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的承诺》经典观后感10篇
《东方的承诺》是一部由大卫·柯南伯格执导,维果·莫腾森 / 娜奥米·沃茨 / 文森特·卡索主演的一部犯罪 / 剧情 / 悬疑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东方的承诺》观后感(一):《东方的承诺》:在阴湿的伦敦街道上演的华丽死亡
冷静的镜头语言,低调的人物出场,突出其来的死亡拉开了《东方承诺》的序幕,这样的开场,依然是非常典型的柯南伯格式的场面。2005大卫·柯南伯格和维果·莫特森一起合作了,被评为年度最好的电影之一的《暴力史》,连贯的打斗,环环相扣的悬念,冷静的暴力,都成为《暴力史》这部电影的亮点。而在,《东方承诺》这部电影中,柯南伯格式的电影魅力又一次在银幕中上演,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去享受一场柯南伯格带来的暴力盛宴。
淫雨霏霏的街道阴郁而潮湿,漆黑的街道和浑浊的空气将隐藏在正常世界中的黑色力量渲染的入木三分,而这也是这部电影最有魅力的地方。和其他的黑帮片不同,编剧斯蒂文.奈特让故事发生在伦敦,伦敦是一座非常典型的移民城市,再这样的城市中,多样性的文化和语言构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形态,在看似安宁平和的地方,隐藏着最为残酷的罪恶。姑且不论故事的取材是否真实,单单是这一背景的设定,就让很多事情得以存在。这些远道而来的城市客人聚集在一起,或许是为了利益,或许是为了生存,他们建立了一套移民专属的奖罚制度,在这样的制度之上,一个有悖于主流社会的黑色社会出现了。
《东方承诺》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它的残酷性并不在于那些突出其来的死亡和不可遏制的暴力,而是以普通人的视角去展现这个扑朔迷离的世界背后的黑暗,这种黑暗从某些方面来说,是一种魅力,是一个城市的隐私。这样的电影,探求的不仅仅是正义和邪恶,更多的是探求一个城市不能见光的秘密。《东方承诺》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黑帮电影,柯南伯格关注的并不是黑帮本身,而是一直生活在犯罪之下的人们,他们的行为走向,心态变化以及道德标尺。但是,这部电影对我来说,最大的感受就是,当导演在展现黑帮世界的残酷斗争的时候,那种激烈的矛盾所带来的强烈的情感冲击会让人想起很多经典的黑帮电影,这也是,这部电影的魅力所在。
这部电影其实是一个非常俗套的好莱坞式的故事,而且是一部非常典型的商业电影,不管这部电影的属性是什么,品质总是上乘的。我承认,我是有些偏爱柯南伯格,因为他总是擅长用自己独特的镜头语言去展现和探讨暴力的形成,走向以及人类身上最原始,最真实的兽性,这种描述和演绎丝毫不夸张,有的只是酣畅淋漓的舒适和刀枪剑戟带来的紧张刺激。赤裸直接的性爱场面,冷静真实的打斗场面,这些元素在柯南伯格的镜头中形成强烈的视觉张力。
和其他的cult片导演不同,柯南伯格在表现血腥暴力的时候很少用大量的血浆来营造视觉上的冲击,他尊崇的是一种简洁式的暴力美学,在简洁中,没有过分的渲染,所以角色丝毫没有夸张和做作。冷静客观的镜头语言营造出最深刻难忘的血腥场面,他要的是一个精彩绝伦的故事,不单单是充满暴力的镜头。对于故事节奏的精确掌握,也是柯南伯格最吸引人的地方。
当然,一部电影的成功我们不应该将所有的功劳归功于导演身上,其中编剧和演员也是非常关键的部分,《指环王》中的人类国王阿拉贡经过短暂的辉煌,逐渐被好莱坞遗忘了,当《暴力史》出现的时候,人们才会想起,原来阿拉贡一直都在。这个冷峻性感的男人在柯南伯格的电影中成了一种标杆,他代表了一种最原始的力量,最强硬的生命,他的表演几乎完美的演绎了柯南伯格想要的那种暴力和冷峻。在《暴力史》中,阿拉贡维果.莫特森仅仅是因为一次偶然而不得不参与到暴力和犯罪中去的角色。在《东方承诺》中,维果的演技更加成熟,而他对影片中,亦正亦邪的角色也拿捏有度。如果说,柯南伯格成就了维果的演艺事业,那么,维果则成了柯南伯格心中最完美的暴力符号。
一部精彩的电影不需要太多的形容词来修饰,也不需要和任何电影来对比,他自身具备的魅力本身就是一种无法超越的美。
《东方的承诺》观后感(二):柯南伯格的优秀作品
不能不令人叹服的作品,柯南伯格的功力老道而强劲,不可多得的佳作,难以估量的资深导演!
