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吏为师源于王官之学
者夫
以吏为师,乃秦丞相李斯最深切著名、最精准精典的一句政治术语。我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是在司马迁《史记》《秦本纪》或《李斯列传》里读到的;第一次读之,未引起重视,有点读书若略地、非攻城,快马般掠过而已。直至,又在被誉为“绝句写杂文,石破天未惊”的当代著名杂文家陈四益先生的一篇文章里,再次读到“以吏为师”这句话之时,心灵一下被震撼,也由此对“以吏为师”这句话倍加重视。
纵观整部中国封建史,无不是一部愚民吏;横看整部中国封建史,五千年就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换一个人当皇帝罢了!一个封建王朝要长治久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氓庶要听话,皇帝老官儿喊他朝东他就往东,皇帝老官儿叫他打酱油他绝不买醋。不是么?就连与“天、地、君、亲”一起供在神龛上之“师”的百代圣贤先师孔老夫子,也慈眉善眼地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寡国之民好使,贫国之民易治。老子“治郅之极”宏伟蓝图之“小国寡民”,于是就这样描绘出来了。“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是呀!穷点、苦点,甚至饿肚子,甚或道殣相望,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皇帝老官儿我天天做,我之子孙代代传,不就行了吗?不然,晋惠帝听说老百姓饥馑而死之时,咋会说:没粮吃,怎不去吃肉饼?
要封建王朝长治久安、代代相传,就是要氓庶听话,而不能人各有心,而不能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更不能有不满甚或想造反的念头。在封建王朝里,谁最听话呢?当然是衣绮绣食糜肉、拥有三妻四妾而又作威作福、奴性十足的官吏们啦。而“师”,在古代可不只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那么简单,在古代,老师还可决定弟子的生死呀!既听话,又有生死权。既是受人尊敬的老师,又是实实在在的官吏。由这样具有官和师双重身份的官吏来当氓庶的老师,当然再大的难题都能迎刃而解了,既教化又威慑,既皇恩浩荡又主宰生死,连被皇帝老官儿赏勅杀头还会跪拜叩头“山呼”(口呼)万岁谢主隆恩,有如此听话又奴性十足的官老师来治国管民、教化氓庶,氓庶们再不听皇帝老官儿的话,不就成了天方夜谭?官吏听皇帝老官儿的话,氓庶听官吏的话,还何愁秦王朝不能长治久安、代代相传呢?所以,李斯提出“以吏为师”之后,就能让秦始皇生出了比万里长城还坚不可摧的雄韬伟略,那就是:一世、二世、三世,直至万世,世世代代,都由我老秦家来做皇帝老官儿!好不舒服,好不惬意,朗朗乾坤大千之世界,惟秦家傲立于人间宇宙,统宰云起云落。
李斯“以吏为师”之所以著名,其最大之缘由就在于为秦始皇和后来的皇帝们,提出了能世世代代干皇帝老官儿的政治主旨和措施。但“以吏为师”却不是李斯的首创,他是在总结并继承诸子百家的基础上,推炼出新而精准精典概括出来的。“以吏为师”出于诸子百家,同诸子百家一样源于王官之学。章炳麟就曾表达过这样的意思:先秦学术偏重于社会政治,而轻于哲学科学。章炳麟此主张,也是中国无宗教的一大因素。这是另一话题,就此打住不表。
何以见徵“以吏为师”源于王官之学呢?试看:儒家出于司徒之官,道家出于史官,墨家出于清庙之守,名家出于礼官,法家出于理官,阴阳家出于羲和之官,纵横家出于行人之官,农家出于稷官,小说家出于稗官,杂家出于议官。总此诸子最著名之十家,均为王官之学。
李斯“以吏为师”源于王官之学,乃确凿无疑也。但秦王朝非但没能世世代代相传而至万世,反而异常短命得令人瞠目结舌!秦始皇呜乎哀哉,群雄并起,逐鹿中原,诛灭暴秦,奋勇当先;子婴替代秦二世,谦逊地去帝号而退回去称王,也未能挡得住楚霸王项羽的一把大火,就把阿房宫烧了个精光,而留下“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年嗟叹。
者夫评曰:“以吏为师”,乃封建统治者痴心妄想的一己之私愿。李斯错了,秦始皇也错了!人各有心;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众多之氓庶,岂能全是装同一系统的计算机?何况,计算机有时还会死机呢。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帝国,也早在一百年前的1912年就正寝寿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还是马克思说得好啊!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
联系邮箱:943746664@qq.com(者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