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

位置:首页 > 杂文 > 思想钩沉

从“万事皆为空”谈起人生感悟

发布时间:2022-03-07 08:54:20

  小引:佛曰:“万事皆为空,空即是色也。”空不是代表一种无、一种消极无为,而是要教导我们不要太执着于自己的欲念。万事本无其永恒的体现,一切皆会改变,不要对万物起执情,不可执着于外,而使身心不得自在。对待万物不可执情,对待生活我们要时刻保持着一种“万事皆为空”的坦荡心态。不管生活道路上我们遇到怎样的艰难险阻,我们都要相信一切都为空,一切并非永恒不变的,前一秒的危机或许是下一秒的生机。

  于时间长河间,我们都拥有一个独属于自己的音符,每个音符都有一段自己的人生篇章,是快乐抑或是忧伤,完全由自己去演奏。笛子吹出的是悦耳欢快的音符,浮起是享受人生的快乐,然而箫出吹的是满是伤痕的忧伤,沉下是水渭人生的悲哀。冲一杯琥珀盏里的绿茶,刚下的开水,茶叶轻浮于水面,往后随着茶叶吸足了水分及热气的散开,绿茶渐渐沉于琥珀盏底,这浮浮沉沉,沉沉浮浮间,人写完了一生,也结束了悲伤的同时结束了快乐。佛曰:“人生苦短”,那何必执情于悲伤烦恼,为何只记着剩下的痛苦而不能回忆留下笑容的瞬间。人生沉浮,不是快乐就是忧伤,而然一切都是无常而不断变化的,为何不随缘念着“万事皆为空”去坦然面对自己人生的沉浮,悲喜,失得,给自己人生多添点快乐呢。

  世事烦扰起于心,所有的忧伤痛苦都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内心的负重。执情于万物,不可舍弃,有不可获得,此时烦恼痛苦就会随之而来。欲念无时不刻在折磨着我们脆弱的易受引诱的心,执着于外,而是自己的身心不得自在。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做到坦坦荡荡的生活,但由于人生中出现了一个败笔而使自己踌躇不前,左右为难,前后徘徊。有些人生活一直顺风顺水的,在几次失败后,就害怕更多的失去,而不敢向前。回想自己的当初,总觉得自己失败的太多了,不管是在工作,人生,爱情,还是友情,亲情,曾经是去过了,现在不想去太多了,就一直执着着、沉湎于自己的过去而不能自拔,不肯放弃过去的种种,始终拿不出勇气去尝试。殊不知万事万物本为空,弃与不弃都是空的,有弃绝的念头便已不空,爱空的念头已是“有”了。

  既然万物本无其永恒的体现,一切皆会改变,那一切事物之无常也蕴含其中。世上的一切都是无常而不断变化的,有所得必然会导致因失去而带来苦的结果。世法皆是相对的,有生就有死,有聚即有散。苏轼曾留词做过空前绝后的惆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今日的洞房花烛夜随着时间的流逝,将会由生离死别所代替。所以,我们要看淡这个纷扰的物质世界,应该努力去追求内在的真性本来。然而“万事皆为空”恰恰教给我这追求真性本来的生活态度。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说过“人生苦短,若虚度年华,则短暂的人生就太长了。”与其执情于自我意识,自我中心,沉湎于痛苦,不如珍惜拥有的快乐时光,好好享受生命本身带来的意义,坦荡的面对生活的各种荣辱与共。

  “万事皆为空”此句佛学禅语告诉我们一个基本的哲学理论,世间万物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在永恒的运动。所谓的静止只不过是相对而言的,就如有生就有死,有聚就有散,有得就有失,一切是无常,恒星或许能一直闪亮于黑夜,但也有其命终寿寝的宿命。但其更想告诉我们一个生活豁达的哲理。人的一念之间可以经历许多许多的生离死别、悲欢离合,这都是念由心生。悲苦死离不可执情,坦然豁达是我们所需,苏轼被贬之后,面对自己为官仕途的坎坷,人生的沉浮,在《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中写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那份豁达亦为我们所感动,也是其佛学修行的体现,看淡了一切,自己也落得轻松。每当面对自己人生的不幸或者不可获得而该放弃的事物,为何不谨记此句禅语而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闲看天上云卷云舒呢。

  禅语言:“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无三界可出,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虚旷,绝思绝虑。”众生平等,一切执念不可思虑,因果循环皆为变幻,不事万事皆为空,万物本空的理念,要使我们了解万事本无其永恒的体现,一切皆会改变,教我们不要对万物起执情,不可执着于外,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佛还忌讳人的自我意识,自我中心。只按照自己的意念而执迷不悟,殊不知万事万物本空,弃与不弃都是空的,有弃绝的念头便已不空,爱空的念头已是“有”了。

  注:万事皆为空,又作四大皆空。四大,指「地、水、火、风」的四大物质因素。佛法是用“四大皆空”来破除迷界的旧执着——盲目贪婪、极端自私的人生态度,用“相续不空”来建立悟界的新观念——积极奉献、造福人类的人生观。《佛学大词典》对“四大皆空”的解释:“佛教主张世界万物与人之身体皆由地、水、火、风之四大和合而成,皆为妄相,若能了悟此四大本质亦为空假,终将归于空寂,而非‘恒常不变’者,则亦可体悟万物皆无实体之谛理。又一般世人形容看破名利、世事,亦称四大皆空。”

杂文相关阅读

杂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