那么为什么豆评这么少呢?原因是虽然本片冷峻的风格很独到,但和谐社会里,认可这种风格的人不一定多;抑或早期国内出品的中英文字幕均较差,没有耐心的话看完也难,妨碍了观众;还有暴力史的男主角也是本片的男主角维果.莫坦森,在本片饰演了类似反派的角色。
本片发行早期字幕问题还是最突出的,绑定的中文字幕抑或来自射手的字幕均不知所云,英文版字幕表意差强人意,人称代词一律写作“he/she”,间或错词。但是随着时间推移,相信不久令人满意的字幕就会完成,届时将会利于观众更明白地欣赏本片。
关于本片本身,导演的张弛有度,镜头的进退有品,人物的静动有神,情节的虚实有韵,剪辑的拿捏有型,从头到尾看完,满意地说这是一部经典佳作。
暴力史中冷峻与温睿的有机结合在本片中再次得到完美运用,片头犀利地白描割喉,很出色很有力地将观众过渡给剧情的演绎,电影中后期人物层层关系揭示明了,浴池的陷害一节再次巧妙而强劲地激动了观众的神经;而后病房中维果.莫坦森对娜奥米.怀特的友情告知使我们强烈地认同了莫坦森饰演的卧底的人品的高尚;直至最终的婴儿搭救继而男女主人公两人情感迸发,一刻的温存与慰藉令人释怀,堪称完美。
本片的特点独到,叙事充分,人物塑造真实,情节刚柔并济,实属力荐。
《东方的承诺》观后感(三):暴力,但我喜欢
这是一部非常暴力的电影。
电影院多少有些强迫性,我是说,看DVD我们可以选择快进,倒转,停止,找纸巾擦眼泪;而在黑色的电影院里,个人的恐惧无处藏身。你可以选择闭眼,可声音躲不掉,身旁人受到惊吓的呼吸声躲不掉,因此我说,它是带有强迫性的。
整个电影处处都是暴力:肉搏,尸体,割破的喉咙,切断的手指。不需要成桶的血浆,影片依然可以让你不寒而栗。影评们都说它有模仿“教父”的痕迹(best ever!!!),是吧,有点儿,譬如最后一个镜头。可我还是不满意故事的整体结构,尤其结尾部分。好似看着一对令人羡慕的伴侣翩翩起舞跳起了华尔兹,可女人一个转身就停下了,两人匆匆鞠躬退了场,可能是鞋跟断了吧。剩下看客有些意犹未尽,有些吃惊,有些感觉唐突,只那里站着不做声。电影到后来就是给我如此的感觉。
演员的选择很到位。指环王里的阿拉贡成了杀人机器,十二罗汉哩帅气的法国神偷演起黑社会的王子也是游刃有余。为了这部片子,“阿拉贡”花大量时间研究俄国文学,去乌克兰生活体验角色,令人敬佩。因此从刚刚出炉的英国独立电影奖名单上,他荣获最佳男主角的提名就不足为奇。另外还有包括最佳导演,最佳影片等这样重要的奖项提名。
金刚女Naomi演的也不错,鼓掌了。
《东方的承诺》观后感(四):伦敦的理发师
冬天里的小雨淅淅沥沥,冲淡了圣诞节快乐的气氛。
故事发生在伦敦。
伦敦这个城市最早我熟悉的是名字,不知道那里的潮湿雾气,也不知道什么是资本主义国家等等等等,只知道集体上厕所这个谜面对应的谜底是这个城市的名字。仔细捕捉,你可以在本片的画面中看到一闪而过的toilet牌匾,在狭窄街道两旁的小楼上,让这个城市中人不可或缺的私秘空间显得很公共。公共这个词语在台词和画面中的牌匾上都出现过,这个词让私秘在公共中浮出,安全时很安全,危险时很危险。
