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并轨要做好后续保障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将缴纳个人工资的8%作为养老金,而越来越多的省份也将加入公务员上调工资队列。(凤凰网 2014年12月26日)
12月23日,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时透露,机关事业单位与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获通过,这也意味着养老金双轨制将进行改革。
按照企业养老保险费率,单位缴费20%入社会统筹,个人缴费8%入个人账户,这意味着中国700多万公务员、3000多万事业单位人员都将失去工资里的“8%”。与企业职工已经习惯了每月拿到的都是被扣掉“五险一金”的工资不同,这减少的8%将给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带来明显的阵痛感。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有些地方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人员工资本来就不高,只有两三千,如果再扣除养老金8%,拿到手的会更上,也会增加更大的生活压力。所以,对于养老金并轨,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先张工资应是趋势。
养老金“并轨”重在转机制,而非降待遇,改革可能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适当调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水平,弥补因个人缴费而增加的支出,维持改革前后职工的基本生活水平。改革之前应该先涨工资,用增长的钱来缴费,否则这项改革将面临巨大的阻力。
其实,养老金并轨,越早越好,对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也会更要保障,更多一层选择。比如面对越来越严各种禁令,有的公务员抱怨工资太低、福利太少,但是又不敢轻易辞职,尤其是已经工作了一定年限的人,辞职后意味着以前的工作年限都没有缴社保,改变职业的风险更大,也不会轻易辞职。养老金并轨,更有利于加强公职人员的流动,进出的更有保障。
对于失去的“8%”,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担心。担心一涨一扣间会不会“亏”了?这些钱未来还在不在?会不会贬值?会不会被挪用?
养老保险事业是一项关系着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所以机关事业单为养老并轨要做好保障,建立合理的养老保险法律体系,专项管理、专款专用;稳步推进养老金入市,通过多元投资提高养老金保值增值能力,让参保人员无后顾制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