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文化随笔

论“文化”和“culture”的区别意义

发布时间:2022-10-30 12:26:15

  “文化”与“culture”的区别其实是显而易见的,就是三岁的小孩也能清楚的辨析出它们的不同,一个中文,另一个是英文,很简单的事情嘛。可是,理智却很严肃的告诉我,事情远非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

  “文化”和“culture”只是两种不同地域所产生的各自名词而已,来回的探究和解释也没有什么具体的意思,倒不如都等同于“文化”或者“culture”。当然, 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出发,“culture”就是文化。可是呢,每一个专属名词背后肯定都会有一段不同寻常的形成过程,外国人不能用他们的文化观念去解释我们的“文化”,我们也不可能用我们的方法做到完全的认知他们的“culture”内含。归根结底,“文化”与“culture”只是两种相同的概念罢了,我是觉得没必要过多的纠结于它们的读法,倒不如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研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上面。

  那么,既然如此,文化的定义究竟是什么?“文化”与“culture”的真正差异又在哪里呢?

  坦白的来讲,我自身的学识还是有限的,虽然看了一些关于探究文化的文章,但那些归根到底都是百家争鸣,从宏观到具体入微,可谓是包罗万象,因而我无法从中选择一个能够说服自己的权威解释。如若从偏袒的角度开始,我倒是原意从余秋雨先生的文章来发掘一些关于中西方文化的认知与理解,虽然这样做有点显得小家子之气,但也不无道理。

  余秋雨先生在其文章《何谓文化》一文中对于文化做出了他自己的定义,很深入我心。他认为,“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他通过积累和引导,创造集体人格。”

  这种定义究竟是否正确,还需要长时期的历史对它进行评定,我们暂且不用去考虑。但是,不管是中国的文化还是西方的文化,创造集体性的人格确实是“文化”一词所必须应该承担的责任。其实,不管如何的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文化并没有辜负我们对它的期望,也一直都在发挥着它作用,只不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会受各种方面的制约,其文化实质肯定会不尽相同,因而它所塑造的集体性人格也一定是有差异的。所以,我认为探究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一定要从各自区域的集体性人格出发,只有这样才能找到问题的突破口。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因而,我觉得实践对于对于集体性人格的认知是至关重要的,绝对不能道听途说,也不能肆意的猜测。然而,就集体人格而言,纵使是一个看遍了人世间的大是大非,大起大落的人也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定论。众所周知,每一个人都不可能是绝对完美的,上升到国家民族也是如此,所以也就没有了孰是孰非,谁对谁错的划分了。

  总而言之,对于集体人格的探讨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我也只能从我所熟知的角度去进行评判,但愿我所读到的,看到的,以及听到的东西能够为我们的集体人格,为我们的文化增加一份微不足道力量。

  西塞罗曾说过,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那么如此说来,心中没有书籍的人岂不是更没有灵魂了吗?我想说,没有灵魂,恐怕是也要被我言中了,因为我看到了很多对于书籍,对于文学的不屑一顾人,他们大多忙于整日的享乐,忙于整日的碌碌无为。因而,我想重申的是,我们的文化正面临着灾难,我们的集体人格也在走下坡路。而且,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城市可以说是集体人格重要的承载力,他的健康数值毫无疑问的决定着集体人格的高贵程度。鲁宾斯坦说,评价一座城市,要看它拥有多少书店。但是,上海的书店却慢慢的走上了消亡之路。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是在我看来这座大城市并没有让我觉得它有多么的美好,起码没有我想象中的那样美好。

  我曾去过三次上海,最近一次去完全是为了买书而去。我以为上海作为一个大都市,一定会有我所钟情的书店和书籍的。可是呢,虽然寻访二十余家书店,但只是在一个即将倒闭的小旧书摊和小书店里找到了能够满足自己的东西。

  在上海的福州路,一条街的书店我全都逛了一遍,但是我看到的却是千遍一律,毫无新意的摆设。这并不是我的期望太高了,而是我真的无法想象在上海最繁华的文化地带,看到的却是为了清仓处理而论斤贩卖的书籍和用粗俗的动感音乐来招揽顾客的营销方式。即使如此,仍旧是门庭冷落,毫无生气,然而呢就在它对面不远的手机店却是爆满了人群。那时我一个劲问自己,这是打着文化名片的上海吗?

  繁华背后的冷淡,究竟是不是意味着文化的低迷,集体人格的下降呢?这个问题一时间还不能轻易的定下结论,仍然需要多方面的探究和验证。

  读过《威尼斯商人》这本书的人想必都会不免的赞叹一下犹太民族的智慧吧,那么我们为什么会发出赞叹呢?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上面说的是以色列国家不光是城市,每个村镇都有陈设典雅的图书馆和阅览室。试想一下我们的国家,究竟有多少个村子能有自己的图书馆呢?就算发达的一线城市有街道图书馆,也很少能够看到青年人的身影,这也并非是我胡编乱造,而是我在上海浦东的一座街道图书馆里亲身见到的。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了在松江区的程十发纪念馆,我去过四次,虽然是免费开放,但即使是在假期我也从未看到过有超过四个人的参观者。然而,西方的有些游客却可以在一幅画下面整整看上好几个小时。

  文化不是一种口号,也不是一种必须要完成的任务,而是一种原生态的东西,他需要人们发自肺腑的去热爱,去继承,去创造。总之,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间普及爱和善良,给人的心灵带来去一份宁静。不管是国外的文化,还是我们的文化,都有好的一面以及自身的不足之处,我们只有进行比较才能相互借鉴,得到一些能都提升自己的东西。

  溺爱成不了才,老是拿一些过去的成就硬往自己的脸上添彩也只不过是一天的化妆罢了,我们需要的是挖掘我们民族几千来最为精华的部分,用那些东西来提升自身的内涵。有些时候,我们需要明白气质不是体现在表面上的,而在于存在身体中的那颗不甘平庸的内心。同时我们还需要明白我们究竟欠缺什么,什么才是我们提升集体人格所必要的手段。

  愿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文化的力量,都能够明白塑造一个良好的集体性人格的重要性,都能够理解比较与创造对于文化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作于9月19日夜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