大卫·柯南伯格的影片一如既往充满了神秘气质,这一次的神秘和现实紧密结合,蕴涵的歌特故事元素藏在苍白粗制现实画面内,和蒂姆·波顿的阴森唯美截然不同,复杂的思想缜密的表达透出哀伤的冷漠,如果用音乐来表达,蒂姆·波顿的电影是黑金属新古典的歌特,《东方的承诺》是后摇中夹杂新古典黑金属。两个人在去年末的新片都发生在伦敦,都有残碎的尸块血腥地割喉,理发师的剃刀成了凶器,理发馆餐馆都成了罪恶之地。两个人在表达上都有个人独有的鲜明特色,大卫·柯南伯格关注的层面更公共,不通往黑暗的内心,通往黑暗的世界,简单的悬念引人入胜,开门见山的暴力把故事引入伦敦暗藏的角落,封闭的黑社会,藏匿在伦敦的俄罗斯黑社会。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有《西伯利亚的理发师》,那个故事里有一个混了俄罗斯血统的男孩生在美国。
本片由加拿大英国美国合拍,故事的开端俄罗斯少女诞下一名女婴,在圣诞节这天,她本想同肚子里的孩子一起死去,这名女婴诞生在医院,伦敦,她的父亲是个秘密,这个秘密留存在她的日记里,随她一起入了地府,只有血脉相传着秘密,罪恶的秘密,等待着一场洗礼,洗去过往的罪孽,迎来新的生活。
日记记录的是希望绝望罪孽,旁白中是少女的声音,她死去,她旁白,她注视着一切。她叫塔季扬娜,她的爸爸死于一场矿难,埋葬于矿中,他们都被埋葬,埋葬于俄罗斯的土壤,她要离开俄罗斯,寻找更好的生活。她离开了俄罗斯,却没能逃离俄罗斯黑社会,在淅淅沥沥的伦敦,一场洗礼在电影中开始了……
助产士安娜想要凭借少女日记为女婴找到亲人,在英国成长的她不知道她要面对的是怎样的罪恶。她的爸爸是俄罗斯人过早的去世了,她的妈妈是英国人,在女王统治下的英国,她对俄罗斯充满好奇,与自己的俄罗斯叔叔格格不入,她的叔叔在英国多年,还是会在该使用单数词时犯复数的错误。在这个家庭里她要面对日常的种族主义话语,英国的势利,俄罗斯的自大。她本来不会知道俄罗斯女人和她的不同,也不会知道俄罗斯男人除了有她叔叔那样的酒鬼,还有充满了同志情谊把女人当做工具分享的心灵上同性恋的俄罗斯男人,在伦敦暗藏的黑社会里这些同性恋倾向的俄罗斯男人贩卖俄罗斯女人。柯南伯格用了不少细节表现此点,台词,动作,常见的酒瓶。
克利尔是黑社会老大的儿子,在这个黑社会里他是王子,他会轻佻地拍拍伙伴尼古拉的屁股,在尼古拉处理尸体的时候。维果·莫特森的表演将残忍的场面和男人的性感结合得恰倒好处,狐狸一样性感机敏的男人,魅力在举手投足眼眉轻抬间闪现,让王子对他既爱又妒。
对于王子女王的存在只在于钞票上,他来自信仰崩溃的俄罗斯,虽然东正教重新变成了他的信仰,但那已经不同了。东正教很看重对圣母的崇拜,这个早已失去母亲的王子身上看不出半点对女人的敬和爱,除了他还小的女儿。一心想取代国王的尼古拉要违心地去迎合王子,虽然他爱女人,他腿上的纹身有圣母像,他篡权的心出于对罪恶的恨,为此他曾经祭品一样取代了王子,交给寻仇的凶手,在土尔其浴室中沐浴清蒸,大难不死只为得到纹身。在他得到纹身的仪式里,那两个主持仪式的头面人物形象胡须发式似曾相识,一个列宁,一个斯大林,但是气质感觉却不同,起码和画中的不同,和资料片中的很不同。柯南伯格对变迁的共产主义的国家有自己的思索,实际上对于前苏来说共产主义只是个称谓,离最初的理想已远,那个革命时代有自恋的激情,没有女人的柔情。