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丑闻笔记》观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2-01-08 15:52:22

  《丑闻笔记》是一部由理查德·艾尔执导,朱迪·丹奇 / 凯特·布兰切特 / 汤姆·乔治森主演的一部剧情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丑闻笔记》观后感(一):【习作】【剧透】只怪寂寞

  新浪微博@Aggie小琪

  -----------------------------------------------------------正文分隔线------------------------------------------------------------------

  《丑闻笔记》是一部根据小说改编,由理查德·艾尔导演,帕特里克·马博编剧,朱迪·丹奇、凯特·布兰切特等人主演的剧情片,获得美国电影学院奖、金球奖等国际电影奖项多项提名。影片围绕希芭和芭芭拉两个性格迥异却同样内心孤独的女人展开,讲述了希芭与史蒂文之间有悖伦常的师生恋以及芭芭拉对于希芭近乎扭曲的同性之恋。

  希芭是学校里新来的老师,她年轻美丽、气质高雅,她的出现在这个学校激起了不小的涟漪,不光是同龄的老师对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甚至于处在少年时期的学生对她都抱有了特别的幻想,史蒂文便是这类学生中最突出的代表。希芭的知性优雅对史蒂文充满了吸引力,而史蒂文的朝气活力对希芭更是一种致命的诱惑力。当史蒂文下课时传来写满爱意的纸条,当史蒂文毫无征兆出现在她回家的路上,当两个人的目光总是在不经意间交汇,这种时时刻刻充满惊喜的小浪漫,对于一个拥有丈夫比自己大十几岁,女儿孤僻儿子智障的不幸家庭的女人来说,无疑使她灰色的生活重新充满色彩。史蒂文这种充满青春气息充满激情的爱恋,使她误以为是她渴望的爱情,于是她义无反顾地跨过道德与年龄双重界限,踏入了史蒂文用谎言为她编织的“圈套”里。实际上,希芭需要的只是一种能够抚慰她内心空虚寂寞的感情,至于那个人是不是史蒂文并不重要。

  两个同样寂寞的女人,各自的排遣方法却大不相同。希芭选择用激情用肉体来充实自己,而芭芭拉则是在寻求同性之爱的过程中满足自己。影片以芭芭拉独坐在长椅上的镜头开始,慢慢推近,她的脸色凝重且毫无表情可言,然后芭芭拉的独白入画,切换到下一个镜头,芭芭拉在书写着她的日记,旁边是没有完全熄灭的香烟,开始的两个镜头便让观众感觉到她的古怪。接着,镜头中的她从装有防护栏的窗户向外看着不断涌入的学生,芭芭拉与学生的距离感一目了然。芭芭拉,这个专注研修历史,古板保守的老女人形象,正是导演想向观众传达的。当希芭这个新鲜元素第一次出现在她视线里时,她同样被吸引了。一开始,她只是远远观察希芭,当芭芭拉走在操场时,她隔着球网来打量这个优雅的女人,在餐厅中,她的目光穿过人群注视着希芭。渐渐的,她与希芭结为好友,并以好友的身份毫不留情地闯入希芭的生活,肆无忌惮地在笔记上评价着希芭的一切。当芭芭拉去希芭家拜访时的刻意打扮,我们就应该嗅到一丝不寻常的味道。在教师开会时,希芭的一根发丝落下,这时镜头模拟芭芭拉的主观视角,焦点集中在发丝,发丝在柔光中慢慢落下,周围的背景全都模糊了,因为对于芭芭拉来说,只有希芭才是她所关注的。一个简单的镜头,观众便已经可以感受到芭芭拉对于希芭不同寻常的感情,

  导演在影片的节奏上的处理到位,使得芭芭拉对希芭的感情逐渐浮出水面。前半段的节奏一直相对于缓慢,直到芭芭拉发现希芭仍与史蒂文藕断丝连时,节奏开始转快。镜头中芭芭拉抚摸希芭时,音乐舒缓低沉,镜头不断在两个人的面部的近景以及芭芭拉抚摸希芭的手的特写之间切换,芭芭拉凝视着希芭的表情令人玩味,而希芭则是略有不耐的表现。在芭芭拉接到史蒂文电话后,整个影片的节奏开始明显加快,音乐选用了音色低沉的管乐,表现此时局面的压抑紧张,此时表现两人面目表情的特写镜头快速切换,以突出矛盾的尖锐。接着,音乐节奏不断加快,音调升高,希芭去找史蒂文发现了关于他的家世都是谎言,希芭与史蒂文的矛盾也发生了,但此时的希芭仍选择了芭芭拉寻求安慰,经过此事以后,两个人的关系更近一步,甚至芭芭拉在日记中写道:“我们正在寻找厮守一生的协定。”

