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1966年》经典观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2-10-21 17:34:21

  《1966年》是一部由Paul Weiland执导,海伦娜·邦汉·卡特 Helena Bonham Carter / 斯蒂芬·雷 Stephen Rea主演的一部传记 / 喜剧 / 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966年》观后感(一):青春成人礼

  青春成人仪式

  文/卡帕的镜头

  1966年7月30日,对全英国人来说也许最棒的一天——因为英格兰国家队在这一天里,在自己的国家里,登上世界杯决赛舞台。可对犹太男孩本尼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噩梦般的日子。

  本尼张相平凡,大大的眼镜将他的脸遮了一半,不整齐的牙齿、一紧张就会喘不过气,非常地没有存在感。尽管到目前为止,本尼的一生都是那么苍白,可他坚信一切都会在成人礼的那一天改变。

  那时候他将一跃成为最耀目的存在:盛大的宴会上,乐队只为了他一个人奏出俏皮的歌曲,绅士淑女翩翩起舞,他面孔英俊、步履坚定,从容地接受人们的祝福和礼物。没有讨厌的哥哥艾威尔呵斥;可以不用为自己胆怯懦弱的父亲而感到羞愧……

  顶着犹太小帽的小男孩一脸虔敬而专注的幻想着,微笑着,看着那个美妙地像天堂般的世界。明亮的日光透过教堂彩色玻璃照耀在他脸上,神圣而幸福。

  而事实上,爸爸生意上的波折让他的成人礼规模一缩再缩;自己练习许久的成人礼发言和准备却总是弄不好;确定好了日子,却又发现和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决赛日华丽丽地撞车了!全英国的人,只怕都要遗忘掉他和他的成人礼了。难道,我们本尼一生中最美好的日子注定要变成最噩梦的日子么?

  英国人的冷幽默总是充满了不动声色的自我调侃。开篇的时候以第三视角看到的是本尼一直被欺负、一直受冷遇的镜头,人们还没来得及对这个小可怜捧上自己的同情,镜头一转,他存在感薄弱到被家人遗忘在海里。当片头歌伴随着他惊恐的呼救声响起时,人们终于忍不住捧腹大笑。

  盲眼神甫的教育和哮喘医生陪他玩足球游戏的片段都让人看得心头暖意荡漾。他们的面目举动让人想起自己同本尼一样并不一帆风顺的青春时光里那些曾经温暖我们生命的人。也许他们并不璀璨如夜空中的星星,也没有多少豪言壮语。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姿势,也许就定格住我们一生难以忘怀的美丽。

  片子里不管是曼尼爸爸胆颤心惊开车的样子还是本尼为了诅咒英格兰不进决赛而采取的种种诅咒、黑魔法等小花招都让人解颐。但,幽默却并不仅仅为了幽默。

  本尼在寥寥数人的成人礼中黯然退场后,父母在找他时中无意看见他珍藏的哥哥豪华成人礼的录像才真正明白自己冷落、遗忘了这个儿子多久,也才明白他心中的寂寞和失意。主角的风光和配角的寂寥,对比着今日的凄凉,不但让屏幕里的妈妈哽咽难言,甚至让屏幕外的观众心中那根不堪碰触的弦也被拨动——王子总是少数,当我们做惯了丑小鸭变天鹅的梦时,却发现梦醒后自己还是那只丑小鸭。

  本尼一字一句说:“我的人生是失败的,因为我连自己父母都吸引不了,又怎么能吸引别人呢?”一字一痛,字字都痛进骨髓,深入心底。

  甚至连医生都对着无意中游荡而来的失意的本尼残忍地说:“你明白了生活本来就不应该期待太多。”冷冷的音乐悄悄渗透进来,对比前一段大全景扫过的全英国球迷额手称庆的镜头,让热闹的加倍喧嚣,让疏冷的更加悲凉。导演好像撕开了人生的底子一点点,然后放在少年的鼻子底下让他仔细觑看着。

  我们的小而卑微的祈盼在现实面前总显得无力,眼中闪烁的光芒轻易就被别处灯火掩映。自己视若珍宝的东西,在他人眼中只是瓦砾。莫非青春真的只能等同廉价?

  此时,不甘的何止本尼?更是那些关注着本尼,和本尼一样拥有着和拥有过敏感而脆弱青春之心的孩子。

  正当此时,父亲终于找到了儿子。温暖的手掌给了儿子最需要的帮助。“有几个人能说自己的成人礼上英格兰世界杯夺冠了呢?”他这样对他说,眼神里满是身为父亲的骄傲和得意——你看,导演的心,到底还是舍不得一硬到底,最终那丝丝的温情慢慢溢出。

  神经质的像现代版“套子里的人”一样的父亲为了自己的儿子勇敢地打破自己的固步自封:为了让儿子在最后一刻拥有美好的回忆飙车不惜被警察开罚单;不买门票翻着桌子就跑去为英格兰欢呼;最后在自家花园里踢球时将球狠狠砸在成人礼蛋糕上还一脸乐不可支……