有“英雄母亲”的称号授予生下六胞胎的女人,但是养育的责任更多留给了集体生活,集体的幼儿园,集体的着装,人们无论男女豪情万丈投入工作,牺牲孩子的错误得到的是公开的表彰。这些自恋的人构成的是一个内斗的社会,同一性并没有少去纷争,而是让斗争更激烈,你和我不同,要改变的自然是你,因为我们要同,不是合而不同。国王斯大林推翻旧的一切,但是新的他没有,他热衷的是权力,伦敦黑社会的王子酒醉后这样说过他的爸爸——他喜欢人们互相争斗,我越来越了解他了。这个颓废叛逆的王子一直对父亲很顺从,他可以亵渎尸体,即使是曾经好友的尸体,他可以嘲笑安娜,因为安娜说到了他敏感的事,而他的爸爸,只对血敏感,因为流出去的血将让他落入法网,失去王位。国王的冷酷最终让他的王子选择了弃恶从善。
柯南伯格的风格延续至今,越来越老到越来越将他惯常表现的神秘事件同现实结合起来,视角深入社会,这一次他关注的问题更加与现今世界的政治问题息息相关,这同以往是不同的。在他早期的影片《触灵》中男主人公具有特异功能,阻止了一个有可能成为另一个希特勒的政客参选洲长。在本片中不再有特异功能,希特勒的思想在此时的世界再一次兴起,苏联解体后新纳粹在俄罗斯活跃起来,曾经的东德人告别了过去后面对着社会的巨大转变也难以适应,激进的种族主义思想在共产主义国家被挫败后成为现今世界的新问题。暴力、战争、黑暗,这一切都不是地球人愿意再次经历的。柯南伯格对此的看法显然是乐观的,混沌混乱过后会有新的开始。他的想法更偏于基督教,更强调自身对原罪的救赎,没有英国卧底端掉俄罗斯黑社会的警匪片场面。这场救赎中,牺牲成了祭礼,酒与血,杀戮与盛宴,生死轮回……
电影中那个洗礼完成了,一场东正教浸没的洗礼让一个男人的尸体沉浮伦敦河,一场基督教洗礼让一个女婴复生。
生于英国的安娜不再独自骑着摩托,也不会坐在尼古拉的车上。
尼古拉就象死去少女的父亲,被埋了,埋在黑社会里,他们都被埋了,留下了安娜和女婴在世上。
伦敦对于这个俄罗斯男人始终是一个词汇,敦伦的反义词。他左手中指上始终空缺
《东方的承诺》观后感(五):一句话。。
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Viggo Mortensen 实在太酷。。。
《东方的承诺》观后感(六):小弹与小赞
关于这部电影的一些评论我没怎么看,因为我不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给这部电影打出那么高的分.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很像港版无间道.形式上很好看,但细节上有不少地方存在漏洞.
男主角一出场就给人感觉不是那么简单,事实证明,他也的确不是个简单的人.可为什么俄罗斯义盗帮的高层不干脆利落的干掉他呢?干吗寄希望于让他在仇杀中丧命?
最后结尾男主角的身份曝光后,看样子大有一统江湖,做官方指定黑帮老大的架势.这时候让人情不自禁的联想到港片<黑社会2>里的古天乐.但我个人还是接受不了.因为男主角给人的感觉太像好人了.甚至有普京身上的KGB风采.
不过,我还是蛮喜欢这部电影的.因为它浓郁的俄罗斯风情.电影里的人物也总给人大悲大喜的疯狂感觉,还有浓得化不开的忧愁.
