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电影影评

我读余华的《兄弟》

发布时间:2022-11-12 12:48:21

  
兄弟》讲述了李光头和宋刚两兄弟的人生故事。李光头和宋刚是因家庭重组而在一起的毫无血缘关系的兄弟,在《兄弟》上部中,他们两个吃尽苦头,经历种种苦难,在苦难中茁壮成长;在下部中,则写了两兄弟命运的转变,走向了不同的结局。在整部小说中,兄弟之情贯穿了全文,但是感情的出发点却不尽相同。李光头对“兄弟”是完全没有感觉,毫不重视,只把宋刚对他的感情当做理所当然,而宋刚则不同,他自始自终把李光头当真正的兄弟,对他讲兄弟之义。

很多人对水浒传中的人物形象宋江的评价是“假道学”三个字,意思是说宋江为人处世表面一套,心里又一套。其实李光头对宋刚也是如此。他表面上把宋钢当做自己的兄弟,实际上“兄弟”对他来说只是一种称谓,他对宋刚没有真正的讲兄弟感情,有兄弟之名而无兄弟之实。而宋刚则不同,他一直把李光头当成自己的亲人,既有兄弟之名,也有兄弟之实。这样的关系在幼年时就有所体现。

一个是扫堂腿事件。在文化大革命在刘镇展开以后,有一次有三个中学生红卫兵,也就是长头发的孙伟,赵胜利和刘成功,要求宋凡平教他们扫堂腿,宋凡平教完他们,又教了李光头和宋刚,并以夸张的表演善意的欺骗了这俩兄弟,说是“留有一招”。直到这兄弟俩在大街上碰到三个中学生时,李光头想检验一下扫堂腿的真实性,并想让三个中学生见识一下真正的扫堂腿的厉害,但是他又觉得自己没有把握,害怕万一没成功会很没面子,这时他就想到了宋刚,他想让宋刚先扫。宋刚于是先扫,但是却“像皮球似的在地上滚了一圈”。在被三个中学生的嬉笑和无情的扫荡之后,李光头还生气的埋怨宋凡平是在骗他们,并愤怒地对宋刚喊叫道“他是你爸,不是我爸”。

另一个是夹生饭事件。在宋凡平因为李光头的口误被红卫兵抓走以后,李光头甩下宋刚,让宋江独自一个在家里面捣鼓收拾残局,自己在大街上晃荡,并且当红卫兵再来抄家的时候立刻溜走,让宋江一个人去对付红卫兵,甚至当他由于饥饿只能回家,吃着宋刚很不容易煮成的夹生饭时还火冒三丈,埋怨饭是生的,菜是烂的,骂宋刚是地主的儿子。从这些小事中可以看出,李光头对待宋刚,根本没有什么兄弟情义,在他的眼中,宋刚只是他的一个玩伴,在他玩耍的时候,就跟宋刚称兄道弟,因为之前宋刚都是一个人被李兰关在屋子里的,自从有了宋刚这个兄弟以后,李光头才有了到处乱窜的自由生活,“从此他们形影不离”,但是在对他不利的时候,他就让宋刚先去扫别人;在他情绪不好的时候就责骂宋刚,随时往宋刚身上宣泄自己的怒火而从来不顾及宋刚的感受;他可以远离抄家的红卫兵并且和长头发中学生孙伟结为新的朋友,而让宋刚独自一人面对艰难处境。从这些方面来讲,李光头对宋刚毫无情感可言。反观宋刚,则可以明显地看出他是真的把李光头当做自己的弟弟看。无论是在展示扫堂腿的时候,李光头要他先扫他什么也没想就站出来先扫,还是在宋凡平被抓进仓库监管之后自己独自一人在家里对付饮食起居的时候,他对李光头都没有任何抱怨,只是在默默的做着所有的事情,并且在遭李光头的无情谩骂和抛弃之后还当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地教李光头怎么才能用盐和夹生饭将自己喂饱。尽管当时李光头和宋刚只有八九岁,显得年幼无知,也许还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行为处事也是受自己的情感的支配,但是在他们懵懂的年纪里,在他们无意识的对事情处理方式的选择上可以看出,李光头从幼时开始就没把宋刚当兄弟,而宋刚从一开始就把李光头当弟弟。

在《兄弟》上部,尤其是“扫堂腿”和“夹生饭”事件中似乎已经可以窥见这俩兄弟成长之后在性格上的差异了,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成年之后的李光头和宋刚性格迥异,一个是“无赖”,一个是“书生”,因此在对待情义上的态度更加鲜明,反差也更加强烈。当李光头看上刘镇的大美人林红的时候,想把她据为己有,于是对林红展开疯狂的追击,但是没有成功。得知林红喜欢的是宋刚时,便要宋刚把林红让给自己,并且让宋刚去实施自己想出的毒计,要宋刚去伤害林红,让他对林红说出“这下你该死心了吧”的恶语,但是还是没有追求成功。当得知宋刚与林红公布恋情并且要结婚时,一怒之下去做了结扎手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李光头是个彻底的无赖,不讲任何情面,他利用宋刚,利用兄弟的名义,让宋刚做自己的狗头军师,让宋刚违背意愿去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却又冠冕堂皇地冠以兄弟的名义,大言不惭的对宋刚说:“记住了,我们是兄弟”。其实在他的眼中,兄弟也是可以算计的。后来宋刚外出谋生,李光头因为倒买倒卖成为富翁并且生意越做越大,成为刘镇的GDP。此时的李光头俨然是个暴发户的形象了。他趁着宋刚外出打工的机会,勾搭上了自己的嫂子林红,并与她疯狂做爱三个月。与自己的嫂子私通,这是李光头背叛了宋刚,同时也背弃了兄弟之义,已经越过了伦理道德的底线,这是“伦理颠覆”和“浮躁纵欲”的结果。

