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单》影评
《辛德勒的名单》影评
“holocaust”这个单词在英语里是屠杀的意思,如果把首字母大写,变成“Holocaust”,那么这个词就有了专指,那就是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对一场屠杀的记忆,上升到了这样一个层面,可以说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
斯皮尔伯格作为一个犹太导演,拍摄这样一部电影似乎就是他天生的使命,《辛德勒的名单》也无疑是他一生导演生涯的最高峰。和之后波兰斯基的《钢琴师》一起,两部作品一个从宏观,一个从微观,以最杰出的方式再现了那一场惨痛无比的屠杀记忆。
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以二战时候德国的企业家奥斯卡·辛德勒在办工厂的时候,通过贿赂,公关等方式,获得纳粹上级的支持而拥有一系列特权,然后利用这些特权,他顺便想办法收留和救助了一千余名犹太人逃过屠杀的命运。
辛德勒:坏人?好人?!
电影中的辛德勒无疑是一个高大的人,虽然有一些小毛病,但是总体而言是一个丰满而高尚的伟人,这也是电影的艺术需要对人物做出了很多的修饰和美化。历史上的辛德勒,却相比而言不那么高大了,反而会显得有些庸俗和令人厌恶。
真实的辛德勒,从日常生活中来看,有着各种令人不齿的小毛病。虚荣至极,嫌贫爱富;贪婪吝啬,心胸狭隘;好色成性,放荡不羁。若不是在二战里,他一定是一个被大部分所看不起的小人。
电影虽然力图突出这个人物的正面形象,但是却并未完全抹杀他真实的形象,许多细节虽然渺小,其实就是来自辛德勒的真实生活。影片刚刚开始,辛德勒刚刚起步生意的时候,他的确是抱着利用战争,逼迫犹太人为其卖命,榨取犹太人的廉价劳动力大发战争横财的不良企图的。面试打字员的时候,当那些年轻漂亮的女性笨手笨脚的打字,辛德勒也表现出极大的欣赏,但是当一个年老的女性熟练的打了一页文档的时候,辛德勒却毫无兴致的看着别处。他的身边永远美女环绕,他有情人,并且四处沾花惹草……
但是,正是这样一个辛德勒,却在最后用尽了自己的所有家业,买下了一千多名犹太人的生命,以自己最大的努力保卫了他们。虽然战后辛德勒因为拯救犹太人而成了英雄,被所有犹太人世代纪念,但是也因为他恶劣的性格,战后酗酒嫖娼,导致家业彻底败落,妻子离他而去,一个人在贫病之中死去。我们不得不说,辛德勒的确是一个谜。他的身上,集中了人性的所有复杂之处。
世人没有绝对的善和恶,大部分人都是夹杂在中间。人们往往以一个人的言行举止来评价一个人的内质,但是有时候却是错误很大的。善恶分大小,许多人可能因为小恶外露而被嫌弃,因为大恶内隐而被人尊敬。如同电影中辛德勒自己所说,战争是一个很糟糕的东西,它会放大人性中所有负面的东西,所以那些普普通通的德国人都成了手上沾满鲜血的刽子手。而辛德勒却因为目睹了一幕幕的惨剧,而唤醒了灵魂深处的善意与慈悲,从一个贪婪的企业家变成了黑暗中唯一的守护天使。
不得不提的是,战争的发动者希特勒如果不是因为二战,也许却相反,会是一个十分受尊重的人,因为他十分有礼貌、有原则、待人真诚、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但是这些小善却没能掩盖住背后最巨大的邪恶。
歌德:好人?坏人?!
