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散文的困惑
看了一些现代散文作家的文章,拜读了他们的部分美文,文笔细腻,文字清新,读起来感觉文句很美很精致。看得出文学造诣历练颇深,功底不浅,如若不是文学专业的有造诣的人是修饰不出那样精美的词句的,看到后让我自渐形秽,产生莫大的距离感,也吓跑了不少散文爱好者,就有些气馁了,不敢继续坚持了。
也许是一种散文风格吧,对于我这业余人员来说,有些摸不着头脑。
然而,幸亏是看了这些文章之后,感觉也不都是那么完美无缺,有些文章,看过了都是那种吟吟咩咩,装腔作势,拿腔拿调的模样,看得有些是在云里雾里一般,不知所云的确实让你头疼。
看过之后,想要再找出里面的某一个段落摘录,保存欣赏时,却感觉非常困难,原因是别说找出这个段落,就连回过头来,找到刚刚看过的这篇文章都很困难,因为,不论谁写的,感觉都是一个模样,都一样的风格,好像都是出自一人之手似的,怎么也是那些风花雪月的词汇拼凑在一起。
一篇篇文章读过后,别说通篇的记下来成为名著推广出去,甚至流传下来,就是连文章的篇名都让人记不住。都是这些“听月亮的声音”,“用月亮取暖”,“倚窗听风”,“倚在夏的清凉的臂弯里”,“其实忘记也是一种美”,都忘记了,那种美你是怎么感觉到的?谁家刮风的时候打开窗户?不都是刮风要赶紧把窗户关得严严实实吗?不开窗,风儿又怎么能听得到?这些没有力气的句子,像病入膏肓的病人说的话,也像是无病故意的呻吟,听后不痛不痒的。整篇文章像是佛经的梵音云雾缭绕,美的就是不叫你轻易的看进去。试着读给身边的人听听吧,有人说很美,也有人说都是废话连篇,听不明白,读不出意思,哪一段,哪一篇都雷同,不知所云。难道这就是什么超现实主义抽象派作品风格吗?虚幻的如同幻音幻听一般。而我却觉得,既然是喜欢散文,那就应该继续坚持,认真地学习下去,但是谈何容易,想找都找不到。
想证实一下是不是所有的散文名家的作品都如此呢?如果散文都是这个样子的,我也就死心了,从此不再学习散文了,因为这样的散文看来我是无论如何也是学不成的。
看了看,读了读老舍,巴金,席慕蓉,矛盾,朱自清等名家的作品比如《草原》《济南的冬天》《荷塘月色》《卖豆腐的哨子》等,看了他们的文句,并没有那么大的疏远感,相反却是这些大家名著更显得让人亲近,更有泥土芳香的味道。朱自清把刚出水面的荷苞比作“刚出浴的美人”,说到荷叶时比喻成“亭亭的舞女的裙”,说到荷花时“羞涩的打着朵儿”,“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都是这些朴实的句子,这些比喻既亲切又真实,不显一点点的做作。席慕蓉的《野生的百合》中有这样的句子:“我有这么多这么好的朋友们陪我一起走这一条路,你说,我怎么能不希望这一段路途可以走得更长和更久一点呢?”
每每想到现在看到的散文文章作品,感觉难道是不是这些被称做“不朽的文字”也奥特的落伍了,也要被清理到垃圾堆里面去了?我想不会是这样的吧!
散文到底该怎么写?作为一个初学乍练的人来说者,一时间甚是迷茫。到底是拜读这些文学大家的文章,还是欣赏那些纤纤玉手书写出的优雅秀丽的叫人目不暇接的,看了不知所言的文笔呢?一直让我纠结着,看来需要有高手指点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