  影片中最大的矛盾冲突,是希芭在失去猫痛苦不堪的芭芭拉和将要第一次登台表演的智障儿子之间选择了后者,芭芭拉对于希芭的感情不可遏制的爆发,她看似不经意的将希芭与史蒂文的事情透露给别人,希望以此破坏芭芭拉的婚姻,从而彻底地得到她。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镜头就是芭芭拉躺在乳白色的浴池中,手里拿着一支烟,眼睛看向天花板,独白说着:“像希芭这样自以为懂得何为孤单,但对于点点滴滴,遥无边际的孤独,他们一无所知。”此时,对于芭芭拉的同情似乎占了上风,扭曲的缘由,都是因为出于寂寞。

  结尾的几个镜头安排也十分巧妙,希芭出狱回家,与此同时芭芭拉又购买了一个新的黑色笔记本;希芭与丈夫在门前四目而视,芭芭拉则坐在桌前摊开本子沉思着;希芭得到丈夫原谅回到了家中,而芭芭拉着又在她熟悉的地方找到了新的目标,导演对于结尾的安排似乎有些悬疑片的意思,还有着一点哥特式的惊悚。

  关于寂寞,是整部影片向观众传达最核心的东西,寂寞无法摆脱,那么悲剧就永远不会停止。

  《丑闻笔记》观后感(二):《丑闻笔记》:带你一窥人性隐秘而普遍的恶

  2006年的《丑闻笔记》最大看点是两位女主角摄人心魄的演出。凯特和朱迪是各自年龄段的世界级女演员,她们在片中将人心中的隐秘和恶,以及心理变化尽情展现。

  这是一部关于激情与压抑、妒忌与自满、友谊和孤独的故事,根据2003年英国布克奖提名作品佐伊·海勒的作品改编。

  伦敦北区圣乔治中学,42岁的女教师希巴和15岁的男学生康纳利的师生恋被披露后,媒体紧跟,大肆报道并逐步升级,她因“猥亵儿童罪”身败名裂,并且累及她的丈夫—教授理查德。那是任何社会都会出现的现象,舆情将夫妻俩毁了。

  此时,与希巴同居教师宿舍的老教师芭芭拉,一个孤独、敏感、颇有文学修养的老姑娘伸出了援手,给她以心灵慰藉。熟料,芭芭拉其实居心叵测,这个孤独的极具嫉妒心的老姑娘,她内心的绝望、对同性的恶和隐而未现的欲望逐渐显现,使故事向着以芭芭拉为主的戏剧张力极为丰富的进程推进。在人物关系上,这种不断变化、永无宁日的作法令人不安而又因两位演员的精彩表演而令观众沉浸其中,即完全可以独立成篇的布兰切特演绎部分和朱迪·丹奇的阴谋部分叠加而形成了另一节奏更紧凑的第三故事,属于典型的1 1=3的戏剧格局。

  这部电影并不是要进行什么审判,对我们来说,每个人的欲望并没有什么不同,每个人都有属于他自己的领域。当我们看到自己熟悉的或成功的或漂亮的或得意的人深陷麻烦,我们是否略有快意?这是否是人性的普遍之恶?婚姻和孩子的确是一个女人所拥有的最大幸福,但它能带给人存在的意义吗?即如希巴有一位如此体谅她的丈夫:“如果你觉得寂寞,为什么不告诉我?无论如何至少我在你身边”。但灭顶之灾降临的感觉依然会存在。

  原作者诙谐而深刻,原著以芭芭拉的笔记的形式,将事件始末、内心独白悉数记录,一经出版便引起轰动。在此别具一格的模板的基础上改编的影片很好地反映了原作精深的内涵。

  《丑闻笔记》观后感(三):《丑闻纪事》:她知道你做了些什么

  许多影片在涉及到不伦之恋的时候都会以当事者的身份作为第一视角,于是我们便在影片中看到了当事人内心的挣扎以及那种痛苦的煎熬,以及最后所谓人性释放后的愉悦。《丑闻纪事》却以第三者的身份讲述了一段不伦的师生恋情,但这仅仅是一个表面的现象,这个所谓的第三者却才是影片中的真正主角,因为当那段不伦的师生恋情发生之后,第三者开始操纵着这对偷情的恋人,继而将故事引向了另一个方向。于是,我们不难理解此片的重点绝不是那段不伦的恋情,这与一切喧嚣的宣传要划清界线的。

