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正着无敌》一部描写抗日战争的川军队伍

发布时间:2022-10-30 14:49:13

  经过几天晚上的连续奋战,终于看完了这部由陈宝国主演的36集电视连续剧《正者无敌》。剧中主要以一位抗战幸存者的老兵讲解剧情为起点,讲述了川军将领冯天魁与敌人巧妙的斗智斗勇,最后在国难当头时带领川军英勇抗战的凄惨故事。

——题记

文|苟平

中秋国庆长假在家闷的慌,用几天时间看完了《正着无敌》这部连续剧,我懵了,不管当时是什么真实历史,我必然知道了,抗日战争时期,如果没有我们四川军人的英勇牺牲,我想现在的中国也不会是这样的,更让我想到了,那些说我们四川人不好的话语的人,我真想告诉他们,我们四川人正气,讲义气,敢拼敢冲,是一群硬梆梆的汉子。身为四川人的我真的感到自豪,感到无比的光荣。

当我看到大结局时候,冯天魁就说了一句话:“只有战死的川军,没有逃跑的川军!”说完,他就自杀了,他坐在凳子上,朝着四川的方向。面向西南家乡四川,瞪着令敌人魂飞魄散的眼睛,坐在椅子上的冯天魁深深地、久久的印在人们的心中。他的声音传来:生命虽然结束了,灵魂不死,精神永存。他们依旧在天上谈笑风生,从容依旧。顿时我流泪了,只想说一声:“川军,真爷们。”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一个军人做了他该做的事,一群川军男人们承诺了他们的誓言。今天,我们又面对着同样的敌人,不知道国家的一些人是不是跟蒋介石一样,是不是也要把我们国家的一些军人也当成川军一样对待。

中国,好自为之吧!

冯天魁面临绝境,敌众我寡,装备不足,仍旧孤军奋战。面对生路和死路,川军将士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固守城池,以死报国,为徐州会战争取了七天时间。七天何其短暂,又何其漫长,终于熬到了第七天,城池依旧在我们手里。一个“熬”字,你领略了他的内涵了吗?多少艰苦,多少生死,何其惨烈,不身临其境又怎能用言语演说?

一具一具堆积如山的战死的将士的尸体,血肉模糊,英勇奋战的姿势依旧保持着。子弹射穿头颅,刺刀刺穿胸膛,身中数弹、数枪,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流尽最后一滴血,实现了此生的价值。生命短暂,价值永恒。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最让我感慨的:以大局为重的牺牲奉献精神。我觉得用这个评价当年的川军,当之无愧,当之无愧啊。冯天魁的川军不被老蒋信任,士兵还穿着草鞋,没有军饷,老蒋说给,可下面这些军需官僚贪腐成性、油滑狡诈,一分钱也没给,踢皮球一样让冯天魁拿着白条转战于各个战区。没办法冯天魁变卖家产才凑足了出川的费用,出川后的军饷就没了着落,军队欠饷达半年,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川军英勇牺牲,挡住矶谷师团和板垣师团,最后全部殉国,看得我咽喉里象塞满了鱼刺,气得我不能平息。电视剧是编的,可川军的故事是真的,蒋介石是否抗日?应该比较清楚。蒋是抗日的,但他更想消灭共产党,……。蒋的心胸比较狭窄,国难当头,他更多考虑的是自己的统治,那是他最终政治失败的根本。……。。在国民党内部,也有许多具有爱国情怀的将领,也有军事才能,但在蒋的一系列排挤和偏袒嫡系思想指导下,国民党军队内部四分五裂,没有形成团结的整体。冯天魁在抗战时一无军晌,二无军需补给,三是屡遭友军的欺骗,看到这些真让人心寒”。他说的非常好,这正是我想说的。冯天魁就是在这样的压迫下毅然率领军队奔赴抗日前线,勇敢顽强的打击日寇,直至最后阵亡。

最大的启发:就是韩复榘和冯天魁的对比,老韩有很多理由逃跑,但在民族危亡面前,民族大义面前,民族大局面前,就都不是理由了,老蒋心胸狭窄自有他的可悲结局,韩复榘心胸狭窄也自有他可悲的结局,冯天魁心胸不狭窄结局也很可悲,但可悲和可悲就是不一样,冯天魁悲的壮丽,悲的令举国人民永世不忘,悲的令他的后人也令人亲切友好,不是这样吗?一切为了国家,一切为了子孙后代。活着的意义就是意义,死了的只是个体,其影响和作用波及后世。如果有人说怕死、不想死,只要自己活着就好,那我没什么话说了,还没发现有不死的人,不过都想多喘两天气而已。

说实话结果很惨,但却让我无比的为“冯天魁”而感动,尤其是为这个优秀的英雄男人而骄傲,为我们中国有那么多坚强,勇敢,崇高,伟大的真正的英雄而自豪。

在这里同时为冯天魁的牺牲,失去这么一个有智慧有智谋的将才而感到无比的悲伤和惋惜,也为他对党国的忠诚而敬佩,他做人的那个“正”字,就是战胜一切邪恶的巨大力量,连敌人都吓到后退,当他座在那把椅子上已经牺牲时,就像一座纹丝不动的泰山不可动摇,不可侵犯。

有时我在想为什么这些导演在演这个戏时,不让那些让人敬佩伟大的人活下来,因为这让人看了心里很难受,这让人看了心里无比的心酸,这让人看了很压抑,因为我多么希望这些英雄好好的活下来……。

看了这部电视剧,让人振奋,也让我对川军有了了解,对四川人民和川军抗日做出的贡献感到敬佩,他们的这种坚强不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面对当前钓鱼岛事件,我们齐心协力保卫国土,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