  故事的高潮在长长的铺垫之后,一下子进入煽情的高潮,却看得人忍不住又要飚泪。双线剧情合流,父子亲情将俩人都从困惑中解救——爸爸拯救了本尼的成人礼和他对未来的希望,本尼帮助父亲同过去告别。

  每每看一个电影,感觉就好像自己溜进了他人的生活里让自己去经历了本不属于自己的生活。而看完《SIXTY SIX》后,却像在审视曾经的自己一般。让人想起走过青春之路时那阴晴不定的心情、让细枝末节主宰生活中一切的急迫,对父亲难以言语的爱恨、对世界的期待和无能为力。也许,像本尼一样,我们的成人礼不过是划在昨天和今天之间一条浅浅的痕迹。就连记忆都不曾增加许多。但是就是那增加的一点点,让我们想起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独一无二的青春、独一无二的“成人礼”。

  《1966年》观后感(二):“小”与“大”与“夸张”与“欢喜”

  一部关于家庭和成长的电影。以一个犹太少年如何度过自己的“成人礼”为线索,记录了整个家庭的心理变化和少年的成长足迹。

  不想详细的叙述情节。因为这的确是一部很简单的电影,就像《阳光小美女》,情节可以用一个词组概括:每个人的变化。这样一部关于变化的电影,如果将其每个变化的过程叙述出来,电影就被抽空了。所以,我把观赏的乐趣留给大家,有兴趣的朋友自己找来看看~

  电影最突出的特点是,将一个很小情景搭设在一个巨大的幕景下。把一个“没有他地球转得更快”的犹太少年与万众瞩目的世界杯捆绑在一起,让他们彼此命运交织,彼此联系、相互影响。

  其实这样大与小的联系并不少见。但是若运用不当,往往弄巧成拙,给人感觉异常突兀,甚至滑稽可笑。

  索性这是一部家庭喜剧。导演的切入点也找的很好,两者关系由势不两立到希望的寄托过渡自然。所以,这个设计在本部影片中大获成功,也是影片最大的看点。

  影片前部分层层铺垫,悬念、迷雾重重,吊足了观众的胃口。直到最后一刻,以一个令人猝不及防的调头带着观众一路狂飙到达欢乐与感动的最高点。唯一的缺点,也是很多类似电影的通病,就是:结尾有点仓促,说白了,就是有点假(电影是根据导演亲身经历拍摄的,我和同桌甚至猜测这结尾是导演美好的愿望)。好在整个电影的基调就是夸张的,所以结尾部分的不足在本片中大可被忽略。

  有个地方没看懂,在这里,希望与大家探讨。就是Bernie看到医生的妻子外遇这件事似乎很奇怪。因为它似乎被抽离出来了。对前后情节基本没什么影响,对Bernie的心理也没有任何改变。只是在最后,给出了一个结果:医生被他妻子抛弃了。我不明白这件事与Bernie有什么关系,导演把它放进去到底有什么用意没有?

  《1966年》观后感(三):冤家

  由恨生爱,像极了一句经典戏剧台词:我的那个小冤家啊~啊~

  跟生活中一切喜欢上的东西一样,必定伴随着一段生活。记得我当年不是很喜欢足球,那还是读书的年纪,有一阵学习和情感上的郁闷无处发泄,再加上羡慕别人颠球的技俩,也跑到场子上插了两脚,自此爱上足球。可是仍然不大投入的看球赛,因为被国家队骗太多次了,因为很多期待之后没有精采。欧洲各大联赛也不爱看,因为很不喜欢央视解说-不是想睡就是想骂。后来太阳从西边出来了,那就素我们的孙继海!仔细一查,居然跟我同年同月生。很喜欢他踢球的认真劲。没有什么偶像好崇拜的,那就他吧。孙继海随着曼城从英甲升入英超,地方体育台有转播,解说是原配的ESPN,观赏起来那个兴奋劲啊,连广告都不落下。这才知道自已原来是井底之蛙,原来足球是有这么精采的。慢慢的连其它队也开始关注了,开始也对英超如数家珍起来。

  电影里有一段,他老爸安慰他说,英格兰在你的成人礼日夺冠,那还不够你牛X的啊!听到这话我嘿嘿一笑,对头,这也就是我欣赏911的原因,那天正是我本命年生日!特别的日子只要有点印迹就好,管它是喜是伤,当然最好的做法是,我们也倒戈一把,就站到让我们伤心过的那一边去...享受战胜自已的快感,然后就喊...