  第三者的出场便是以笔记的形式,在芭芭拉的日记中,所有的一切都是可憎的,她用一种极其犀利,甚至说是具有相当杀伤力的语言洞察着这个社会,于是,这个老太太的形象立即跃然于银幕之上,是一个尖酸的,苛刻的,甚至是仇恨的人。这样的一个人物性格注定要在影片中担任最主要的角色,于是,一个脆弱的年轻女教师自然而然地被她列为可以操纵的对象。

  芭芭拉对新来美术老师希芭的注意是一种本性,是一个年老女人对年轻女人嫉妒,甚至是充满了仇视心理的注意。当年轻貌美的希芭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的时候,芭芭拉的笔记中是充满了恶毒的语言,然而,也许正是由于这种敌视心理的作祟,芭芭拉却帮助希芭解决了一次学生打架的问题,于是两个年岁相殊的女人成为了好友。对于芭芭拉来说,这种接近是带有征服欲的,征服一个自己仇视的年轻的美貌的女子,不仅仅是出于一种同性恋的心理,更重要的是女人之间的那种相互仇恨与竞争的心理,当然,这样也为芭芭拉孤独寂寞的生活增添了一份想当然的亮色。

  强悍的芭芭拉应邀来到了希芭家中,她立即获得了全面的胜利。希芭虽然美貌,但却是十分不幸的,不但生性有些脆弱,而且拥有一个绝对不美满的家庭,丈夫岁数很大,儿子智力低下,女儿只是一味地寻追着自己的那些事情,这是一个虽然表面上其乐融融,却是枯燥,掩盖不住内在危机的家庭。更重要的是,希芭的生活本来不应该如此。芭芭拉了解到,希芭曾经是一个充满了激情的女人,但正是这段婚姻完全毁了她,她十多年没有工作造成现在懦弱的局面,在家庭中那种绝对贤妻的角色令她失去了自主的激情。这个女人是失败的作品,是一个极度普通的女人,虽然她的样貌能够吸引许多人。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年老,虽然孤独,但强势自主的芭芭拉无疑成为了希芭的老师,当然也就完全可以操控着希芭。在心理上,芭芭拉是占有了绝对的主动。

  但事实上也许并不如此,当芭芭拉无意中发现了希芭与15岁少年偷情的事情时,芭芭拉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前面所说了,困顿的家庭生活,失去自我的希芭完全具有偷情的理由,这一点是惯性思维可以解释的。但这种偷情对芭芭拉的伤害却是巨大的,她本以为她完全操控了希芭,但事实上希芭依然有着自己的生活,有着自己更为激情的地方。对于有着同性恋心理的芭芭拉来说,这无疑是一种背叛,至少也是心理上的背叛,于是,她立即采取了主动。

  面对芭芭拉的质问,希芭当然无法隐瞒,于是她处于一种完全的背动状态,而对于芭芭拉来说,希芭所有的讲述中透露出的只是一个性的诱惑,激情的释放以及不再孤寂的现状。而芭芭拉显然缺失的便是这种性的诱惑,激情的释放,她是一个孤独的老人,她是一个内心中仍然充满了幻想的老人,女人的嫉妒心理令她立即想把这一切据为己有,于是,一种强烈的占有欲便产生了,占有希芭其实是摆脱自己困境的一种方法,而占有希芭也是自己战胜年轻女人心理上的暗示。于是,芭芭拉承诺不揭发希芭,条件是让希芭断绝与那个少年之间的任何关系,占有永远是自私的,芭芭拉为自己下一步行动做了准备。

  由于把柄掌握在芭芭拉的手里,也由于对那种占有欲的疏忽,希芭将芭芭拉当作了密友,但是内心的激情仍然无法被熄灭,与少年的偷情仍然在继续。但希芭怎么也没有想到,芭芭拉的占有欲终归要表现出来的,虽然是一种同性恋的暗示,但却无疑是一种操纵,对于希芭来说,这样的暗示是她无论如何无法接受的,而自己与少年继续偷情的举动也再一次暴露在芭芭拉的面前。在芭芭拉的威胁下,希芭的激情被彻底摧毁了,少年无法做出任何承诺的现实同样摆在了希芭的面前。希芭再一次陷入了绝境之中,她在投入芭芭拉怀抱的那一瞬间,想的只是激情的完全湮灭,但对于芭芭拉来说,这也许仅仅是一个开始。

