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追风筝的人》经典观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2-02-13 04:18:16

  《追风筝的人》是一部由马克·福斯特执导,赫立德·阿卜杜拉 / 阿托莎·利奥妮 / 肖恩·托布 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追风筝的人》观后感(一):春夏秋冬心里的那只风筝

  寒假的时候我把它作为枕边书,和柴静那本新作一起看的差不多了,时隔多日我决定要好好看看这部同名电影,我喜欢电影的开头和结尾色调,就好像是根本没有任何压力的随意挥洒一样,蓝天,白云,风筝,孩子……一直萦绕在心里。

  我不想写什么所谓的影评,就是被感动了,然后自然而然的写下来,没有深刻的分析也没有精彩的观点剖析,哈桑和阿米尔之间的感情真的牵动了我的心,在这里看到了一个人的虔诚、信仰、信念与情感的真实流露,我一直敬佩像是闾丘、卢宇光那样的战地记者,同一片天空下的另一个地方,庆幸自己生存在这样一片土地上,不用颠沛流离,不用招兵买马,不用将故乡的土地带在身边,不用拼了性命换回所失去的东西……

  我们是幸运的。影片我落泪了三次。一次是哈桑在风筝大赛后为阿米尔追到蓝色风筝被打的情境,一次是阿米尔的父亲离去,一次是看到哈桑的孩子。

  作者用阿富汗的国家背景让人神经敏感,这样一个国家里才能发生的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多少让人觉得和平真的是那么可贵。

  说实话,从刚开始到最后电影结尾,我始终没能原谅阿米尔,他是善良的,当他知道了哈桑是自己的弟弟时,还是决定为当年他“陷害”而使哈桑一家被迫离去的错误做出弥补,但是这一切,真的已经回不去了。真的没有办法挽回那些了,感谢导演,通过长大后阿米尔在清真寺的虔诚和他后来教孩子放风筝时说的那句:“为你,千千万万次”。久久回荡在我的身旁。

  突然想起自己小学时在云龙湖畔放风筝的时光,脸被吹得通红,但还是很开心,有春天的味道和嗅觉,长大了,没有头脑的来到一个我至今没能融入的阴雨绵绵春夏秋冬的城市,我讨厌这种地方,虽然不在乎,但是没有任何生气,家里的阳光是最让人沉醉其中的,我宁愿晒得炽热发烫,也能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就像心理装了一直风筝那样,从头到尾,春夏秋冬。

  故事结束了,凌乱的毫无逻辑可言的小文也写完了,就是很让人不能平息,一只风筝,牵动着整个心田。

  《追风筝的人》观后感(二):干净

  是一部干净的片子,尽管在断壁颓垣跟无垠的荒漠中,只有一片蓝天——够了

  干净的蓝天,五彩的风筝,无忧的少年,一如我们曾经的童年

  谁的童年没有秘密,在我们拼命去掩饰、抹除的同时,大部分秘密也如同高飞的风筝,转瞬就翩跹着飞向遥远,深深隐藏进看似美好的蓝天

  就像Amir一样,犯下自以为不可饶恕的错误后,便一错再错,不可否认,那时我是厌恶他的,这么自私的小孩

  可是,我总是没法憎恨孩子,总觉得那只是他们的恶作剧,把一切都当作游戏而已,比大人更真切地接近人生的本质

  所以,最后是哭着看完的,看到成年后的Amir还留着孩童般的纯洁的心,居然有勇气虎口夺人,让人欣慰

  哈山的大眼睛惹人爱怜

  还有,觉得自己很幸福,生在一个没有硝烟的国度跟年代。

  《追风筝的人》观后感(三):我很喜欢这本小说,可是没想到拍出来是这个样子

  评价很高,可是我一分钟都看不下去,每个演员跟我想象的差距太大了,男主的爸爸我一直很喜欢,可是那个男人演不出那种霸气,感觉要胖点庞大点才像。

  然后我觉得阿富汗人应该黑点,男主太白了,小的男主也不好看,跟我想象中差太远了。

  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没书好看。

  《追风筝的人》观后感(四):宿命迫使你划出的圆。

  不论你是善人还是恶人,我一直相信生命都会给你一个圆。你错过的东西会以其他方式来寻找你,迫使你划出一个圆。这就是一个因,一个果。

  小时候的少爷阿尔米和仆人身份的哈山形影不离,在善良的哈山看来这不仅仅是主仆关系,还是一段永远的友谊。在哈山愿意为阿尔米付出一切的友谊里,阿尔米饰演的却是一个胆小懦弱的友情接收者角色。他所付出的,只不过是一份陪伴,到最后当哈山受到威胁的时候甚至连陪伴都收回了。阿尔米为什么要赶走他唯一的朋友?很多人说是因为他的父亲偏袒这对仆人父子让阿尔米产生嫉妒心理,但我认为除此之外,还有一分嫉妒,来源于阿尔米对哈山勇敢的、对友情执著的品格的嫉妒。他有多么了解哈山的善良、忠诚、无所畏惧,而这些都是怯懦、与世无争的阿尔米所不敢表现的。哈山的这些让阿尔米突然的反感,但是在阿尔米内心深处,他全都清醒地感受着。

