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函在舌尖上被偷窥
在18个省份的管理规定中,“公函制”成为公务接待的基本准则。国家工作人员的休假、探亲、旅游以及个人接待活动均不属于国内公务接待范围,如因公务外出需要接待单位接待的,派出单位需发公函告知接待内容、时间、行程、人数和人员身份。“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不予接待”已成为各省份严格落实的管理共识。
中央的八项规定实施以来,接待费的浪费现象成为整治的重点,各级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的相关政策,可以说是绞尽脑汁,推行公函制是减少接待费浪费现象的有力手段。其实公函制古已有之,古时官员或者公差要到某地办公事,必先拟定公函,相当于现在的介绍信或者相关的证明文书,地方府衙或者官方驿站见到公函文书才能接待。西游记中唐僧去西天取经的路上,如果没有通关文书,可以说是寸步难行,即使不被妖怪吃了,也会因为化不来斋饭而饿死。那时的通关文书相当于现在的外交绿卡或者官方公函。曰:“阿弥陀佛,贫僧奉大唐皇帝之命前往西天取经,途经宝地,天色已晚,借贵地歇息,化口斋饭,施主,这是公函。”
公函制的推行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接待费。首先,杜绝了一些打着公家的旗号大吃大喝的不良现象。其次,公函规定了接待人数和标准,大大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最后一点就是从行为上让干部自觉收敛某些不良嗜好,比如大吃大喝,讲排场和铺张浪费。当然,任何制度的推行都会曝露出一些制度上的漏洞和不足之处,例如:
第一,出门匆忙,未带公函,时值就餐时间,接待方岂能不安排吃饭。很多时候,A单位到B单位办公差,就没有带公函,一是嫌麻烦,二则有一种拿着公函向别人“乞食”或者“暗示别人要安排伙食”的尴尬气氛。
第二,公函制将淡化传统的文化氛围和人际之间的“人情味”,但其利大于弊。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强化了公函制的必须性,就会逐渐淡化人际之间的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比如,A单位某些同志到B单位办事,因为没有带公函,就会在就餐时间之前编制理由回去,不在B单位吃饭,一是考虑到没有公函不让对方为难,二则考虑到地方经费紧张,纪律严明,不去徒生事端。虽然达到了勤俭节约的目的,但同时也淡化了人际之间的感情。中国传统的“圆桌文化”和“酒文化”虽说存在某些弊端,但它毕竟已经根深蒂固,约定俗成。但从总体和大局上讲还是利大于弊,弘扬勤俭节约精神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第三,公函如果成为接待的敲门砖,就要防止公函满天飞,接待不减码,反而“合法化”,还要防止接待费“基因变异”。随着公函制的逐步推行,各级部门的接待费有了明显的降低,有的地方甚至零接待,但我们不难发现,公函制本身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有些单位为了满足舌尖上的快感,使其“合法化”,编制公函又不是什么高端科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于是乎五花八门的公函就会如雨后春笋般的萌芽,最后导致公函“通货膨胀”而贬值。另外要预防接待费变异,将舌尖上的贪婪乾坤大挪移,转基因到其他项目,把违规的接待费给洗了,把灰色的那部分漂白。当然,有些是被“憋”出来的,因为工作要开展,事情要办成,就得吃饭,所以打了擦边球,个别单位也是无奈之举。从而显示出制度的某些缺陷和制度本身的某些不好操作性。
总之,建议完善制度,既要考虑基层的某些难处,也要有利于促进工作,不要把路都堵死了,否则制度最终会成为“短命”的时代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