  孤寂的芭芭拉唯一的伙伴,那只猫死去了。芭芭拉的脆弱立即表现了出来,她急需能够缓解这份寂寞的替代品,于是她希望能够真正的占有希芭,同时也希望希芭能够真正地带给她心灵上的慰籍。但芭芭拉失败了,已经回归的希芭只想做好贤妻良母的角色,因而也拒绝了芭芭拉的请求。

  尖刻的芭芭拉终于恼羞成怒,于是将希芭偷情的事情通过一名同事的口散播了出去,当然接下来的情节便是歇斯底里的一种释放,希芭无处藏身,只能搬到芭芭拉的家中,而被社会谴责的希芭也终于决定完全地回归到自己,抛弃那种贤妻良母的伪装,但当她无意中发现了芭芭拉的笔记本的时候,她不但明白了芭芭拉在这些事情中的真实想法,更知道了这个女人的可怕之处。

  希芭终归回到了自己的家里,她失败了,她的激情被所有占有欲所击败,她无法找到真正的释放之口。而芭芭拉也失败了,她的占有欲终于没有成功,她的残酷与恶毒必将把她引向失败。这个两败俱伤的结局是可怕的。

  从整个故事来看,希芭的偷情显然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影片的重点其实在于两个女人之间的关系上,一个是嫉妒心极强而且孤独寂寞的同性恋老女人,一个是脆弱却又渴望激情的魅力女性,两个完全不同的女人一起上演了一个占有与被占有的故事。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的希芭是极其可悲的,无论是少年,还是芭芭拉以及那个同事,对她其实都是一种占有欲,而占有欲之后剩下的就是一种伤害,更可怕的是这个值得同情的家庭主妇却被这些伤害所禁锢住了,渴望的激情不但被扼杀掉,而且要为这个激情付出沉重的代价,而这恰恰是社会对一个美貌家庭主妇最残忍的定义。比较起来,芭芭拉是自主的,但与希芭不同,她并不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她的尖酸恶毒是基于她本人的选择,她的强势是她在潜意识中扮演了男性的角色,所以她渴望占有,而她的动机却是完全出于女性那种天生的嫉妒感,于是,两者结合在一起,征服欲便在她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了。但这种强势的征服欲却无法掩盖芭芭拉同样脆弱的本质,掩盖不了她同样渴望青春与激情的心理。

  这是一部女性电影,但绝不能称之为女权影片,其中对女性的刻画可以说是入木三分,故事中的两个女性明显的具有对立性,但这两个女人之间的发生的故事却让人知道了女性心中的共通性,这一点是影片中那些记者们根本无法理解的,于是,他们追逐的只是丑闻,而忽略了女性本身,这也许就是女性最大的悲哀!

  韩兮

  2007-5-30于通州

  tom影评组出品,请勿转载!

  《丑闻笔记》观后感(四):白雪公主咬了一口毒苹果

  从母亲口中交代了希巴自从父亲死后毫无目标,独来独往。所以可以理解当她毫无防备走进校园,走进老谋深算的芭芭拉和badboy的视线,两人趁虚而入,找机会接近交往。而希巴浑然不觉。

  她迟疑,然后抛弃理智飞蛾扑火,禁忌的感情也如烈火一般灼伤了她。

  原来不止金链子是假的,最初令人怜悯的身世和甜言蜜语都是编织的一场梦,王子和南瓜车变回老鼠和南瓜。

  祸不单行,身后的朋友步步为营,利用隐私秘密威逼利诱,最终撕下面具,芭芭拉埋葬宠物猫的照片后,淡定的沏茶,看似不经意的放出风声,只要东窗事发,她就是希巴面临的唯一避风港,果然乖乖送上门。

  希巴彻底看清这位朋友的真正来意、对她的家人隐藏的轻蔑鄙夷态度、对她处境的“同情”、保守秘密又反水的原因。终于爆发!家庭、工作、声誉通通毁掉的弃儿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几乎是视死如归的带着笔记冲出最后的庇护所(囚笼),冲进媒体的视线中高喊“HERE I AM”

  旋即又害怕起来,她再次犹豫了,再次被拉进了庇护所中。这一对话次终于坦诚相见。

  “我想当的不只是朋友”