《东方的承诺》观后感(七):又见Viggo Mortensen
首先要佩服一下自己的眼力,整部片子看完,再到豆瓣上面来看看大家的评论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是Viggo Mortensen扮演了Nicole。不知不觉4年过去了,指环王以后终于又看到了一部Viggo Mortensen的新作(由于本人眼界局限,Viggo Mortensen后来的几部作品还都未曾观看过),不觉得小小激动了一吧。其实要说Viggo Mortensen在指环王里面从情节上来说应该是男主角,或者起码也算是仅次于伊利亚伍德扮演的弗罗多。可惜同整部电影的辉煌相比的却是一丝落寞,更多的时候人们记住的是奥兰多布鲁姆的飘逸或者伊恩迈凯轮的神奇。
回过头来想一想,这可能也是外型所限。Viggo Mortensen略宽并且棱角分明的脸型加上高低分明的颧骨,再配上深陷的眼窝,怎么也算不上偶像派。然而另一方面来说,其貌不扬,混在人群里很难被关注的外表也给了Viggo Mortensen更宽广的空间。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戏剧的演员要涂着油彩或者带着面具上台,是为了完全让自己隐藏在所扮演的角色之后的道理。联想到昨天看的阿汤哥的Lions for Lambs就是个好例子。一眼看到阿汤哥,就觉得是个壮志凌云的帅气男人,和一个参议院政客的形象怎么也联系不到一起。如果换了Viggo Mortensen,就好办多了。从人类国王到黑社会卧底,简简单单的把头发背起来梳就好了。
纵观全片,Viggo Mortensen还是一样的拼命,不惜全裸在浴室里面和车臣杀手肉搏(当然也给影片带来了应该是NV-17以上的标签)。难能可贵的是Viggo Mortensen在对白上面拿捏得也十分到位。虽然扮演主角,却没有通过很多其他电影常有的突兀的对白来显示所谓的深度,很好的把握了一个有内涵却扮演下人隐藏自己的卧底的感觉。由于是头目儿子的下属,所以不能太沉默寡言而酷的超过主人;但作为有另一面的人絮絮叨叨总会祸从口出,在说与不说和适时的停顿之中,Viggo Mortensen也小露了一把演技。动作场面不多,不过还是非常写实。没有太多的华丽打斗却招招致命,一贯的David Cronenberg风格。
总体来说,男主角演得很好,Viggo Mortensen变成了一个俄裔卧底。David Cronenberg风格犹在,只是看来随着年纪的增长,他也不再那么特立独行。至于情节和其他演员的表现,也许用尚可是一个比较合适的评价。
《东方的承诺》观后感(八):印象太深,整体受制
酷到了骨头里!
风格与题材和David Cronenberg的上一部A History of Violence(暴力史)一脉相承。一样的血腥,一样的过瘾,也一样简单直观。
剧情还是关于黑帮内的倾轧与殴斗。这一次无关退隐,与黑社会的承袭和FSB(以前的克格勃更名)卧底有关。不过,重点依然是暴力。
正如暴力史结尾的打斗和中间的强X戏一样,《东方承诺》给人冲击力最强的也是两场戏:一场有暧昧的3P隐喻的SEX;以及,接近结尾处那场浴室裸战,可以算07年独一无二的暴力场景,最凶残,最野蛮,也最逼真。
偶们尊贵的阿拉贡王自从投奔了Cronenberg之后就再也找不着尊贵了,而是凶相毕露,伪装在绅士的体面下....而且一部比一部露的更多,从露肉到露全点.......
近两部Cronenberg的影片都给我一样的感触:故事很悬,情节狗血,暴力场面震撼,演员表演极度精彩。
归结到一处:导演的掌控能力出色。
《暴力史》和《东方承诺》的故事情节在很多畅销小说里都似曾相识,换了普通商业片模式来做,可能会混迹于庸庸碌碌的格斗电影和黑帮片中不值一提。
但是Cronenberg的电影往往有种欧洲导演所乐于尝试的风格:低调、写实,叙述含蓄,在表达逼真的杀戮或者赤裸裸性爱场面时毫不避讳。这种影片会因为隐晦的线索而把观众引入到分析剧情的过程中,然后对突如其来的冲击性场面印象深刻.....而写实化的表达也容易让人融入现实场景。
所以,Cronenberg是很擅长催眠观众的导演。一旦投入到逼真表演和汹涌气氛所营造的假象之下,对情节的可疑之处就缺乏抵抗力了。何况,Cronenberg善于调度演员、控制节奏,表现血腥和情色肆无忌惮,通常都会贡献出一部部想忘也忘不掉的影片。
《东方承诺》的情节不出奇,也许慢慢就淡忘了。但是Cronenberg操纵的Viggo Mortensen 和Vincent Cassel的表演....还是得说,精彩绝伦吧~~~那种特意压制,同时也就特意突出的魅力很到位。两个男主角,有那种轻易就会流于俗套的模式化人格,但是两V表演起来依然逼真。
这部剧让我对Vincent Cassel刮目相看!!!Viggo的敬业更是不得不敬!浴室的那场肉搏,是近几年看到的小范围厮杀中最刺激的一幕。
除此,《东》里的配角发挥一样精彩,尤以俄罗斯黑帮教父为重,单人一面的表演,却给人一人多面的感触。其他出场不多的角色,细节设置得也很谨慎,没有浪费的表演,没有多余的动作。
令赞《东方承诺》整体的节奏控制,平静中滋生悬念,写实的场景和言辞精炼的交代方式很吊人。慎突然杀出来几场高潮戏调和了沉闷,过目难忘,结局归于开放式的定格,回避了主流,也避免不协。
女主角、孕妇和婴儿的设计反而是最弱的,似乎也不过为了烘衬Viggo的角色。日记变成了陈述背景,寻常人家的设置仅为了表现Nikolai的亦正亦邪...FSB的出场铺垫不够,有点荒谬,最终的成就依然是突出了Nikolai的个人魅力(运筹帷幄和胆识?)~~~而关于正邪的一切较力还是留待思量....似乎是一部剧情没有重心的电影。
这使主题看起来有些弱:暴力如何摧残肉体,在暴力中挣扎何等摧残人格。。。。。
是咩?????
