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语言艺术散文
生活中的语言艺术鲜活、生动、幽默,带给人轻松愉悦的心情,也富有启迪。
东北方言有些词语具有可意会不用解释的功效。比如“嘎哈”一词。
这是一个曾经发生的真实故事。在东北某小县城的电影院门前,一个年轻的妙龄女子与一个血气方刚的男人发生一点冲突。可能是男人的脚一不留神踩到了女人的脚背,他没觉得硌脚而女人感觉出了疼痛,就对他喊了一声:“你嘎哈啊?”
他知道这尖利的问询是冲着自己来的,就回复说:“我不嘎哈啊!”
“你不嘎哈,踩我脚嘎哈啊?”
“我踩你脚,也不嘎哈啊!”
他们二位的“嘴仗”引来了里三层外三层围观看热闹的人群,人群又引来了维护公共秩序的警察。
警察冲入人群,来到“交战”双方面前,指着女人问:“你想嘎哈?”
“我不嘎哈!”她答。
警察又指着男人问:“你想嘎哈?”
“我也不嘎哈!”他答。
警察随后指着人群说:“你们想嘎哈?”
人们说:“我们也不嘎哈!”
警察最后说:“不嘎哈,你们该嘎哈嘎哈去!”
一场纷争就这样平息了。
故事中的人物都没有明确说明“嘎哈”指的是什么,可东北人都能领悟他们的心理活动。
来自坊间的另一种语言形式___顺口溜,常常被小商小贩采用,招揽顾客,宣传产品。
在农博会上,我看见卖削皮刀的小贩一边用其刀为茄子削皮,一边说:“能前进,能撤退,就像当年游击队。”
卖厨房用具的也是一套一套的言辞:“厨房不冒气了,火车也不冒烟了,家里的女人都成了武则天了。”
他们的顺口溜首先吸引了大量的围观者,有听的,有看的,也有经不住诱惑买的。买与不买,都是面带笑容的。
不论产品质量如何,消费者首先收获了心情。谁愿意去市场找别扭呢?
买方与卖方发生纠纷,多数是由卖方情绪不佳引起,反之,双方的交易多数是和谐的。
某天下班,我到菜市场买白菜,卖菜的大姐说:“随便扒拉随便挑,不生气来也不恼。”我选择了一颗大白菜买回家。
某天去早市,见两个人推车卖佐料,“主卖”装袋,“副卖”拉磨,不断磨出花椒面。佐料以花椒面为主,掺进少量的八角面,姜面,茴香粉等。一圈人围观,其中包括我。
“卖什么的啊?”加入围观队伍的时候我问了一句,就听围着有点脏的围裙的“主卖”口若悬河地表演语言类“节目”。
“来晚的没听见,听我再来说一遍。买马买能跑的,娶媳妇娶心灵手巧的,买佐料也要买好的。花椒大料是个宝,家家户户离不了。煎炒烹炸和烧烤。”
然后他一边装袋一边继续表演:“八角香,八角鲜,产自广西的八角山。干姜老,老干姜,到处离不开蒜和姜。无论炒菜和烧汤。胡椒粉,人人夸,能烧鸡来能烤鸭。一分钟,六十秒,一边看着一边好,手一摇,四边落,就像美国轰炸伊拉克(磨花椒面原来是可以和政治挂钩的)。一楼炒菜二楼香,三楼四楼都借光。好过十六味,胜过十三香。老不欺,少不瞒,全靠产品质量做宣传。”
装好袋,收着钱,一份5元,这位老兄熟练地把钱装进围裙前部的兜里。
一份,接一份,供不应求之势成矣。
如果他象有的卖主那样,死个钉地杵在早市,生意还会这么好吗?
我欣赏过他的口才和文采之后,也买了一份,尽管家里还有没用完的佐料。
我看到他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神态,生意做到了一定的境界,做小贩是幸福的,卖货是快乐着的。
他的成功实践告诉我,其实无论从事什么行业,什么工作,只要心态平实,乐于琢磨,总会发现其中蕴含的乐趣。而乐趣的载体之一,就是语言。