  白雪公主尝了禁果,还咬了一口有毒的苹果。骑着扫把的巫婆毫无悔意,她的下一个目标出现了。

  《丑闻笔记》观后感(五):两个女人飚演技

  奥斯卡四项提名,颗粒无收。最佳女主/配角的提名当之无愧。两位都是奥斯卡的获得者,看两个女人飚演技,真是一件惊心动魄的事情。这片子最让人震撼的就是女主角Judi Dench,这位老女人的演技实在是太太太好了。她的声音,她的眼睛,她的口音,她对于身体语言的运用,简直是完美。什么时候国内也为60岁以上的女人写个剧本,请斯琴高娃来演,也好让观众过一下瘾。实在是看不下去那些20,30几岁没有一点演技的人充斥在电影屏幕上,即浪费了观众的金钱,又浪费了时间,双倍损失。

  看片花会让人误会片子的重点是成年女人和小男孩之间的性丑闻。但实际上,片子是讲人性,讲人如何讲自我隔绝,生活在孤立的世界里,用自己刻画的模型去套身边的人,并用如此的模型去衡量要求别人。这个主题很真实,许多时候即便我们没有像Judi Dench那样走向极端,可每个人的性格里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类似的表象或本质。仙人掌小姐就说过自己是偏执狂,好在目前我的偏执大多用在自己身上,有限的迁就到别人身上,也是亲近的人。

  片中引发了本小姐对于一个法律问题的思考。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发生性关系是违法的。那么未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之间的性行为是合法的吗?从现实角度讲自愿的未成年和成年人发生性关系的舒适度应该高于自愿的未成年人之间的,那么我们依然要惩罚自愿条件下能够带来快乐的性行为。如果说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发生性关系是成年人利用未成年人不理智不成熟的心理。那么婚姻呢,爱情呢?又有多少无知,单纯的女人被男人骗取了感情,时间,精力与金钱,谁又能为感情上的未成年人伸冤呢?道德感?责任感?显然的,女人如今不能靠此来保障自己的爱情。所以,女人需要理智,智慧和足够的经济能力来玩儿爱情游戏。否则,做个“情感未成年人”,怕就怕输掉了一生。

  这片子用贰字总结:过瘾。含蓄的情色;不张狂的色调;波西米亚与盎格鲁撒克逊的对撞;两个女人之间的纠葛;激情与理智的较量。不可多得不可多得。

  《丑闻笔记》观后感(六):人物的零零碎碎

  朱迪·丹奇

  起初以为那会是平稳如深潭的老妪。教了几十年历史的独身老女,知道自己的威严和智慧,所以交给校长的报告只是一张纸——内容却明确、严谨、无可挑剔;所以用一个眼神平息下课铃声中蠢蠢欲动的学生们——然则随即示意他们离开;所以在办公室里用教科书般不容置疑的句子和语调纠正同事们的八卦——即使这令办公室陷入寂静。

  所以她“听许多人倾诉秘密给我”;所以她只写心事于法典般的黑色硬皮日记;所以,她仿佛自己是后世的史学家,尖刻、挑剔、冷酷地记录和评论。她周围的人,她见到的事:如此愚蠢,如此荒诞。

  我以为她是这样如深潭的老妪:眼神内敛,表情静默,心思缜密,行事严谨。矮小的身材,千沟万壑的脸。她冷冷地注视,冷冷地写。“他们不喜欢我,可是尊敬我。”,她独自一人,孤单而独立,她不需要任何人。

  我以为是这样,即使凯特·布兰切特出现。是的,是凯特自己找上门来的。朱迪受到邀请,精心打扮而不露声色。我以为她运筹帷幄,得心应手,懂得人与人之间的恰当距离。两人,会成为那种,传说中的“上等友情”。

  我以为朱迪是这样一个活在“正常”和“规则”世界里的人。当她发现凯特的不伦之恋,会痛苦,会陷入道德和友情的煎熬,会滑向疯狂……没错,她痛苦了、煎熬了、疯狂了。可……全不是那么回事。

  她找到了gain everything by doing nothing的机会。保持沉默,就可以控制这金发美人。她可以,她能够,让笔记上出现更多贴满金星的日子。

  她需要这些金星。

  毫无任何预定的周末。漫长的午后。漫长的夜。浸在浴缸里定定地望着天花板。肌肤在尚未被抚摸过的时光中松弛和垮掉了。身边只有猫。

  然后猫死了。那金发的大猫又不肯迁就她执拗疯狂的占有欲——你是我的,我们是同类的,你的家人,你没有他们会更幸福——凯特需要陪在家人身边,她那患唐氏症的儿子,青春疼痛的女儿。猫,只是猫而已。