《东方的承诺》观后感(九):剧情 for myself
助产士女主因为一名只有14岁却难产死在医院里的俄国女孩而产生了深深的质疑,她虽然拥有这个女孩的日记,却因为里面完全是俄文而不得真相,所以,她迫切地想知道其中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女主跟随日记中的名片找到饭店老板,女主不知道他们是俄罗斯黑帮,黑帮老大阴险狡诈,儿子叛逆而神经质,司机冷静冷酷神秘,儿子同性恋,勾引司机,司机处处维护儿子,并积极想入会,黑帮大哥让司机入会,但也让他去替儿子送死,司机在浴室中强悍杀死两位杀手,原来他是警方卧底,他跟上司汇报说婴儿是黑帮老大的,可以就此铲除老大,而且他可以上位。结果司机骗儿子放弃杀死婴儿将老爸挤下位,从此司机上位。助产士平静的照顾婴儿。
《东方的承诺》观后感(十):伦敦那夜阴霾的雨
《Eastern Promises》直译过来的《东方的承诺》相比《巨塔杀机》这样的片名更具有内敛和富于张力。与时代性更为吻合而富于内涵。只是,什么时候有了《巨塔杀机》这般商业化的包装名字,令人十分生厌,早前因为这个名字的影响,我曾固执的将它排挤出近期观片指南的名单中,索性在新年的第一天的下午,08年编辑部的第一场观影,我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看完了这样一部充满阴霾却又不时撕碎内心的作品。
鲜血与暴力不再是极力的渲染和夸张,舒缓平实的状态,将罪恶掩饰的毫无瑕疵,死亡变得如此简单,却震慑内心,没有枪声响起,没有爆炸的硝烟混闹,一个刀片,简单的一抹,所能穿透内心承受底线的力量,让我在此回想时,仍不免倍感绞痛……
阴霾萦绕伦敦,雨水无法洗净罪恶的灵魂,新移民带着对于西方虚无美好的向往,接踵而至,然而他们早已跳进一张铺设好的陷阱,美好被击碎的同时,希望成为绝对意义上的不可能。14岁的女孩,就这样带着无助与凌辱,死在我们的面前,旦下的婴儿,全身血乳模糊,新生的开始,或许告慰逝去的灵魂,或许即将揭开背后的伤痛……一间古朴的理发店,一把剃刀,赤裸而无防备的脖子,罪恶与死亡竟如此真实。
很大程度上,我被影片投放下的低沉,阴暗而不失色彩的基调,吸引住了,家族、克格勃间谍、俄国黑手党、帮派、暗杀、等级、复仇、伦敦的街景、雨中夜色……低调中的罪恶笼罩城市左右,新移民的虚无家园,罪恶之都下了极乐世界,窥探希望而走失的灵魂,一切都将在自己的命运罗盘中埋下隐患。
抛开简单的黑帮暴力影片,影片所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更多是个人在真实中的百般形态,倔强的女护士,稳重而不失聪明的司机跟班,狡猾的家族“老者”,有着脆弱情感的家族“王子”,懦弱悲哀的理发店老板,毫无所思的理发店青年,每个人是如此的短暂,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在我们心中,或许就是那下手前的一种表情,一种神态,或许就是那样细小而微不足道的举动,都让我们试图,去了解关于他们的一切。新生的婴儿,不再单单是个体的展现,在故事的每个环境中,我都曾为婴儿的未来,提出诸多的假设,或许,我有些没事找事的架势,但在我看来,新生必将延续和给予着很多关于情感的东西,正如影片最后新生在解救一个灵魂的同时,也为自己找寻到了一种归宿。
影片中,更为精彩的是对于家族等级的界定和描绘,并且通过这样的一种途径,将故事再次串联在了新的故事中,逐层递加丰富内容。穿插着情色与肉搏的经典场面都是不错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