  当你投入了,你会发现另一个世界,球迷就是。就像听到有的老歌想起原来的一段生活。

  《1966年》观后感(四):时间的意义 2007/3/27

  每个人都有一个或一些对自己非常重要的日子。几个简单的时间数字就代表人生路途上的一次起点、新生或者是结束、死亡。这样就有一个问题出现了,同样的一组数字对一个人来说就有可能意味着不同的意义:生日这天被心爱的人遗弃,那么这天对他来说就意味着两种意义,两种矛盾的有着激烈冲突的意义。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把这两种意义完美合二为一成为一种崭新的从未有过的完美感觉?在这部《SIXTY SIX》里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让我开始对这片子作个简介,尽管我很讨厌作这种导游指南式的介绍,但如果没有一些故事背景的概念,这片子的妙处很难体会。我会尽量不泄露剧情。

  1966年7月30日 世界杯决赛 英国温布利大球场 英国队VS西德队,这一天对英国人来说无疑是一场盛大的节日。

  这一天 英国12岁的犹太男孩Bernie也迎来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他的成人礼(bar-mitzvah)这是犹太人在13岁左右进行的开始承担成年人宗教义务的一个重要仪式。

  当这两个重要的节日在同一天举办,我们可怜的Bernie该如何面对

  结局当然是我们意料之中的HAPPY ENDING。Bernie的成人礼圆满举行,英国队也以四比二战胜了西德队

  其实所谓时间的意义恰恰和时间无关,只要每天都能有意义的活着,时间根本也就没有意义。

  有生的日子天天快乐,别在意生日怎么过。

  当我看着Bernie的爸爸带着他第一次以超过25英里的时速开车赶往温布利大球场的时候,快乐不言而喻。

  《1966年》观后感(五):斑驳的记忆片段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些记忆片段,关于自己的儿时经历,某一件事情后自身的改变,这应该是生命中的拐点。

  儿时的记忆都是敏感的,光线透过窗子照进房间,留下斑驳的影子,满墙纷杂的剪影,大大的眼镜后迷茫倔强的神情……

  大部分人的生活都不可能一直辉煌,也许一个片段就可以照亮一个时期,高兴的是,儿时的闪亮片段会照耀着后面的漫漫长路,给予男孩Bernie以勇气。

  想起张爱玲的一篇散文《爱》: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住的年青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地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与爱情不相干,在某些时间遇到某些人,发生某些事,对于我们是必要的。

  《1966年》观后感(六):不是69 是66

  1966年,中国“文革”开始,英国迎来了主场作战的世界杯。

  这是一部“大城小事”的电影,用大时代衬托小家庭,用小家庭反映大时代,说到底,却还是抒发了人类最根本的亲情和爱。有些东西,无论是放在哪个时代背景下,无论是经历着什么样的变革和钳制,总还是不会变的。

  看这部电影,看一个13岁犹太少年的憧憬和怨艾,看一家几口的大团结与小矛盾,看父子、母子、夫妻、兄弟、亲友之间种种挣扎与依赖的关系,看一个关于成长与责任的现身说法,觉得真,觉得感动,也觉得不期而遇。

  成未成年,并不必然象征着是否大彻大悟。十几岁也好,几十岁也好,每一天意料不到的变故都会让人迷失。谁都有需求,谁都有欲望,小婴儿喝不够奶水会恣意哭闹,懂得“道理”的人无缘于什么虽然不会躺倒耍赖,但他的内心却不一定也能平衡、平静。少年是,成年也是。

  这部电影除却结尾那一段差点把我催泪成功的高潮之外,都是一个讲述“欲求不满”的故事。儿子得不到想要的成人礼,因为这仪式对他而言象征着过往及未来的一切;父亲得不到理想中的生活与社会周遭的承认,用所谓的“个性”对世界阳奉阴违。在某种程度上,儿子更像一个大人,他的委屈与苦闷是沉默的,落力争取的态度却是积极和务实的;而父亲的脾性却更像个孩子,一个平凡中年人所能触及的世界能有多大?还不是自己的家庭和那么点养家糊口的工作空间,对世界的消极抵抗最终直接伤害到的还是自己的亲友与妻儿。一个人的痛苦,转嫁成一家人的痛苦,还不如把事情摊开来大家一起面对,一起解决。这样就算还是痛苦,也是团结的痛苦,温情的痛苦。一家人,有什么好隐藏的呢?

  观影过程中,联想到我的十三四岁,1997年,香港回归,我患了肺炎终日住院吊水。在“举国欢庆”的太平盛世中,我的父母为我愁容满面。那段时间我咳得只剩六十公斤,在所有男生受樱木花道的感召集体奔向篮球场的时候,我被我的父母架着奔向住院病房。我猜那时候我一定欲求不满了,我不想病,我想出去玩,暑假啊,回归啊,反正就是想出去玩。可惜我还在咳,我还要接着观察,接着戳针,接着住院。之后在连续一个星期每天餐后例行抽血的精神折磨下,我终于消停了,什么也不想了,绝望了,天天就呆滞地躺床上听CD、咳嗽。然后有一天中午,母亲回家给我做饭,回来的时候,塞给我一个盒子,我打开来一看,里面是一台拼好了的四驱车。母亲说这是父亲买来为我拼的,怕我无聊,不吊水的时候可以在外面玩玩赛车。当时我还小,没有脑筋去感受这里面饱涵着的什么,或者根本就不愿意往那方面想,只是觉得父亲挺有意思。后来身体终于是康复了,我按时开了学,开了学就跟着同学往球场上跑,但却发现我根本就不擅长竞技运动,败兴作罢。那台四驱车,也在出院之后被我闲置在什么地方,后来就找不到了。

  现在想来,欲与求总都是暂时的,不满也只是相对的。时光荏苒之后,最终留下来的,也许不是那台四驱车,但却跟它有关。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