  这段戏绷直住了观众的神经。两个演技女王高手过招,煞是好看。朱迪,豆瓣有网友将之比作张爱玲笔下的曹七巧,“脸庞的下半部抖得像嘴里含了滚烫的蜡油。”(《金锁记》)。她要凯特stay with me!,不惜以毁掉她相威胁。然则凯特毕竟是黑羊,没有那么轻易屈服。抱着朱迪说了一连串好听的话,还是跳上已经发动的车子扬长而去。

  于是朱迪“坏掉了”。

  凯特如此美丽,在家里跳舞的身体如此美丽,手腕如此美丽……可这些美丽如果不属于自己,就毁掉它。

  更妙的是,当凯特陷入困境,她就会留在朱迪身边。金毛的大猫,无法出门,只有窝在朱迪的家里,等她带回食物;或者在午后的光线中打盹,露出修长美丽的足踝。

  那是朱迪最美好的一段时光。即使后来事情败露,她也可以继续寻找新的猫。上一只如此,这一只如此,下一只可以依然如此。她可以继续毁灭美丽孤独女人的人生,或者毁灭未遂。如曹七巧,如梁太太。

  她擅长这个。

  凯特·布兰切特

  金发、修长、姿态优雅,美得令人屏息。她出现在灰色的校园中,如同一块漂白,格格不入。她“故意穿上旧的长大衣,意在表明‘我同你们一样’。”也许正因了内心根深蒂固的“不同”:我嫁给年长二十岁的男人,我的儿子有唐氏症,我的家族令人绝望,我承受如此与众不同的痛苦……我,和你们,不一样。

  她有良好的教养,无所顾忌的性格,年轻时就是一只黑羊,现在依然是。她与所有人交谈,尤其是那些看起来不起眼、怀抱问题的人。她像选美获胜的亲善大使,挂着迷人的微笑,点头、和艾滋病儿童握手——但永远居高临下:你们怎么会懂我的寂寞?

  这一点,凯特与朱迪,惺惺相惜。

  正因如此,凯特无法拒绝少年,当他对她表示崇拜,以及表现出弱小无助。

  也许,也正因如此,当凯特发现:即使朋,即使不伦,站在“正常”境界线这一侧的反倒是自己——的时候,她混乱了。她以为自己罪孽深重,而事实是朱迪更为“变态”。和朱迪写满扭曲的笔记相比,她的丑闻,最多只成为媒体的谈资……发现这一切之后,她震惊之余,是否感到安慰?

  她不能同这个变态老蕾丝继续同处一室。她无处可去。她也许并没有那么罪孽深重。她可以回家。和朱迪那种病入膏肓的变态比起来,她只不过是迷失。应该,可以,被原谅。

  所以她回去了。像做错事的小孩子回家。

  比尔·奈

  第一次露脸,观众借了朱迪的目光来打量他:凯特的丈夫应该是什么样子?冷静的白种精英,刮得干净的下巴拍着气味清新的剃须水,再加上一副金属框眼镜——Hard Candy里面的大灰狼再老个十岁,再内敛一点,该是那个样子。

  随即我们和朱迪一起以为走错了门。加勒比的章鱼船长,真爱至上的老摇青,脸上的松弛掩盖不了那份永恒的玩世不恭。够成熟,够帅,够配凯特,可就是哪儿不对劲儿,不搭调。他在十几年前推倒了小他二十岁的学生凯特

  ——这也正是凯特家庭问题的一部分,也许。

  最后他打开门迎接归来的妻子,这老帅大叔的表情十分有趣:眼里明明充满柔软、不舍、委屈……的混合物,满的要溢出来,嘴角却紧绷之中隐隐透出一个“-_,-”来,几乎是无限停留在笑场前一秒。整个地就是……一个囧字。

  少年路人甲

  比尔也在剧中说,“每个人,每一个人,都有,都有过,对年轻人满怀欲望的时候。但是,要控制!”