  而这产生的果,一直等到后来的很多很多年,他们永远不会再相见的时候,才发生作用。阿尔米冒着生命危险接走了他的亲侄子——哈山的儿子。他要为他多年前的懦弱付出代价,为多年来没有回应的友谊而付出真诚和勇气。而我认为阿尔米多年没能养育儿女,都是为着这个果而付出的代价。

  而影片最后当阿尔米和哈山的儿子再次放飞风筝的时候,回旋在头顶的不仅仅是风中的风筝,更是一次生命的遇见,他在空中见到了他和哈山的童年,见到了一直在他心里陪伴他的永远的朋友哈山。

  他为哈山的儿子捡风筝,就像当年哈山为他追风筝一样。因果再次循环。其实在他决定冒险营救哈山的儿子时,在他勇敢的告诉岳父自己的父亲所作的事情时,他已经划出了自己圆。

  《追风筝的人》观后感(五):优雅的坚持

  这是一部慢节奏的电影,就像剧中的美子的步伐,慢慢地走着,但却很优雅。

  美子是以为六十多岁的老年人,和孙子生活在一起,但是一个心中有爱的人。

  已有轻微老年痴呆症状的人,喜欢上诗,但是作诗过程中一直很苦恼,因为没有“诗想”。

  生活辛苦,美子同时还作钟点工。

  这时候,孙子和另外五个男孩因为对一个女孩进行性暴力而使女孩自杀。另外几个孩子的家长一直在想办法封家属的口和积极推进赔偿事件。

  但孩子们却依旧看他们的电视,听他们的音乐,玩他们的游戏,吃他们的零食……没有一点负疚感。

  在美子筹集了500万赔偿款后报警了。

  “身子干净了,心灵才能干净”。

  不是诗难做,而是很难拥有一颗作诗的心。最后那段诗很耐人寻味。

  《追风筝的人》观后感(六):第三世界

  《贫民窟的百万富》这部笑中带泪的悲剧式喜剧几乎毫无悬念的赢得了金球、奥斯卡乃至观众的掌声,成为今年最大的赢家。在想要谈论这部影片的时候我不禁的想到了另两部讲述第三世界故事的电影《追风筝的人》、《我的父亲我的儿子》,应该说他们也是相当难得的精品。这是两部分别讲述阿富汗和土耳其故事,导演同样只是仿佛不经意间直指了你内心中最软的地方。

  我们也生活在第三世界,其实在看这几部影片时脑海中总不时的闪现出身边的现实,很多东西仿佛熟悉而似曾相识,象我们这一代人大多还能回忆起幼年时代物质的窘迫;城市中被大人当做偷盗工具的小孩子;天桥下各种残肢的乞讨者;而现实贫富的差距、生活的残酷、人性的残忍,。。。。。

  记得很多年前做扶贫工作,到了三都一个叫周覃的小镇,镇长自嘲到:“我们这里是第十二世界”。我觉得很搞笑,于是问他:“怎么是第十二世界呢?”他笑着答到:“中国是世界的第三世界,贵州是中国的第三世界,三都是贵州的第三世界,而我们是三都的第三世界,四个第三世界加起来,所以我们是第十二世界。”还有一次我带这些朋友到农村进行捐赠活动,正好碰到当地一个扶贫办的主任,当谈到对捐赠活动的看法,他说:“农村养育城市多年,捐赠应该是城市对农村的反哺行为。”何谓反哺?应该是一种回报试的养育,相比之下我们所做的事微薄到可以忽略不记。一瞬间我之前还洋洋自得的优越感被击的粉碎。其实笑中带泪的故事很多时候就在我们身边。。。。。。

  但是如同电影给的圆满的结局或者生的希望一样,我们还是应该看到现实的光明,人们的亲情、对爱执着的追求,人性中不屈抗争的光亮,我们要庆幸的是能够看到民生的越来越清醒,信息越来越透明,社会越来越开放,民间力量的月来越强大。这些才应该是指引我们前行的灯塔吧。。。。。。

  《追风筝的人》观后感(七):美式阿富汗

  阿富汗的电影看了几部之后,突然看到《追风筝的人》(先申明俺没看过原著),吓了一大跳——这太不阿富汗了!

  梦工厂的作品有着明显的美式标签,于是这部电影就成了剧中那句台词的影射——以后你是写历史,结果是编故事!