实际上如果从李光头的角度看,一切又显得顺其自然。李光头一出生就没有父亲,并且因为生父刘山峰的劣行,整个童年都生活在嘲笑和没有阳光的环境之下,到八九岁的时候,继父宋凡平又在文革中惨死,十四岁的时候母亲李兰也病死。李光头的整个成长过程都是在阴暗的社会会环境之下,从小就孤苦伶仃,还经常被扫堂腿扫荡,吃尽了各种苦头,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之下,李光头根本得不到教育,更得不到道德管束,所以他才会在八九岁的时候就公然与电线杆“搞男女关系”,在十四岁的时候在厕所偷看女人屁股,成为富翁以后又举办全国处美人大赛,后来又与自己的嫂子通奸,所有这些看似荒诞可笑的事情,其实都是李光头内心人性本能的宣泄。这是他道德的缺失。“人道关怀的空前缺乏,社会伦理与道德尊严的严重丧失”,致使他“不可避免的沦为一种悲剧性的存在”。在李光头的成长的过程中,他没有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尽管宋凡平是一个有文化有知识的“英雄似”的人物,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惨死,李光头与他的交集并不多,受他的影响也不大,因此,对于李光头来说,在他的大脑中没有正确的道德伦理观念,也没有亲情爱情这样的情感观念,所以不管是幼年时还是成年时,他所做的一切事情都只是他一种情感的发泄,所以当红卫兵来抄家的时候,他偷偷地溜出去;当林红喜欢的是宋刚时,他逼迫宋刚把林红让出来;当宋刚因为生活困难不得不外出时,他完全忽视了宋刚的存在,沉浸在他自己的淫乱的生活当中,最后还与林红私通,把宋刚逼上了死亡的道路。

但是宋刚对李光头,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在《兄弟》中,宋刚似乎除了懦弱以外就没有任何性格特征了。其实他很坚毅,一直对兄弟之情有一种坚守,甚至为了李光头去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包括去伤害自己心爱的女人;当李光头第一次做生意失败之后,偷偷地用林红给自己的零花钱去接济他,还把自己吃的盒饭分给李光头吃,铭记着母亲临死前的允诺“只剩下最后一碗饭了,我一定让给李光头吃;只剩下最后一件衣服了,我一定让给李光头穿”,虽然被妻子逼得去向李光头断绝关系,但也是藕断丝连,内心里面仁义尚在。就算最后发现妻子跟了李光头,知道他们双双背叛了自己,也依然牺牲自己,成全他们。如果说李光头是个利己主义者,什么都以个人利益为前提的话,那么宋刚则是利他主义者:不断的付出,不断地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了李光头,为了林红,最后甚至牺牲掉自己的生命。可以说,宋刚是在用生命去捍卫这样一份感情,无论是对李光头的亲情,还是对林红的爱情。

在同样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的时代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李光头和宋刚,一个是混世魔王,靠投机倒把成为富翁,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一个则受父亲宋凡平的影响,成长为一个风度翩翩,性格善良的正人君子,但是最后却要去靠卖丰乳霜和阴茎增强丸过活,最后还以卧轨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李光头和宋刚,他们的性格不同,命运结局也不同,“他们的生活在裂变中裂变,他们的悲喜在爆发中爆发,他们的命运和这两个时代一样地天翻地覆,最后他们必须恩怨交集的自食其果”。也许这正是余华在《兄弟》中所要表达的东西---在现今社会中道德沦丧和人性缺失的主题。《兄弟》中的兄弟之间的感情,幼年时期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对难兄难弟手足情深的画面,尤其是当宋刚从乡下到镇里看望李光头时,李光头被反锁在屋里,两人隔着门“互诉衷肠”的场景,感人至深。但是这也只是一种温情的表象,在这温情的表象被后,则反映出他们童年的孤独和生活的残酷;成年之后,则只剩宋刚在单相思,他一心一意的把李光头当兄弟看,而李光头则一心一意的忽略了宋刚对他的情义。最后宋刚选择走向死亡,实际上是选择用死来捍卫真情;李光头则性欲丧失,异想天开的想带着宋刚的骨灰一起飞向太空,以为这样就可以挽回丧失的亲情,弥补对宋刚的过错,实际上这只是他的“阿Q”似的自我解嘲,是他以自欺欺人的方式寻找一份良心的慰藉罢了。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