  少年如此美好。尚未发育完全的肌肉,苍白的皮肤。想起The Good Shepherd里面马特·戴蒙的“儿子”,那个光滑的裸背和腰(鼻血ing)。这个少年亦如是。15岁,伦敦老百姓的口音。在球场脱下衬衫,露出白皙的上半身,奔跑,汗水在空气中蒸发出青翠的味道。

  那些美好的少年们,眼神生涩,会不顾一切地爱上谁。所以大叔虽酷,御姐虽艳,大家还是排着队控罗莉,控正太。

  以为他真的爱上凯特,因为她那么摄人心魄。可很快就发觉不是的。他就像我们身边常有的那类人:清楚自己的魅力,眼神大胆而直接,又晓得拿捏分寸。挽起裤腿跳进水中畅快淋漓,却决不会沾湿身体。戏水,不涉深潭,全身而退。

  这样的人,从小就是这个样子的,从少年开始,他们就是这个样子。这是一种天分,或者说,一种成份。

  我们可以经常在人群中看到这些人。成年的,或者少年的。

  《丑闻笔记》观后感(七):两个女人的故事

  看完了《丑闻笔记》,原作和电影,各有各的精彩,书的成功在于故事叙述得极有意思,作者使用那种老处女才会有的尖酸古怪的语气几乎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影片的成功在于人物塑造的成功,不可否认凯特·布兰切特和朱迪·丹奇都是演技极其出色的,凯特塑造的希芭的确迷人优雅,而朱迪出演的芭芭拉绝对配得上“毒药老太”这个称号。

  先来说说这个故事,希芭是初初来到圣乔治中学的艺术系老师,教授陶艺课程,优雅,迷人,吸引了所有老师的目光,当然更刺激了了正处于荷尔蒙旺盛期的所有男学生,然而她却有个糟糕的婚姻,老公老得赶上了老头,女儿处于青春反叛期,儿子患有唐氏综合症。芭芭拉是在圣乔治中学教书多年历史的老处女,所有的老师学生都不喜欢她,但却尊敬她惧怕她,她只有一只名为波波的猫咪相伴。就是这样两个毫不相同的人却成为了好朋友。然而,从那么一天开始,希芭和一名叫做史蒂文的男学生偷情,开始了危险却刺激的婚外情,芭芭拉知道了这一切……

  两个女人的故事会有很多的可能性,如同DVD封套上的一行小字:One woman’s mistake is another’s opptunity.女人的友谊总是很有意思,她们亲密无间,可以分享一件内衣,也可以翻脸比翻书还快,因为她们的无间只是她们缺乏陪伴,当男人或者更多大的快乐出现的时候,她们便不再需要对方。更不要说芭芭拉是多么古怪占有欲强的女人。影片对原作改动最大的地方是结局,原作中虽然希芭恨极了芭芭拉的出卖和霸道蛮横,但是她只能依附芭芭拉,因为芭芭拉可以给她食物照顾她穿衣,希芭一直是脆弱没有任何处世能力的孩子。而影片的结尾是,希芭的丈夫终又接纳了她,她因猥亵男学生被判10个月的监禁,而芭芭拉虽然因为希芭而被学校辞退却还是只能一个人,她继续寻找着下一个可以陪伴她的“希芭”。不是很喜欢影片对芭芭拉心态的解读,认为对芭芭拉人格有一定程度的妖魔化处理,好像专门破坏女伴生活的老巫婆似的。更喜欢原作对于芭芭拉的同情之感,她只是寂寞,她的出卖只是因为被忽略和愤怒,她也有内疚和负罪感,这样的芭芭拉更加“合理”也让作品有那么一点点美好的味道。

  :跟亲爱的在炎热的夏天依偎在家里分享一张影碟真是件美好幸福的事呀!嘎嘎~

  《丑闻笔记》观后感(八):心中的魔

  人是有思想的,思想是个很复杂的东西,可以左右人的思维和行动。人是高级动物,脱离不了动物的基本本性。本性和思想就组成了肉体和灵魂。本性本无可厚非,但因为有了思想,一切就都有了规矩、准则和约束。超出常规的思维,或成就了天才,或演变成了精神分裂。

  因此,我以为这样的一部片子,更适合天才或精神分裂者去探讨和收藏。同性恋、师生恋,触及道德底线的种种举动,该在一个固定的圈子里分享,没有必要放到大众视野下来讨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他们一个名分?或是一个解脱?有时越不具有普遍性的个案越有出其不意的破坏力。

  我用一个点杀,将此片枪毙。中等的评价,是对这个老太太演技的肯定。

  《丑闻笔记》观后感(九):《丑闻笔记》梦魇

  《丑闻笔记》是一个连环套,一个漂亮中年女教师被同校15岁少年的青春与激情所惑,与他有了不伦之恋,而同校的严肃处女老教师则被这位中年女教师的气质吸引,试图占有她的身体与情感。一环套一环,谁也解不开。到最后,只落得三人伤心,完全的对生命的黑色嘲讽。

