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思想钩沉

那一场风云,那一缕反思

发布时间:2022-12-08 11:04:54

  时空的隧道,让我们穿越到了1894年。那一年的9月17日,中日甲午大海战,拉开了响彻苍茫大地的自卫之声,但是战争的结果,却让多少爱国的仁人志士义愤填膺。痛定思痛之后,在这里我们可以有2个假如:假如没有那些假炮弹,假如丁汝昌摆的队形不是一字横队。

  如果这2个假如成立,当年甲午海战的胜者就是我方。

  战役的偶然又蕴含战略的必然,大清腐败,假货猖獗,一群英国皇家海军培养的管带却要听一位皖系的陆军来统帅,外行领导内行,注定失败的必然。

  ——题记

  静寂的夜晚,不时填充在盆里的热水荡涤着我的脚丫,温热着我的心房,想着即将步入温馨的被窝,心里就有种说不出的愉悦,一天的疲惫要在温床上得到彻底的宣泄,独享那有梦无梦的睡眠甜点。此时,电话响了,是谁要在静谧的夜晚,为我安放扰梦的喇叭?熟悉的号码,拨动了心灵的琴键,畅所欲言的交流拉开了夜的深沉,把缕缕明亮安放在月光的皎洁中。

  “甲午中日海战在哪年爆发?战争的失败者是谁?战争的结果是什么?”“1894年,日本战胜,中国割地赔银呀,这么幼稚的连初中生都考不倒的历史问题,你还敢在我面前班门弄斧?”我随口答道。“这就是中国历史老师的命题考试,你知道日本历史老师对甲午海战的命题考试是什么吗?”朋友的话里多了一丝忧虑“请你预测在未来的哪一年,象甲午中日海战那样的战争还会继续上演?谁会是战争的胜利者?为什么?”听了这样的命题,我的心猛地一沉,如同堕入了数九寒天的雪地中一样,我虽不是极致的爱国者,但是听着这样犀利的对国家不利的论调,火爆的急性子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如同炸药包一样,轰轰隆隆地响彻云霄,穿透了夜的迷雾——“和平是当今世界人民的一致观点,日本怎么主张战争?怪不得前段时间遭到地震的突袭,真是“人不报应,天报应,咎由自取灭亡是所有侵略者的共同下场。”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恨,加上原来老师教育加注在我们身上的对日本的仇恨如活火山般,瞬间爆发……

  那天晚上,我睡得不踏实,梦境连连,边防吃紧,硝烟四起,海战一触即发,中国战局不利,人民流离失所……醒来时,浑身汗水连连,莫不是和朋友的对话接通了我的梦境,此时对“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了解。

  梦虽梦,并非真实的存在,但在我们国人的心头,是不是该有一种提炼梦境的反思?日本的侵华战争已经过去很多年,我们一直生活在对历史的回顾,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中,回顾历史,只会让人频添伤痛。再看看当前时局,日本政府的一些违背历史事实的反动言论,我们国人也只是抗议:或是在QQ群里或是微博里,发一些抗议;或是诋毁对方的话语;或是抵制对方的物品。逞一时口舌之利是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只会让更多的国人沉迷于这种自己人给自己人制造的糖衣炮弹中,没有打倒别人,就败在了言论于自我的小幸福中。

  看看那一场风云过去,我们与日本之间做法的不同,折射出不同的教育理念,中国之教育重视历史,回顾过去,让国人牢记曾经屈辱的历史事实;而日本抹杀历史,注重开创未来,蓄谋更持久的未来战争。对于后者制造战争肆意杀掠的行径我们都会持批判的态度,那对于前者我们是不是也做适当的反思?牢记历史,不忘耻辱,还要懂得,继往开来,放眼未来,才能不至于被动挨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未雨绸缪”总是应该做的。尤其是对于我们的青少年而言,在秉承历史的同时,一定不要抹杀他们的积极创造,我们的教育者应有这样的思维意识,教育不是复制人,而是创造人,创新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检讨过去才能策励未来。在海洋资源争夺日益激烈的今日,由于我国在太平洋区及东南亚所处之地位,若无强大的海军,极难维护民族生存的空间,又难保卫领土主权的完整。因此唯有自强创新,才能拥有更强大的国家,而国人也将活得更有尊严。

  《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其过而自讼者也”等格言都强调了反思的作用。在这里,我们不必大谈反思之作用,只有将小小的想法暗藏在那片对祖国深深的爱恋中——“国人反思,国之大幸;国人常思,国之大兴。”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