电影设置了歌德大尉这样一个德国军官作为反面角色。延续前面的话题,歌德大尉是一个怎样的人。虽然他处处透出毛骨悚然的感觉,成了电影史上最邪恶的反面角色之一,集大恶于一身,但是他身上同样也散发出了相应的人性光辉。
歌德会毫无顾忌的坐在阳台上对着下面无辜的人开枪。杀人不眨眼。在他眼中,犹太人都是无差别的垃圾和臭虫。但是他却爱上了一个犹太的女仆。他打她,受到她的诱惑,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一方面她是犹太人,另一方面他爱她、在乎她。歌德说,权力来源于自制力,来源于对人生死的掌控,而辛德勒对他说权力来源于宽恕。歌德也曾经在这一点上摇摆过,宽恕了几个犯错的犹太人。如果不是战争,他只是一个纨绔子弟,但是战争扭曲了他,所以他一方面是个冷血杀人狂,另一方面也是一个挣扎在人性深渊里的痛苦无助的凡人。
战争结束的时候,当辛德勒对所有的德国军官士兵们说:“你们可以选择执行命令杀死所有的犹太人,也可以选择放下枪回家去重新做一个普通人。”当结束的时候,德国人突然清新了过来,从战争的魔爪中恢复了神智,恶被抑制了,他们就变回了正常人。
很多时候,因为所处的位置和环境不同,人就显出了不同的样子。战争——摧残人性的战争,改变了很多人。
史丹:犹太人的无奈
作为最大的牺牲者,犹太人在纳粹的屠杀里死去了600万,波兰境内的犹太人几乎都被杀光。这样毁灭性的惨剧,也本身和犹太人自身的民族特性是脱离不开的。
犹太人在两千年前失去了家园,就在各个民族的夹缝之中苟且偷生。渐渐的,他们在别的民族的国家中定居,而且凭借自己天然的才智经商创业,成了社会最有钱的阶级,并且开始蔓延向政界、文坛、科学等各个领域,成了所在地民族眼红的对象。而犹太人天生的吝啬和冷漠,又让他们被各个民族所厌恶。希特勒的纳粹大屠杀,就是这样一种压抑已久的民族仇恨的集中爆发。
电影中的犹太人,在大难降临了,依然还不忘做生意赚钱,印制大卫之星的袖章卖给同胞,和辛德勒讨价还价,走私各种紧缺物资……凡是有利润的地方,犹太人就能钻进去,而且毫无道义和良知,唯利是图。当屠杀开始的时候,死在眼前,犹太人依然不慌不忙的从夹缝里拿出珠宝,放在面包里吞到肚子中,即使是死也离不开自己的钱,守财奴的性格已经到了疯狂的地步。而犹太人按照德国人要求组建起来的警察宪兵队伍,比之中国的汉奸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帮忙德国人管理自己的民族,只要自己能活命,可以去抓捕其他的同胞,或者从他们的尸体上找出金银珠宝来献给纳粹。犹太人另外一个弱点就是软弱和天真,纳粹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一步步的紧逼,先是不准他们上街,然后是戴袖章,再然后是迁入隔离区,最后才是有计划有规模的屠杀,犹太人基本没有任何的反抗,就这样天真的抱着希望,一步步走向毁灭,在《钢琴师》里,这有更好的诠释。
史丹作为电影中所有犹太人的一个代表,很好的反映了这些犹太人身上的一切性格。从辛德勒第一次找他的时候,他还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依然还要讨价还价,冷漠而无礼。当终于被迫来到辛德勒的工厂的时候,他表面上服服帖帖,实际上却只是按要求做好本职工作,心中根本不把老板放在眼里。但是当形势进一步恶化,他也感觉到辛德勒身上的良知之时,他才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激辩说服了辛德勒进一步采取行动去救援犹太人。直到最后,他完全成了犹太人最好的战士,在那个危险的地方,小心翼翼的帮助着辛德勒和德国人周旋。
屠杀的史诗
《辛德勒的名单》是一部极具力量和爆发力的史诗,它的宏伟气魄和高度是同类其他作品所难以比拟的,如同一幅苦难的长卷一样震撼人心。无数的细节,无数的人物共同构建起了这样一部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巨作。它的视角,如同屠杀爆发时候站在山顶观看的辛德勒一样,是一种高高在上的全景式的观摩。
每一个有生命的个体,都在竭力的演绎自己的篇章,也许他们只是一个小画面里的微不足道的角色,也许摄像机就不会拍到他们,但是依然尽职的在一个巨大的城市里还原那一场屠杀。摄影机从城市的上空开始,全景式的拍摄,然后是每一条街道,每一幢楼房或者每一个奔跑逃命的人的具体刻画。一个穿红衣的小女孩,在屠杀之中奔跑,她串起了所有的故事,我们的视线跟着那一抹耀眼的鲜红在黑白压抑的杀戮之中慢慢穿行,从远到近,直到她跑到房间里躲在床下。这是斯皮尔伯格最被人称道的神来之笔,一抹亮丽的鲜红,就是永恒的记忆,杀戮在持续,而对生命的渴望却并不会降低,那一抹人性的亮色,会是那个最黑暗时代里最深刻的回忆,她,唤醒了辛德勒的良知,唤醒了观众的善良。这也是导演藏在镜头深处的最深沉真挚的人性关怀。
许多人死去了,许多故事发生了,许多历史被人遗忘了。但是,当后人重新开始检视过去的时候,总是容易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解释历史,也许真相并不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那样,但这并不代表对历史的了解就是毫无意义的。解释主义会扭曲一些真相,但是最恐怖的依然是我们是否能够记住那些铁定的事实。600万人的生命换来的一堂人与社会的教训课,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