  这电影中的叙事方式很独到,似乎丑闻不那么丑,带着点诗情画意的青春的浪漫,可恶的狩猎老手不那么面目狰狞,却更多的是可怜可叹。

  产生这样的效果,只因为导演看穿了人生:人总要追寻已逝去的和得不到的,具体到这部电影中,就是不管貌似幸福的美满家庭也好,孤独冷清的独居者也罢,都逃不开追求青春,可最终,青春只垂青于那些与她有着同样力量的东西,这些东西有一个共性,带有美。美是唯一可以匹敌青春的对手。

  当年华老去,独守空房,寂寞冷寂之时,青春时的梦想与单纯只会成为幼稚的过往,想起来是美好的,可对现在的痛苦生活却无甚帮助。

  所以这部电影是悲观的,悲观到觉得任何美好都是稍纵即逝,到最后都毫无意义。电影最后用中年女教师回家这一场景号召人们都回归真实生活,似乎只有如此,才是心情平静的人间正道。人无法左右生活,期望得不到的东西,只能最后受到生活的惩罚。原来,生活的过程就是屈服生活的过程。这是多美无奈而灰暗的论调啊。

  导演知道如何饱满的表现他要宣扬的这一主题,在戏中他设定了两重悲剧:第一重悲剧很明显,有人物:美丽女老师和朝气蓬勃的中学生

  有情节:师生恋

  有戏剧性:两人年龄差距

  有高潮:恋情的激烈和恋情的曝光

  还有形成悲剧的基本条件:美。(悲剧就是将美毁灭。)

  首先,他花重墨渲染这不伦之恋,用他的镜头将少年与女教师的欲望表现的如此强烈,美与青春,这天生的搭档,似乎谁破坏他们结合,谁就是恶魔,道德、责任、法律都敌不过对美与青春的追求,可转过头来,这种强烈的欲望在担心社会舆论的心理压力下变得如此脆弱,结束的如此仓促,到了应声而倒的地步。这是第一重的悲剧,但即使是悲剧,尚有美与青春可供欣赏,虽然遗憾,也可以勉强用曾经拥有过幸福来安慰自己。

  第二重悲剧则沉重的让人无法面对,他没有情节,没有高潮,没有青春、没有美,没有可以用来换取激情的一切条件,只有爱,而就连这最后一点爱,也是遭人唾弃的。人老了,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先下,却还要奢望美好。在旁观者的眼里,这个悲剧是没有出路的,是绝望的。而永远的不自知,妄想重新开始,费尽心力追寻美,永远意识不到自己不具备赢得美与青春的条件,这是悲剧中的悲剧。

  这电影从明亮开端,最终在灰暗中结尾,留下的是惆怅。

  生活真是如此吗?但愿不是。

  《丑闻笔记》观后感(十):女人啊爱啊还有可怜的信任

  我觉得一定不是好人才去信仰佛教,信仰佛教的那些人也未必都是好人。

  心存善念,才会被庇佑。

  之所以说这个题外话,是因为刚刚亲历了一个阴谋笑话,被一个每天背诵经文口说善事的人捅一刀的感觉的确也好不到哪里去。

  可是又能说自己有多好呢?我相信因果轮回,但是也不能自私的把所有不堪和坎坷都不负责任的推给这个虚无的类似于是安慰剂一样的东西。大家只不过都想活的舒坦点罢了。

  巴希是个女人啊。一个孤独的女人,寂寞的女人,有着她认为的悲惨家庭的女人,天真的女人,有爱的女人,勇敢的女人。

  当时很诧异里面的同性情节。

  我一直认为独孤分很多级别。比如,巴希的孤独在巴巴拉面前又算的了什么。

  这让我想起年轻时候纵欲的日子,休假的日子里,每天强迫性的排满各种约会,现在想起来,就只有一个累字。我不知道当时是因为寂寞还是因为孤独,但是我可以断定那个时候的我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做孤独。当年纪大了,魅力值下降,假期的独处,才感觉的到那种透着阴郁气质的寂寞,暂且叫它寂寞,是因为,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什么叫做独孤。但是我想说,孤独是一辈子的,寂寞总是一时的。突然让我想到《李斯特的秘密日记》,那又是怎样一种对寂寞孤独和真爱的处理方式。摇头?

  袄,对了,看着巴希和15岁的帅小伙拥吻做爱的时候,某名的感到兴奋。

  电影不如书,书不如真实的人生。嗯。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