  所谓救赎的话题,其实是一个很可笑的故事——比如阿米尔真的就因为带出来了哈桑的儿子,就完成了个人灵魂的清洁过程了?事实上还是那个孤儿院的院长说得对——你来带走一个孩子,你回到美国,你就以为你拯救了他们了吗?!

  美式的阿富汗与阿富汗,究竟是不是一样的呢?

  看完追风筝的人,我又重温了一次流浪狗和坎大哈。也许,我卑鄙的内心在作怪,我始终还是相信那里面的阿富汗一些。

  《追风筝的人》观后感(八):一些想法

  撇开美帝为自己贴金的成分不谈,《追》可以说为一部很棒的电影。

  1. 两种道德标准

  阿米的父亲,曾经的政治领袖,能为素不相识的夫妻维护尊严而不畏牺牲,却碍于阶级矛盾和世俗目光,为保全自己的面子没办法承认和抚养自己的次子。

  阿里和哈桑和那个孤儿院的管事,社会里的小角色,他们也许不能为陌生人挺身而出慷慨言辞,却始终忠于自己的朋友家人职责。

  这两个标准,孰高孰低无法定论。大概也只能用,人各有志来写个注脚罢了。

  2.哈桑和阿米

  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却因为父亲的面子成了小主人和仆人。幼年的哈桑勇敢机智和阿米的懦弱怕事对比的很是耀眼。阿米看到哈桑为自己被侵害,确不敢上前解救。哈桑成了阿米的耻辱。阿米为了逃避自己的屈辱感,陷害 赶走哈桑。多年后,确得知哈桑是自己的兄弟,此时哈桑已经为守护阿米的老宅被处死。阿米为了赎罪,潜入战乱地区解救出哈桑的儿子。此时的阿米,已经走出原先的懦弱但我想也算不上像他父亲那般英勇。直到在家庭聚会中,一向不可一世的岳父问他,我们家为什么要抚养那个男孩。他一改往日的唯唯是诺,不需要妻子的维护,镇定的说出自己和男孩的关系。当时其强大气场,正犹如他父亲面对枪口说出:战争不会改变人的羞耻之心。

  3. 为你,千千万万次

  一次从哈桑口中说出,一次片尾从阿米口中说出。不知是不是中东地区的俗语,但我想片中就已经有了注解。正是少年阿米和哈桑的那段对话。

  如果我叫你吃泥巴,你吃吗?

  吃,不过你会叫么?

  当然不会,你知道的吧?

  嗯。我知道。

  以上对话,不管是朋友,兄弟,情侣说出来都会令人动容。

  友情,亲情,爱情的最高标准大概就是这样吧。

  《追风筝的人》观后感(九):算是“教育片”吧

  电影比小说好看——视觉上,感官上。

  这么说是因为电影拍得确实好,还因为,不会有多少人去看实际上更好看的小说了。

  电影确实形象,尤其是风筝互相对抗的那些镜头,美国人拍的风筝怎么那么像轰炸机呢?

  电影(小说)最关键的推动力是阿米尔对哈桑见死不救,然后感到自责和痛苦,最后逼走哈桑父子。是阿米尔首先辜负了哈桑,但他不但不及时化解反而变本加厉,最后陷害哈桑。这么神经病,为什么呢?

  答案很简单,逻辑也很清晰:

  人在犯了错误(无论大小)之后,第一反应往往不是“对不起我错了”“是我不应该,所有责任都在我”这样的态度,而是相反,是回避和推卸,乃至搜寻几乎一切可以用以抵赖的因素和说词。很多事情是无可推卸的,所以,犯错的人会迅速过渡到通过否定对方这个人来掩盖自己在具体事情上的过错这一状态。而否定对方这个人,办法就比较多了,如果是政治斗争,可以上纲上线扣帽子;主仆关系、现实生活,可以栽赃……

  《追风筝的人》是教育片,可以进小学生课堂,也可以拿来和《复活》类比。今天受教育了。

  《追风筝的人》观后感(十):天使男孩

  从未有一部电影,让我在前半小时泪流满面,鼻涕不止。

  kite runner做到了。

  善良美好的哈桑,只出现在小时候。短短的篇幅,但是让人无比心疼。

  少爷想要什么,他都给。少爷用柿子砸他,他帮还少爷砸。只要是少爷想,他能给,他都给。被欺负,被凌辱,甚至牺牲生命,算的了什么?

  他想学会认字,只为的有朝一日能写一封信给少爷,让他知道自己过得很好。他想他。他从没怨过他。

  美好的事物总是易逝的,正如哈桑,在我心里,像天使般的男孩。

  但是也许,污浊的尘世根本不配拥有他,如此善良心灵的男孩。

  那就让他走吧。回到属于他的天堂。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