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权力清单”首亮相有何意义?
省级“权力清单”首亮相有何意义?
浙江省今天宣布,经过半年多时间的清权、减权、制权全面梳理,57个省级部门的1.23万项行政权力被“砍”到4236项,精简幅度在六成以上。6月25日,这份“瘦身”后的“权力清单”将通过浙江政务服务网正式向社会公布。浙江成为国内首个在网上完整晒出省级部门“权力清单”的省份。(人民日报,6月25日)
近日关于浙江省在国内首晒省级部门“权力清单”的消息引起各类媒体和广大网友的关注,不过网友关注的不是“首次”这个字眼,更多的人关注的是浙江的这么做的目的何在,又有哪些做法值得其它地方借鉴。
其实早在去年浙江省已经开始率先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全面推进政府自我改革,意在通过精减下放权力换发市场活力。其实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在不同场合都明确释放出自中央到地方各级简政放权势在必行。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和面临转型升级的瓶颈,许多过时的体制机制没来得及清理改革,而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又不得不面对不断出现的新的建章立制的需求。如果犹豫不决或放慢改革的脚步,必然极大的束缚社会发展和市场的自由活力,如果认准了当前形势实施大刀阔斧的改革,则必然抢占未来发展的先机和制高点。这次省级“权力清单”首亮相究竟有何意义?
浙江为何敢于在晒“权力清单”这事上第一个吃螃蟹?这份勇气来自浙江人的本能般的敢干敢闯的开拓精神,也或与其发达的民间经济有关。毕竟“权力清单”涉及到多少企业的前途命运,放在以前,因为一个审批跑不下来就可能导致企业的一个项目流产甚至让企业倒闭。各地晒出权力清单也将是必然趋势,或迟或早,不妨在学习浙江人的腥气和魄力时,也可参考浙江如何晒“权力清单”的方法。
晒出这份清单,先要摸清权力“家底”,厘清权力边界,在全面梳理各项职权事项后,对其中不符合全面深化改革的分别进行取消、转移、下放;在推行权力清单制度中坚持实事求是,避免放小不放大,下放不太重要的权力,而出于维护自身利益对含金量高的权力事项抱着不放。各地如何晒出自己的”权力清单“?除了上述方法,更需通过多种途经特别是网络“晾晒”关系民生的权力事项的运行流程,要什么材料,要经过哪些部门审批,要经过哪些步骤,让群众查到到、看得懂,减少群众的冤枉路,最大程度的便民惠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