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世俗评说

当文人遇见流氓

发布时间:2022-06-08 12:11:34

  文人有时充当着很倒霉的角色:权势者用得着你的时候,把你捧到天上,让你一时找不到北,不用抑或嫌你碍事儿时,大抵会开了你,以致文人由古到今逶迤而来,显得颇为悲壮。

  谈到悲壮,自然会让人想到文人之厄,也自然会让人想到嬴政的焚书坑儒,以及康乾朝的“文字狱”来,其实,除了唐宋朝的文人过的体面点外,其他朝的当权者对文人一直发狠。这也难怪,谁让文人能够“站的高看得远”了,往往弄出不合时宜的论调来,这还了得,于是等待文人的便是杀机了。

  俗话说,“不怕文盲,就怕流氓。”盖文盲可教也,而流氓从根上就烂了,这和“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如出一辙。文人想旁征博引,对不起,你歇着吧,朱元璋的儿子朱棣篡权了,却要把自己打扮成“效周公辅成王”,遭到吏部侍郎练子宁的指责,朱棣就发狠了,割掉了他的舌头,你不是爱说吗,把你说话的家伙割掉,看你如何说?没想到练子宁手蘸舌血,大书于地上:“成王安在?”朱棣遂族其家。文人对流氓没道理可讲,因为他懒得去听,也听不进去,一边是手提狼牙棒,一边是之乎者也,文人也只剩下挨打的份了,但倘若流氓遇到流氓,都不要命了,一方流氓或许立马趴在地上磕头求饶喊爷爷,这便是流氓的做派。朱棣是流氓,刘邦也是流氓,从文学角度讲,他做的那首《大风歌》没有啥含金量,若非出自帝王手,怕是连张打油都不如。可就这样的高小文化的人,也瞧不上文人,“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有人说,这是刘邦针对儒家,其实,儒生首先是文人,然后才是儒家,他一泡尿撒下去,文人立马软了腰杆。流氓的手段有时是异曲同工的,秦始皇玩的是坑儒,刘邦玩的是溺儒,文人别想舒服。

  流氓当权了,不待见文人,这与文人的眼光、脾气秉性有着直接的关系。当权者喜欢的是皇帝的新装,而文人看到的是当权者的裸奔;当权者喜爱声色犬马,文人却说那是玩物丧志;当权者沉湎于一隅,文人敲边鼓提醒此乃夜郎自大。在当权者看来,文人就是和自己对着干,让自己矮一截,于是找茬也要把文人“高出的部分”削平,甚至削掉脑袋,即使有的文人换了“软骨病”,当权者也不待见他。五代梁朝的朱温皇帝便是这样的流氓,一日,朱温和手下的文人在柳树下纳凉,大概他想杀几个文人“以正视听”吧,顺口说了:“车辕佳料也。”其实,朱温知道车辕要用夹榆来做,他只想找茬收拾一下倒霉的文人,文人接话道“善哉,车辕佳料也。”朱温大怒:“尔等酸腐,惯会愚人耳目!”遂下令斩了随声附和的文人。遇见朱温这样的流氓,合该文人倒霉了。

  在武大郎似的当权者人眼里,文人总是高出自己一头,这便使当权者浑身不自在,于是,文人忤逆其没好果子吃了,顺从其有时也要吃苦头,毕竟武大郎开店,容不得高个子伙计。和流氓掰扯,没地儿讲理呀。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