稻谷

  南边若有临终之人,就去安慰他不要怕

  北边若有争吵诉讼,就去告诉他们别为这么无聊的事争吵

  干旱之季,为世人伤心流泪

  冷夏之季,为世人焦急奔波

  被大家称为傻瓜

  不被人夸赞表演,也不以为苦

  我,就是希望变成这样的人」

  写作背景:《不畏风雨》是宫泽贤治与1931年11月3日在病床上写下的一首诗,那年2月,他已经成为了东北碎石场的技师,9月为宣传销售石灰前去东京,但在上京途中突然发烧不退,不得已抱病回家休养,此次发病之后直到1933年9月21日去世,就再也没有离开过病床。宫泽贤治去世后,他的弟弟在整理他遗物时在他病中的手帐上发现了这首诗并公诸于世。谷川彻三(诗人谷川俊太郎的父亲、日本当代著名哲学家和文艺理论家)认为,在宫泽贤治留下的众多诗歌作品中,这首诗属于“不是诗的诗”,与其说是创作,更像是自然流露的心中祈愿,谷川认为此诗歌是明治以后所有诗歌中的最高杰作。

阿弥陀堂だより评价人数不足南木佳士 / 文兿春秋

  人生价值,真的不是有求有得的。着手眼前的事,其实也很不容易,用自己内心去衡量价值,而不用别人的评价来界定价值。

  《阿弥陀堂讯息》观后感(二):山里的来信

  山里的来信·壹

  人们告诉我们

  不要被眼前的事所迷惑

  可是春天的时候

  我在我的园子里种上茄子、豆角和黄瓜,给它们浇水

  就这么只想到眼前的事

  突然有一天发现

  我已经96岁了

  说不上是好还是不好

  可我什么都没在意

  没有给自己添忧愁

  那也许就是长寿的诀窍

  山里的来信·贰

  田地里什么都有

  茄子,黄瓜,西红柿,南瓜,西瓜

  只要我的身体告诉我想要,我都吃

  也许吃清淡的食物

  是能长寿的因素

  而我活了这么大年纪

  是因为我从来都没有钱

  贫穷成了我的好运

  山里的来信·叁

  八月的宇阑盆节

  死去的人回到阿弥陀堂

  我用火光为他们照路

  和他们交谈到天黑

  我们交谈时

  我都不知道我是属于这个世界

  还是到了他们的世界

  我年轻的时候,就不会有这种感觉

  我不怕他们

  假如就这样永恒的睡去

  我也会非常幸福

  山里的来信·肆

  作姑娘的时候

  我老是爱发烧

  帮不了家里什么忙

  我家人和村民们

  都没有想到我能活很久

  可是我已活了这么长

  就象死神已经把我给忘了

  所以说啊,世事没法预料

  我活得越长

  就越搞不懂

  最搞不懂的就是

  为什么我会活到了这把年纪

  山里的来信·伍

  大雪掩盖了山和村子的界线

  全是白茫茫一片

  无法分辨

  村子的世界

  和那深山之中

  祖先的世界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村子和山之间的清楚界线

  在一年的时间流动中,慢慢地消失了

  到了我这个年纪更觉得

  我们的生命都是一样的

  《阿弥陀堂讯息》观后感(三):我的阿弥陀堂在哪里呢

  知道这部电影,极其偶然。

  很久没写出作品的小说家,带着得了焦虑症的医生妻子,说着“我们原先的生活节奏太快,该放慢一点了。光靠意愿的力量,实在没法撑下去了”,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信州的一个山村。

  看来不管古今中外,在城市中疲于奔命的人们,总是向往着乡村生活。

  ***

  电影的节奏非常舒缓,内容也无非是家长里短:拜访邻居,在诊所看看病人,散步聊天钓鱼,和孩子们嬉戏。

  可就是生活的细水长流中,有着治愈的力量。

  对着怀疑自己价值的小说家,他以前的老师说:要有耐心,耐心点。像我这么一把年纪,也不知道有什么价值。可是管他呢?只要走你自己的路,没有什么好后悔的。

  看着得了绝症仍然如常生活的老师,九十几岁高龄也自由自在的梅奶奶,医生终于懂得:

  ——问题是要看心灵有没有病:病症可能会很严重,但如果心灵没有病,那人也就没有病。

  ——完好的死去是完好生命的一部份。

  所以,自然而然就好了。

  ***

  在这样的村子里,老人们也在抱怨:供孩子上完学,他们就走了,而且就都不再回来看看。

  不禁想到了最近看的寻路中国,在局外人的眼中,中国最近二十多年变化的速度,让人触目惊心。

  书里写到:对于农村生活的艰辛,我并未心存幻想。不能把贫穷想得太美。不过,在驾车穿越这些即将消失的村镇的过程中,我还是感受到了些许酸楚。那是我瞥见的最后一线生机——最后的小镇,最后的乡村少年,也许还有最后的家庭,兄弟姐妹俱全的大家庭。乡下人特有的诚实与信任,不会随着迁居入城而继续存在。在世界上,陌生人受到毫不迟疑的欢迎,赢得孩子们的信任,这样的地方并不多见。驾车离开安寺村的时候,我有些伤心。

  不断扩张的城市与工业,人口越来越少的传统农村,如果没有方向地急速飞驰,最后会降落在哪里呢?

  如果有一天我们也实在没法撑下去了,还有影片中那样的阿弥陀堂等着我们吗?

  最后,想到以前在纪录片频道里看到的:为什么我们急于在几十年的时间里,完成其它国家在几百年中完成的事情呢?我们破坏自然,宣称是为子孙创造黄金时代,可几十年后,子孙后代会不会抱怨,说其实我们生活的时代才是黄金时代呢?

  ***

  很喜欢里面提到的一首诗:

  雨打不低头/风吹不弯腰/不怕冬雪夏暑/身体的声音/没有贪欲,永不愤怒/面带微笑/每天吃四碗褐米饭/加上萝卜蔬菜/做到与世无争/看, 听, 理解而不忘记/在松林的树荫里/住在小草房/对着东边他照看的男孩/对着西边疲累的母亲,他扛着稻草/对南边将死的人,他说“不要害怕”/对北边的争吵和法律纠纷,他说“别太计较”/干旱天他洒泪/不热的夏天他踱步/别人说他傻/没人夸, 也没人骂/我也想作那样的人

  《阿弥陀堂讯息》观后感(四):阿弥陀堂讯息

  2016-12-14 10:12

  豆瓣文青对于这个片子是真舍得打分啊,不过它值这个分数。

  作家携医生妻子一同回到故乡,一个美丽的山中小村。村中大部分是高寿的老人,96岁的梅奶奶就是其中一个。老人独居木质草屋,自己劳动,幽静的生活。村中年轻人根据她每天的唠叨,写成短文发表在村中日志上。“春天我在园子里种上茄子豆角黄瓜,有一天发现我已经96了,可我都没在意,没给自己添忧愁。”、“吃清淡食物能长寿,我能活这么久,是因为我一直没什么钱。”老奶奶金句频出,活得潇洒自在。夜晚面对小屋外的山中明月,还赋诗一首:

  明亮的月光下,

  山边被雾笼罩,

  乌云像是在发怒…

  妻子对丈夫说,梅奶奶是我的楷模。

  “雨打不低头,风吹不弯腰,不怕冬雪夏暑。没有贪欲,永不愤怒,面带微笑。每天吃四碗褐米饭,加上萝卜蔬菜,做到与世无争。看,听,理解而不忘记,在松林的树荫里,住在小草房,别害怕,别计较,不热的夏天散散步。”

  这就是豆瓣高分的原因吧?是每一个人梦想又没勇气去过的人生。

  本片根据同名小说改编。拍摄历时一年,忠实的记录了奥信浓地区一年四季世外桃源般的美景。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