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电”是浮云
不久前,在报纸上读到了一对73年前结成连理的九旬夫妇离世的感人故事:姚姓老先生看着热气腾腾的稀饭,动了动嘴,却怎么也吃不下去了。看到老伴突然禁食,原本每天还能正常三餐的陶老太太竟然也不能吞咽了,老泪枞横的他们只能面面相觑。最后老汉用尽力气对着老伴说:“老太婆啊,我们一起走吧!”陶老太听到了老伴的呼声,但已经不能言语,只能对着老伴眨巴眨巴眼睛,示意同意。不一会儿,老太太就安详地闭上了眼睛,此时姚老泪如涌泉,呜咽有声,很快也进入弥留之际,一小时后如愿地追随着老伴而去。
今天使我再次想到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好友建斌来电告诉我他最近谈了个女朋友,正当我想开口恭喜时,他打断了我的话:“不来电啊!”
不知从啥时开始“来电”变成了相亲男女初次见面时有感觉的专业名词。不知道有多少对青年男女因第一眼的“来电”而步入婚姻殿堂,但是我却知道有太多的青年男女因为第一面的“不来电”而继续着他们“剩男剩女”的单身生活。
“来电”一词可能是取自于自然界的闪电。在自然界,当云层中的高压达到一个极限值时,就会产生雷云雨的闪电。撇开这种自然现象对人类造成的危害,闪电形成的“形”、闪电发出的“声”、闪电产生的“光”给我们带来了一股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种能量在老人眼里是担忧,在孩儿眼里是恐惧,在年轻人眼里却得到了另外一种解读:赚眼球,也许就此将其移栽到了男女相见的第一眼。双方都渴望着,初次的见面能有如此般的“来电”感觉。
激起男女间的“来电”,更多的是来自于对表面光鲜的追求,比如魁梧(或修长)的体形、健康(或晰白)的肌肤、得体(或入时)的穿着、酷男(或靓女)的脸型等。犹如站在辽阔的草原上仰望天空时,抓人眼球的往往是形状各异的朵朵白云。可是,当白云飘逝而去后,人们才会发现、这时才会感叹:真正能永驻的美丽是一望无垠的湛蓝天空,云朵再美丽它会消失。
男女间的“来电”,实际上是视觉刺激激发大脑亢奋的一种瞬间感觉。这种感觉就似浮云一样,不说转瞬即逝,可不会长久的存在。“来电”产生的初时惊喜很像用微波炉加热食品,热得快,冷得也快。选择终身的伴侣,追求爱情的永恒,将这一神圣的使命建立在“来电”的浮云基础上,显然是极其危险的、愚蠢的、不靠谱的。
对方的性格、文化、嗜好、有否感恩之心等“来电”背后的厚重的内涵才是你应该去关注的。星云大师说:“人要建立心中的价值,世间的事物无所谓贵贱,但心目中的价值会有贵贱。因此,凡事不要只从相上去看,而更要看它在我心中所显现的价值,那才重要。”
文章开头的九旬夫妇相濡以沫的一生,是在一分一秒、一时一日、一天一年的岁月中,慢炖熬制成就的,不是凭借着初见的“来电”。他们那个年代应该都是娃娃亲吧!
所谓“争千秋,不争一时”在这里也可以找到另外一种全新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